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从国外首次引入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育成苗种后进行海水池塘及网箱的养殖试验,并进行越冬试验及亲鱼的继续培育。结果表明:(1)经5.5 个月的池塘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31.1cm、体重515.0g,养殖成活率为82.85%。(2)经5.5个月的网箱养殖,个体平均体长达28.1cm、体重438.8g,养殖成活率为81.66%。(3)日本黄姑鱼养殖水温下限为5.5-6.0℃。(4)经25个月的池塘养殖、亲鱼平均体长达54.0cm、体重2700.0g。  相似文献   

2.
一、网箱养殖网箱的网目规格分别为15毫米、20毫米、35毫米和50毫米;网箱规格分别为3.5×2.5×1.5米、3.5×2.5×2.5米、3.5×2.5×3.5米和3.5×2.5×5米。15毫米网目是无结的机结网片加工而成;20毫米网目是有结的机结网片加工而成,网线为12丝;35毫米网目是有结人工编制网,网线为24丝;50毫米网目是有结人工编制网,网线为45丝。前三种网目规格适用于养殖4公斤以下的幼鱼,后一种规格适用于养殖4公斤以上的幼鱼和亲鱼。幼鱼从全长50~70毫米养殖到90~120毫米,使用15毫米网目的网箱;全长90~1200毫米养殖到210~230毫米,使用20毫米网目;全长达…  相似文献   

3.
4.
草鱼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家鱼\"之一,形体细长、生长快、肉质好、易销售,是大宗水产品.2020年在3335m2池塘内放养规格为410~420g/尾的草鱼3000尾(注射过疫苗),同时通过套养滤食鲢鱼、鳙鱼及掠食性鳜鱼,以对养殖水体进行生物调控及控制小型低值野杂鱼类,探讨池塘养殖草鱼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收获草鱼8050kg,平均规格2.91kg,成活率92.2%,投入产出比1:1.21.  相似文献   

5.
分析测定了网箱养殖和野生环境下黄姑鱼的肌肉营养组成,对两者的营养成份进行比较,采用现时的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粗蛋白、粗脂肪、灰分、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结果表明:野生和网箱网箱养殖黄姑鱼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为18.57%和17.55%;粗脂肪含量为1.86%和0.91%;灰分含量为1.81%和1.51%;常量及微量元素种类均比较齐全;18种氨基酸总量为22.03%和20.20%,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8.46%和9.31%,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7.56%和8.14%;主要脂肪酸有5类12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总量的61.6%和63.5%,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两者之和的含量为10.7%和10.1%。结论网箱养殖黄姑鱼肌肉中营养组成与野生的比较接近,其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脂肪酸含量丰富,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利用北方地区淡水池塘进行了一年四季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取得了一年四季养殖每667m^2净产鱼1640kg、净效益10250元,探索出一条池塘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8.
于朝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1):119-120
阜南县水产管理局、阜南县天水塘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在阜南县王化镇开展池塘设置网箱养殖水蛭试验。经过4个月饲养管理,收获水蛭鲜产品6 975kg,泥鳅1 500kg。网箱养殖水蛭,具有投资少,劳动强度低,易管理和操作,起捕灵活简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正> 蟹苗育成幼蟹,其成活率直接影响河蟹池塘养殖及人工放流的产量。湖泊蟹苗的放流回捕率通常只有2~3%,最高也只有5%。同样,用蟹苗直接在池塘养殖成河蟹的成活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蟹苗容易死亡和流失,长成幼蟹的比例小。故提高蟹苗培育的成活率,是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我们利用网箱在池塘内进行蟹苗育成幼蟹(0.5克左右)的试验,观察蟹苗生长变态的生活习性,并定期测定浮游生物、水温等,从中找出影响蟹苗育成幼蟹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力竭性运动前后日本黄姑鱼血清、鳃丝和肝脏中SOD酶活性、AKP酶活性和蛋白质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日本黄姑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氧化物酶(SOD)测试盒和碱性磷酸酶(AKP)测试盒和考马斯亮蓝结合法分别对其SOD酶、AKP酶活性和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力竭性运动后,日本黄姑鱼SOD和AKP活性都急剧下降,血清、鳃丝和肝脏中SOD酶活性大小顺序是血清肝脏鳃丝,AKP酶活性的高低顺序为鳃丝肝脏血清,蛋白含量变化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日本黄姑鱼的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不同暴露时间下铜离子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效应,建立了不同暴露时间下Cu2+浓度与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暴露时间分别为24 h、48 h、72 h和96 h时,Cu2+对日本黄姑鱼死亡概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8.907 5 X+0.526 3、Y=9.439 2 X+0.601 2、Y=9.805 6 X+0.683 5和Y=10.558 X+0.574 3,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得出Cu2+对日本黄姑鱼的相应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78 mg/L、2.924 mg/L、2.755mg/L和2.63 mg/L。根据化学品对鱼类急性毒性的危害分级标准,Cu2+对日本黄姑鱼的危害级别为高毒。  相似文献   

14.
在池塘中使用2 m×3 m小型网箱,用鲜白鲢和配合饲料饲养黄鳝167 d,获得较好收益,投入产出比1.0∶1.8,增重比1.0∶3.04,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运用刚体运动学原理及集中质量方法,建立了双体组合式网箱浮架、网衣、锚绳及浮子的受力运动方程数学模型,利用物理模型试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波流工况下,双体组合式网箱的锚绳受力、浮架运动及网衣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三类锚绳相比,连接锚绳受力最大,锚碇锚绳受力次之,网格锚绳受力最小;各种工况下,三类锚绳的受力随流速、波高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周期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减小;浮架中心点水平方向运动幅度总体表现为随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竖直方向运动幅度总体表现为随流速的增加略有减小,浮架中心点水平、竖直方向运动幅度随波高、周期的增加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浮架倾角随流速的变化不明显,随波高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随周期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网衣体积损失率总体上表现为随流速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波高、周期变化对网衣变形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优质粳稻新品种新稻24号的选育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选育适合新疆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方法]以秋田小町为母本,籼粳61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及多代系谱法选育.[结果]2007、2008两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试验结果增产9.61;,2008年生产试验结果增产5.37;.两年区域试验中的最高单产分别达到810和788 kg/667 m2.两年适应度达到80;.[结论]该品种2009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稻24号.主要特点是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稻米外观品质好 、食味口感佳,适合精加工优质稻米生产.稻谷多项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施足基肥,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改造后池塘运用微孔增氧、生物防病和微生态调水等技术,进行凡纳滨对虾的设施化养殖.结果表明,微孔管道增氧能极大地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并且充气均匀;微生态制剂调水也保证了水体的健康环境;生物防病技术由于在品种选择、投放密度和规格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最终导致对虾白斑病的暴发.经过一年的实施,虽然经济效益亏损,但为今后该技术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银花叶片Pn日变化影响因子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银花为材料,研究了其光合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整个日变化的时间段看,金银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光合有效辐射(PAR)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考察多变量系统申各变量间直接及间接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合有效辐射,其次是胞间CO_2浓度.  相似文献   

19.
对黄鳝在养鳖池塘网箱中养殖的生长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1250m2的养鳖池塘设置的32个网箱中共产黄鳝4512kg,平均每箱141kg,每平方米5.875kg,其增肉倍数为1.35,投入产出比为1∶2.6。经济效益显示,鳖池网箱养殖黄鳝是一种适宜我国目前大量闲置的养殖鳖场开发利用的有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