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9个尾叶桉、巨尾桉、尾巨桉无性系0.5~2.5年生试验林生长率、差异性及林分直径结构分析,发现林龄0.5~1.5 a是无性系树高生长高峰期,此时树高生长率达79.20%~96.27%,是林龄1.5~2.5 a树高生长率的3~4倍;林龄1.5~2.5 a时,各无性系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率分别为19.66%~25.67%、18.58%~27.96%、52.57%~62.54%,生长率最大的是E7号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和E6号无性系(树高);秩次相关分析表明:各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在不同林龄时排序变动不大,而无性系树高生长量排序在不同林龄时变动较大;差异性分析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差异显著,但随林龄增加有差异减小趋势;林龄2.5年生时,E5号无性系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最大,分别达11.39 cm、0.0736 m3;各无性系林分树木径阶范围为6~14 cm或8~14 cm,以10 cm或12 cm径阶树木占最大比例,除E8号无性系外,其余8个无性系树木径阶分布总体上近似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
<正> 林分生长量是反映林地生产力的综合指标,是上级机关控制采伐限额的依据,也是林业生产单位在规划设计中确定生产规模、组织林业生产的依据,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过去我省大部分单位用单株木的生长率代替林分生长率去计算生长量,其误差较大,生长量偏高较多。因为单株木在被砍伐或死亡之前材积的生长量始终是增加的,而林分在生长过程中有两种对立的作用同时发生,活着的林木逐年增加其材积,扩大林分蓄积量,另外有一部分树木由于自然稀疏而死亡,或因人为干预(例如间伐、盗伐等)在自然稀疏前就被采伐,这一部分相应地减少了林分的蓄积量。并且由于人为干预的时间、强度和质量不同,其蓄积量减少会在各个年龄阶段发生,减少的数量幅度变化也会很大。即使没有人为干预,当林分进入衰老阶段后,蓄积量也会逐渐减少。由于这种不同的规律和作用,在计算林分生长量时,用单株木代替林分值是不合理的。但是对于林分蓄积生长量的测定除永久性标准地复查法之外,还没有更成熟的方法。永久性标准地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在四川盐源县棉垭林场收集的10块云南松林分解析标准地资料,采用多项式任意逼近的方法,分别不同地位等级建立以年龄、直径单因子为解释变量的云南松人工林分材积生长率预测模型。经收集检验样本检验结果,能在研究区内使用,开展云南松人工林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组织合理经营及检验经营效果提供了依据。 测定森林生长量是掌握森林资源动态情况和进行科学营林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建立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间接估测森林生长量是森林生长量的间接估测法之一,其实质是依据林分材积生长率与林分直径和年龄具有紧密的相关规律的理论。在估测总体中收集有代表性的资料,探索森林的生长规律,建立生长预估模型。它具有避免直接测定法重复直接取样的大量工作量和直接测定误差、节省人力和经费开支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海南省1998年、2003年和200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复查的759株马占相思保留木、42个马占相思实测样地资料,研究建立了马占相思胸径生长率、材积生长率和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结果表明:研建的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无明显系统偏差;建立的马占相思胸径生长率模型预估精度达91%以上,一元和二元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预估精度均在98%以上,可为以后海南开展各类森林资源调查估算马占相思生长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材积生长率表是测定林分生长量的主要尺度,为了预估近年内生长量的大小,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的消长动态和变化规律,我们利用在苏南低山丘陵地区调查收集的杉木生长锥测定样条资料,按材积差法试编了苏南杉木林分村积生长率表.一、资料的收集和来源在苏南各国营林场及有关乡村布设的杉木抽样样地之外,随机抽取离样点西南角最近的3株杉木样本进行调查.用轮尺测胸径(D~1)(精度0.1厘米),用生长锥在胸高1.3米处钻取直径生长量样条,量出最近5年年轮的宽度(L)(精度0.01厘米),并测定树皮厚(L)(精度0.1厘米).  相似文献   

