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如何降低香猪消化道疾病发生率,提高香猪的饲养水平,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香猪的胃组织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猪胃壁由四层构成,从内向外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黏膜上皮为柱状上皮,上皮向黏膜深部凹陷形成胃腺;肌层由三层平滑肌构成;浆膜层主要由间皮和结缔组织构成,但间皮覆盖率较高。这些说明了香猪胃的显微组织结构与普通猪种类似。  相似文献   

2.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摄入含硝酸盐、亚硝酸过多的饲料或饮水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而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临诊体征为可视黏膜发绀、血液呈酱油色、呼吸困难及其他缺氧症状等。该病在猪较多见,常于猪吃饱后15min至数小时发病,故又俗称"饱潲症"。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贵州小型猪(Sus Scrofa domestica var.mino Guizhounensis Yu.)胃肠黏膜淋巴组织的分布特点,研究随机抽取封闭群健康成年贵州小型猪,采集胃肠道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和分析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黏膜淋巴细胞主要分布于固有层;小肠黏膜的淋巴细胞较胃黏膜极显著增加(P<0.01),且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上升趋势;回肠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可见集合淋巴小结;大肠黏膜淋巴细胞由上至下呈减少趋势(P<0.01)。胃肠黏膜各段均可见上皮内淋巴细胞,其中以小肠最多,且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下降趋势,大肠次之,胃黏膜最少。说明成年贵州小型猪胃肠黏膜淋巴组织分布规律与人及大鼠、小鼠等哺乳动物相似,以小肠最丰富,大肠其次,胃黏膜最少;小肠三段黏膜淋巴组织呈上升趋势,回肠最丰富,而大肠黏膜淋巴组织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摄入富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的饲料或饮水,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导致组织缺氧的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临诊体征为可视黏膜发绀、血液呈酱油色、呼吸困难及其他缺氧症状为特征。本病在猪较多见,常于吃饱后15分钟至数小时发病,故俗称"饱潲病"或"饱食瘟"。  相似文献   

5.
猪胃肠炎是猪胃肠表层黏膜及深层组织发生炎症而引起的一种胃肠疾病,是养猪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症状以呕吐、腹泻、脱水等为主,该病多发在早春和秋季,各年龄猪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仔猪,该病发病后死亡率低,但仔猪容易形成僵猪和死亡,对养猪业效益影响较大,因此,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对于猪的养殖效益具有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6年12月山东泰安某养殖户的70头育肥猪,部分猪出现了高烧不退、弓背喜卧、眼角分泌物增多、粪便干结、全身皮肤点状出血等疑似猪瘟症状;病理剖检可见全身皮肤、浆膜、肾、胃肠黏膜、肺等器官组织广泛性渗出性出血;采集病猪病料,提取RNA,用猪瘟病毒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病料呈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确诊该病例为猪瘟病毒的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猪食泻与猪胃肠道腹泻是养猪户经常遇到而又容易混淆的两种疾病。猪食泻是因胃肠黏膜表层发生轻度炎症而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机能障碍的疾病,以消化不良为主要特征。猪胃肠道腹泻是由病毒和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胃肠黏膜及深层组织的炎症,以严重的胃肠机能紊乱和伴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中毒症状为特征。本文介绍了猪食泻和猪胃肠道腹泻不同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1猪钩端螺旋体的危害钩端螺旋体经皮肤、黏膜、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进入机体内的组织中繁殖,能迅速随血液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典型的猪钩端螺旋体病病例,肉眼可见皮肤、皮下组织、浆膜、黏膜、骨骼、肌肉、胸膜、腹膜、肠系膜及内脏均有程度不同的黄疸,胸腔和心包  相似文献   

9.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对新生仔猪小肠组织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对新生仔猪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比较了初生组(D0)、母乳饲喂3 d组(D3)和母乳饲喂7 d组(D7)3组中正常仔猪和宫内发育迟缓仔猪的小肠长度和重量、组织形态学结构及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初生时,新生正常仔猪小肠总重和黏膜重、RNA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IUGR仔猪(P<0.05)。新生IUGR仔猪小肠的肠壁厚度、绒毛高度显著低于正常仔猪(P<0.05);而IUGR仔猪相对于体重的小肠长度极显著高于正常仔猪(P<0.01)。生长至3日龄时,正常猪小肠长度、小肠黏膜重显著高于IUGR猪(P<0.05),小肠总重、肌肉重极显著高于IUGR猪(P<0.01);IUGR仔猪小肠的肠壁厚度、绒毛高度显著低于正常仔猪(P<0.05),而IUGR仔猪相对于体重的小肠长度显著高于正常仔猪(P<0.05)。7日龄时,正常猪的小肠黏膜RNA含量显著高于IUGR猪(P<0.05),其余指标没有显著差别。整个试验结果表明宫内发育迟缓对仔猪小肠组织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导致新生仔猪小肠黏膜重量、蛋白质含量、肠壁厚度和绒毛高度的降低;IUGR仔猪的小肠组织生长在出生后1周内能部分实现补偿,而且补偿生长的实现是随着日龄增加逐步完全的。  相似文献   

