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菜薹新品种‘油绿粗薹菜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花  陈汉才  宋钊  张艳  曹健  陈琼贤 《园艺学报》2010,37(7):1201-1202
‘油绿粗薹菜心’是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耐热,耐湿,优质菜薹新品种。叶片圆形,油绿色,叶长19.9cm,叶宽10.6cm;主薹高22.2cm,薹粗1.8cm,单薹质量37.9g,薹色油绿。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及抗性,耐涝,抗霜霉病、炭疽病和软腐病,产量高,适宜广东省菜薹产区春夏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2.
‘粤薹2号’菜薹是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Y18A为母本,自交系T-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叶片长椭圆形,叶色绿,叶长25.8 cm,叶宽14.0 cm;主薹高40.5 cm,薹粗3.4 cm;平均单薹质量370.2 g,薹色浅绿;口感脆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3%,蛋白质含量2.24%,还原糖含量1.9%,粗纤维含量0.8%,维生素C含量581 mg·kg-1。田间表现适应性好,抗病性较强。适合珠三角地区9—11月播种栽培,从播种至主薹初收约54 d。  相似文献   

3.
喜宝芥蓝是以自交不亲和系C09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D0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芥蓝一代杂种。早中熟,生长势强,株型直立,平均株高29.4 cm、开展度30.0 cm;花白色,叶近圆形,叶面稍皱,深绿色,被少量蜡粉,平均叶长21.4 cm、叶宽21.5 cm、叶柄长8.0 cm;薹绿色,平均主薹高27.5 cm、薹粗2.2 cm、薹质量155 g;薹粗壮均匀,节间中等。VC含量1 405.0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70%。中抗黑斑病,每667 m2产量1 300 kg左右,适宜广东省平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五彩黄薹一号是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选育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的白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46 cm左右,株高21 cm左右,莲座叶外叶数约8片.菜薹浅黄绿色,肥嫩.主薹平均鲜质量90 g左右,最大可达200 g,品质好.薹生叶6~8片,薹叶长21 cm,宽16 cm.侧薹数4~8根,薹粗1.6 cm左右.  相似文献   

5.
1)品种特征特性。卜鲁赛克叶片宽大,扁平肥厚,直立呈带状。绿色,表面有蜡粉。多层叶鞘包合形成假茎,高10~15cm,粗2~3cm,洁白柔嫩。聚伞状花序,生长前期花薹和花苞极似蒜薹,生长后期花薹增粗中空,花包开放极似大葱的花薹和花头,直径1-2cm,高100~150cm。主根较粗,弦状,须根发达,抗病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  相似文献   

6.
特青六十系广东省番禺县著名农家品种,是广东市菜心的主栽品种。其叶和薹均为浓绿色,具有质优高产的特点,667m~2产量可达2 052kg,商品性优于四九菜心;但耐热性较差,适宜春秋两季栽培。 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高 38cm左右;叶长卵形,深绿色,有光泽,叶平整无卷曲,叶柄浅绿;薹色浓绿、粗壮,光滑无蜡粉,高30~33cm,粗1.4cm,单薹重82g,品质优,纤维少,清甜爽口,炒食尤佳。春秋  相似文献   

7.
正冬薹为早抽薹型苏州青新品种,早熟性和耐寒性好,定植后65 d(天)即可抽薹,可满足元旦、春节市场需求。主薹粗2.7 cm,主薹单薹质量103 g,侧薹萌发率100%,平均每667 m2产量1 320.9 kg;薹形整齐美观,薹叶肥大,薹色青绿,口感细腻、甜糯,风味独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苏州青是江苏省苏州市优良地方品种,为青梗型不结球白菜的主要类型,品质优良,具有绿、嫩、  相似文献   

8.
<正>雪菲(211)F1是武汉宏达种苗有限公司育成的耐热、抗病、极早熟白菜薹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从播种至采收只需45~50天,采收期相对集中,植株生长势中等,开展度约46 cm,株高约2 cm,莲座外叶数约8片。薹叶6~8片,叶长21 cm,宽16 cm。主薹嫩白、粗壮;侧薹抽生能力强,一般4~8根,粗1.6 cm左右,品质好。适宜长江中下流域栽培,一般6月下  相似文献   

9.
射阳白蒜     
射阳白蒜由射阳县大蒜研究所在本地白蒜中经多年提纯复壮选育而成,为江苏射阳地区的主栽品种,现有种植面积15000hm~2。该蒜以株壮、茎粗、头大、味浓、薹头兼用而成为闻名全国的后起之秀。特别是因其蒜薹品质好,极耐贮藏,已成为5月份蒜薹市场上的抢手货,故有“天下第一蒜(薹)”之美称。 一、特征特性 株高75cm左右,开展度中等。总叶数12片, 常有绿叶6-8片,叶直立,剑形,色深绿,叶面微着蜡粉,长 48.5cm,宽 2.5cm。假茎粗壮,高 35cm,粗1.5cm。薹长 50-60cm,粗 0.85cm,单薹鲜重30-40g,最大单薹重达85g。蒜薹断面伤流少,粘合快,耐贮藏,可在保鲜库气调贮藏到翌年新蒜薹上市,且不变色,加工出口一级品率达 85%以上。蒜头略呈扁圆球形,横径 3.8-4.5cm,高 3.5cm,蒜皮洁白,每头有8-10瓣,蒜瓣肥厚,单头鲜重50.5g,干重37g,味浓郁香辣,品质上乘,蒜头与加工于蒜片之比为3.7:1 。  相似文献   

