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RAPD-PCR方法对分布在云南省高黎贡山的尼泊尔桤木,分布在吉林长白山的色赤杨、西伯利亚赤杨和东北赤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分布在长白山的3种赤杨聚类关系较它们与尼泊尔桤木的关系更近,其中色赤杨和西伯利亚赤杨有更近的聚类关系,与它们对应共生的Frankia菌居群亲缘关系表现相似的特征;高黎贡山的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其次是色赤杨和西伯利亚赤杨,东北赤杨最低。桤木属植物与对应共生的Frankia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也一致。这些结果暗示着桤木属宿主植物和其Frankia菌共生物之间存在共进化关系。东北3种宿主植物与Frankia菌之间存在于种下基因型类群的共生搭配,表明共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可能存在基因型上的选择。Alnus-Frankia共生固氮体系的建立可能是单起源的。  相似文献   

2.
速生树种—赤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杨属在我省有两个种。一为赤杨(Ainus japonica sieb et Znccarini),又名水冬瓜赤杨,分布在旅大和丹东地区;另一为色赤杨(A.tinctoria Sargent),又名山赤杨,是引种在抚顺县哈达、清原县城郊、凤城县通远堡国营林场等地。  相似文献   

3.
赤杨是桦木科赤杨属的落叶乔木。在我省有两种:一为赤杨(Alnus japonicaS.et Z.)又名为水冬瓜;另一种为色赤杨(Alnus tinctoria Sarg.)又名为山赤杨。均为阳性树种,较耐寒耐湿,适应性强,多栽植在山腹部和沟谷地,在干燥的山坡和山顶也能成林。它的干形较直,生长迅速,材  相似文献   

4.
黎川岩泉自然保护区有小片零星野生拟赤杨,为发展本地树种资源,我们进行了拟赤杨大田育苗试验。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Hemsl.)Perk.〕又名“萝卜树”、“冬瓜木”,属野茉莉科。多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区阔叶林中,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天然更新良好,形成次生林常与枫香、翅荚木、香槐等  相似文献   

5.
赤杨是桦木科赤杨属的落叶亚乔木。在辽宁省有两种,一种为赤杨,又名为水冬瓜;另一种为色赤杨,又名为山赤杨。吉林省除上述两种外,还有东北赤杨、毛赤杨,均为阳性树种,耐寒、耐水湿,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且萌芽力较强,适应性较强。在辽宁、吉林两省多分布于中、东部山区、半山区,一般栽植在山腹及沟谷地。在干燥的山坡和山顶,也能生长。加上赤杨干形通直,枝叶繁茂,生长较快,材质轻软细腻,呈红棕色,可供建筑、模型、乐器、造纸等用。因此,它是辽宁、吉林两省东北山区水湿地主要更新造林的优良阔叶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下赤杨根瘤的固氮活性与碳消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赤杨(Alnus mandshurica)和毛赤杨(A. sibirica var. hirsuta)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林区,它不仅能适应山地高寒气候和贫瘠土壤条件,而且具有较强的结瘤固氮能力。许多研究表明,赤杨的固氮能力与温度条件关系极大。本研究试图从固氮酶活性与根瘤碳消耗的变化,来探讨两种赤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固氮效能。  相似文献   

7.
以最近3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布设标准地进行典型调查,研究毛赤杨林演替规律,结果发现了草甸植被变为毛赤杨林;毛赤杨林变为白桦林;草甸植被变成毛赤杨林,继而又变成含有白桦或其幼苗、幼树的毛赤杨林;毛赤杨林演变为草甸植被4种毛赤杨林演替规律.文中对演替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毛赤杨林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8.
辽东桤木林抗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东桤木(AlnustinctoriaSarg.)又名色赤杨,属桦木科(Betulaceae)赤杨属(Alnus)植物。该树种为15~20m高的乔木,分布于东北3省和山东省境内,生长于海拔200~1500m山地林中。具有耐瘠薄、萌蘖更新快等特点。其材...  相似文献   

