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小麦中低产田的越冬苗情 ,主要表现为群体不足、个体瘦兹、中片细长、叶色淡黄、分蘖不多、根系较少、入土又浅 ,最后导致穗数不足、穗型变小、粒重不高、形成减产。因此 ,对小麦中低产的麦田培管措施是增根、增蘖、促壮以达到促穗、攻粒、增重的目的 ,关键是“四防”技术 :1 防冻保苗 :对于抗寒能力弱的二、三类麦苗 ,经不起冬春频繁的寒流袭击 ,采取三条防冻措施 :一是增施有机肥。在寒流来临之前 ,每 667m2 施腐熟的猪杂肥 2 0 0 0kg或草木灰 30 0kg左右 ;二是疏通水系。尤其是低洼的稻茬田块 ,要降低地下水位 ,防止冰冻造成机械损…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1200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今年又喜获丰收。今年5月下旬以来,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组织有关农机、农业、统计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对17个市89个县市区377个点实收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6.95万穗粒数36.64个,亩产466.5kg;较传统耕作对比田亩增36.2kg,增产幅度达8.413%。全省保护性耕作小麦总计增产4.33亿公斤。  相似文献   

3.
试验证明,适时冬灌比早春灌,具有良好的防旱防冻、促根壮蘖增穗作用;小麦越冬期秸秆覆盖能保墒和提高土壤水分的调节能力,为当季小麦生长和套播玉米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于小麦孕穗和灌浆期喷翠竹生长剂,其增粒增重作用显著。采取冬灌、越冬秸秆覆盖和孕穗、灌浆期喷生长剂等配套措施,可实现保墒与节水相结合,壮苗促蘖增穗与增粒增重的统一,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试验证明,适时冬灌比早春灌,具有良好的防旱防冻,促根壮蘖增穗作用;小麦越冬期秸秆覆盖能保墒和提高土壤不汾的调节能力,为当季小麦生长和套播玉米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于小麦孕穗和灌浆期喷翠竹生长剂,其增粒增重作用显著。采取冬灌,越冬秸秆覆盖和孕穗,浆期喷生长剂等配套措施,可实现保墒与节水相结合,壮苗保蘖增穗与增粒增重的统一,节水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盛夏将至,伴随着全国“三夏”麦收渐入尾声,夏粮丰收的喜悦也逐渐升温。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2012年冬小麦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预计南产将提高10kg左有,小麦主产区普遍增产,全周夏粮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冬小麦有望实现连续9年增产。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2023,(2):35-38
<正>目前,全国各地冬小麦即将陆续开始返青,正是抓好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各地小麦群体普遍较足,个体发育较好,地上地下协调,但也存在旺苗弱苗并存、部分地区旱象抬头、个别田块出现冻害、病虫草基数较高等问题,同时早春干旱、“倒春寒”等威胁大,对抓好麦田管理带来不利影响。针对2023年冬小麦苗情特点和天气情况,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全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各地要“因地制宜、因苗施策,促控结合、分类管理,控旺促弱、防冻抗旱”,加强春季麦田管理,促进小麦长势均衡,着力实现稳穗数、增粒数、争粒质量,全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基施沼肥在小麦等作物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小区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基施沼肥对小麦冬前苗情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基施)可有效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培育冬前壮苗;提高小麦穗数、千粒质量和单产,产量增幅为6.4%~7.9%。  相似文献   

8.
运用摘穗收获原理,研制了米麦套作地区小麦收获用的小型摘穗收获机,可一次完成田间站秆摘穗脱粒、粒穗分离、复脱、清选和装袋等工序。小型摘穗收获机与传统收获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不同灌溉方式下冬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以豫麦6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的冬小麦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同常规灌溉方式相比,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冬小麦的穗粒数、籽粒质量及产量分别增加了5.5356%、7.5489%、7.7454%,但穗数减少了0.4302%。常规灌溉和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产量与穗数、穗粒数以及籽粒质量均正相关,但一体化垄作沟灌方式下的相关系数较常规灌溉方式大。一体化垄作灌溉有利于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作物的边行优势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0.
盛夏将至,伴随着全国“三夏”麦收渐入尾声,夏粮丰收的喜悦也逐渐升温.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实地调查分析,2012年冬小麦亩穗数明显增加,穗粒数持平略减,千粒重略有增加,预计亩产将提高10kg左右,小麦主产区普遍增产,全国夏粮总产有望创历史新高,冬小麦有望实现连续9年增产.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农机推广站引进精(少)量播种机,示范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推广小麦精(少)量播种的种植方法,在地方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较合理的解决小麦群体与个体之间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使小麦群体生长均匀,个体发育健壮,根系发达,成穗高,粒多,粒饱,以达到增产的日的。市二房营原种场胡家寨分场用宜宾一号小麦混系种,在同一块地里,使用精(少)量播种与人工撒播的种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精(少)播每亩用种7千克,撒播每亩用种12千克;精(少)播每亩抽有效穗27.6万头,撒播25.8万头;精(少)播平均每穗38粒,撒播每穗34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果穗性状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育种、田间测产和提高玉米产量的过程中,均需要对玉米果穗考种,即需要对玉米果穗的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等性状参数进行测量。人工考种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考种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观测效率低、人为干扰导致测试结果不客观及不准确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种的速度与精度。针对上述问题,利用所研制的自动考种设备和机器视觉方法,通过USB工业相机获取玉米果穗单面性状彩色图像,利用|B-R|模型、(G+B)/2模型将彩色图像分别进行灰度化,利用改进后的一维最大熵阈值分割方法对灰度图像进行二值化,分别得到果穗轮廓二值图像和果穗特征二值图像;通过轮廓二值图像计算果穗放置后的倾斜角,实现果穗轮廓二值图像和特征二值图像的自动纠偏;通过相机标定,得到单位像素对应的实际值,进而得到穗长及穗粗;通过提取局部籽粒特征二值图像,利用水平黑背景点扫描及对扫描曲线的修正获取穗行宽度,通过穗行数修正模型得到果穗的穗行数;通过提取局部单行籽粒特征二值图像,利用垂直黑背景点扫描及对扫描曲线的修正得到行粒数;根据行粒数和穗行数得到穗粒数。试验结果表明,穗长和穗粗平均测量精度分别为98.05%和97.99%,穗行数测量正确率为95%,行粒数平均测量精度为96.29%,穗粒数平均测量精度为95.67%,和实际值相比,穗粗、穗长、行粒数及穗粒数的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单穗玉米果穗机器视觉平均测量速度为600ms/穗,考种设备测量速度为6s/穗,能够满足自动考种设备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甬优12”全生育期165d,穗型大,主茎总叶数15片左右,伸长节间5个。每667m2有效穗12.5万~13.5万左右,每穗粒数320—330粒,结实粒85%,千粒质量22.5g左右,每667m2产量750~8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4.
小麦冬灌有什么好处?小麦适时冬灌,一是能平抑地温,防止冻害死苗;二是能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三是冬水冬肥相结合,可为翌春小麦返青和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此外,盐碱地麦田冬灌,还可以压碱改土。据调查,冬灌比未冬灌的麦田,亩穗数增加12.3万穗,穗粒数增加6.7粒,千粒重提高1.3克,增产27%。  相似文献   

