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借助经销商的力量,实现产品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转移,进而实现销量与创造利润。一般来说,从产品到消费者要经过如下几个环节:产品→经销商→(分销商)→终端→消费者。经销商对厂家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经销商就是在特定的区域市场范围内通过经销厂家的产品赚取中间  相似文献   

2.
<正>在当前的农药市场上,"窜货"现象普遍。所谓"窜货",就是经销商钻了厂家的渠道管理制度的空子,通过非正常的渠道取得更便宜的货源,以求获得更大的利润。表面上损害了那些按规矩办事的经销商的利益,实质上降低了经销商对产品乃至企业的忠诚度,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笔者认为,这种现象可以避免,但现有阶段实现很难。笔者认为,"窜货"问题是长期不规范市场竞争机制而产生的一种"遗祸"。  相似文献   

3.
1.推广费用截留得利。现象:当厂家制定出一系列市场推广策略和费用支持后,经销商不能将费用全部用到市场。后果:企业制定的推广方案和费用支持是为了迅速打开市场,打击竞争对手,若经销商将费用截留,会造成策略在执行中大打折扣,从而缺乏市场冲击力,最终造成厂家花了钱,市场不见产出,经销商也赚不到更多的钱。2.虚报费用得利。现象:经销商经常会拿一些子虚乌有的费用来找厂家报销,还扬言不给报销就放弃合作之类的事情。后果:厂家屡次投入后,发现市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在质疑业务人员能力的同时,会怀疑经销商的势力和网络控制力,进而转移费用…  相似文献   

4.
<正>向厂家借力作为农资经销商不要简单跟厂家要点渠道返利,如果把眼光放到这点蝇头小利上,就永远得不到发展机会。厂家很多资源可以为经销商所用,就看怎样跟厂家争取。厂家宣传物料做得好、推广活动做得好、销售人员比较厉害,这些都是经销商可以利用的资源。总之,厂家掌握很多资源,能否把握这些资源,要看经销商争取力度。坐等厂家打雷下雨,自己拿盆接水肯定不行,经销商只有主动争取才能借力厂家资源。★向市场借力经销商向市场借力,要摒弃简单促  相似文献   

5.
农药批发业态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批发企业,又称农药中间商,集农药产品销售,融资,物流,仓储,服务,信息反馈多种功能于一身,是联系上游厂家和下游零售商的中间桥梁,是构成农药销售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的农药市场上,渠道扁平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上游厂家的触角已经伸向下游,下游的零售企业也日益壮大,频频向上游厂家示好,处于夹缝中间的农药经销商,两头受挤,一时间不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正>岁末年终,农资经销商都在思考一年的辛苦到底能换来多大的利润,真正帮助你生意越做越大的是哪些厂家,真正能给你带来利润的是哪些产品。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以及农资直销的异军突起,真正能坚持下去的经销商还有多少?经销商的出路在哪里?农资经销商如何获得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做好产品科学管理是当前农资经销商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产品管理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企业人数,从生产意义上说,人是“人手、劳动力、生产力要素”,从消费经营成本的意义说,人数是“人口-成本”。当企业人员数量与企业发展、利润成正相关时,“人手、劳动力”的意义就大于“人口-成本”的意义。人员多力量大、劳动力强,企业利润增大;反之,人口、成本过多接近或超过企业利润承受能力,就无法实现企业积累扩大再生产。为了保持种子公司众多人口吃饭,不顾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极力封闭区域市场,严禁其他种子企业设销售网点,靠行政干预独霸市场,维持现状。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经营格局的变化,县、镇级经销商原来那种近似于隶属的关系被打破,镇级经销商变得越来越强势,开始挣脱县级经销商的束缚,走和厂家直接接触的高端路线。而向来以"统治"镇级经销商以批发走量的县级经销商则变得日益困难,市场出现萎缩,批发销量锐减。为摆脱困境,很多县级经销商则开始改变原有策略,力图将自己的触角尽可能地向下游终端市场渗透,以期通过控制终端市场来挽救危局。这样,镇、县级经销商互相争夺下游终端市场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9.
1.选择经销商的准则   在经销商的选择过程中,许多销售人员往往喜欢在目标市场中选择实力雄厚或经营与本企业产品品类相同的经销商,认为这样的经销商网络基础好,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如果与这样的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肯定会“背靠大树好乘凉“.……  相似文献   