9.
牡丹江林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主要山脉有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海拔多在 500~ 1300m。气候属北温带气候,同时又具有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夏季温暖多雨,年平均温度 3℃;无霜期 95~ 130天;年降水量 600mm左右,并集中在 6、 7、 8月。形成了适于毛赤杨生长发育的良好气候条件,因此,境内毛赤杨资源相当丰富,经多年调查,毛赤杨在我区的各山区储量都非常大,分布也比较集中。目前,在各林区只当薪炭材用,如果把它开发利用好了,其经济价值是相当可观的。 1毛赤杨的生态习性及繁殖法   毛赤杨 (Alnus sibirica)乔木或…  相似文献   

10.
1色赤杨的抗火耐燃性能色赤杨,又名辽东桤木,乔木,高生长15~20m,广泛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山东等省份。可生长于海拔200~1500m的山坡林中,具有生长快、耐瘠薄、萌蘖性强、更新快等特点。从1991年起在我省凤城县境内,应用耐火性较强的色赤杨树种作为...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在表示植物的变异中,有染色体数量的变异,即染色体数自然地增减,有倍数性、非整倍性、混倍性的现象。证实了在赤杨属(Alnus)的深山赤杨亚属中,2倍体种的染色体数经过2次加倍的过程,形成了8倍体种。如果看一下日本柳杉的自然多倍体,在苗圃地里出现了4倍体,另外,在造林地或在九州的乡土插穗品种和优树中,都有出现过3倍体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草苁蓉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草苁蓉的分布及特征草苁蓉(Boschniakiarosica)为列当科寄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山区的溪流两岸和凹形山地集水区的赤杨灌丛下,寄生于桤木属(AlnusMil)植物、东北赤杨或水冬瓜赤扬的地表层根部。草苁蓉植株高15~35cm...  相似文献   

13.
黑河地区毛赤杨的种子雨和种子库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河地区阔叶树种毛赤杨的种子雨和种子库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毛赤杨种子雨过程从每年8月25日到9月21日,其中9月1~7日是集中落果期,落果数量占总数的45.7%。霉烂是造成毛赤杨种子库亏损的最主要因素,霉烂果实的数量达到总量的96.4%。毛赤杨种子的自然萌发率低,仅为0.05%。  相似文献   

14.
郝伟 《防护林科技》2016,(2):102-104
文章根据日本赤杨在辽东地区的生长表现,研究了日本赤杨的生长习性,并通过解析木分析日本赤杨的生长过程,可为日本赤杨的育苗、营林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乡土树种拟赤杨1年生实生苗苗高生长过程进行定期观测,分析苗高生长的规律,以期为培育拟赤杨壮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林信良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4):54-55,72
设立标准地进行林分调查,在标准地中选取拟赤杨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采用生长对比方式分析拟赤杨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条件下,15年生天然下种的拟赤杨比17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平均胸径大60%,平均树高高38%,平均单株材积大3.2倍,在林分中表现出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东北赤场,是赤杨的一种,别名水冬瓜、东北皑木,属于桦木科,落叶乔木,高生长10~20m。生长于平坡和缓坡上,具有喜温、喜光、耐湿耐水、耐瘠、生长快、萌生性强、更新快等特点,材质坚实,用途广泛,根具有根瘤菌,是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东北赤场属东西伯利亚植...  相似文献   

18.
2016年8月,采用固定样地调查的方法,在遂昌湖山林场的赤杨叶Alniphyllum fortunei人工林中建立1个50m×50m的监测样地,并进行了乔木层调查。结果表明:(1)共记录到乔木树种4种,分别为赤杨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黄檀Dalbergia hupeana和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2)从空间分布看,该样地林分的混交程度较差,林木分化不明显,林分呈现均匀分布。(3)通过分析环境因子对赤杨叶胸径生长的影响,发现样地内只有土层厚度对赤杨叶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1)。为了促进遂昌湖山林场赤杨叶人工林的生长,本文认为该林分需要及时进行密度调控,并注意加强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19.
毛赤杨林的生态习性及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毛赤杨的形态特性及生长规律 ,对毛赤杨的经营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20.
拟赤杨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文荣 《福建林业科技》2000,27(3):31-34,74
利用 1 7年生拟赤杨人工林不同胸径的生物量实测资料所做的回归分析 ,确定了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方程 ,据此 ,结合树干解析资料对拟赤杨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及净生产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叶的净同化率 ,结果表明 ,拟赤杨林分在 6年生左右需适当间伐 ,1 3年生时应再次进行适当间伐 ,以提高林分生产力 ;其数量成熟期为 1 8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