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在棉花播种出苗期间,立枯病和炭疽病等引起的根病相当普遍,是导致烂种、病苗和死苗,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的主要原因。五十年代以来,国内防治棉苗立枯病,使用五氯硝基苯与防治炭疽病的汞制剂混合(即五赛合剂)拌种,效果良好,多年来已成为我国防治棉苗根病的主要方法。近年,农药公害问题普遍受到重视,有机汞制剂由于对人  相似文献   

2.
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豫东南棉苗立枯病的初侵染源、田间类型、流行的时间动态,探明了棉苗立枯病的发生与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灌水及品种抗病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种子处理、高垄地膜栽培、合理灌水为主,抗病品种与杀菌剂相结合为辅的综防配套技术措施。该技术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棉苗立枯病的危害,大面积应用防效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3.
棉花营养钵育苗 ,如采用乙草胺播后芽前除草 ,极易出现药害 ,其症状与棉苗立枯病症状相似 ,均表现幼茎呈现黄褐色斑 ,严重时棉苗死亡。在生产上应予以区别诊治。1发生症状1 .1棉苗立枯病症状。在接近地面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斑 ,日渐扩大 ,向内凹陷变成黑褐色腐烂 ,而使棉苗倒伏枯死 ,叶片极少受为害。1 .2乙草胺药害症状。整个幼茎表皮呈现黄褐色 ,部分子叶柄也出现黄褐色。药害较轻时 ,内部维管束为绿色 ,药害缓解后 ,可逐渐恢复生长。药害较重时 ,侵染维管束 ,导致茎秆枯萎 ,与棉苗立枯病症状极为相似 ,叶片也不受为害。2发生特点2 .1病源…  相似文献   

4.
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是引起我省棉苗烂根、死苗,造成缺苗断垅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探索有效的防病途径,1992年我们从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引进新型棉种包衣  相似文献   

5.
敌克松防治棉苗立枯病效果好棉苗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俗称烂根、黑根、腰折病等。此病在大部分棉区均有发生,而且较为严重,特别是低温多雨的天气,常造成烂种,烂叶和死苗,一不少地区常因立枯病发生进行补种、移苗,造成全因棉花生长不平衡。影响了产量,甚至...  相似文献   

6.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棉花》2007,29(1):38-39
棉花苗期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红腐病等,其中炭疽病和立枯病发生比较常见,对棉苗的危害也最严重.  相似文献   

7.
我县棉花苗期病害发生普遍,最常见的棉花炭疽病和立枯病是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棉花苗床栽培中,由于水、肥、热等条件适宜,容易形成高脚苗,降低棉苗素质。为此,笔者于1989年进行本项试  相似文献   

8.
灵福合剂防治棉花苗病试验毛超俊江西省农牧渔业厅南昌330046柯森保彭泽县农牧局应起汤渝水区农业局棉花苗期炭疽病、立枯病是引起我省和长江流域棉区棉苗烂根死苗和缺苗断垅的主要原因。为探索有效的防病途径,我们进行了灵福合剂的多点试验和大面积示范。1试验方...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棉苗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棉区分布很广,已发现的棉苗病害有20余种,北方棉区危害最严重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90%。尤其在多雨、阴湿、低温或冷暖气候剧烈反复时最易发生,且往往是混合并发,成灾较多。轻的引起僵苗、病苗,重的导致烂芽、烂根,叶枯茎腐,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死亡。苗期主要害虫是蚜虫,造成棉苗皱缩、卷叶,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棉苗枯死。棉花苗期病虫的发生和危害,严重影响棉田高产。种子包衣技术是提高种子质量,预防和防治病虫害的一项先进技术,也是促进种子产业化和标准化、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  相似文献   

10.
棉花播种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烂芽、烂根、烂茎现象,病情严重时造成棉苗枯死,病轻的也使棉苗生长缓慢,开花晚,结桃少,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棉花苗期病害可分为两类:一是地下根部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二是地上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等。以棉苗根病为主。1三种棉苗根病的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1.1发病症状。立枯病引起发病的是一种立枯丝核菌,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极少数潜伏在棉子内外。播种后开始侵害种芽,出苗后主要侵害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严重时茎周呈黑褐色,直至倒伏枯死。炭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B t棉的大面积推广,覆膜面积迅速扩大,播种期提前,临清市近几年棉苗病害表现发生偏重,影响了棉花壮苗早发、产量及品质的提高。1苗病类型及症状临清市棉田发生的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3种类型。立枯病可造成烂种、烂芽;出土后幼茎基部产生褐斑,后扩大凹陷、腐烂,严重时扩展到茎的四周,病部缢缩,棉苗枯死;子叶开始时产生不规则斑点,后破裂成穿孔。炭疽病可造成烂芽;茎基部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然后扩大为棱形病斑,重者幼苗枯死,子叶病斑多呈半圆形,边缘红褐色。红腐病也可造成烂芽;出土棉苗根部受害,先从根尖变黄,逐渐扩至全根,…  相似文献   

