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据《日本蚕丝新闻》报导,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公布了1985年蚕茧产量,全年产茧量为47,273吨(包括种茧),其中春茧18,186吨,初秋茧12,155吨,晚秋茧16,932吨,比1984年产茧量5万吨约减产6%。 1985年日本养蚕农家数为99,660户,全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1989年初引进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的,1990年在273户试验、示范,养蚕种1633张,占县总养蚕量16.78%,产鲜蚕茧37.93吨,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3.23公斤,比当年平面育的单张产茧增产 16%左右,1991年全县计划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8000张占总养蚕量的60%,平均单张蚕产茧比平面育要求提高1.5kg, 总增加蚕茧量1.2万kg.蚕茧总产值要求增加10.8万元(每kg蚕茧按9.00元均价计).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际推广10623张,占当年总养蚕量的65.43%;超计划32.8%.平均单张蚕产茧24.12公斤,比  相似文献   

3.
如东县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蚕病疫情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如东县农村蚕桑生产以及蚕病疫情的发生情况,选取了30个农户调查了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蚕病疫情。结果显示,蚕农平均年龄55.7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6.5年。养蚕户平均拥有桑田0.128ha,全年平均亩桑养蚕4.16张,产茧166.51kg;蚕种全年平均孵化率为97.21%,平均发病损失率5.28%,平均结茧率为84.95%,平均遗失蚕率为9.77%;全年农药和空气污染等中毒损失最多,占总损失的69.64%,其次是病毒病,僵病在晚秋蚕期威胁最大。年中养蚕次数多,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桑园的养蚕量和蚕茧产量,年养蚕4批蚕的农户,平均每亩桑园养蚕4.55张,产茧185.54kg,比平均水平高出11.43%,比3批蚕户分别高出23.64%和26.24%;比养2批蚕户分别高出48.69%和38.14%。如东县养蚕消毒总体规范,但仍有使用非蚕药药剂、已淘汰蚕药或未通过农业部兽药审定蚕药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资料公布,1992年日本有养蚕34870户,比1991年的91400户减少了21%。从不同的蚕期看,春蚕期为31880户,早秋蚕22710户,晚秋蚕2815户,分别是1991年的80%、70%和76%。到1992年8月1日止,日本有桑园48700公顷,其中专用桑园47800公顷、间作桑园38公顷,零星散栽桑园858公顷。比1991年的54600公顷减少了5900公顷,约下降11%。  相似文献   

5.
多次养蚕是增产蚕茧的一种方法,所谓多次养蚕,就是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一年共养五次蚕。因为夏蚕饲育是从6月下旬开始直到7月上旬季节变化显著的时期内饲养的,所以有必要注意夏蚕饲养。根据丰收的蚕农经营实况分析,大部分的养蚕农家是进行包括夏蚕在内的多次养蚕,夏蚕期成为增产蚕茧不可缺少的蚕期。所以如何使夏蚕饲育夺取丰收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正> 日本今年蚕茧减产 日本今年春茧产量为29205吨,比去年减产5%。至于晚秋茧产量,预计仅为24600吨,比去年减产18%。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减产的原因是:(1)气候不正常,气温大大下降,日照不足,影响桑叶产量;(2)从事养蚕的农民,年龄高龄化,不能继续劳动;(3)饲养早秋蚕的蚕户数仅124900户;比去年减少5%。  相似文献   

7.
<正> 多次养蚕也就是全年春、夏、秋多季养蚕,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增加全年蚕茧产量的重要手段。它能充分利用现有桑园的桑叶,增加全年的饲育量,增加蚕茧总产;又能提高现有设备资材的利用率,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还能合理安排劳动力,有利于蚕桑生产专业化。日本在近几年的蚕业杂志上对多次养蚕有不少报导,他们过去是以春蚕、早秋蚕、晚秋蚕三个蚕期为主的,现在提倡增加夏蚕和晚晚秋蚕,全年养蚕5次以上。从规模较大的43户养蚕农户来看,全年平均养蚕次数为6.6次,以6-7次为最多,最高达10次。他  相似文献   