10.
徐溟  王若莺 《中国蔬菜》1981,1(10):109-110
冬薹为早抽薹型苏州青新品种,早熟性和耐寒性好,定植后65 d(天)即可抽薹,可 满足元旦、春节市场需求。主薹粗2.7 cm,主薹单薹质量103 g,侧薹萌发率100%,平均 每667 m2 产量1 320.9 kg;薹形整齐美观,薹叶肥大,薹色青绿,口感细腻、甜糯,风味独 特,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1.
 ‘油绿702菜心’是通过杂交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得到的中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紧凑,菜薹粗壮、匀称,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2.4 cm,粗1.7 cm,单株主薹质量约40 g。播种至初收37 ~ 40 d,产量约18 000 kg · hm-2,适宜平原地区10-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李桂花  陈汉才  刘凯  张艳  黎庭耀 《园艺学报》2015,42(Z2):2895-2896
‘秋绿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早中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圆形,叶长20.1 cm,叶宽16.0 cm,菜薹长18.6 cm,薹粗2.19 cm,单薹质量109.7 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8-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3.
特青迟心4号为迟熟种,株型矮壮,叶色深绿,薹色青绿,有光泽,菜薹匀条实心,主薹高25.4cm,薹粗2.10cm,单薹重62.58,商品率高,较耐霜霉病,品质脆嫩,风味好,适播期10月—翌牟2月,播种至初收50—55天,可连续采收20-25天,667m^2产量1000—1400kg。  相似文献   

14.
‘油绿702菜心’是通过杂交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得到的中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直立紧凑,菜薹粗壮、匀称,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2.4cm,粗1.7cm,单株主薹质量约40g。播种至初收37~40d,产量约18000kg·hm-2,适宜平原地区10-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5.
芥蓝新品种‘夏翠芥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夏翠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早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片椭圆形,叶长18.5 cm,叶宽18.1 cm;菜薹长17 ~ 20 cm,薹粗2.0 ~ 2.5 cm,单薹质量110 ~ 150 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8月—10月上旬。  相似文献   

16.
黄红弟  张华  曹健松  李光光  郑岩松 《园艺学报》2017,44(Z2):2677-2678
 ‘玉田2号菜心’是通过雄性不育系杂交得到的中晚熟菜薹新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紧凑直立,菜薹粗壮、匀称,颜色油绿有光泽,肉质紧实:主薹高26.2 cm,粗1.9 cm,单株主薹质量约65 g。播种至初收44 ~ 47 d,产量约18 750 kg ? hm-2,适宜平原地区9月上旬—12月中旬及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种植。  相似文献   

17.
芥蓝新品种‘秋盛芥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花  陈汉才  张艳  宋钊 《园艺学报》2011,38(8):1617-1618
 ‘秋盛芥蓝’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杂交一代芥蓝新品种。中早熟,品质优,商品性好;叶片圆形,叶长20 cm,叶宽21 cm,菜薹长15 cm,薹粗2.2 ~ 2.8 cm,单薹质量120 ~ 180 g;耐涝性和抗病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广州地区适播期为8—11月下旬。  相似文献   

18.
以喜来宝芥蓝为材料,四种不同氮磷钾配比分别为A(N:P:K=46.7:0:0),B(N:P:K=16:6:23),C(N:P:K=18:5:10),CK(N:P:K=15:15:15)施用对芥蓝主侧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16:6:23)开展度,C处理(18:5:10)株高均高于对照,B、C处理主薹薹粗、薹长、叶片长和第一侧薹薹粗均高于对照;不同氮磷钾配比肥料施用主侧薹薹长、薹粗和产量、占比不同,B、C处理主薹产量占比较大,B处理667 m2总产达1461.34 kg,C处理达1443.13 kg,较CK分别提高了10.99%和9.61%;与对照相比,B、C处理主侧薹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C处理主薹和第一侧薹维生素C含量增加;综合认为,B、C处理总产量、主薹产量及品质均优于CK,且两者无显著差异,因而高氮钾配比肥可作为芥蓝产量提高、主侧薹产量优化的肥料选择。  相似文献   

19.
柳杂二号菜薹是广西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当地优良菜心品种自交系作父本选育的早中熟、丰产、优质杂种一代薹叶两用型菜薹(心)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较耐高温、抗逆性强、品质优、纤维少、无苦味、清甜脆嫩等特点。1特征特性作菜薹栽培,自播种至初采35~40天,延采20天。叶、薹绿色,色泽油亮,薹叶长卵形,薹叶少而小;始采薹植株自然高度37.5cm,主薹高31.6cm,主薹平均茎粗1.49cm;生长势强,抽薹迅速,侧薹萌发多,平均一级侧薹5.0根/株,二级侧薹3.0根/株,三级侧…  相似文献   

20.
早优3号为高代自交系A-50-4和B45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生长势强,植株半直立,株高29.6cm,开展度25.4cm;基叶长椭圆形,长19.4cm,宽10.2cm,深油绿色,叶柄长7.4cm;薹叶狭卵形,菜薹匀条适中,油绿有光泽,主薹高19.0cm,横径1.41cm,单株质量约40g。早熟,播种至初收33~35d(天),抽薹整齐,采收期集中,以采收主薹为主;纤维少,薹质脆嫩,齐口花,净菜率高,每667m2产量700kg左右,适于华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