10.
正不少基层农资经销商,抱着"什么赚钱卖什么,出了问题找厂家"的心理,投机销售高利润的假劣农药产品,一旦产品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全部推到厂家身上。农民使用假劣农药出现问题后,大多数都无法找到生产厂家。遭遇问题农资,农资经销商、生产企业相互推诿,农药使用者维权难的现象屡见不鲜。现行的《农药管理条例》,将从经销商采购环节开始监管。  相似文献   

11.
<正>这几年有关肥害、药害、农膜、种子引发厂家与农民、经销商与农民的纠纷不少。遇到纠纷该如何处理?处理得好,可以大事化小,变危机为商机;处理不好,往往会使矛盾激化,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还会影响经销商与厂家、经销商与农民之间的关系,甚至使经销商两头都不赚好,许多经销商面对农民投诉,夹在农民与厂家中间左右为难,有苦难言。如何对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关于农资经销商是否应存在的话题比比皆是。整天说农资经销商应该被电商平台取代,农资经销商应该阵亡大半。如果跟随国家主粮价格的下跌,在整个农资流通环节必须得消失一个层级才可以支撑农资行业的利润分配,而农资经销商这一级就是消失的那一级。只有农资经销商消失才能够解决整个利润环节分配降低30%的问题;厂家直供农户,才能够解决渠道利润不足和把农资产品价格降下来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金秋九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一年的辛苦到底换来多大的利润?真正帮助你生意越做越大的是哪些厂家?真正能给你带来利润的是哪些产品?而且,随着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以及农资直销的异军突起,真正能坚持下去的经销商还有多少?这也是很多经销商的困惑所在。经  相似文献   

14.
正利润持续走低,渠道越发难管理,新产品研发周期长、推广慢成了众多厂家的心病,对于农资厂家而言,维护现有渠道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不过互联网时代下农资电商、信息透明、大户已成主流,行业变化往往是在日夜之间,而不是以往的年份计数,随时会面临的危机与机遇,让农资行业各方都感受到压力。苦不堪言、压力空前是形容目前绝大多数农资厂家最适合的词汇,利润降低、渠道混乱、价格错乱、新产品后继无力这些都是挑战。而对于经销商而言同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农资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厂家对于销售渠道和网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渠道精耕、重心下移,农资经销商的地盘被越划越小,厂家对经销商的要求却越来越多,资金、运力、诚意、管理、人脉一样都不能少,销量、陈列、促销、推广、分销,每件工作都要做。在此环境下,一个聪明的经销商如何保障自己在代理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相对丰厚的利润呢?一、正确的产品组合和渠道规划首先,农资经销商要对代理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农药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营销战略可以被简单地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推”的战略和“拉”的战略。所谓“推”的战略主要是指借助于强有力的销售队伍,在各种促销措施的支持下,将农药产品推向各种销售渠道,推上经销商的货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指厂家将农药产品向销售网络  相似文献   

17.
正当下的农资市场,正处于颠覆传统,模式、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阶段。在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有人走向了市场发展的前沿,也有人被甩在了身后。通过市场的洗牌,未来一定会有一批厂家和经销商被淘汰。谁都不想被时代所淘汰,对于处在彷徨中的经销商而言,怎样才能借助技术服务成功转型成为服务商?笔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有几点感触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未来的农资市场分工将会更加细致,厂家、经销商、零售商各自扮演着不  相似文献   

18.
时下,正是农药市场销售旺季。旺季不旺的反常现象已摆在众多的厂家和经销商面前,产品走不动,货款收不上来,循环不正常,运转有问题。从五月份开始,农药市场就持续性低迷,走势疲软,销售清淡。许多生产厂家特别是中小农药加工企业在销售旺季仓满库实,生产停停打打,运营质量和周转效率普遍降低,销售规模和营利水平比同期大幅度滑坡。一些厂家和商家都在疑惑:2006年,农药市场怎么了?以笔者的视角认识,主要有八大变化和特征。特征一: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我国农药工业“十五”以来取得较快发展,农药产量居全世界第二位,但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规模…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上半年受物流运力加强的影响,基层经销商囤货的情况越来越少,复合肥的市场周期有所缩短。上半年原料行情波动频繁,但整体复合肥价格的波动区间并不大。同时,农民的品牌意识仍有待提高,在小厂低价产品的冲击下,主流厂家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玉米种子市场有4个特点:一是种子数量依然供大于求;二是总体说来价格稳中有降;三是品牌品种受到欢迎;四是占有终端市场依靠“差异化“服务.种业利润大部分将分流给营销链上的大、中、小经销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