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青海东部农区高产优质燕麦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青海东部农区种植的优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以8个当地主栽燕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开花期8个燕麦品种的饲草产量及品质从高到低依次为青海444>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青引1号>加燕2号>白燕7号>青引2号>林纳,其中青海444饲草产量最高,达39091.29 kg·hm^-2,青海甜燕麦排名第2,且两者纤维含量低,适口性较好;青燕1号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较高。因此收获饲草建议种植青海444、青海甜燕麦和青燕1号。成熟期8个燕麦品种的种子产量及饲草品质综合评价从高到低依次为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引2号>加燕2号>青引1号,白燕7号粗蛋白含量(3.74%)最高,但白燕7号的种子产量(5528.01 kg·hm^-2)低于林纳(5888.69 kg·hm^-2),青燕1号种子产量较低,因此以种子高产为目的建议种植白燕7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当雄种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和青海甜燕麦的干草产量大于8 000 kg·hm-2,青莜1号、青莜3号、林纳、阿坝燕麦、青引1号和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在6 000~8 000 kg·hm-2之间,青引3号和白燕7号的干草产量低于6 000 kg·hm-2。10个燕麦品种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35%~8.54%,21.67%~58.33%,3.83%~5.23%,27.27%~37.50%,49.73%~67.51%和23.81%~34.27%。结合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10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燕1号、青海甜燕麦和林纳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西藏河谷区种植的燕麦品种,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和营养品质。参试的燕麦品种为阿坝燕麦、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青燕1号、林纳、边锋、加燕2号和青海甜燕麦,于2016年5月8日播种,小区面积为3 m×4 m,设3次重复。对9个燕麦品种抽穗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鲜重、干重、干鲜比、株高和叶茎比以及成熟期的营养品质[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ADL)]进行测定。成熟期的地上部干重结果表明,青燕1号、林纳、边锋和加燕2号的产量均大于26000 kg·hm-2,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青海甜燕麦产量为22000~26000 kg·hm-2,阿坝燕麦产量低于22000 kg·hm-2。9个燕麦品种的CP、EE、Ash、ADF、NDF、ADL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5%~7.2%、21.7%~57.3%、4.5%~5.7%、24.9%~35.4%、58.2%~80.5%和30.6%~42.0%,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青燕1号、青引2号和加燕2号的C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边锋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青海甜燕麦含量最高;青海444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方法对9个燕麦品种的产量与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青海444、青燕1号和阿坝燕麦较其他燕麦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评价梦龙燕麦的饲草产量,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3个燕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3个试验点进行了梦龙燕麦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各年内梦龙燕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可达38 230. 47kg/hm~2和11 657. 40kg/hm~2,鲜草和干草产量比阿坝燕麦分别增产63. 57%~86. 53%和51. 66%~93. 62%,比青海444分别增产42. 87%~57. 33%和21. 94%~69. 49%,比青燕1号分别增产25. 65%~78. 66%和21. 17%~59. 14%。各点各年内梦龙燕麦草产量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很好",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3个区域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评价梦龙燕麦的饲草产量,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3个燕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3个试验点进行了梦龙燕麦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各年内梦龙燕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可达38 230. 47kg/hm~2和11 657. 40kg/hm~2,鲜草和干草产量比阿坝燕麦分别增产63. 57%~86. 53%和51. 66%~93. 62%,比青海444分别增产42. 87%~57. 33%和21. 94%~69. 49%,比青燕1号分别增产25. 65%~78. 66%和21. 17%~59. 14%。各点各年内梦龙燕麦草产量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很好",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3个区域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择适合青海省共和县气候条件的燕麦品种,2016年从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引进青燕1号、加燕2号、白燕7号、青引1号、青引2号、青海甜燕麦6个燕麦品种,在共和县江西沟乡开展引种比较试验,对物候期、形态特征、产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引2号、青引1号和青海甜燕麦生产性能表现较好,这3个参试品种在共和县人工饲草地建设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面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阿坝燕麦、青海444燕麦和青燕1号燕麦为对照,于2015年至2017年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开展了梦龙燕麦的生产试验。连续3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梦龙燕麦在三个试验点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鲜草产量为26 620. 4~39 119. 0kg/hm2(平均为33 594. 6kg/hm~2),干草产量为8 692. 6~12 349. 2kg/hm~2(平均为10 309. 4kg/hm~2),显著高于3个对照品种,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比对照阿坝燕麦增产62. 8%~88. 6%和66. 2%~89. 0%,比对照青海444增产40. 3%~58. 8%和31. 8%~71. 0%,比对照青燕1号增产27. 4%~64. 5%和27. 4%~62. 0%。综上所述,梦龙燕麦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的适应性均较强。  相似文献   

9.
