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紫草白霉病是近年来新流行的一种毁灭性药用植物叶斑病,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对该病的相关研究报道。通过对辽宁省多个紫草种植区的病害调查,发现该病发生普遍。紫草白霉病在6月中旬开始出现,8~9月为发生盛期。试验对紫草白霉病进行了病原物分离、纯化及鉴定工作,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紫草柱隔孢菌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2.
笔者介绍了双孢蘑菇木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等,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为双孢蘑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荞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娟 《农家致富》2012,(24):34-35
随着设施蔬菜生产的发展,番茄叶霉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5%~25%,严重时减产40%~50%,给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病原番茄叶霉病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褐孢霉属,异名为黄枝孢菌。病菌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在病残体内越冬,也可  相似文献   

5.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荞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养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荞麦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荞麦轮纹病、养麦褐斑病、荞麦霜霉病、荞麦病毒病和白霉病等,其病害症状与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疣孢霉病是由有害疣孢霉引起的,它是硼蘑菇的一种常见病害。如果疣孢霉病在蘑菇生产早期发病而没有得到控制,会造成蘑菇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8.
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是影响烟草生产的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为明确广西烟区该病害的病原菌及其毒素亚型,本研究对采自广西烟区的烟草叶斑病病原菌采用形态学、致病性、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利用毒素蛋白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和对多种寄主植物的致病性进行毒素亚型测定。结果显示,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菌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并首次鉴定、分析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的毒素蛋白亚型,其中广西烟草棒孢霉病菌15个菌株中,14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0,1个菌株的毒素蛋白亚型为Cas7。结果表明,Cas0基因亚型较多,在靖西市同德乡首次发现烟草棒孢霉病菌中的Cas7毒素蛋白基因。本研究明确了广西烟草棒孢霉叶斑病病菌和病菌群体毒素亚型,可为防治烟草棒孢霉叶斑病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
野菊花提取物对19种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野菊花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瓜果腐霉病菌等19种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野菊花乙醇提取物浓度为8 mg/ml时,提取物对19种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其中13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在50%以上,对苹果腐烂病菌、瓜果腐霉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为94.9%、80.0%和72.9%;对苹果腐烂病菌、葡萄白腐病菌、瓜果腐霉病菌、葡萄黑痘病菌、番茄绵腐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0.486、1.039、1.524、2.719、3.933、5.628 mg/ml。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9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疣孢霉病目前已经成为双孢蘑菇集约化生产的主要病害。总结了该病的发病症状和侵染途径,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番茄尾孢叶霉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新乡市郊保护地发生的番茄尾孢叶霉病的病原、症状、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该病的病原菌为番茄煤污尾孢 (CercosporafuligenaRoldan) ,主要危害叶片 ,形成近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灰黑色病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2 5~2 7℃ ,最适 pH值为 6~ 7,致死温度为 5 3℃ 1 0min ,水滴是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紫外光对分生孢子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滇重楼2种真菌性叶斑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栽培滇重楼病害进行调查、鉴定,明确滇重楼白霉病由半知菌类的柱隔孢(Ramularia)引起,褐斑病由细交链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引起,并针对这2种病害提出了建议性的生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西农业科学》2015,(8):1058-1060
疣孢霉菌是一种以土壤为主要传染源的双孢蘑菇病害真菌,其为害范围广、为害程度大,严重制约我国蘑菇生产发展。对蘑菇疣孢霉病菌形态、分类、病理、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及综合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综述了生产实践中具体防控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范建奇  王海萍  熊瑛  何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04-13806
[目的]筛选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方法]以双孢蘑菇疣孢霉为检测菌,对9种化学药剂进行了实验室平板药效检测试验,并对筛选出的对疣孢霉抑制力强的药剂进行了菇床应用验证。[结果]9种化学药剂对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的稀释2 400、3 200倍和69%富利霜可湿性粉剂稀释2 400倍进行覆土材料处理后均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结论]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的稀释2 400、3 200倍和69%富利霜可湿性粉剂稀释2 400倍在生产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介绍了双孢蘑菇白色石膏霉病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条件和传播途径等,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为双孢蘑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平菇指孢霉软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中的树状指孢霉侵染所引起,又名树状轮枝霉病、蛛网霉病等,是造成平菇子实体软腐的一种危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黑龙江省麦田小麦炭疽病、小麦蠕孢叶斑根腐病、小麦白秆病等病害的症状特点、病原、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促进小麦高效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蘑菇疣孢霉病发生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鉴定,福建省蘑菇疣孢霉病菌属菌盖疣孢霉Mycogone perniciosa (Magn),初侵染源来自发病菇房蘑菇料,病区灌溉水也是一个传播途径。疣孢霉病发生除了与温、湿度有关外,还与栽培蘑菇感病菌种、施用生长素、覆土带菌量有关。综合防治蘑菇疣孢霉病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十几年来大面积防治,取得较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鸡顶辐孢霉病由顶辐孢霉感染所引起,呈散发式流行,病原为一种嗜热性真菌,对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呼吸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由于病原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侵袭,导致病鸡以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下降,剖检以大脑部位炎性病变为主;根据发病日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特征可对本病进行初诊,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诊本病;预防本病需采取综合性的措施,重点提升鸡场的管理水平,做好全方位消毒工作;本病目前没有好的方法能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发现病鸡时第一时间对大群投药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