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际上近来发展的农业增产新技术。冷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的研究,关键在于冷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研制;运用等离子体辉光放电技术产生的电子、离子、激发态活性粒子和紫外光等对农作物种子内能的激活作用,使作物发芽率提高,抗旱、抗病、生长旺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等离子体技术无变异、无污染、成本低,该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将对农业装备现代化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受航天育种的启发,种子在太空中受高真空、微重力和宇宙射线的影响发生了变异,经过选育而成为新的品种。等离子体发出的物理能量可以改变种子的内部机理,种子表面的细菌在等离子体能量刺激和臭氧的强氧化下被杀死。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机理是通过等离子体发出的各种能量作用于种子,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增强种子的健壮度,作物生长能力得到提升。经过处理的种子更加健壮,提高种子批的整体品质,种子个体之间的差异缩小,特别是幼苗的整齐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理种业工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是优质种子的重要标志,是保证增产的根本内因。传统种子播前处理容易造成土壤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在实际农业生产上的开发与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形下,物理技术开始在种子处理方法上得到研究与应用。为此,介绍了现代物理种业工程技术及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冷等离子体种子播前处理技术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作物育种新方法,将冷等离子技术真正应用于种子的播前处理;最后,总结了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为现代物理种业工程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是已经通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的种子处理技术,经过等离子体机种子处理能确保作物增产增收,同时还能增强作物品质。2008~2009年肇州县连续实施示范推广了两年,效果明显,2010年已经完成大面积推广的既定目标。通过两年跟踪实验示范,对等离子体种子机种子处理各项指标进行了详细汇总,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根据航天育种中宇宙等离子体射线对种子的刺激作用而应用的一种技术。当种子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机时接受各种物理能量的综合作用,激发种子潜能,提高种子活力,增加种子的健壮度。在不改变遗传特性的情况下使农作物增加产量并改变品质。  相似文献   

6.
1应用2004年,吉林省敦化市首次引进一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敦化市农机技术人员精心运作,将此项工作作为推广工作的重点。一是对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及作用进行了广泛宣传和人员培训。二是无偿为农民处理各类作物种子,建立了多个示范点,设立对照田,并进行全面跟踪指导和建立各阶段作物长势情况对比档案。由于操作得当,管理到位,当年就取得很明显的效果,各类作物在增产幅度、作物长势、粮食品质及抗病虫害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农民亲眼看到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DL-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太空机)是在农作物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其增产的专用设备,运用于粮食、油料、瓜菜等种子作物.该设备是国内首创的高新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此项技术是借鉴航天育种中宇宙等离子体射线对种子影响的物理作用,采用高压电弧等离子体照射与交变电感结合的结构,种子以自由落体的形式相继通过机器内的等离子体和交变电感区域,接受短时间的光照射,电感作用和臭氧杀菌消毒,激发种子的潜能,增强种子的活力,提高种子健壮度.种子经过处理后,发芽势、发芽率明显提高,作物根系发达、长势旺盛、抗旱、抗病能力增强,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一、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简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农业技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增产,通过等离子体发出的各种能量作用于种子,激发种子的潜能、提高种子的活力、增强种子的健壮度,使种子及作物后续生长的内在潜力得到提升。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明显提高,田间出苗整齐、长势旺盛、根系发达,具有抗旱、  相似文献   

9.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大葱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大葱种子进行小于20 s非电离幅射处理,研究该技术对于大葱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功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变化.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放置20 d进行发芽试验,当处理功率为240 W时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提高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10.6%和5.2%.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放置20 d和放置4d进行发芽试验,大葱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比对照有明显改变,并且具有一致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浅析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生产中,各类作物种子在播种前通常有一个对种子的选择和处理过程,选种和种子处理对其发芽、生长、产量以及果实的营养成分有直接影响。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在农作物播种前利用等离子体发生设备对种子进行处理,使  相似文献   

11.
正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一项物理农业技术,是农作物在播种前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达到显著增产的高新技术。该项技术的发明是受航天育种中宇宙等离子体射线刺激种子的启示,在机器中安装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形成部分宇宙等离子体的光电磁环境,种子通过机器时接受各种物理能量的综合作用,使农作物在不改变遗传特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增产潜力,增加产量并改善品质。该项技术的增产机理是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双城市农机推广站自2009年初,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引进两台DL-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太空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该技术是一项农业物理技术,是指在农作物播种前5~12天,用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种子进行处理,种子接受等离子体和交变电感作用后活力提高,使作物从种子萌芽到成熟整个生长周期,都具有综合优势,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搭建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台,应用冷等离子技术对农作物和饲草种子进行处理,寻找出最高发芽率的最佳处理剂量,分析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特性的影响。试验台的数据采集及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试验条件、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等关键参数的监测、控制和采集,为数字智能化种子处理机的研发提供条件,同时为开发可用于规模化生产的种子处理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搭建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台,应用冷等离子技术对农作物和饲草种子进行处理,寻找出最高发芽率的最佳处理剂量,分析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特性的影响。试验台的数据采集及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试验条件、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等关键参数的监测、控制和采集,为数字智能化种子处理机的研发提供条件,同时为开发可用于规模化生产的种子处理机提供技术支撑,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田间长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对苜蓿种子进行非电离幅射处理,研究该技术对于苜蓿种子萌发和田间长势的影响。利用不同剂量的冷等离子体处理苜蓿种子,经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种植试验,调查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越冬、返青、株高、分枝数、结荚数等,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发芽指标和田间长势均有明显变化。冷等离子体处理后放置4 d、20 d进行室内发芽试验,当供电功率为20 W时苜蓿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大幅提高,并且具有一致的规律性,处理后放置4 d各项发芽指标均显著高于放置20 d,说明放置时间影响冷等离子体处理效果,随放置时间增加苜蓿种子发芽优势下降。与对照相比,处理后苜蓿种子田间种植越冬性普遍增强,返青期提前,其中供电功率160 W的田间苜蓿株高、分枝数、结荚数提高幅度最大。说明该技术对苜蓿种子室内发芽和田间生长均具有重要影响,在生产上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优点是根系明显发达,使作物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出苗迅速整齐,为作物生长奠定了基础,生长旺盛;叶面积增大,光合速率增强,蒸腾速率增加,强化了作物代谢功能,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增强,保证了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了肥料的有效利用率,使土壤中的养分更多地被作物吸收,生育期提前,争取到作物生长发育的有效时间,促进早熟,增加产量,改善了品质。本文论述做好这项技术的应用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海林市于2008年引进大连博事等离子体有限公司研制的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3台,开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示范推广。通过对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及部分经济作物的等离子处理跟踪情况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能够使作物增产10%~30%,获得了很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8.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磁场种子处理、电场种子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鞍山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大屯中心示范农场,对玉米播前种子处理栽培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磁场种子处理可使玉米增产2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增产18%,电场种子处理可增产9%。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磁场种子处理、电场种子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可用于玉米、大豆、高粱、小麦等作物的种子处理.鞍山市农机技术推广中心选择大屯中心示范农场,对玉米播前种子处理栽培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子处理方法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磁场种子处理可使玉米增产22%,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可增产18%,电场种子处理可增产9%.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它仿照太空的部分等离子环境,形成一个具有光、电、磁及活性离子的局部环境,植物种子通过该环境处理,加速酶的转化,激活种子的生命力,增强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使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结果,整个生长周期都具有生长优势,以达到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