2014~2015年,在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红原牧草育种试验基地,对在引种筛选评价中表现较好的燕麦"梦龙"与川西北高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燕麦品种阿坝、青海444、青燕1号(对照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农艺性状、生产性能、牧草品质及抗倒伏性等方面的观测比较。连续两年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梦龙燕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平均分别达35 947.22kg/hm~2和9 191.73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42.5%~82.0%和31.8%~75%,差异极显著;种子产量平均达2 622.31kg/hm`2,比对照增产3.1%~53.5%,与对照品种阿坝燕麦种子产量相当,显著高于青海444和青燕1号的种子产量。梦龙燕麦粗蛋白产量达868.62kg/hm~2,比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分别增产56.0%、53.1%和30.5%,差异显著。梦龙燕麦开花期和蜡熟期的倒伏率分别为3.5%和15%,比对照品种分别低83.3%~94.3%和40%~83.6%。因此,梦龙燕麦具有粗蛋白产量高、适口性好、分蘖能力强、抗倒伏、生产性能稳定等特点,可用于高寒牧区春季卧圈种草、人工草地建植以及盆周山区冬闲田种草等。  相似文献   

10.
试验对从青海引进的5个燕麦品种不同生育期的产量、营养成分进行了观测,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缓解甘南地区枯草季饲草供应不足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从抽穗期到盛花期的推移,5个燕麦品种的干草产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粗蛋白(C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抽穗期林纳综合性能最优,其余为青引1号加燕2号甜燕麦和青海444。初花期综合性能表现为林纳青引1号甜燕麦青海444加燕2号。各品种在盛花期综合性能均优于前两期,其中加燕2号综合性能最好,其次为甜燕麦林纳青引1号和青海444,此时加燕2号干草产量、NDF、ADF均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5),甜燕麦CP高于其它4个品种(P0.05),其它4个品种间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总体性能和对当地的适应性,加燕2号、甜燕麦、林纳和青引1号可以在当地建植,且宜在盛花期青刈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寒地黑土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并对优质燕麦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择林纳(Avena. sativa L.cv. Lena)、青海444(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No.444)、青引1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1)、青引2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2)和甜燕麦(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5个燕麦品种进行单播处理,分别测定其株高、小穗个数、籽粒个数、茎叶比、千粒重和干草产量,并对5个燕麦品种的6个生产性能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优质燕麦品种。其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林纳燕麦进行单播和混播试验,单播试验设置了4个播种量(90,135,180,240 kg/hm~2),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混播试验采用林纳燕麦与箭筈豌豆进行混播组合,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00%林纳燕麦,播种量为180 kg/hm~2),75%燕麦+25%箭筈豌豆、50%燕麦+50%箭筈豌豆、25%燕麦+75%箭筈豌豆,行距均为30 cm,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株高随燕麦生长逐渐增加,青海444在生长末期(2016年7月26日)时株高最高,在蜡熟后期达到123 cm;各品种的小穗个数差异不显著;林纳的籽粒个数多于其他4个品种;甜燕麦的茎叶比、千粒重、干草产量比其他4个品种均具有优势;灰色关联度表明甜燕麦林纳青海444青引1号青引2号,但甜燕麦倒伏情况较为严重,说明林纳燕麦更适宜在寒地黑土区种植。不同播种量处理下随着播种量增加林纳燕麦的干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适宜的播种量为180 kg/hm~2,干草产量达到8 136.76 kg/hm~2;林纳燕麦和箭筈豌豆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混播中林纳燕麦干草产量为8 551.05 kg/hm~2,比对照(100%燕麦)干草产量提高了5.09%,比单播播种量为135 kg/hm~2(75%燕麦)的林纳燕麦干草产量提高22.67%。综合各品种燕麦的农艺性状和燕麦单播及混播试验结果,说明林纳燕麦是最优的燕麦品种,单播的适宜播种量为180 kg/hm~2,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比较丹麦440、青海444、青燕1号、青引1号在新疆塔城、石河子地区的生长状况,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燕麦品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测定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燕麦株高、干草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及相对饲喂价值(RFV)等指标,并通过隶属函数对不同品种燕麦在不同地区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塔城地区丹麦440干草产量最高,为12.25 t/hm~2,与塔城地区其他燕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青燕1号干草产量最高,为7.91 t/hm~2,除丹麦440外,与石河子地区其他燕麦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株高在塔城和石河子地区均为最高。塔城地区青海444 RFV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石河子地区青引1号RFV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CP含量最高,为9.88%,与青海444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丹麦440 CP含量最高,为11.68%,显著高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塔城地区青海444 NDF、ADF含量显著低于本地区其他品种(P0.05),分别为45.02%、22.30%;石河子地区青引1号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为46.27%;丹麦440 ADF含量最低,为20.99%,除青引1号外,与本地区其他2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WSC含量、Ash含量最高,分别为11.03%、7.08%,除丹麦440外,与其他2个品种均差异显著(P0.05);石河子地区丹麦440 WSC含量、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分别为11.04%、4.64%(P0.05)。塔城地区青燕1号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为6.07%。石河子地区青燕1号Ash含量最高,为7.87%,与丹麦440差异显著(P0.05)。说明塔城地区适合种植青海444,石河子地区适合种植丹麦440。  相似文献   

13.
