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措施之一,是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草食家畜饲草来源的重要措施.秸秆饲料化主要指通过利用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技术,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 1 秸秆饲料化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草食家畜养殖规模小,缺乏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推广的有效载体,制约了秸秆饲料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
舍饲绵羊福利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舍饲绵羊福利评价指标体系,为绵羊福利评价提供科学的评估方法和依据。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福利评价体系,结合德尔菲法(Delphi法)对福利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先排序,建立比较判断矩阵,通过运行MATLAB软件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原则层对目标层而言,生理福利权重值为0.3803,所占权重最大;其余权重值大小依次为环境福利(0.2727)、卫生福利(0.1669)、心理福利(0.1072)、行为福利(0.0729)。指标层对目标层而言,权重值最大的是饲料和饮水,权重值均为0.1576。重要程度较小且权重值0.01,由高及低依次为光照(0.0098)、后效行为(0.0074)、异常行为(0.0054)、争斗行为(0.0046)、性行为(0.0025)。结果显示,饲料和饮水是影响舍饲绵羊福利最重要的生理福利指标;性行为是影响舍饲绵羊福利最小的行为福利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试验以稻秸杆添加量为变量对双螺杆膨化的畜牧饲料膨化度、各项质构指标、成型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测量7组稻秸秆添加量饲料的径向膨化度并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秆添加量越小饲料的膨化度越好;在膨化度分析的基础上剔除35%和40%的饲料后,通过食品物性分析仪测量剩余5组稻秸秆添加量饲料的各项质构指标并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秆添加量为20%时可保证饲料各项质构指标均较优;通过对5组稻秸秆添加饲料进行成型质量分析,结果表明:稻秸秆添加量为10%~20%时饲料成型质量最好。综合考虑膨化度、各项质构指标、成型质量三方面因素,最终选取稻秸秆添加量为20%,此时畜牧饲料成型质量最好,饲料膨化度和各项质构指标也能有较优表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长大引水线路优选的方法研究。在对影响长大引水线路选线方案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和调查基础上,选取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个影响评价因子进行栅格化,并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1到5,建立各个选线因子的对线路影响程度的分级栅格模型;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关系,构造阶层结构,建立判断矩阵,来确定各个影响评价因子的综合指标权重,建立综合评判优选栅格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云南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段4条备选线路方案进行评价,得出备选方案的总分和平均分,从而确定第三方案为最优方案,为实际工程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立校内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是高校实践教学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笔者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收集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将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管理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评价指标分别进行权重计算和排序,并建立实训基地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在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的19种要素中,其优先顺序依次为教学因素、科研因素、培训因素和社会服务等,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为相关部门对实训基地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大,秸秆饲料化是提高秸秆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秸秆经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处理后,能够提高其营养价值、适口性及利用率。合理开发秸秆饲料资源能够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目前秸秆加工技术已取得阶段性进步。因此,文章综述了秸秆的营养价值、饲料化处理技术以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辽宁省秸秆饲料化利用相对集中的沈阳、鞍山、抚顺、锦州、朝阳、阜新、铁岭共7个市为调研对象,对全省秸秆资源利用、草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7个市秸秆资源丰富,饲料化利用提升空间巨大,草牧业恢复势头强劲、发展前景较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仍需加强,秸秆利用扶持政策力度仍需加大,有必要通过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秸秆饲料化综合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促进辽宁省草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张掖市玉米秸秆资源的自然禀赋,针对制约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瓶颈因素,通过采取引进玉米秸秆青贮发酵促进剂等微生物制剂,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广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一体化技术,成功实践并探索建立了"示范带动整体开发模式、合作社专业化运行模式、定单运行模式、一点对多源的秸秆收集贮运模式、技术承包服务模式、循环利用模式、行政业务双轨管理模式、校地合作模式"等八个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和高效运行模式,实现了玉米秸秆饲料营养品质和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初步形成以玉米秸秆青贮为主链的较为成熟的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发展秸秆畜牧业具有节粮和增加畜产品供给的双重意义,秸秆处理利用将是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对秸秆饲料化综合处理利用技术做了回顾,评价了秸秆氨化处理方法,介绍了改进型的秸秆氨化、碱化、盐化综合处理及秸秆复合青贮技术;还介绍了含秸秆颗粒饲料的制作;最后指出了秸秆处理利用的生产技术需求,并且讨论了研究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甘肃省秸秆饲料化利用开展情况,近日,甘肃省农牧厅会同省财政厅研究确定2017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补助1 000万元开展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以及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等工作。为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2017年甘肃省继续组织实施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创建、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创建项目安排在临夏县、灵台县实  相似文献   

11.
