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新疆人工种植甘草产量低、水肥利用效率不高的生产状况,以水肥耦合为中心,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并进行效应解析,结果表明:在灌水量、施肥量充足情况下,甘草产量与灌水量、施肥量呈抛物线关系;水肥耦合效应明显,具有明显增产效果,在灌水量为:255.56mm、施肥量为:900.00kg/hm2时,甘草产量达到13226.48kg/hm2,但过多的水肥投入并不有利于甘草增产,在灌水量超过273.3mm或施肥超过900.00kg/hm2时,甘产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水肥一体化条件下适合日光温室沙地栽培黄瓜的最优水肥组合。【方法】以"津优1号"黄瓜品种为材料,设灌水和施肥2个因素,每个因素各设3个水平,其中3个灌水水平分别为3 600 m3/hm2(W1)、2 850m3/hm2(W2)、2 100m3/hm2(W3),3个施肥水平分别为N 675kg/hm2+P2O5270kg/hm2+K2O 702kg/hm2(F1)、N 525kg/hm2+P2O5 210kg/hm2+K2O 546kg/hm2(F2)、N 375kg/hm2+P2O5 150kg/hm2+K2O 390kg/hm2(F3),各因素水平随机组合共9个水肥组合处理,以农户常规施肥灌水量为对照(CK),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肥组合对温室沙地栽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3个施肥水平下,黄瓜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随着施肥灌水量的增多而增加;当灌水量相同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黄瓜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变化有一定差异。灌水和施肥交互作用对黄瓜产量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处理黄瓜小区产量由大到小表现为W1F1W1F2W2F1W2F2W3F3W1F3W2F3CKW3F2W3F1。灌水、施肥在结果各个时期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当灌水量相同时,结果初期果实中的硝酸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在结果中期和末期则呈先增后减趋势。低水处理(W3)有利于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和VC含量的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结果初期以W1F1最高,结果中期和末期以W2F2最高。【结论】综合黄瓜产量和品质2个因素,筛选出温室沙地黄瓜栽培的最优水肥组合为W1F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水肥配比对西瓜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在大棚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以双抗8号西瓜为材料,分别设置3个灌溉水平[600 m3/hm2(低水)、1 200 m3/hm2(中水)、1 800 m3/hm2(高水)]和3个施肥水平[N 56 kg/hm2+P2O530 kg/hm2+K2O 70 kg/hm2(低肥),N 112 kg/hm2+P2O560 kg/hm2+K2O 140 kg/hm2(中肥),N 168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高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水肥配比对西瓜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中等施肥量(N112 kg/hm2+P2O560 kg/hm2+K2O 140 kg/hm2)和中等灌水量(1 200 m3/hm2)为当地最佳水肥配比。[结论]该研究为当地西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兴山县玉米“3414”试验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7个“3414”试验,研究了兴山县玉米施肥增产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兴山玉米氮肥增产效果最好,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平均增产31.0%,钾肥增产效果次之,磷肥再次.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403 kg/hm2、P2O5 144 kg/hm2、K2O 193 kg/hm2,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 380 kg/hm2、P2O5 123 kg/hm2、K2O 129 kg/hm2.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马肝泥田晚稻最佳施肥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7号(晚稻)最高产量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154.5、76.5和135.0kg/hm2,最高经济收入施肥量N、P2O5、K2O分别为144.0、73.5和118.5kg/hm2。配方肥料的合理配方为N-P2O5-K2O=18-12-15,晚稻基施600kg/hm2,穗肥追施尿素和氯化钾分别为78.0、48.0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单季稻甬优9号的需肥规律,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于2010-2011年采用"3414"试验设计进行甬优9号氮、磷、钾施肥效应试验。结果显示,单季稻甬优9号产量总体上随氮、磷、钾施肥量增加而渐趋上升。各处理中,以N2P2K3和N3P2K2(施肥量最高)处理条件下产量最高,N0P2K2(施肥量最低)和N0P0K0(不施肥)处理下产量最低,表明氮肥施用量对甬优9号产量形成影响最大,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也具有较好的交互增产作用。根据试验数据,分别拟合氮、磷、钾肥料各自及其组合施用量与甬优9号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综合各模型得出的理论施肥量,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认为单季稻甬优9号在生产中以每hm2施纯N214 kg,P2O590 kg,K2O 146 kg为宜。  相似文献   

7.
