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5年10月,贵州省仁县放马坪种牛场从澳大利亚引进纯种安格斯种牛95头和纯种西门塔尔牛5头,从2015年10月1 2日牛到场至今,100头种牛健康生长,无1头死亡。笔者将种牛起运前的准备及运输途中管理、牛到场前的准备、牛到场后的饲养管理及新引进种牛的常见疾病防治等经验介绍给需要从外地引种的养殖企业或农户,以供广大养牛场(户)和畜牧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 灵璧县共有17万农户,大家畜存栏15.8万头,其中黄牛12.7万头,占大家畜总数80.4%,能繁殖母牛5.6万头,占黄牛总数44.1%.该县黄牛属华北牛类型中的一个类群,体型小、役力弱、生长发育慢。为了改变这些缺点,从1981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冻精,对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截止目前共冷配母牛40520头,近3年冷配头数连续突破万头,受胎率由1981年的42.3%提高到72.5%,已繁殖西门塔尔杂交牛2.1万头,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发育快,役用性能强,经济效益高,表现了明显的杂交优势,我县黄牛改良冷配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年六月,农业部从奥地利引进的西门塔尔牛22头,调拔给我省淳安种畜场饲养。其中育成种公牛2头,带胎青年母牛20头。到一九八二年六月止,已繁殖后代32头,有七头小母牛和六头后备公牛已调往金华等6个县(市)家畜良种推广站继续培育试用。目前,全场43头西门塔尔牛中,有24头适配母牛。现将两年来西门塔尔牛的饲  相似文献   

4.
我县从1977年开始引进纯种西门塔尔牛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随着冷配技术的普及,全县西本杂种牛数量逐年增多,到1988年,全县已存栏38434头,占牛总数的38.%。现将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黄牛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伊犁地区是自治区养牛基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养牛历史。为了进一步促进伊犁地区牛品种改良进程,自1962年先后引进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西门塔尔牛品种进行改良本地牛。从几年来的改良情况看,效果显著,西杂牛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目前我地区有西门塔尔纯种牛86只,西杂牛4255头。我们于一九八七年始对我地区西门塔尔  相似文献   

6.
三、西德发展养牛业的主要措施 1.狠抓育种工作。(1) 建立育种组织:西德重视育种工作,除国家机构,科研单位主管外,还有按品种按地区群众组织的育种协会负责进行。各协会主席均由畜牧局长兼任。1971年有80个乳牛育种协会,9.5万农户参加,登记良种牛约100万头;1980年有50个乳牛育种协会,7,354万农户参加,登记良种牛143万头,仅巴州就有19个牛育种协会,2.75万农户参加。(2)严格选育良种:以巴州西门塔尔牛为例,为选择75头种  相似文献   

7.
本省黄牛改良工作,早在五十年代就引用荷兰牛、爱尔夏、短角、拉脱维亚等外国品种和秦川牛、南阳牛、广丰牛等国内良种牛来改良。到六十年代初期,曾引进西门塔尔公牛,在瑞安县进行改良试点、发现了黄西杂种牛的优势。随着我省冻精技术的推广采用黑白花和西门塔尔公牛的精液,冷配母牛二万六千一百六十八头,已培育犊牛一万六千二百四十二头,其中西门塔尔改良牛四千另十头,扩大了黄牛的改良面。  相似文献   

8.
西门塔尔牛改良广西本地黄牛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于1977、1989和2001年引进西门塔尔牛共40头,其中2001年从新疆和四川引进30头.广西因西门塔尔公牛少,近年多次从区外购进大量西门塔尔种公牛冻精,在85个县(市)和区直属场站所开展对本地黄牛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现就其杂种的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生产性能、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9.
1新疆的主要牛品种新疆牛的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牛、新疆褐牛、荷斯坦牛、新疆牦牛、夏洛来牛、安格斯牛和少量的哈萨克牛、蒙古牛、阿勒泰白头牛等及各代杂交牛构成。2005年各品种牛存栏504.16万头。从牛的品种结构上看乳肉兼用和肉乳兼用占的比例约为70%,达340多万头,其中,新疆褐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30万头,西门塔尔纯种牛及其杂种牛存栏约140万头,其中西门塔尔牛纯种及四代以上杂交牛约53.40万头,荷斯坦奶牛及其杂交牛约为80万头,其中纯种荷斯坦牛42万余头,新疆牦牛存栏24.71万头,夏洛来、安格斯肉用牛及其杂交牛约2万头左右,其它为地方品…  相似文献   

