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变化与特征,探讨了目前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包括在研究内容上缺乏对人类心理和精神需求的重视,尺度缺乏对区域的考虑,评价指标体系缺乏普适性,评价思想缺乏"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及缺乏多学科的交流与渗透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森林的评价指标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37  
文章在全面分析园林、林业等部门对城市绿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根椐城市森林的特点和中国的城市市情,考虑实际可操作性和横向可比性,提出了从布局、面积、体积、群落结构、建设与维护成本等9项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理论和道路绿地景观评价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分法对石河子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进行调查评价,得出得分较高路是北三路,得分较低路是北二路的结果,也根据此结果分析了石河子道路绿地优缺点,提出针对性改造建议和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城市湿地管理和研究的概况,提出了城市湿地的健康评价标准和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针对该区资源特点,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城郊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标准,对徐州市城郊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实例研究,建立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共8个标准25个指标,对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分2.2057分,健康状况等级为较差到一般之间。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对该生态系统扩大边界、进行植被管理、建立核心保护区、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系统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健康理念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同,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健康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发展过程、概念、指标、评价方法,旨在对城市生态系统实施可持续性管理和合理利用,为生态社会、经济的整合与协调及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是在对广东省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普查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标准,从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评价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三个方面对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达到一级,风景资源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评定结果可为公园的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采用全面调查、样地设置等多种方法对物种进行调查,运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指标体系对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生态性、结构性的评价因子及相应评价指标,采用专家打分、判断矩阵计算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生态型绿道网络规划建设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广州作为一个高速扩张的城市,旧城区的更新换代却相对缓慢,因此存在了大量历史风貌和居住问题兼具的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自广州市于2015年提出以来,在多个老旧小区都完成了相应的实践。以广州市4个老旧社区为案例,在梳理了其改造前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造的措施,并通过问卷形式在居民中调查改造后的居住体验后,总结出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的策略:建筑内部的修复、公共环境的优化、基础设施升级与补充、历史文脉的挖掘。最后,在对广州老旧小区微改造模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学成  林云 《广东园林》2011,33(4):8-11
从绿色住区的一般概念出发,分析和讨论了绿色住区所应该具有的三个层面的特征,并由此确认居住区园林环境在绿色住区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提出应以园林环境为中心的绿色住区建设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梅  王建伟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31-134,145
针对当前生态小区规划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北方地区生态小区评价指标框架,在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生态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源市建业森林半岛住宅小区为例,验证生态小区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今人们对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小区活动空间单一且功能难以扩展、不能适应目标景观需求等现状。为适应现代居住区中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本文以无锡市滨湖区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提出了居住小区单一活动空间布局向带状多中心公共活动空间布局的设计,即该小区由四个区域部分组成,毎区域均有入口景观区、健身活动区、绿化种植区、儿童活动区、艺术景观区、休闲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甘肃西北部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分析研究,提出居住区绿地系统在满足居住区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强调创造风景优美的生活环境,营造宁静幽雅、安全舒适、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花园式小区氛围,注重植物配置的生态效果及景观效应。以甘肃省嘉峪关市碧波园住宅小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对我国西北部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理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使用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将使用者对场地空间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调查使用者在使用后的评价,分别从生理、心理层面构建了功能评价表,以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为例,以场地常用者为调查对象,对场地功能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提倡和发展城市居民区的民用住宅种植屋面,是城市环保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既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美化环境,也可以减小热辅射,调节温度,改善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8.
结合城市住区环境的结构,分析、论述了城市住区环境美创造的个性特征与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人类居住环境具有科学性、设施配套智能化、环境艺术设计人性化等多方面的特点。居住区一一作为人类居住生活的物质载体,具有居住性、舒适性、耐久性、经济性等基本要求,方便、舒适、和谐是构建21世纪未来居住区的主题,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新世纪的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居住区是人们所渴望的,绿色住宅、生态住宅也是21世纪居住区必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蒋宏国  蒋雅 《绿色科技》2013,(10):194-196
指出了居住小区项目相对于工业项目而言,其本身的环境影响较轻,因此,无论是环评技术人员还是审批环评报告的行政主管部门容易忽视一些重要问题。居住小区居住的是人群,是需要特殊保护的群体,居住小区建设不当,就会成为当地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多年的环评经历,论述了居住小区环评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居住小区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如何减少不利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