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花菜田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方法] 以花菜品种雪宝1号F1代为试材,在田间系统调查基础上,分析合肥市西北郊花菜试验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各种群数量动态,计算群落均匀度和多样性。[结果] 调查共记录节肢动物25种,其中害虫12种,天敌13种。害虫主要优势种为菜蚜和斜纹夜蛾;捕食性天敌主要优势种为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害虫和天敌的优势种主要分布于花菜外层叶反面。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在10月上旬前较高,此后较低,在时间过程中呈稳定下降趋势。影响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是群落均匀度。 [结论] 调控花菜田节肢动物主要害虫优势种的种群数量,并保护天敌以提高群落的均匀度,是提高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江淮地区中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2种,害虫12种。天敌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青翅蚁型隐翅虫、四点亮腹蛛、拟水狼蛛和圆尾蟏蛸;害虫优势种为褐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褐飞虱、青翅蚁型隐翅虫主要分布于稻株下部;四点亮腹蛛和白背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中、下部;圆尾蟏蛸和稻纵卷叶螟主要分布于稻株上、中部。群落多样性在中稻生育中期最高,群落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以功能团为单位和以物种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群落特征在中稻生长发育期间变化较大,群落稳定性较低。  相似文献   

3.
江淮地区早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安徽江淮地区早稻田害虫和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6种,害虫12种.天敌优势种为草间小黑蛛、青翅蚁型隐翅虫、拟水狼蛛、四点亮腹蛛、八斑球腹蛛,害虫优势种为白背飞虱、褐飞虱、稻纵卷叶螟.草间小黑蛛、四点亮腹蛛、八斑球腹蛛、拟水狼蛛、白背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中下部,青翅蚁型隐翅虫和褐飞虱主要分布于稻株下部,稻纵卷叶螟主要分布于稻株上部.群落多样性总体上较稳定,早稻生育后期略高于前期,均匀度是影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以功能团为单位和以物种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群落特征在早稻分蘖期至乳熟期比较类似,但蜡熟期群落优势种突出,群落特征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对甘蓝田菜青虫及其捕食性天敌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菜青虫卵、幼虫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菜青虫卵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幼虫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中,中华跃蛛的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三突花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八斑球腹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最大,说明它的发生期较长、分布范围较广;草间小黑蛛与菜青虫卵和幼虫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斑踞鳌蛛,说明这两种天敌对菜青虫的跟随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5.
青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其时间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菜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和时间生态位的测定,共记录节肢动物22个物种,其中植食性害虫14种、捕食性昆虫2种、寄生性昆虫4种、蜘蛛2种。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桃蚜、南美斑潜蝇为青菜田优势害虫,青翅蚁形隐翅甲、菜蛾绒茧蜂、蚜茧蜂和草间小黑蛛为青菜田优势天敌。还分析了群落中主要物种的时间生态位,探讨了主要害虫和天敌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天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花椰菜田节肢动物群落秋季的系统调查结果,共有害虫8种,捕食类天敌7种,寄生及中性类3种,其中烟粉虱、甜菜夜蛾的危害最严重,烟粉虱群落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天敌有三突花蟹蛛、八班球腹蛛、草间小黑蛛。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间试验和系统调查方法,研究了甘蓝与大蒜不同比例间作对春甘蓝田主要害虫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蓝与大蒜间作可以降低春甘蓝主要害虫菜青虫和菜蚜的发生程度,提高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益害比,有助于提高群落的稳定性和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与甘蓝单作相比,1行甘蓝+1行大蒜间作,春甘蓝主要害虫菜青虫和菜蚜的种群数量分别下降了48.9%和35.6%,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益害比分别上升了17.9%和61.8%,减轻了采用其他措施包括药剂防治甘蓝害虫的压力,提高了防治效果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辣椒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系统调查得出,春季有物种43种,其中植食类有25种,捕食类有14种,寄生及中性类4种;秋季有物种20种,植食类有13种,捕食类7种。其中害虫烟粉虱、蚜虫和蓟马对辣椒的危害最为严重,主要天敌为八班球腹蛛、巢蛛、草间小黑蛛和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9.
捕食性天敌(蜘蛛类)对菜青虫的捕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甘蓝田的捕食性天敌(蜘蛛类)群落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分析,确立9种蜘蛛优势种,分别是中华跃蛛、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拟水狼蛛、条纹蝇虎、黄褐新圆蛛、中华螂蛛、三突花蛛和血色亮腹蛛.在室内试验中,分别测定这9种蜘蛛优势种对菜青虫卵和2龄幼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黄褐新圆蛛. 中华跃蛛和条纹蝇虎对菜青虫卵的捕食当量最大,黄褐新圆蛛. 条纹蝇虎和三突花蛛对菜青虫2龄幼虫的捕食当量最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跃蛛对菜青虫的控制作用最大,其次是八斑球腹蛛.  相似文献   