6.
林木生长和枯损率调查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重要项目,精确测定主要靠固定样地的复测来解决,当前近似予估的方法,常用的是以生长锥或砍口测量样木定期直径生长量,用斯来德法、材积表法、材积差法、或林分表法求算林分材积粗生长率,再扣除枯损得净生长率。西藏山高坡陡缺氧,为压缩野外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利用海南省1998年、2003年和2008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复查的3 642株桉树保留木、135个桉树实测样地资料,研究建立了桉树胸径生长率、材积生长率和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所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无明显系统偏差,建立的桉树胸径生长率模型预估精度达96%以上,一元、二元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预估精度均在99%以上,可为以后海南省开展各类森林资源调查估算桉树生长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木生长和枯损率调查是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重要项目,精确测定主要靠固定样地的复测来解决,当前近似予估的方法,常用的是以生长锥或砍口测量样木定期直径生长量,用斯来德法、材积表法、材积差法、或林分表法求箕林分材积粗生长率,再扣除枯损得净生长  相似文献   

9.
林分生长率求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率是指某项调查因子的连年生长量与其原有总生长量的百分比,以材积为例,可定义为: P_v=Z_v/V×100% (1) 它是预测森林生长量,进行林业区划、规划和确定合理森林采伐量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掌握森林资源动态的主要指标;是森林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测树因子。测定林分  相似文献   

10.
1.这项分析研究工作是基于包括六个省份258个杉木树干解析的材料以及在黔桂林区的一个杉木林分生长过程表。2.在杉木生长区域内基本上都有一段树木停止生长的时期,因此在按月作材积生长曲线时,在曲线上每年都有一段“平”的距离。3.引用久林娜教授的林分连年生长量与林龄的公式形式演算出三个地位级杉木林分的连年生长量与林龄的关系式,并根据这三个公式可算出各地位级杉木林分的数量成熟龄,分别由28年到44年。4.引用久林娜教授公式演算一个按各个树种及各个地位级而不同的公式如下:P_v=600(a+bA-cA~2)/A(6a+3bA-2cA~2),式中 P_v 代表林分材积生长率,A 代表林龄,a,b,c 等常数按树种及地位级而有变化。5.分析现有的各个生长率公式,找出其共同的基础——比例式第一项,在这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比较的各个公式计算其平均差异,发现其中差异最大的是包义尔(Baur)氏公式,达到-53%,单利式及普莱士勒氏公式均在20%以上,最小的是赖发柯菲克公式(Levakovic),约在6%左右。6.从调整差异的方法着手,演绎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八个新公式,并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差异均在15%以下。其次并推断另有五个形式的新公式的差异要此单利式的差异小。7.分析在计算许多单株树木的平均生长率的作法中,用(1)先求各树木平均总生长量,再求其平均生长率,与(2)先求单株生长率再进行平均,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相等,单利式是在 m=m′或 m/m′=M/M′时两种求法才相等;普莱士勒氏公式是在 M+m=M′+m′或 m/m′=M/M′时两种求法才相等。以普莱士勒氏公式为例,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超过1%。8.综合各地单株材积生长率的材料,在半对数图纸上作图,略呈三段直线状态,分别求出三个关系式,前两段相关性很高,后一段相关性较差。以同样材料在对数图纸上作图,呈一条直线状态,求得其公式为 P=808.67A~(-1.3206),相关系数为0.9995。9.将各个部分单株材积生长率与年龄的关系以及黔桂林区杉木林分生长过程表中林分材积生长率与年龄的关系都拿到对数图纸作图,比较其直线的坡度,找出林分方面的五个关系及单株方面的三个关系在坡度上很相近似,因而分别求出八个关系式。10.将综合单株材积生长率年龄关系式与综合林分材积生长率年龄关系式进行比较,因为二者之间坡度非常接近,因而接近一个常数关系,那就是林分材积生长率为单株材积生长率的0.477倍。11.由上述此例值找出以林分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为基础的林分生长过程表中,各林龄单位面积株数減少的規律(x)。用普莱士勒氏公式计算其关系为x=m(1.477m+0.523m)/M(0.523M+1.477m);用单利式计算其关系为 x=0.447M+0.523m/M。12.将已有的七个材积表公式及新求出的十一个材积表公式,汇总起来与材积生长率公式在对数图上进行比较,虽然公式的形式相同,但直线的趋势完全不同。 13.以 I_a 地位级的杉木林分为例,求出材积年龄及材积直径关系式,并由这两个关系式导出年龄与直径的关系式为 A=1.1327 D~(1.54)。14.对捷福克央兹氏(Gevokiantz)公式及土耳斯基-施耐得尔(Schneider)公式进行初步比较及说明。15.龙泉尺码的数字规律是在1.9滩尺以上码价眉围的关系相当于由1.7分起按复利率14.78%向上增长的曲线;在2.0滩尺以下码价眉围的关系相当于由0.25分起按复利率26.81%向上增长的曲线。这个结果有十二个公式可以说明。而材积生长率曲线不合乎这一规律,而且两种趋势完全不相同,可以断言龙泉尺码数字的来源与杉木材积或杉木材积率等均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385株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测定样本(以下简称样本)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率随树木直径的增大呈递减趋势,其最佳回归模型为: P=24.5681900-0.2605189D-0.0009816D~2 从而对于森林调查中修正生长锥测定云南松直径生长量的误差,提高云南松直径生长率、材积生长率等的调查精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生长率是说明树木生长过程中某一期间的相对速度,常用它比较不同树种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快慢和预估它们未来的生长量。各种调查因子的生长率,特别是材积生长率,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大,但除直径生长率外其它所有调查因子的生长率都很难直接测算。因此探讨直径与材积生长率之间的关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生产实践中都是十分必要的。现行计算生长率的各种公式和方法,需要测出期初和期末的材积,或测出直径生长量、树高,有的还要测出树冠长度和占树高的百分比,再查辅助表进行计算,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立木生长量估测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各项森林经营措施的科学依据。本文针对目前常用材积生长率公式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从材积生长率的定义式出发,根据立木材积与胸径之间的相依关系,提出了材积生长系数k值的概念。並通过拟合曲线方程,编制k值表,提出了新的材积生长率公式和测算方法——k值表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在连江县收集调查的232块湿地松人工林标准地,选择林分平均高和每公顷胸高断面积为辅助变量,林分每公顷蓄积量为因变量,应用模型推理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林分求积式。用未参加建模的116块标准地对所建立的林分求积式作适用性检验,达到精度要求,在大面积森林资源蓄积量测定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间伐强度的规律性,试验采取弱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密度控制图及对照6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处理,采用“平衡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1987年设置30块面积为0.06hm~2的标准地,1990年全面复查,根据前后两次调查结果,计算分析不同间伐强度对直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材积生长量、生长率及材积收获量的影响情况,得出如下结论:①抚育间伐可以促进林木生长,提早成林,提高立木质量和获得短期的经济收益,但不能提高林分的收获量;②以林分直径生长量与材积生长率以及其他有关因素来衡量,今后闽北地区杉木林间伐时,应以“闵北杉木林分密度控制图”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丰桉一年四季生长,没有明显年轮的特征,难以对单株木进行树干解析确定林木生长量。在没有足够数量的固定标准地连续定期监测数据的情况下,采取临时标准地年龄序列的调查方法,选用适当模型结构,再通过引进可变参数改进生长模型,建立以年龄、胸径为基础的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并编制广西速丰桉林分二元材积生长率表。经检验,方法可行,预估精度满足林业数表建模要求,可应用于速丰桉林材积生长量的预估。  相似文献   