在0、12、36、60 h不同时间梯度下,对7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青引1号、青引2号、青引3号莜麦、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燕1号和林纳)进行连续低温(5℃)胁迫,比较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与低温胁迫前(0 h)相比,低温处理后(12、36和60 h)7个燕麦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燕麦品种幼苗叶片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低温胁迫初期(0-12 h)显著增加(P0.05)并达到最大值;随着低温胁迫时间延长,其含量开始下降。7个燕麦品种抗寒能力依次表现为青引3号莜麦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林纳青燕1号青海444青引1号。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试验,不同水平的施肥量对参试的6个燕麦品种的鲜草产量有一定的差异,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20kg/hm~2、尿素(含N46%)90kg/hm~2时,青引1号产量为15600.00 kg/hm~2,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50 kg/hm~2、尿素(含N46%)120 kg/hm~2时,白燕7号、青引2号、青引1号产量分别为:13866.65、14000.00、14133.55 kg/hm~2,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在施肥量为磷酸二铵(含N64%)180 kg/hm~2、尿素(含N46%)150 kg/hm~2时,加燕2号、白燕7号产量分别为:18000.00、16133.35 kg/hm~2,高于其它参试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改造利用好萨迦县高海拔区域的中低产田,本研究以6个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为材料,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8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期筛选出生产性能较好的燕麦品种,为该地发展营养体农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除‘青海444’能进入蜡熟期外,其余品种均处于乳熟期,且仅‘青海444’和‘青引1号’株高达130 cm以上,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引1号’第一茎节、第二茎节长度,叶长均最大,其第一茎节长度与除‘甜燕麦’外的其它品种差异显著(P<0.05),第二茎节长度与‘加燕2号’和‘甜燕麦’差异显著(P<0.05),叶长与其余5个品种差异显著(P<0.05);‘青海444’的茎最粗,‘甜燕麦’的叶茎比最高,二者根系较为发达;‘青引2号’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50.21,13 928.25 kg·hm-2,但6个品种间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根据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序,萨迦县高海拔区域中低产田上最适宜种植的燕麦品种是‘青引1号’和‘青引2号’。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河套地区向日葵播前填闲种植饲草燕麦实现高产和优质的最佳刈割期,本试验以饲草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引2号、青海444和林纳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刈割,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和养分含量等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各品种的最佳刈割期。结果显示,通过生长期的延长,4个燕麦品种干草产量逐渐升高,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开花期产量、品质都相对较高,干草产量为732.11~1043.63 g/m~2,粗蛋白含量为10.71%~13.43%。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询河套地区向日葵播前填闲种植饲草燕麦的最佳刈割期,本试验以饲草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引2号、青海444、林纳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抽穗期、开花期、乳熟期刈割,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干鲜比、养分含量等指标,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确定各品种的最佳刈割期。结果得出:通过生长期的延长,4个燕麦品种干草产量逐渐升高,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在开花期刈割燕麦的干草产量、品质都相对较高,干草产量在732.11~1043.63g/m~2之间,粗蛋白含量在10.71%~13.43%之间,说明开花期为最佳刈割期。  相似文献   

18.
高海拔地区适宜种植燕麦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与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满足目前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高原地区引进培育的6个皮燕麦品种(系)(青引1号、青引2号、林纳、白燕7号、青海444、甜燕麦)与甘肃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组合,测定各组合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物候期基本一致;青引2号与甘肃箭筈豌豆的混播产量最高,为3824.1kg/667m2.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目前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高原地区引进培育的6个皮燕麦品种(系)(青引1号、青引2号、林纳、白燕7号、青海444、甜燕麦)与甘肃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组合,测定各组合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物候期基本一致;青引2号与箭筈豌豆甘肃箭豆的混播产量最高为3824.1kg/亩.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测定10个引进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海444、加燕2号、青引1号、林纳、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莫妮卡、青莜3号、骏马)的田间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成分及籽粒产量,使用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饲草品质进行评价,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早熟,生育周期73~88 d。青海444株高最高,达到113.22 cm(P<0.05);且其开花期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6623.3和9990.5 kg·hm-2P<0.05)。各品种燕麦的鲜、干草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旗叶长、旗叶宽、茎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茎比和干鲜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籽粒产量最高的是青引1号,达到5348.85 kg·hm-2,与加燕2号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籽粒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茎粗、穗长、轮层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乳熟期青燕1号(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1号(P<0.0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燕1号(P<0.05),干物质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2号(P<0.05)。GI与RFV饲草等级划分总体趋势相同。综合分析得出,青引1号、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表现较好,综合排名靠前,具有作为优质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