8.
2011年晚秋蚕期如东县开展了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结果:采用人工饲料育1~4龄累计淘汰迟小蚕8.18%,实际结茧率仅为24.96%,主要原因是蚕座霉变所致;平均张产茧仅7.71kg;生产的蚕茧茧形小、丝长短、纤度细。作者认为,利用农村养蚕生产条件,实施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是可行的,但实施人工饲料养蚕,饲料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亩桑产茧是什么意思? 亩桑产茧是指一亩桑园所产的桑叶,经过养蚕而得到的蚕茧产量。这是全国统一的统计蚕桑生产的计算单位。现在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个生产队总共有桑园100亩,全年养了四次蚕,春蚕60张,单张产茧80斤,共收春茧4800斤;夏蚕20张,单张产茧70斤,共收夏茧1400斤;早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早秋茧1000斤;晚秋蚕20张,单张产茧50斤,共收晚秋茧1000斤,全年总共收茧8200斤。这个生产队的亩桑产茧为82斤/亩。亩桑产茧一方面反映了桑园的产叶情况,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养蚕产茧情况,它比以前用的单张产茧的统计方法全面得多。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控制蚕病是蚕茧稳产的前提养蚕张产茧标志着养蚕水平,它是由张种结茧头数与单粒茧重构成的。养蚕发病则饲养蚕的结茧数减少,直接影响张产茧下降;养蚕无病则结茧头数增多,张产茧就会相应上升。蚕病消长和产茧起落都是伴随防治科技的贯彻执行而变化的。30年来日本的蚕病危害率由1955年的1.88%下降到1985年的3.87%,张产茧(按浙江卵量折算)由1955年的33.46公斤上升到1985年的36.91公斤,生物统计表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1985年,湖州市郊区蚕茧生产取得了超历史的大丰收,蚕茧总产量达到16814吨,比1984年增产2502.4吨增长17.5%.但夏秋蚕期由于大量发生蚕病,总产茧量虽然增加,张产茧量却比1984年同期下降,特别是中、晚秋蚕,张产茧下降幅度达14~29%.现将1985年蚕病为害情况及原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诸亚刚 《蚕桑通报》2009,40(2):58-59
2008年,临安市於潜镇桑园总面积653.3hm2,比上年767.5hm2减少114.2hm^2,下降17.5%;全镇全年饲养蚕种17000张,比上年同期20230张减少3230张,下降15.96%;全镇全年蚕茧总产量756.76t,比上年同期的933.62t减少176.86t,下降18.9%;全镇全年蚕茧总产值1326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600万元减少274万元,下降16.4%。在全年4期蚕饲养中,以晚秋减幅最大,全镇晚秋饲养蚕种5900张,总产茧171.1t,平均张种产茧29奴,比上年同期减少14kg,计减32.5%。分析造成晚秋蚕大幅度减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省的蚕茧生产每年饲养春、夏、早秋、中秋、晚秋五期,个别生产队早秋或晚秋不养则饲养四期,其中当以春蚕为蚕茧生产的重点。但是夏、早秋、中秋、晚秋四期由于气温高,桑叶生长发育快可以多次养蚕,提高桑叶、蚕室蚕具等的利用率,是增产蚕茧的有效途径。所以自从提倡饲养夏秋蚕以来,夏秋蚕的产茧量已增占全年产茧量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启东县春、夏和早、中、晚秋五期蚕茧收购量九千七百担,产值一百七十四万一千元,产量和产值都比去年增长一倍,一年翻了一番,成为南通地区蚕茧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县。今年,启东县投产桑园面积有了增加,特别是落实了蚕桑生产责任制后,各养蚕单位坚持小蚕集中共育,大蚕分户饲养,狠抓了消毒防病等关键性的措施。同时,这个县100%的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杭县五常乡友誼社社員,发揮了高度的劳动积极性,創造了一年四季蚕,期期获丰收的經驗,尤其是1956—1957年,兩年來,夏秋蚕飼养量超过春蚕数,單位产量与春蚕平衡,打破了夏秋蚕飼养比例少、單位产量低的历史习慣,为我們今后迅速提高蚕茧产量树立了旗帜。友誼社全社有176戶,生产內容以水稻、蚕桑、水产为主。全社可采叶桑园242.5亩(52亩小桑树不在內),1957年共产春叶173,500斤,比1956年增产3.45%,平均亩产春叶716.24斤。全年养蚕四期(内春期大部是原蚕)共养蚕种443.5張,总产鮮茧21107.75斤,比去年增加17.9%,全年每張平均产茧53.77斤,超过全县平均产茧39.42斤的36.4%,特别是243.5張夏秋和晚秋蚕平均产茧达53.23斤,超过全县夏秋蚕平均28.27斤的88.3%。同时在茧子的質量上也很好,茧价平均每担为108.5元,特一級茧比1956年同期增加8.6%,創造了全年产量高質量好的新記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 2 0 0 3春共出库蚕种 12 7.8万张 ,同比 2 0 0 2年减少 3%。稳定是江苏蚕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江苏的桑园面积基本稳定 ,全省现有桑园面积 15 0万亩 (包括新栽桑 ) ,养蚕农户 110余万户。 2 0 0 2年饲养蚕种 30 0万张 ,产茧 11.4 5万吨 ,目前蚕茧生产量居全国前位。根据江苏特点 ,目前蚕茧生产以春蚕 (4 6 % )和中、晚秋蚕 (5 2 % )为主 ,夏、早秋蚕饲养量甚微。其中以苏北蚕区为主 ,蚕茧生产量占全省约90 %。蚕品种春期以菁松×皓月为主 ,中、晚秋以苏菊×明虎等为主。 2 0 0 2年 ,江苏又一次实现家蚕品种的更新 ,以苏菊×明虎为…  相似文献   

17.
目前,茧丝价格一落千丈,从2006年晚秋茧后,蚕茧价格较大幅度的下降,我县鲜茧收购价:2006年每千克为21.35元,2007年每千克为15.89元,比上年下降26.6%,2008年每千克为13.07元,比上年下降17.7%,2008年比2006年下降38.8%,特别是2008年,一部分蚕茧收购站在收购秋茧和晚秋茧时还向农民打白条,严重挫伤了蚕农管桑养蚕的积极性,不仅晚秋蚕发种不足,大量桑叶浪费,不少蚕农翘首仰望,酝酿毁桑种粮栽果,这给国家商务部在我县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及我县到2010年实现5000t优质茧示范基地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19.
家蚕病毒病高发的原因及综合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病毒病已成为农村家蚕饲养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春秋季都有发生,尤其是秋季发病率居高不下,造成蚕茧减产、蚕农减收。据对我县2005年晚秋蚕、2006年春蚕的养蚕情况及实绩调查,病毒病以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为主,高发蚕病农户占总养蚕农户的6%~15%,单张种产蚕茧为24~31kg,比平均单张种产茧减少7~11kg,张种经济损失在180~240元。通过调查了解,笔者发现蚕农的消毒防病和养蚕措施存在着技术缺陷,本文就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报告了如东县2011年晚秋蚕期开展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的相关情况,调查认为:1~4龄采用人工饲料育累计淘汰迟小蚕8.18%,但实际结茧率仅为24.96%,主要是因为蚕座霉变所致;平均张产仅7.71kg;生产的蚕茧茧形小、丝长短、纤度细。作者认为,利用农村养蚕生产条件,实施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是可行的,同时指出,实施人工饲料养蚕,饲料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