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农紫玉糯1号(紫玉糯1号)系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徐勇副教授于1997年育成,2002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玉200202。南农紫玉糯1号以其糯性好、子粒皮层较薄、果轴较细、风味浓郁、口感绵软、香味突出等优良的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一般每hm2制种产量在2250~3000kg,最高产量能达3750kg左右。普通玉米制种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制种技术体系,鲜穗糯玉米南农紫玉糯1号的制种与其大同小异,但是糯玉米制种对隔离区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2.
行两优1号是衡阳市农科所以衡农S-1为母本,明恢6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1992年11月在全国农作物新品种扩繁会议上被定为全国重点扩繁品种。因此大量生产衡两优1号种子,是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我所受育种单位委托,连续3年承担该组合的制种任务和制种技术研究,1990年制种20亩,平均亩产66kg,最高丘块亩产131kg;1991年制种200亩,平均129kg,最高丘块亩产219kg;1992年制种200亩,因受洪涝和火南风危害,亩产110kg,但最高丘块亩产仍达239.8kg。现将制种技术总结如下。l掌握温光特性,确定安全授粉期 行两优1号为两用不育系。温度…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杂交稻制种单产如何稳定在250kg以上,高的达300~350kg,这是所有从事杂交稻制种的科技人员所希望的。制种是通过异交结实而获得产量,因此高产制种应围绕如何提高异交结实这一中心,笔者从1987年开始搞制种至今,经过不断的实践,对单产275~300kg(单产面积666....  相似文献   

4.
江山市石门镇新群村是一个杂交棉制种基地村,1997年建立制种基地,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制种技术不断完善和提高.特别从2001年引入慈抗杂3号亲本以来,全村制种规模逐年扩大,F1种子单产不断提高,种子纯度高、质量好,深受各棉区的欢迎.其中制种户王章刚,2002年以来连续3年进行慈抗杂3号组合制种,F1种子单产均超过2250kg/hm^2.2004年该用户制种面积660m^2,收F1种子实产175.5kg,平均产量达2661.0kg/hm^2,连皮棉产值达102300元/hm^2.现将该户近年来的制种经验和技术环节总结如下,以供各地制种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谢庚文 《作物研究》1993,7(1):36-36,38
在15年制种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超高产制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但是,每年仍有少数制种田,父母本花期相遇不够理想。尽管在制种生产中,同组合、同时间、同地点播种,两个亲本的时差、叶差安排较准,其生育期、始穗期也常出现不一致性,造成两亲本始穗期比预定日期提早或推迟,使花期不遇,往往80%~90%的制种户(或制种面积),每公顷产量在3000kg以上,而10%~20%的制种户,因花期不够理想,每公顷产量只有450~600 kg。  相似文献   

6.
先行五号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济南先行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05年通过山东省审定,2006年获得河南省引种许可。多年来先行五号杂交种制种产量每hm2一直徘徊在3000kg左右,较低的制种产量一直是导致种子成本增高的最大因素,近两年来,河南豫粮种业有限公司通过在新疆制种的探索与实践,创出了5655kg的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湘杂油1号制种父母本不同行比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湘杂油1号制种时父母本适宜行比,为大面积制种提供技术方案,于2002年在张家界进行了父母本不同行比制种的比较试验。试验共设1:1,1:2,1:3,1:4,1:5等5个父母本行比,结果表明:(1)行比小的单株产量高,而群体产量低,行比大的单株产量低,而群体产量高,其中以1:4的群体产量居第1位,为912.4kg/hm^2;(2)距父本距离近的母本行全株有效角果数多,距离父本行远的母本行全株有效角果数减少,每角实粒数减少,千粒重升高。采用1:4的行比,可保证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8.
D297优155是将乐县种子公司配制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1962年引进大田县良种场,经几年试验,示范表现抗病、优质、稳产,在全县推广种植。1993年县良种场烟后作制种0.8hm2,平均每公顷产量3690kg,其中1000.12n2产量达461.6kg。近两年大田县烟后作制种都在13~15hm2,平均产量2850~3375kg/hm2,现将该组合烟后作制种技术介绍如下。一、把好烟时采收关大田县良种场地处海拔540m的山区,要进行烟后作制种,烟叶必须在6月20日前采收完毕;父本要进行两段育秧。秧龄掌握在35~40人第一阶段秧龄在15~20d,下足假植秧田基肥碳钱、过钙各480…  相似文献   