12.
棉立枯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俗称烂根、黑根、腰折病等。由于棉立枯病菌适应范围很广,耐酸、碱性强,其初次侵染的病菌主要来自土壤中的菌丝、菌核,属土传病害,所以只有通过土壤杀菌消毒才能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包衣精棉种,其种衣剂对棉花苗期病害有一定的预防功能,但对棉苗立枯病却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3.
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等的发生危害,是影响我省棉花一播全苗、早搭丰产架的主要矛盾。常年因这两种病害造成的死苗率为10%左右,若遇上久雨低温,部分棉地高达50%以上。为了控制苗病的发生,减少其危害损失,我们对种衣剂1号、粉锈宁等新农  相似文献   

14.
杨磊 《江西棉花》1997,(2):32-33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植棉史上的一次重大改进,但是,在棉花育苗时能保证苗体质量,而在移栽后,棉苗却不能迅速生长,出现红茎到顶,叶片黄枯状态,亦即出现了僵苗现象。缓苗期延长,有的是部分棉苗出现,而有的是在整个棉田中出现,这样不但没达到早熟、增产的目的,反而还会出现减产、减收的现象。1.僵苗的成因分析移栽后出现僵苗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l病虫危害移栽前,棉苗在苗床就受到了苗病(立枯病等)和棉蓟马、蚜虫、官鳝象等害虫的危害,而没有及时防治,或移栽后,棉苗受到病虫的为害,造成了棉苗出现生理障碍…  相似文献   

15.
高效麦饭石壮苗素拌种好推广棉花育苗移栽,在育苗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问题是:苗床死苗日趋严重,高脚苗、假大苗、弱苗发生普遍,导致棉苗素质差,移栽后返苗慢。主要原因是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根腐病和叶病严重;二是床土营养不足,严重缺乏微量、常量和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6.
棉苗病害的种类很多 ,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 ,其棉苗病害的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不同 ,其中发病种类以炭疽病、立枯病为主 ,危害程度为北方大于南方 ,尤其是在遇到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时 ,可造成大量死苗 ,致使缺苗断垄 ,甚至毁种重播。因此选用合适的高效药剂是防治棉苗病害的当务之急。据报道 ,甲壳素对真菌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尤其对立枯丝核菌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许多研究还表明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其与杀菌剂互作对棉苗病害的影响还未见报道 ,本试验以期…  相似文献   

17.
敦煌市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敦煌市的传统产业 ,由于受市场影响 ,棉花连作比较严重 ,一般连作 4~ 6年 ,有的地块甚至达 1 0年左右 ,而且近几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死苗。往年该市棉苗死亡率在 1 .2 %左右 ,较重年份达 4%以上 ,较重地块达到 1 2 .4%。危害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是棉苗立枯病 ,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苗前若遭病菌侵害 ,就会烂种、烂芽 ,不能正常出苗。出苗后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后呈长条状褐色凹…  相似文献   

18.
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角斑病等,4片真叶后有枯萎病,统称为棉苗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土壤带菌,为土传病害,遇低温高湿天气发病重。对于棉花苗期病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防治棉苗病害、棉蚜和绿盲蝽,2013年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乡刘庄开展了几种杀菌剂和杀虫剂混配拌种对棉苗病害、棉蚜和绿盲蝽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从对棉苗病害的防治效果上来看,可选用25%溴菌腈WP防治炭疽病,30%恶霉灵FS防治红腐病和立枯病,也可选用2.5%适乐时FS防治以上3种病害.从对棉蚜和绿盲蝽的防治效果上来看,宜选用24%螺虫乙酯SC,也可选用70%噻虫嗪WS.  相似文献   

20.
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是棉花苗期发生的两种真菌性病害 ,常引起棉花干叶、烂根、死苗 ,对棉花前期发育有较大影响。 2 0 0 3年临清市 40 0 0 hm2 棉田中 60 %的地块 ,苗病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病害严重地块死苗率接近 30 % ,露地直播田比地膜覆盖田发病程度偏重 ,据田间调查 ,发病原因主要有 :1发病原因1 .1气象因素。 5月上中旬气温较常年均值分别低 2 .3℃、2 .8℃ ,4月底 5月初又连下了两场小雨 ,增加了土壤湿度 ,低温高湿 ,光照条件差 ,棉花在这种条件下 ,根系生长发育缓慢 ,光合作用弱 ,干物质积累少 ,致使棉苗瘦弱 ,抗病能力差 ,病菌趁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