10.
猪的体表深部组织发生损伤,并伴有皮肤、黏膜破损的都叫创伤。创伤可分为新鲜创和化脓性感染创。化脓性感染创的临床特点是创面脓肿、疼痛,局部增温,创面不断流出脓汁或形成很厚的脓痂。有时出现体温升高,随着化脓性炎症的消失,创面出现新生肉芽组织,称之为肉芽创。新鲜创有创口裂开、出血、疼痛和机能障碍等症状。根据临床症状,注意区分新鲜创面和化脓性创面,采取不同的方剂治疗。  相似文献   

11.
猪胃肠炎是其胃肠黏膜表层及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过程,其胃肠的炎症往往同时或相继发生。临床上主要以体温升高、剧烈腹泻以及全身症状重剧为特征。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工作体会,分析了猪胃肠炎的发生原因,阐述了猪胃肠炎的临床症状,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12.
猪胃肠炎是猪胃肠黏膜及黏膜下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过程,其胃、肠的炎症多同时或相继发生。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剧烈腹泻及为特征。通过对猪胃肠炎的诊治,提出了猪胃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猪摄入富含硝酸盐、亚硝酸盐过多的饲料或饮水,引起血液中的二价铁(Fe2+)转化为三价铁(Fe3+),使正常的氧合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即变性血红蛋白),从而丧失血红蛋白的正常携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黏膜发绀、呼吸困难、血液呈酱油色及机体组织缺氧为特征。本病以猪为多发,猪吃饱后数小时内发病,俗称"猪饱潲病"、"猪饱食瘟"、"烂菜叶中毒"等。笔者在临床  相似文献   

14.
正猪胃肠炎是胃肠黏膜及黏膜下深层组织的重剧性炎症过程。临床上以体温升高、剧烈腹泻及全身症状重剧为特征,是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本文通过研究猪胃肠炎的治疗方案,寻找普通肠道疾病的一般治疗原则。1案例一育肥猪因食用变质黄豆,加之近日天气变坏较大,出现腹泻不食,精神不振,粪便水样,久泻不止,因脱水而出现眼球下陷,诊断为胃肠炎。2方法呋喃唑酮,10mg/kg,分2次内服;次硝酸铋5g,一次内  相似文献   

15.
病原为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鼻腔和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临床特征为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流行病学1.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断奶猪、育肥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多数能自然康复。  相似文献   

16.
猪水肿病多发于春秋季节,其死亡率高达90%以上,影响着养猪业的生产。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脸部、眼睑水肿,并表现出神经症状。剖检可见皮下、胃黏膜及肠黏膜等多处组织水肿、有液体渗出。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重点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组织学和电镜技术研究猪呼吸道发育过程中淋巴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扁桃体和咽部是呼吸道进入机体的第一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弥散淋巴组织在出生时就存在,淋巴小结不明显;20日龄时扁桃体中淋巴组织增生,淋巴小结清晰可见;120日龄淋巴小结数量增加,紧靠鳞状上皮密集排列,淋巴小结发育很好,并出现生发中心。扁桃体复层鳞状上皮中含有大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气管叉是呼吸道进入机体的第二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出生时气管叉外膜中淋巴组织直接与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相连,淋巴组织明显可见。20日龄时气管叉外膜中淋巴组织已分开,形成气管叉外膜密集的淋巴组织和气管支气管淋巴结两个部分。120日龄时气管叉处淋巴组织特别发达,黏膜上皮中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加。肺内气管和细支气管固有膜中均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其中浆细胞数量增加,上皮中仍存在少量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本试验结果提示猪呼吸道是黏膜免疫较理想的诱导位点和效应位点,新生仔猪通过鼻腔免疫可提高呼吸道局部黏膜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猪萨佩罗病毒(porcine sapelovirus, PSV)是可引起仔猪腹泻、肺炎、繁殖障碍和脑脊髓灰质炎等临床症状的肠道病毒,在腹泻猪和无症状的猪中均可检测到,在我国多地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前期本实验室从仔猪腹泻粪便样品中分离到1株PSV,为探究其对不同日龄猪的致病作用,本研究用相同剂量的PSV分别感染3日龄和2月龄猪。结果表明攻毒后24 h, 3日龄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水样腹泻、震颤和食欲不振等),2月龄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攻毒3 d后,对所有猪进行剖检,qRT-PCR结果表明,3日龄猪和2月龄猪粪便中病毒含量均在攻毒后48 h到达顶峰,且PSV在3日龄和2月龄猪体内均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PSV感染3日龄猪只后,可引起明显的肠道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肠绒毛萎缩、脱落等,而2月龄猪肠道无明显的病理变化。综上所述,PSV可感染3日龄和2月龄猪,且可以在体内高效复制,但仅引起3日龄猪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对2月龄猪无明显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9.
正猪增生性回肠炎又称坏死性肠炎、增生性肠病、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猪肠腺瘤等,病原为细胞内劳森菌,是革兰氏阴性菌(用药需有针对性)。该菌主要感染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偶见保育猪和成年公、母猪,侵害其回肠黏膜,使回肠内层黏膜增厚。1症状与诊断(1)该病常见慢性型,病猪精神低迷,食欲下降,消瘦,被毛粗乱,间歇性下痢,粪便变软、变稀或呈糊状或水样,有时混有血液或坏死组织碎片,皮肤苍白,  相似文献   

20.
猪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猪过量食入或饮入含有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饲料和饮水而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导致动物机体组织缺氧而发生中毒。病猪临床特征为采食后突然发病,皮肤和黏膜发绀,血液褐变,呼吸困难,神经功能紊乱,经过短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