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奚惠敏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7):1191-1193
通过调查和文献整理,明确上海地区网蝽记录7种;将为害柳树的网蝽修正定名为膜肩网蝽;明确上海地区杜鹃网蝽不以成虫和若虫越冬;分析了杜鹃网蝽和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于北美洲,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合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长和繁殖且难以根除,其中河南省最为严重。本文根据河南省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征总结了如何从检疫、化学和物理三方面对危害进行综合防控,希望为河南省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卢航  芶琳  李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31-13433
[目的]探索并建立悬铃木方翅网蝽总DNA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改良SDS法结合Silica吸附柱提取悬铃木方翅网蝽总DNA,通过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对获得的DNA进行浓度、纯度及质量检测。利用PCR技术,分别扩增悬铃木方翅网蝽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基因组28S基因,克隆测序。[结果]悬铃木方翅网蝽总DNA浓度为52.8μg/ml,A260/A280为2.06,琼脂糖凝胶电泳条带清晰。PCR扩增产物条带清晰特异,经克隆并测序后表明为悬铃木方翅网蝽COⅠ和28S基因。[结论]该方法可得到较纯净完整和扩增效果良好的DNA,能满足进一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 Say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Insecta:Hemiptera:Tingidae:Corythucha Stal),主要危害悬铃木属树种(Platanus spp.)。悬铃木方翅网蝽原产北美,1964年入侵意大利并在欧洲中南部地区扩散蔓延,1996年传入韩国,2001年传入日本,2007年3月份被我国国家林业局外来有害生物管理办公室公布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5.
王凤  王章训  吴时英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2092-2093
室外调查发现,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天敌有7科8种,均为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和小花蝽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成虫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r=0.948),且军配盲蝽成虫一天捕食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最大量达到27头。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树种,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树木叶片汁液危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造成叶片枯黄脱落。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控制,首先要加强检疫拦截,防止随大苗调运远距离传播,其次要加强防治,及时发现,及时除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入侵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在我国的适生性。[方法]根据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实验种群的生态学研究以及生物信息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 GIS进行分析,预测该虫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可能适生区域分布范围。[结果]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可能的适生范围在25.14°~37.79°N、98.70°~122.81°E,基本上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辽宁、四川、重庆、甘肃、贵州18个省(直辖市)234个点。[结论]研究结果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分布情况、潜在经济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风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入手对贵阳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悬铃木方翅网蝽为贵阳市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检疫监管、加强监测预报、加大虫害防治力度等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9.
入侵生物悬铃木方翅网蝽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有害生物。本文分析了悬铃木方翅网蝽在唐山地区的发生情况,并阐述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有关部门对该虫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蒜素是从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的鳞茎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具有杀菌和杀虫的作用,该试验针对悬铃木方翅网蝽,采用大蒜素等4种杀虫剂进行室内防效比较,结果表明:50%大蒜素乳油600倍液对悬铃木方翅网蝽校正防效达到97.22%,与空白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与常规农药防效相近,可作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