15.
返青水小麦由返青到拔节,是继续分蘖进行小穗分化的阶段,此时土壤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有效分蘖率的高低,和穗部小穗数的多少。因此,根据返青期土壤干湿的情况,密切配合追肥进行适时春灌,是增株增穗的主要措施。根据园田化研究所的试验,在这个阶段土壤水分以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60—85%为最适宜,如低于55%时,单株分蘖有效穗数和穗部性状的发育,即要受到影响。去年种的小麦,在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降雨量少的情况下,凡是年前未进行冬灌,或冬灌水量不足春季土壤水分不够的麦田,浇返青水的都获得了增产。据在霸县、南官、武清等地  相似文献   

16.
刘继龙  任高奇  付强  马孝义  张振华  周延 《农业机械学报》2016,47(12):178-184,222
基于在松嫩平原黑土区获取的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穗粒质量、穗轴质量、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利用传统统计学、多重分形和联合多重分形方法分析了玉米穗质量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玉米穗粒质量、穗轴质量、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的空间变异强度依次减弱,且穗粒质量和穗轴质量的变异程度为中等变异,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的变异程度为弱变异;玉米穗轴质量和穗粒质量的多重分形特征最明显,行粒数、穗粗和穗长的多重分形特征最不明显,穗行数和穗粒数多重分形特征的明显程度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穗行数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高值信息造成,而行粒数、穗轴质量、穗粒质量、穗粒数、穗粗、穗长的空间变异性主要由低值信息引起;单一尺度和多尺度上,穗粗、穗轴质量、穗长、穗粒数、行粒数、穗行数对穗粒质量空间变异性的影响程度排序有所差异,穗粒质量与穗长、穗粗、穗粒数、穗行数、穗轴质量、行粒数在多尺度上的相关程度明显大于在单一尺度上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7.
秋播在即,如何提高小麦单产和品质,笔者认为应早字当头,狠抓三项措施落实。1 适时早播争早发,穗大粒多夺高产 增穗是小麦大面积增产的主要因素。从过去的经验看,大面积生产上哪一年争到了适宜穗数,这一年一般也是增产的。  相似文献   

18.
深施磷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磷肥在旱地小麦生产上的作用及最佳磷肥施用技术,于山西闻喜县进行了3个施磷量(P2O5用量75、112.5、150kg/hm2)条件下2个施磷深度(20cm、40cm)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其对土壤水分、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磷量,孕穗期20~80cm根长密度提高,且深层施磷效果显著。增加施磷量,越冬—孕穗期0~100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且深层施磷效果更好,尤其生育中期深层土壤水分。增加施磷量,成熟期穗数显著提高,千粒质量增加,且深层施磷穗数和穗粒数处理间差异显著。增加施磷量,产量提高528~736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6%~29%,且深层施高磷显著提高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系数。结果还表明,深层施高磷的节水、增产效果最好。此外,深施磷肥条件下,穗数与越冬、返青和孕穗期20~40cm,拔节期60~80cm土层蓄水量关系密切;穗粒数与拔节和孕穗期40~60cm土层关系密切;产量与越冬—孕穗期20~100cm土层关系密切,尤其与越冬和孕穗期20~40cm、拔节期60~80cm土层。总之,旱地小麦增加施磷量有利于增加深层根系分布,进而提高花前1m土体内土壤水分,且深层施磷效果显著;深层施磷主要通过提高穗数和穗粒数实现节水增产,且以配施150kg/hm2磷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新品小麦     
特征特性冀丰703是多穗型品种,成穗率高,0.067hm^2穗数45万穗左右,穗粒数33个左右,千粒重42g左右;株高74cm左右,叶片上举,秆矮秆壮,抗倒;耐病、耐干热风、耐后期高温,灌浆好,抗寒力强。  相似文献   

20.
春季是小麦生长中重要的时期,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等决定穗数、粒数等产量要素的生育时期都在春季进行,因此,小麦春季管理至关重要。小麦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三促,二防。三促是促进麦苗早返青、早生长,培育壮苗;促蘖增穗,调节群体合理发展;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