10.
室内研究了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雌成蛛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和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的捕食功能,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成蚜、若蚜及温室白粉虱1龄至2龄初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瞬间攻击力(a)分别为0.689 2、0.538 6、0.512 6,日最大捕食量(1/Th)分别为33.23、9.57、9.35头。草间小黑蛛有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捕食作用率相应降低;对菜蚜成蚜的捕食作用率(E)与自身密度(P)的函数关系式为E=0.202 6P-0.343 0。相互干扰可降低草间小黑蛛对菜蚜的寻找效应,但对其捕食量影响不大。菜蚜和温室白粉虱若虫的混合种群中草间小黑蛛偏嗜菜蚜。  相似文献   

11.
采用Levins(1968)生态位宽度(Bi转化为Bi′)和Hurlbert(1978)生态位重叠(Lij)指标,对湖北荆州秋冬季大白菜(Brassica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s(Lour)Olsson.)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和功能团的时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害虫中优势害虫菜缢管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Bi′居中,为0.6389,甜菜夜蛾(Laphygmaexigua Hubner)、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iBaly)与菜缢管蚜的Lij大于1;天敌中优势天敌八斑球腹蛛(Theridionoctomaculatum Boes.etStr.)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Sundevall)]的Bi′较小,分别为0.7170和0.6645,三突花蛛(Misumenops tricuspidatus Fabrici-us)与八斑球腹蛛、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与草间小黑蛛的Lij大于1;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以及青翅蚁形隐翅虫与菜缢管蚜...  相似文献   

12.
余雯  缪勇  高希武  刘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83-4385
[目的]筛选对秋甘蓝田菜蚜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研究了吡蚜酮、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阿.吡混剂、阿.氯混剂和吡.氯混剂6种药剂处理对秋甘蓝田菜蚜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及阿.氯混剂对菜蚜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药后7 d防效分别仅为20.21%、15.95%和27.49%。吡蚜酮及阿.吡混剂、吡.氯混剂对菜蚜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防效分别达97.37%、94.52%和93.29%,同时可显著提高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益害比,有助于提高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和天敌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结论]为实行甘蓝田菜蚜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曙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310-10311
[目的]研究Bt和阿维菌素对甘蓝田菜青虫种群动态、捕食性天敌群落主要特征指数及天敌一菜青虫益害比的影响。[方法]采用药剂处理和系统调查的方法。[结果]阿维菌素对菜青虫种群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Bt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不明显。Bt和阿维菌素处理对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对菜青虫发生高峰期的天敌一菜青虫益害比无明显影响。[结论]Bt和阿维菌素处理可以保护天敌对菜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测定了大蒜、薄荷、紫娇花等7种非寄主植物对蚜虫、小菜蛾和菜青虫3种甘蓝主要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及其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甘蓝大棚入口处种植大蒜、薄荷后,甘蓝上蚜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835%和5617%,小菜蛾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204%和4052%;种植大蒜和紫娇花后,菜青虫发生量分别减少了5536%和4152%。大蒜对菜青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甘蓝上蚜虫为10 m,对小菜蛾为05 m;薄荷对甘蓝上蚜虫的有效驱避距离为30 m,对菜青虫为10 m,对小菜蛾驱避效果不显著;其他处理对3种害虫的有效驱避距离均在05 m以下。总体驱避效果为:大蒜>薄荷>狭叶薰衣草、迷迭香、碰碰香、鼠尾草、紫娇花。  相似文献   

15.
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菜青虫连续为害春甘蓝结球始期和菜球充实期造成的产量损失,并应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春甘蓝上有青虫天敌的作用,建立了包括甘蓝生育期和菜青虫种群密度在内的产量损失模型和包含各类天敌作用的防治指标模型。结果表明,产量损失主要是由甘蓝结球始期的虫害造成,捕食性天敌对菜青虫控制作用最大,其排除作用控制指数为4.7107。根据防治指标模型,可求出甘蓝结球始期和菜球充实期以1-2龄幼虫、3-4龄幼虫、5龄幼虫为依据的防治指标,分别为每株14.13头、7.69头、3.44头(结球始期),29.34头、12.26头和6.93头(菜球充实期)。  相似文献   

16.
春季3种十字花科蔬菜昆虫群落的时间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9年 4~ 6月间 ,测定了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甘蓝、萝卜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的时间生态位 ,分析了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昆虫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 ,探讨了昆虫群落中各物种的竞争共存机制 ,并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不同蔬菜害虫天敌控制效应的定量评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