9.
红麻是重要天然纤维原料之一,目前其不育系三系配套制种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红麻不育系高产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春播红麻不育系制种以留桩50~75cm,行比1:3最适宜,种子产量达61.38kg/667m2;夏播红麻不育系制种选择扦插茎段高度125~150cm,行比1:2或者1:3皆可,产量分别达58.93kg/667m2和54.47kg/667m2。但春播易受自然干旱和病虫害影响,产量不稳定。因此,建议采用夏播红麻不育系制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0.
通过短日照处理和遮光时期探索,初步探索出春季杂交苎麻制种适宜时期在4月底,日照时长8小时,父母本行比1:5比较适中,产量达到16.9kg/667m2的春季制种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洞口县1988年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威优1126,开始制种产量一直较低,种子供不应求。自1991年邵阳市农业局下达了要求杂交早稻制种亩产过300kg,三年内每年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攻关任务。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威优1126的制种技术,提出了“一相遇、三提高”的技术措施,并实行技术岗位制,使制种产量大大提高。1991~1993年我们在又兰镇的又兰、山羊、龙阳三个村1250个农户春制威优1126共3288亩,经市种子公司和县政府、县科委、县统计局、县农业局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338.7kg,总产111.36万kg,比前三年1988~1990…  相似文献   

12.
采用鸡脚叶性状标记不育系与正常叶恢复系,按4种种植比例(A∶R为1∶1,2∶1,3∶1和5∶1)和2种种植方式(混合种植和间隔种植)种植,通过蜜蜂媒介传粉进行大田制种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比例和方式对制种产量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在A∶R为3∶1时达到最大,为1323.89kg,间隔种植在A∶R为1∶1时达到最大,为1146.39kg,即此时每hm^2制种田的制种产量混合种植比间隔种植提高了15.48%。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常优1号制种单产3 750 kg/hm2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小区试验和制种生产实践,基本明确了杂交粳稻常优l号制种单产3750kg/hm^2穗粒结构指标,总结出了达到该产量水平应选择适宜播栽期;确定株行距和行比,保证足够基本苗;科学合理栽培;调节生育进程,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应用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最终提高产量等一系列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0~1994年,以两个低温敏感型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探讨了提高制种杂交率的途径。结果表明:(1)在平丘区秋播制种条件下,不育系的不育度在70%以下,平均制种杂交率为62.0%,在自然生态条件下,难以筛选到秋播制种的适宜区域。(2)采用平丘区晚直播制种途径,不育系的不育度可提高到90%以上,但制种亲本个体发育不良,综合性状差,制种产量受影响。(3)高海拔区(2600~3200m)春播制种途径,其制种杂交率达93.0%以上,两年制种产量达到607.5~1939.5kg/hm2,平均1298.3kg/hm2,超过平丘区秋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2000-2004年在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民乐县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雄性不育单粒型甜菜制种技术规程;建立了高产优质的良繁体系与基地。其制种产量可达到1500-3000kg/hm^2,发芽率达到国家行业标准2级以上。  相似文献   

16.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简述了中国水稻和杂交水稻育种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提高制种产量所采取的不同技术策略。分析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构成的四大支柱,并针对制种产量构成特点,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策略与配套的化控调节技术路线。通过制种"五改",结合化控调节技术,夺取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的突破,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实现三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单产300 kg/667 m2、最高制种单产451.46 kg/667 m2的突破。介绍了现代杂交水稻规模化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218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优2189是用川香29A与高配合力恢复系福恢2189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品种。经4 a在福建沙县、海南三亚进行制种高产技术研究,平均产量达3 900 kg/hm2,最高产量可达5 250 kg/hm2。文章介绍了川优2189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农杂 6 2是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新型杂交棉组合。其亲本材料属地理远缘栽培品种 ,父本“湘 6”和母本“湘 8”在特征特性和农艺性状上有较大的差异 ,但互补性强。通常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进行制种。制种方法上与湘杂棉制种相类似 ,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制种操作技术要点如下。( 1 )父、母本的配比不同。根据近两年制种结果表明 ,正交种产量高 ,一般籽棉产量3750 kg/hm2 以上 ,种子 2 2 50 kg/hm2 左右 ,其 F1 代的优势明显高于反交种。所以父、母本的配比以 2∶ 8为宜 ,即 2 0 %的父本只取其花粉配给母本不进行反交 ,任其开花 …  相似文献   

20.
济南市长清区是玉米制种大区,有30余年的制种历史,目前制种仍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如何提高玉米制种质量和产量是制种工作的重点。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制种基地建设,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组成种子企业、基地利益共同体是巩固和发展基地,提高制种质量、产量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