17.
本程序功能:解算标准木带皮材积(V_1)、去皮材积(V_2)、带皮材积胸高形数(F_(1·3))、材积平均生长量(VX)、树皮材积(V_3)、树皮率(BI%)、形率(Q_2)、近N年胸高直径生长率(PD%)、胸高直径园柱体积(V_4)。公式: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计算材积。  相似文献   

18.
树木生长是广大林业工作者所关切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搞好树木生长和生长率的研究是林业生产、调查规划和科学实验的基础工作。生长率的计算,一般都采用普莱斯勒(Pressler)公式。为了简化计算,方便应用,我们以普莱斯勒公式为基础编制了生长率计算图表,供林业工作者计算生长率用。一、方法普莱斯勒公式: p=(M-m)/(M m)·(200)/n式中:P——生长率(%); M——某调查因子(如树高、胸径或材积等)现在的总生长量; m——某调查因子n年前韵总生长量; n——生长年数。  相似文献   

19.
树木和林分随着年龄的增大,其各种调查因子(直径、树高和材积等)所发生的变化称为生长,变化的数量为生长量。它是各项调查因子与时间因素相联系的产物。林分生长量是反映林地生产力的综合指标,也是组织林业生产和确定木材产量的重要依据。及时而准确的测定林分生长量,分析和研究林木生长规律,改善经营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所以测定林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已出现的调查生长量的方法很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用“年龄材积表”法推算各树种的平均材积生长率。年龄材积表是根据数理统计理论,用随机抽样方法计算的以地区、树种为总体的林分平均值。它不同于单株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