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甜菜夜蛾是我国多发的一种蔬菜害虫,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其抗药性大幅上升,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安全有效的生物防治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利用昆虫性信息素进行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现综述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性信息素在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利用性信息素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认识我国甜菜夜蛾广域发生的季节性时间和地域性空间变动规律,对经"维普数据库"收录的1994-2009年国内有关甜菜夜蛾研究的800余篇文献进行了阅读、分析和提取,整理出了我国各地甜菜夜蛾种群的年发生时间、年发生世代数和寄主作物种类,并进行了地区性差异比较,为甜菜夜蛾广域性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甜菜夜蛾迁飞与越冬规律及行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甜菜夜蛾不同于粘虫等典型迁飞害虫的迁飞模式,揭示了其迁飞、越冬与生殖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综述了甜菜夜蛾迁飞与越冬最新研究成果,对其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及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昆明地区甜菜夜蛾种群动态与成灾原因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信息素对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甜菜夜蛾发生从3月下旬开始上升,10月下旬下降,最高峰值出现在4~6月,冬季发生量小。大棚蔬菜作物幼虫发生高峰期为5~6月,露地蔬菜幼虫发生高峰期为6月;大棚切花作物上甜菜夜蛾幼虫周年发生,为害高峰期为6~9月。并根据种群动态分析得出,昆明地区甜菜夜蛾成灾原因除了甜菜夜蛾种群变化的扩散特点外,认为与昆明适宜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和作物布局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甜菜夜蛾田间种群虫源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分别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葫芦岛市连山区应用性诱剂监测了甜菜夜蛾全年发生动态,并对当地的主要作物的受害程度进行了调查。根据甜菜夜蛾越冬区划和越冬规律,结合当地越冬调查,明确了甜菜夜蛾在辽宁省田间不能越冬,其初始发生虫源性质属于外来迁飞虫源。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发生的甜菜夜蛾主要由我国黄海地区迁入。  相似文献   

6.
就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的重要因子进行了文献综述分析,并对其暴发成灾与全球气候异常现象(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甜菜夜蛾暴发成灾是多种综合原因的共同作用结果。温度、降雨量、耕作制度均影响甜菜夜蛾的发生程度,全球气候异常是甜菜夜蛾大暴发的一个信号。进一步明确其暴发原因,找出其相关暴发因子的定量作用效果,并尽快建立其相关预警模型,是目前研究甜菜夜蛾预报和防治要解决的紧迫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石尚  文礼章 《长江蔬菜》2010,(18):47-54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不同地理区域甜菜夜蛾生存发育和繁殖力的规律,收集整理了不同地理区域我国学者对甜菜夜蛾种群与温湿度关系的研究文献,通过提取各相关地区文献中有关温度和湿度对甜菜夜蛾生存发育繁殖影响的相关数据,并应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中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综合性比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甜菜夜蛾存活率、发育力的主导因素,地理区域间和湿度与之相关,但不显著;而地理区域则是影响成虫繁殖力的主导因素,在各学者所设试验水平范围内,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与成虫产卵量变化相关,但不显著。本文通过对比和综合分析,重新整理了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我国甜菜夜蛾广域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6~29℃,最适生存湿度为70%~80%。各虫态广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14.39℃,36.88日度;幼虫,11.31℃,192.86日度;蛹,13.65℃,105.77日度,各地区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有效监测和防控甜菜夜蛾的产品,结合性信息素在甜菜夜蛾监测和防控中的应用,利用性诱捕技术监测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对比甜菜夜蛾性诱捕技术和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的监测情况、甜菜夜蛾迷向丝的应用效果和不同诱捕器诱芯载体的效果等。结果表明:2017—2019年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甜菜夜蛾发生的高峰期为秋茬露地花椰菜定植到结球初期;信息素智能监测系统较人工调查性诱捕器诱蛾量更加准确、高效;甜菜夜蛾迷向应用的迷向率达100%;甜菜夜蛾不同载体诱芯中聚乙烯管材质较橡皮头材质诱集效果更好,单日诱蛾量高,诱蛾谱更清晰。  相似文献   