设置3因素3水平正交设计L9(33)的麻竹肥料试验。其结果表明:(1)施肥对麻竹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增产的主次顺序为N>P>K。麻竹产量与施肥量回归方程y=84.30X1-86.44X2 152.15X3-0.229X12 0.947X1X2-0.769X22-0.736x1x3 0.953x32 17744(X1:施N量kg/hm2,X2:施P2O5量kg/hm2,X3:施K2O量kg/hm2,Y:产量kg/hm2),且差异达极显著;(2)最佳施肥配比N:P2O5:K=1:0.51:0.58,最大产量为44491.86kg/hm2,对应的年最大产量施肥量为N:228.71kg/hm2,P2O5:115.58kg/hm2,K2O:132.88kg/hm2;(3)施肥对笋中含N、P、K含量有显著影响;(4)施肥对笋中粗蛋白含量影响极显著主次顺序N>P>K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施肥量及种植密度对浙鲜豆8号鲜荚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步明确浙鲜豆8号在低肥低密条件下产量最高,达5 937.45 kg/hm2,其次是高肥低密。其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穴/hm2,纯氮用量为56.25kg/hm2,P2O5、K2O均为78.76 kg/hm2。在高肥条件下虽也能取得较高产量,但经济效益欠佳。  相似文献   

9.
杨晓  林莉 《农技服务》2013,(9):938-939,941
为了给遵玉三号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参考,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遵玉三号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4个试验组合中,以处理⑥(N2P2K2)的产量最高,为9 100.5 kg/hm2,处理①产量最低,为5 100 kg/hm2。(2)氮磷钾配施与遵玉三号玉米产量的数学模型为y=5059.564+18.1827N+6.9914P+1.0443K+0.003NP+0.0086NK+0.0246PK-0.0434N2-0.0285P2-0.0074K2。各单因子最高产量的施肥量分别为氮肥(N)227.3 kg/hm2,磷肥(P2O5)181.0 kg/hm2,钾肥(K2O)319.2kg/hm2,最佳产量的施肥量分别为氮肥(N)225.2 kg/hm2,磷肥(P2O5)P2O5178.5 kg/hm2,钾肥(K2O)K2O 313.4 kg/hm2。(3)试验中氮磷钾的综合利用率以处理⑥最高,分别为31.99%、10.32%、14.71%;产值和纯收入也以处理⑥最高,分别为14196.8元/hm2和11 632.8元/hm2;肥料投入以处理⑩最高,为3 083.6元/h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当地生产条件下的水稻平衡施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处理增产25.4%~69.6%,最佳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23.37、91.31、100.38kg/hm2,最佳产量为8261.58kg/hm2,最大施肥量纯N、P2O5、K2O分别为148.93、95.97、112.27kg/hm2,最大产量为8714.55kg/hm2。  相似文献   

11.