10.
西门塔尔牛属肉乳役兼用品种。蒙城县自1984年以来采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皖北黄牛。目前,西门塔尔杂交牛存栏42351头,占黄牛总存栏31.85万头的13.31%。为  相似文献   

11.
积石山县1978年以来,坚持用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牛,至1984年底累计授配母牛19311头,繁殖成活杂种牛6901头,其中冻配杂种牛占30%,居全省首位。据在大何家等13个乡,200余个农户中,随机选定226头冻配一代杂种犊牛,进行的“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牛效果观察”表明:12月龄西秦黄、西犏、西黄、本地牛公母牛平均体高分别为100.61±5.12、98.51±5.05、94.45±13.16、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以来,临洮县每年从外地引进2000余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为防止在引进牛的同时将动物疫病引入,我们在引进牛的过程中,对引进全过程实行疫病检疫监督,有效的防止了动物疫病的引入和发生,为本  相似文献   

13.
利用澳大利亚引进的优质高产荷斯坦奶牛胚胎,在淮北市华润牛业有限公司分别以农户散养的西门塔尔牛和当地牛黄牛的杂交牛(简称西杂牛,以下同)和牛场饲养的西杂牛为受体进行了冷冻胚胎的移植试验。分别对农户散养的106头、公司牛场饲养的137头西杂受体牛进行了同期发情处理,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2%和92%(P<0.05),平均同期发情率达86.8%。通过直肠检查黄体合格率(受体利用率)分别为75.4%和91.2%(P<0.01),平均受体利用率为84.4%。对205头合格受体牛进行了进口冷冻胚胎移植,经过良好的饲养管理,共产下108头犊牛,平均产犊率达52.7%,其中农户散养和牛场饲养的移植产犊率分别为42.5%和59.2%(P<0.05)。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计划地引进西门塔尔牛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通过国家贸易和地方小额贸易从苏联引入,1976年以来又从联邦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等国陆续引入乳肉兼用、肉乳兼用型西门塔尔牛。这些牛除在一些国营农牧场纯繁外,主要用以改良黄牛。其杂交改良后代大约占我国各类杂交改良牛的3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西门塔尔牛2万多头,各代杂交改良牛210多万头。  相似文献   

15.
在农户饲养条件下,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对互助县23头适龄母牛进行了利木赞、安格斯肉牛,西门塔尔肉乳役兼用牛,黑白花乳牛胚胎移植试验,结果成功10头(西门塔尔1头,安格斯2头,利木赞3头,黑白花4头),移植成功率为43.48%。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临洮县每年从外地引进2000余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为防止在引进牛的同时将动物疫病引入,我们在引进牛的过程中,对引进全过程实行疫病检疫监督,有效的防止了动物疫病的引入和发生,为本县草食畜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贵南县茫曲镇沙拉村从山东省引进230头西门塔尔牛,相继爆发传染性脓疮(口膜炎)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自1974年开始从国外引进肉用或兼用品种种公牛、生产冷冻精液、推广应用牛人工授精技术,全面启动了黄牛改良工作.在改良初期,与其他各省(区)重点推广西门塔尔牛并受到欢迎的情况相反,我省推广西门塔尔牛受到百姓的排斥,广大群众对其"白头"即"孝子头",甚是反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引进的抗旱王牛的血液理化指标,本试验使用全自动分析仪分别对14头成年的雌性抗旱王牛和14头雌性西门塔尔牛进行了血液理化指标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抗旱王牛的血液理化指标相对西门塔尔牛更稳定,初步体现了抗旱耐热的品种特性,但其他特性与优点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 本地黄牛属华北型,但体小、力弱、生长慢。1981年起引进西门塔尔牛冻精,杂交改良本地牛,到1987年底,已配4.4万头母牛,1981年受胎率42.3%,1987年达76.1%。现已产杂交牛2.5万头。 抽样测定了104头西杂一代牛体重、体尺,它们的毛色(多黄白,红白,头、尾尖及四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