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张锐 《现代农机》2013,(5):26-27
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而部分群众则视其为沉重的"包袱",习惯于一把火烧掉。为了探索其变废为宝的新途径,提高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陕西省岐山县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推广等方式,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以下简称秸秆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一、秸秆利用呈现出新特点1.机械还田成首选通过小麦留高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技术将秸秆进行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小麦机收留高茬覆盖还田和小麦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散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聊城市农机部门在全市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把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玉米收获机械化上来,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8276台(套),约80%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安装有秸秆还田装置,能实现一次进地,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两项任务,纯秸  相似文献   

4.
该型秸杆粉碎还田机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及油料等作物的秸秆粉碎,农作物秸秆粉碎后可直接还田,也可以用于积造农家肥,从而实现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粉碎水稻、小麦及油料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还田机或者带有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将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用机械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具体分为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和联合收割机机械化收获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6.
荆门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产量大、种类多,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秸秆出现了地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荆门市着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为重点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不断拓宽利用领域,发展秸秆经济,取得初步成效。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1.秸秆产量及利用情况荆门市农作物年播种面积875万亩,年产生秸秆406万吨左右。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机作物秸秆量占秸秆总量的77.1%。目  相似文献   

7.
<正>1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生产需求玉米是伊犁州直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201 1年州直拥有各类玉米收获机323台,青饲收获机89台,秸秆粉碎还田机451台,方捆机285台。玉米机收面积5.33万hm~2,玉米机收率达到60%,玉米机收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州直玉米机播面积达10.67万hm~2,现已进入收获期,预计玉米籽粒产量1 280 t,玉米秸秆贮藏量在5 120万t。然而,受传统农区畜牧业经营规模较小的影响,玉米秸秆利用率较低,综合利用方式单一,主要有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秸秆加工处理饲喂牲畜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徐州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利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高粱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农作物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农作物秸秆直接切碎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  相似文献   

9.
礼泉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85万亩,年产果树枝条、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约110万吨,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目前,全县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868台,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560台,饲草加工机械323台,秸秆还田机620余台,小麦硬茬播种机1936台,小麦秸秆打捆机26台;小麦、玉米秸秆还田面积39.3万亩,年加工商品饲草近16万吨。一、采取的措施礼泉县政府建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强化督导考核,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指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撒于地表 ,随即耕翻入土 ,使之腐烂分解。它对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土地肥力 ,减少资源浪费 ,促进粮食增产增收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1沈阳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沈阳市从1998年开始对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及沈阳市城市周围、沈大、沈哈、沈丹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地区的东陵区及苏家屯区全境、于洪区、新城子区及机场毗邻的大部分乡镇实施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程和综合利用工作 ,实施结果表明 :1 1每100kg 鲜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与还田技术的发展潜力,阐述了秸秆粉碎还田后,给土壤及农作物生长带来的优越性;并对秸秆粉碎还田的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地抛洒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上半年,全市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指示精神,努力开展以油菜、小麦为重点,以机械粉碎还田为主要内容的秸秆综合利用,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秸秆禁烧,取得一定成效。1主要做法及成效1.1主要做法1.1.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3月下旬,万勇书记在沙洋等县市调研时,询问当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还田技术主要用于大麦、小麦、水稻秸秆还田,也适用于玉米、油菜、花生等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15.
1农作物秸秆收获还田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收获还田的主要方式是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同时,使用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专门装置粉碎秸秆,抛洒于地表。玉米收获还田机械化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在玉米成熟后,一是应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在收获玉米棒穗的同时实现秸秆还田;二是应用玉米青贮收获技术,在玉米摘除棒穗或连带棒穗时直接收获玉米秸秆,粉碎后用作青贮饲料,进行过腹还田;三是在人工摘除玉米棒穗后,应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介绍 莱州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农机大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109.6万kw。小麦和玉米是该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每年播种总面积达到62khm^2,机收面积达48.8khm^2。目前,莱州市拥有各类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共计1082台,各类饲料粉碎机2237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77台,颗粒饲料加工机组53台套,大型青贮机12台。还有各类打捆机、包装机等。  相似文献   

17.
1 工作措施及成效太仓市常年种植小麦12khm^2、水稻13.33khm^2、油菜1.67khm^2,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20万t。自2010年起,太仓市政府根据省人大《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成立了太仓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措施,按照“夏季还田为主,秋季回收为主”的方针,大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目前,该市秸秆还田率为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相似文献   

18.
<正>为切实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质量,促进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的推广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特制订玉米机收、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1.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要点玉米联合收获就是用玉米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玉米摘  相似文献   

19.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探索秸秆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针对其综合利用技术方式进行了研究。在秸秆的组成元素种类及含量基础上,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秸秆还田的作业机理,建立了秸秆综合利用潜力量化模型,并进行主要利用技术分析,归纳出秸秆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并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典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5种还田方式下的秸秆粉碎合格率和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均控制在85%以上,且经氨化与硫酸钙翻压后的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潜力达96.8%,是秸秆循环利用较好的还田方式;将粉碎后的秸秆分别用于发电、供暖及作为基质燃料等,具有处理量大和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一、玉米秸秆整株深埋还田技术原理该技术是指玉米成熟后 ,人工摘掉果穗 ,将生长在田间的玉米秸秆利用秸秆梳压耕翻复式机组 ,一次进地完成秸秆梳压并耕翻深埋于沟底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它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 ,省去秸秆粉碎、耙茬 (或施耕灭茬 )等项作业工序 ,减少机具投入 ,降低了作业成本 ,提高了作业质量 ,促进了农作物持续稳定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整株秸秆深埋还田的技术优势1 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 ,整株秸秆深埋还田时测定秸秆含水率为71 2 6 % ,而秸秆粉碎后若延迟 4天耕地 ,秸秆含水率仅为 13 89%。整株还田秸秆青绿 ,含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