秸秆资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导致其在被反刍动物采食后,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以及导致了甲烷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了解农作物秸秆在瘤胃中降解的详细时空程序,制定相对应的秸秆饲料化处理方案,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前提。文章论述了国内外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农作物秸秆在瘤胃中降解的时空程序、提高秸秆饲料化的利用方案以及甲烷减排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农作物秸秆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基于3S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价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草原沙化治理工程生态效益快速评价“植被-风沙活动-土壤”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的域值进行了确定、量化和分级,选择镶黄旗翁贡乌拉苏木2种不同类型的治理工程做实例研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相结合,运用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法模型,对工程进行了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封沙育林工程得分为75.88分,生态效益良;2004年飞播造林工程得分为81.07分,生态效益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高、分布广的特点,分析了秸秆饲料化利用的优势,并针对农作物秸秆在饲料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为减少秸秆焚烧、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益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但秸秆利用率较低。小麦和玉米依旧是我国主要的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其中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最高,小麦秸秆以肥料化利用为主。不同秸秆的营养价值不同,但均存在营养价值单一、适口性差、利用率低等情况,需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技术手段改善秸秆品质,提高动物的采食率。目前限制我国秸秆饲料化利用因素较多,主要是秸秆收集困难、品质差异较大、加工技术落后等原因,需进一步优化养殖和种植的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低成本的秸秆加工技术发展,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促进秸秆饲料化工作的推进。总体来说,秸秆饲料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改善环境,增加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饲料化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其研究和开发备受各国重视,笔者对秸秆饲用研究与开发方向的新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秸秆饲用的技术瓶颈、秸秆饲料调制技术的集成优化现状和秸秆青贮等专用微生态制剂的研发等,为进一步提升秸秆饲料化的利用水平,加速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秸秆颗粒饲料压制机质量评价指标多,涉及的领域范围广泛,传统的评价方法难以胜任。TOPSIS方法可靠性高、分辨率强、操作性好。文中利用TOPSIS评价秸秆颗粒饲料压制机综合质量性能,同时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评价的精确度。为秸秆颗粒饲料机的生产和选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构建放牧模式下绵羊福利评价体系,为绵羊福利评价和福利水平改善提供依据。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福利评价体系结构模型,结合德尔菲法(Delphi法)对福利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先排序,建立比较判断矩阵,写入MATLAB软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表明:原则层对目标层最重要的是生理福利,权重值为43.80%;其次分别是环境福利21.90%、卫生福利14.60%、心理福利10.94%、行为福利8.76%。指标层对目标层最重要的是饲料和饮水,权重值均为19.91%;重要程度较小且权重值1%,依次为种间关系0.96%、活动0.81%、后效行为0.65%、争斗行为0.54%、性行为0.46%、异常行为0.40%。研究结果表明:饲料和饮水是影响放牧绵羊最重要的生理福利指标;异常行为是影响放牧绵羊最小的行为福利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一、对传统测算方法的评价我国地少人多,饲料资源有限。畜牧业要发展,必须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要科学地揭示饲料资源利用水平及其远景潜力,须建立一种符合客观规律的评价方法。目前,畜牧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多限于单项技术或某一生物学阶段的技术效果,主要借用下列指标来旁证或  相似文献   

19.
植物秸秆饲料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短缺、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难题,通过将秸秆饲料化能有效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通过对秸秆饲料化方法、技术的介绍、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秸秆饲料化技术进行简介,并探讨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发展阻力。旨在为养殖户或科研者应用或研究秸秆饲料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