9.
邱波  唐雅丽 《长江蔬菜》2010,(18):16-18
研究了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对马尼拉陡胸茧蜂繁殖力、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尼拉陡胸茧蜂寄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2龄幼虫时,繁殖力最高;当寄主虫龄大于2龄时,马尼拉陡胸茧蜂繁殖力随着虫龄的增大而降低。在寄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各个龄期中,马尼拉陡胸茧蜂的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寿命。在寄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2龄幼虫时,雌雄蜂寿命均最长;随着龄期的增长,雌雄蜂寿命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江西修水和河北廊坊甜菜夜蛾种群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江西修水的甜菜夜蛾种群和河北廊坊甜菜夜蛾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间存在差异,且江西修水的甜菜夜蛾种群对多数杀虫剂的敏感性比河北廊坊甜菜夜蛾种群低,仅对茚虫威和虫螨腈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几种新型杀虫剂防治甜菜夜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10种不同杀虫剂的室内毒力测定或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4种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防效的新型杀虫剂,即宝路、除尽、先力及米满,其中宝路和除尽具有低毒、高效、残效期长等特点,可在甜菜夜蛾暴发年份作为首选杀虫剂使用,先力和米满具有防效较高、药效缓慢等特点,可在甜菜夜蛾暴发年份与宝路和除尽交替使用,或在发生量较轻年份作为常规农药使用。  相似文献   

12.
6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与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当前6种主流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和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优良的防效,药后7d,防效分别为93.13%和94.11%,可作为防治甜菜夜蛾的首选药剂;15%茚虫威悬浮剂,20%虫酰肼悬浮剂和5%氟啶脲乳油的效果次之;24%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稍差,在生产中应慎用。  相似文献   

13.
农用有机硅Ag-64在大葱甜菜夜蛾化学防治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葱甜菜夜蛾初龄幼虫盛发期,用3种杀虫剂常规喷雾及其在药液中添加有机硅助剂Ag-64(倍效)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分别减少药量25%、降低药液量50%、加入浓度0.1%的有机硅喷雾助剂Ag-64时,对甜菜夜蛾能够达到或优于其常规推荐剂量大容量喷雾的防治效果,且对大葱作物安全,初步分析认为与有机硅喷雾助剂Ag-64提高了药液在大葱叶片上的湿润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新型杀虫剂富锐和美满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药剂18.1%富锐乳油、24%美满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富锐5 000倍液与辛硫磷1 500倍液、美满6 000倍液与高效氯氟菊酯2 000倍液混合使用,可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15.
利用9种杀虫剂对豇豆和白菜上的甜菜夜蛾种群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豇豆上的甜菜夜蛾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较低,而白菜上的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较高,其中对抑太保的敏感性是豇豆上种群敏感性的5.37倍,对除尽的敏感性是豇豆上种群敏感性的4.07倍,而对卡死克、毒死蜱、菜喜和米满的敏感性相差不大。两个甜菜夜蛾种群对锐劲特、高效氯氰菊酯和集琦虫螨克的敏感性均相当低,无法求出毒力回归方程。田间试验结果与室内毒力测定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10种杀虫剂防治甘蓝田甜菜夜蛾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超  胡延萍  刘永强  王伟  慕卫 《长江蔬菜》2010,(18):109-111
采用9类不同作用方式的10种化学和生物杀虫剂作为供试药剂进行了甘蓝田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甲维盐、茚虫威、溴虫腈均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1000倍液施药后3d防效达到最高,防效为84%~90%;多杀菌素、虫酰肼、甲氧虫酰肼速效性较差,药后1d1000倍液处理防效仅为64.26%,43.25%,40.16%,施药后7d防效达到最高,为78%~83%;灭多威表现出一定的速效性,但持效性较差;氟啶脲对甜菜夜蛾防效较差,施药后7d,1000倍液处理防效仅达到71%;高效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对甜菜夜蛾防效较差,1000倍液处理防效均低于70%。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防治生姜甜菜夜蛾的杀虫剂的杀虫效果,在生姜主产区开展田间药效试验,调查了4种杀虫剂对生姜甜菜叶蛾的幼虫防治效果和叶片受害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剂对生姜甜菜夜蛾的防效较好,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防效较差;其中,667 m2施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2.0 g后14 d,虫防效为98.19%,叶片受害防效为86.13%;667 m2施240 g/L虫螨腈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 g后14 d,虫防效为80.29%,叶片受害防效为71.05%;667 m2施15%茚虫威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5.0 g后14 d,虫防效为73.40%,叶片受害防效为65.39%。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的幼虫防效高于叶片受害防效,但同剂量处理条件下2种评价方法的防效趋势相一致。因此,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螨腈悬浮剂和茚虫威悬浮剂可作为生姜甜菜夜蛾防治药剂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同时在田间药效评价时,可采用叶片受害防效来替代幼虫防效的调查方法,从而避免幼虫假死性对调查结果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