干旱区枣树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进行了膜下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红枣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田间试验,利用果树试验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红枣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y=12 670.96+40.54I+19.33F-0.034 9I2-0.008 93F2-0.000 043I·F.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红枣产量与灌水量和施肥量都呈二次抛物线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适宜博尔塔拉州滴灌棉区的氮肥施用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滴灌条件下不同质地和不同肥力棉田氮肥施用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肥力较低的滴灌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248.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158.9 kg/hm2;肥力较高的棉田氮素最佳经济用量为310.9 kg/hm2,最佳经济产量为2 236.5 kg/hm2.氮肥用量一致的条件下,适量基施有提高产量的作用,肥力较低的砂壤土滴灌棉田以30;作基肥,70;滴施效果最好,按照"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从盛蕾期到铃期持续滴施对提高铃重、增加铃数进而提高产量有明显的作用;中高肥力的壤土上,集中在盛蕾期到花铃期持续滴施即可满足棉花的需氮要求.[结论]膜下滴灌棉田氮肥用量控制在尿素525.0~56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收益.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水肥耦合对棉花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区试验地面灌条件下,以品种中棉43号为研究材料,通过15种不同处理来研究水肥耦合对陆地棉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为630kg/hm2,P2O5为195kg/hm2,W为5475m3/hm2的处理在盛铃期棉株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20.7μmol/m2·s,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N3P2W2光合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可较好的避免"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处理与净光合速率最优回归方程结果显示,N用量为362.4kg/hm2,P2O5用量为135.15kg/hm2,灌水量为5425.8m3/hm2时,净光合速率有最大值19.37μmol/m2·s;光合特性与棉花产量最优回归方程显示,净光合速率为19.78μmol/m2·s,叶绿素含量为70.94%时,皮棉最高产量为3873.3kg/hm2。  相似文献   

14.
棉花高产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肥耦合效应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探讨棉花最佳水氮配比.[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置9个水氮处理组合,研究灌水量、施肥量与棉花产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膜下滴灌水氮效应与产量的方程为Y=-10 558.6+2.933 N+7.16 W-0.000 202 W×N-0.004 01 N2-0.000 775 W2,水氮耦合效应与棉花经济效益的方程为Y=-50 682+10.167 N+34.21 W-0.009 696 W×N-0.019 24 N2-0.003 72 W2;通过方程计算得到棉花的理论最高产量为6 279 kg/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246 kg/hm2和4 588.5 m3/hm2;棉花的理论最高经济效益为28 402.5元/hm2,施氮量和灌水量分别为149.25 kg/hm2和4 578.8 m3/hm2;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棉花生产最低需水量为1 842 m3/hm2.[结论]棉花滴灌条件下,合理的灌水和施肥组合可以获得高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在新疆高产植棉中的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验证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在新疆高产植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年内通过在基肥投入量相同条件下,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随水施肥与当地常规施肥,以及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和其它滴灌专用肥四组对比田间试验.[结果]处理1的施肥(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处理)比处理2(常规施肥处理)的棉花叶面积系数增加0.47,单株叶片数增加3.2片/株,棉花干物质重量地上部分增加8.74 g/株,同时地下部分增加0.68 g/株.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比常规施肥降低成本206.11元/hm2,籽棉增加301.8 kg/hm2,净增收益1 023.9元/hm2.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比其它滴灌专用肥增产籽棉341.5 kg/hm2,增加利润1 115.78 元/hm2.