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阐述了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提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介绍了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在当前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理论框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0,他引:9  
探讨了草地生态安全及其评价的概念与内涵,认为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判断与度量准则应该是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生态风险与管理的科学统一。同时尝试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安全评价的"健康-服务功能-风险与管理(health-service-risk and management,HSRM)"模型,构建了HSRM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提出草地生态安全评价中草地生态安全度计算公式和安全状态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内容与实施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草地生态可持续利用思想为指导,重点对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内容、指标的选择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对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进行扼要阐述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草地评价的新方法、新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与具体的实施方法,从而使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定性化描述发展到定量化研究,为草地资源评价提出了一个新的途径,促进了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动态评价——以甘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层面选取17个指标构建了甘南州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甘南州2001-2013年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动态评价,并结合GIS/RS技术,分析了甘南州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变化特征。评价结果表明,1)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为低健康水平、较低健康水平、中等健康水平、较高健康水平及高健康水平的区域分别占总面积的3.82%、23.5%、0.82%、53.06%及18.81%。卓尼、舟曲、迭部、玛曲、碌曲草地生态系统为较高健康水平,合作、临潭、夏河为较低健康水平。2)近13年来,甘南州高寒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负向变化趋势明显,占总面积的68.01%,27.75%的面积呈稳定变化趋势,呈正向变化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4.18%。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高寒草甸为对象,建立一个放牧利用的草地健康评价植被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草地群落中各植物的盖度、生物量以及适口性组成,可以反映出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及生产两方面的性质。利用该草地健康指标体系在三种不同类型的草地中对不同健康状况草地(盖度不同)的生态系统健康指数进行研究,发现两者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均差异显著(P0.001)。这表明建立的指标体系的可靠性较高,能够真实地反映草地健康状况。该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只能反映同一地区,同一类型草地的健康程度,不可在不同地区,不同草地类型草地间进行比较。该草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基层草地管理人员和牧民对某一地区或自有草地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艾比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以MODIS与Landsat数据为本底,引入信息熵分析艾比湖流域2001-2017年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变化趋势,选用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评价2017年草地的健康现状,结合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健康变化趋势和现状,完成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健康诊断。结果表明:1)2001-2017年艾比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环境健康变化趋势为变好、基本不变、变差的区域分别占总草地面积的29.5%,59.4%和11.1%,呈现“稳中向好”的特点。2)2017年草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健康指数的范围为0.1097~0.3892,整体健康水平不高,需要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管理。3)根据艾比湖流域草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建议图,治理区占总草地面积的39.1%,主要分布在山前草地和荒漠草地;保护区占总草地面积的34.2%,分布在部分山前草地;预防区占总草地面积的26.7%,主要在城镇较为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在揭示草地碳源/汇功能,提高草地碳管理水平上至关重要。阐述了碳科学的重要意义;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排放量评估结果予以总结比较;探讨工程建设、草原开垦、放牧管理、施肥、草地恢复技术和气候变化及其他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概括并评价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评估的研究方法及意义。指出目前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介绍了全球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下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的进展,并对世界和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循环及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草地初级生产力、土壤有机碳、枯落物、放牧利用、草地开垦等因素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研究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阐述了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西南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主要为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土地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人类不合理利用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增加栽培草地面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保持水土、防治石漠化、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相应对策,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以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物入侵的原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面对三者的内在生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达到合理引入外来物种、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稳定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三重效应.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如何保持生态平衡,使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能够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盈,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西藏拉萨河流域典型脆弱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制订该区域生态规划及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拉萨河流域上、中、下游区域共22个调查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CVOR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海拔呈正相关;随着草地健康状况恶化,拉萨河上游区域草地植物所属科数呈一定程度增加;中游区域草地植物所属科、属、种数均呈不同程度减少;下游区域草地、灌丛植物所属科、属、种数无规律性变化;此外,距离居民点越近,草地健康指数越低,居民点5年以下的短期围栏封育未起效果。说明海拔和人类活动均对草地健康有较大影响,可从强化村级管理和提高草地产草量方面进行干预,以提高该区域草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草地农业:从结构性描述到精确化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慧龙 《草业科学》2007,24(6):55-61
从草地农业的雏形--草原学,发展到草业科学,历史发展的脉络反映出,草地农业历经了草原分类,草原生产流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界面论、时间地带性等结构性描述的过程,正步入精确化发展阶段.这是生产和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和科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命题.提出了:1)包括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健康评价在内的生态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将成为草地资源精确化评价的新方向;2)综合运用多种非线性科学方法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的数量化工作可能是系统耦合和系统相悖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方向;3)研究草地农业3个界面的动力学机制的草地农业生态动力学(Pastoral agroecosystem dynamics)将为草地农业精确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草地健康评价的CVOR指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依据草原发生学原理,确定了阿拉善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参照系统,用当地水热因子重建参照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植被组成等主要特征,作为评价现有草地健康的参照指标.根据多维生态位理论以及地境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土壤有机碳作为评价草地基况的重要指标.在地境-牧草界面,围绕生产力形成及其分布格局这一关键生态过程,建立草地健康评价的CVOR综合指数和测算模型,并应用于阿拉善草地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CVOR能够定量放牧压力和封育对草地健康的作用,避免各单项指标容易造成的误差,揭示VOR不能完全反映的草地健康信息.认为,生态系统健康更多地依赖于管理水平,CVOR具有综合、简单、准确、适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两河源牧区放牧前后的草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和多样性分析,为牧区的草地恢复与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该研究以两河源6牧区为例,采用样方法对该地区的草地进行调查,运用VOR综合评价模型和物种多样性测度中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Alatalo指数对两河源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放牧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但不会影响草地健康状况,两河源牧区放牧强度属于合理放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德尔菲法评价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利用德尔菲法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德尔菲法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  相似文献   

16.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值分析方法评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从能流着手进行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量化分析,是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分析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对传统能量分析方法的新发展,将能值分析的方法、基本步骤和评价指标引入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提出了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方法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难点和应用中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0~2021年草地退化评价相关的688篇核心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在系统梳理我国近三十年草地退化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990~2021年我国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有评价指标中植被指标占56.5%、土壤指标占43.5%,此外草地退化评价方法、草地退化原因和退化草地修复措施也是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热点最初为草地退化内涵与草地植被恢复,到2010年前后为评价方法更新与指标体系完善,近几年则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与循环过程研究;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独以植被或土壤为指标的单项评价,以及涵盖生态、生产、生计指标的综合评价,其中,生态指标主要包括植被、土壤指标,生产力指标包括草地生产力、草场载畜量,生计指标包括牧户感知与生计水平;草地枯落物作为草场放牧强度划分指标已被提出,由于放牧强度与草地退化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枯落物积累量作为草地退化指示指标的意义不可忽略,并急需明确不同退化程度草地...  相似文献   

18.
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草地生态系统是以各种多年生草本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构成的功能综合体,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利用草地,全世界的草地退化越来越严重,草地的退化不仅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压力,而且从健康、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方面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法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草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目前,草地退化导致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我国草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其潜在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的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基础上,再叙述2003年即千年生态系统框架提出以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旨在为区域及全国尺度开展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草地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目前,草地退化导致的区域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评价我国草地资源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其潜在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的价值,对于制定合理的区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决策、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基础上,再叙述2003年即千年生态系统框架提出以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研究现状,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总结,旨在为区域及全国尺度开展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