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理论,对云南15年来边境旅游入境一日游进行分析,建立了云南省及3个典型州的旅游本底趋势线.结果表明:(1)边境旅游受重大事件影响,在本底线上形成“凹型谷”和“凸型峰”;(2)重大事件对边境旅游的影响既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既有局部的也有整体的,持续时间有长有短;(3)因客源市场不同,云南边境旅游发展不平衡;(4)边境旅游运作政策性强,受国家政策影响突出.同时根据云南边境旅游发展的优势,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云南发展边境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然而,由于边境旅游涉及问题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以至于目前其在发展过程中仍还存在着诸如旅游者在边境口岸城市逗留的时间较短、消费支出普遍较低、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边境旅游相关的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的缺乏、在出入境的手续办理上依然存在着许多不便处等方面的问题。为改变此现状,现阶段也就有必要在为边境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空间、灵活运用不同的开发模式来促进边境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放松旅游人员的地域限制、切实简化出入境手续以及科学设计边境旅游线路等方面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释了花文化旅游的内涵,探讨了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属性。基于中国·云南·罗平油菜花文化节成功经验和昆明、玉溪、大理花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情况实证分析,探讨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机制及其开发模式,提出云南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旨在为充分挖掘云南花文化,使之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的旅游产业体系,促进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推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1项目名称云南边境肉牛产业发展项目。2产业发展总体思路云南边境肉牛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总体部署,开展云南跨境动物区域化管理及产业发展试点,疏通肉牛进出口贸易渠道,坚持政府统筹、企业主体的原则,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省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和旅游规划进行研究,通过分类分区挖掘旅游资源。将云南省传统村落归纳为特色产业型、景观特质型、历史文化型、民族文化型、边境民族地区型和中产人群休闲型6个主要类型与18个亚类;以及滇西北三江并流文化生态保护功能区、滇西纵向岭谷边境贸易功能区、滇西南澜沧江下游热区特色农业功能区、滇中城市群近郊城乡统筹功能区、滇东南岩溶山水生态维育功能区、滇东北红土高原生态维育功能区6个分区,并针对各区的资源禀赋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建议。以促进区域旅游设施、旅游市场的完善与共享,为今后云南省传统村落的决策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东兴市边境贸易与建设用地变化之间的关系,明确该市边境贸易发展水平对建设用地变化的影响,以该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等为资料,采用SPSS软件对这10 a间该市边境贸易发展情况与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0 a间东兴市边境贸易总额与建设用地面积均呈增长趋势,且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边境贸易发展变化是建设用地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因;从建设用地结构来看,伴随着边境贸易额的增长,该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随之增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科学调整,合理规划,制定全市建设用地变化与边境贸易发展的协调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常静 《甘肃农业》2006,(10):54-56
边境贸易额在我国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一直较小,但边境贸易却有着独有的特点和作用,特别是对沿边少数民族经济欠发展区其影响力不应该被忽视。作者针对近些年边境贸易的规模发展的现状,站在经济全球化视角下,分析了边境贸易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发展边贸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云南腾冲是一个自然风光秀美、物种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的旅游胜地,同时也是个典型的边境民族县份。近几年来,腾冲县充分发挥边境口岸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旅游名县、口岸活县、  相似文献   

9.
钱璐  杨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103-4105
通过调查云南花卉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云南花卉旅游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探究云南花卉旅游产品开发方向和内容,结合资源、文化、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对云南花卉旅游的开发进行功能分区,即滇西北、滇西南、滇中、滇东北、滇东南,并对促进花卉旅游产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西安市在丝绸之路和南北旅游大通道方面的优势条件,指出西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西安旅游发展的思考: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发挥西安核心点的引领作用;以旅游文化廊道为轴线,提升西安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打响"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品牌;深挖区域文化元素,打造西安印象新名片。  相似文献   

11.
洪余  程燕  牟新利  陈丹  赵英  刘舒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75-375,377
通过分析"一村一品"的内涵,对重庆市万州区"一村一品"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结合地域特点,将该地区的品型分为文化旅游型、民族风俗型、农业观光型、森林度假型和峡谷风景型5类,为万州区的城乡统筹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贸易逆差扩大,市场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经常遭遇贸易壁垒。"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更好地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中的互联互通与贸易便利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村一品"是农村市场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对以村为基本单元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的一种表述。实践证明,发展"一村一品"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现强村富民的具体行动。云南省发展"一村一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目前,云南省涌现了越来越多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和专业化程度、特色鲜明的专业村,逐步形成了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为主导的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新格局。本文简要阐述了"一村一品"的涵义,分析了云南省"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一村一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环洞庭湖区“一村一品”战略的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永晖  吴晓  管益敏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52-5854
通过分析"一村一品"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发展动态,对环洞庭湖区农村"一村一品"的品型进行了研究,结合环洞庭湖区的地域特点,将该地区的农村品型分为精致农业型、生态养殖型、休闲旅游型和企业带动型4类开展分析研究,为环洞庭湖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战略与杂交水稻推广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技术是湖南乃至全中国农业一张闪亮的名片,为中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杂交水稻不仅在国内得到普遍推广,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也进展迅速,影响力与日俱增。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推出,必须借助国家战略东风积极推进该技术在全球的合理稳步扩张,占领更广阔市场,从而实现良性循环,为我国种业发展、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由于各国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不同以及受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安全、制度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推广中还面临技术适应、财务汇率、国际市场、政治制度、自然灾害等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必须加强杂交水稻种业技术推广的风险防控研究,构建有效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是黑龙江省开展科教兴农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证。文章论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应针对该群体深挖服务潜能,拓展服务方式,全方位配合学校培养优秀的“村村大学生”人才,为地区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提出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切入点,为山西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省上下迅速掀起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思潮。通过实例,探讨了山西"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及基本原则,提出了5个适应山西省的发展模式:龙头企业拉动发展模式,服务组织带动型发展模式,专业市场依托型发展模式,政产学研支撑型发展模式和旅游文化主导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林肥酒”是一款百年历史的文化名酒,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绿酒,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云南是旅游大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云南地方特色产品应抓住机遇,不断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本文以云南“杨林肥酒”为例,立足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通过阐述“杨林肥酒”的历史渊源及产品的发展演变,具体分析“杨林肥酒”结合旅游开发的优势,提出把“杨林肥酒”融入云南旅游市场的思路,作为一种促使云南地方特色产品做大做强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饶贵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415-17416
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生源特点、到课情况及其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个人文化素质、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角度,综合分析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逃课现象普遍,且逃课问题呈逐年加重趋势的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到课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余俊  潘文明  朱笑  曹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01-14804
以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青种枇杷观光果园的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研究区的产业状况、现状优势、现状劣势。通过对苏州市吴中区"一村一品"观光果园规划的研究,从项目定位、规划构思、功能分区、景点设计、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吴中区金庭镇"一村一品"青种枇杷观光果园的设计理念与做法,并以六大古迹、三大奇树为例,阐述了典型景观的规划方案。最后从高度、风格方面强调了建筑控制规划。该方案打破了许多地方农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差、园区景观建设杂乱无章的情况,提出了建设以生产为主,集旅游景点、生态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果园的规划理念,为探讨"一村一品"观光果园的建设思路,为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