[结论]微滴灌高效固态复合肥使棉花增产,农民增效,值得在植棉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置750 m~3/hm~2(W1)、1 500 m~3/hm~2(W2)、3 000 m~3/hm~2(W3)3个灌水及施氮0 kg/hm~2(F0)、60 kg/hm~2(F1)、120 kg/hm~2(F2)、240 kg/hm~2(F3)4个水平,研究水氮对盐碱地柳枝稷光合生理特性及生物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灌水对盐碱地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影响显著,20~40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主要受到氮肥影响;灌水量和施氮量同时影响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生物质产量,表现为:水分效应水氮耦合效应氮肥效应,氮肥的增效作用在到达一定程度后将不再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柳枝稷生物质产量与开花期光合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银北盐碱地区,高水中氮条件下(灌水量3 000 m~3/hm~2、施氮量120 kg/hm~2)有利于提高柳枝稷开花期叶绿素含量,促进叶片光合作用,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棉花产量、品质,研究黄腐酸钾的最佳用量。[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定位试验,设置6个处理,CK:不施肥,F:单施化肥750 kg/hm~2,F+H1: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75 kg/hm~2,F+H2: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150 kg/hm~2,F+H3: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300 kg/hm~2,F+H4:化肥750 kg/hm~2配施黄腐酸钾450 kg/hm~2,定位4年后测定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纤维品质等指标。[结果]化肥与黄腐酸钾配施能促进棉花后期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随着黄腐酸钾用量增加秋桃数与秋桃比例呈增加趋势;单株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呈随黄腐酸钾用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4个配施黄腐酸钾处理较单施化肥处理籽棉产量分别提高3.3%、5.4%、5.2%与9.0%;配施黄腐酸钾提高了棉花纤维品质,尤其是对纺纱均匀性指数有显著提升作用。[结论]化肥配合施用黄腐酸钾450 kg/hm~2,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2.4万株/hm2的稀植栽培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氮磷钾配比,四个不同水平的氮磷钾施用量组合处理,对杂交棉予杂35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增长,增加单株铃数和群体总铃数,显著地提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但是,当氮磷钾施肥量达到每公顷施N:195kg、P2O5:97.5kg、K2O:136.5kg后,再增加施肥量则增产不显著,肥效降低,而且霜前花率和子棉经济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棉花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测得的数据,分别建立获嘉位庄高产田、延津东屯中高产田、卫辉虎头庄中低产田以籽棉产量为目标函数的氮、磷、钾三元二次回归模型,通过模拟仿真因素取值的频率分析,分别求得3个试点高产的N、P2O5、K2O最优施肥配比为:位庄高产点施N 380.3~394.94 kg/hm2、P2O5192.81~200.23 kg/hm2、K2O 297.80~311.4 kg/hm2,籽棉产量可达4 456.07~4 483.42 kg/hm2;延津东屯中高产点,施N 94.08~112.54 kg/hm2、P2O5 48.85~59.0 kg/hm2、K2O 263.34~277.96 kg/hm2,期望产量为3 906.63~3 962.18 kg/hm2;卫辉虎头庄中低产点,施N 243.76~271.59 kg/hm2、P2O5 210.48~214.00 kg/hm2、K2O 286.73~301.02 kg/hm2,期望产量为3 317.41~3 352.80 kg/hm2。并对各类模型的两因素互作效应及单因素效应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水肥耦合对番茄植株养分吸收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为西北温室番茄科学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日光温室番茄试验,基于水分蒸发量设置3个灌水量:1.00E(W1)、0.75E(W2)、0.50E(W3)和3个施肥水平(N-P2O5-K2O):高肥320-160-320 kg?hm -2(F1)、中肥240-120-240 kg?hm -2(F2)和低肥160-80-160 kg?hm -2(F3),以当地常规灌水施肥为对照(CK)。 【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均随灌水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LAI在成熟采摘期达最大,而叶绿素含量随植株生长先增加后降低,果实膨大期达到最大。叶片N、P、K含量呈N>K>P,分别在22.83—47.20、4.45—7.08和22.00—34.92 g?kg -1间变化,提高灌水量与施肥量利于提高叶片养分含量、植株养分累积及养分向果实的转移,W1F1处理下叶片N、P、K含量及植株N、K和果实养分累积量均达到最大(除51 d叶片N和89 d叶片P含量外)。灌水和施肥对植株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影响显著(P<0.05),适当增加灌水量与施肥量,能够提高植株Pn、Gs、Tr。整个生育期W1F1处理下Pn最大,而Tr在CK下最大(90 d除外)。在成熟采摘期水胁迫显著降低了Pn,而在W1水平继续灌水对提高Pn、Gs、Tr不明显。番茄各生育期叶片N、P、K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Pn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植株和果实养分累积量与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结论】综合考虑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植株养分吸收累积及最终产量,W1F1处理(灌水量1.0E,施肥量N-P2O5-K2O 320-160-320 kg?hm -2)为最优灌水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