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超低容量喷雾杀虫是六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目前在非洲、美国、日本及西欧等地区已普遍采用。我国从七十年代开始使用这一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见过应用白僵菌进行超低容量治虫的报道。为了克服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害虫的抗药性和在防治过程中杀伤天敌等缺点,解决应用白僵菌粉剂治虫存在的菌粉运输量大、保存时间短、粘着力差,耗菌多等问题,我们从1979年起开展白僵菌超低容量防治松毛虫的研究工作,试图通过研究,把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技术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2.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由于各级党委重视,充分依靠群众,近两年来,我省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发展较快,防治面积逐年增加,治虫效果不断提高.全省由一九七二年的二个点生产白僵菌四千多斤,发展到一九七四年有二十个县三十个国营林场生产白僵菌原粉十一万五千八百多斤(含孢量一般在150-200亿/克),防治面积达十九万八千六百多亩.几年的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以下几个优点:  相似文献   

3.
我省松毛虫防治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防治面积一百三十六万亩(发生面积三百八十八万亩),特别去年以来,一些地区大力推广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龙溪地区防治十八万亩中,应用白僵菌防治的面积占十七万多亩,大量应用白僵菌治虫的龙海、长泰两县已基本控制了松毛虫大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省近几年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使白僵菌生产逐步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治虫效果,省林科所最近召开了全省生物防治松毛虫技术座谈会,并起草了“白僵菌生产及使用技术试行规程”,经省林业局审核于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一日印发各地区林业局、林科所参照试行,现予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5.
白僵菌防治农林害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点,防治害虫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973年,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达80%以上。1977年以来,我们在防治松毛虫的基础上,应用白僵菌对竹斑蛾进行了防治试验,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三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工作,是由不认识到认识,由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共生产白僵菌43.8万斤(含孢子50亿/克),防治松毛虫100.4万亩,占防治松毛虫面积的45%。目前,全区普遍应用白僵菌治虫,效果较好,基本控制了松毛虫为害。现将防治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松毛虫的群众运动中,生产和应用白僵菌治虫,在我省发展很快,一九七六年有四百多个生产点,共生产白僵菌原粉八百三十吨,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了二倍,治虫面积一百一十八万六千亩,比一九七五年增加一点二倍。但由于受到房屋、设备等限制,其生产仍不能满足治虫的需要。为了进一步简化白僵菌生产工艺流程,节约原料、设备,加快生产速度,满足治虫需要,我省天门县长寿林场、钟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从六十年代开始对林木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应用白僵菌、青虫菌和赤眼蜂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杨树桑天牛等林木害虫,取得明显效果。从1972到1984年,全省应用生物防治松毛虫面积达1050.98万亩。尤其是1975~1979年,全省每年生产白僵菌粉270~960吨,治虫59~130万亩,繁殖赤眼  相似文献   

9.
白僵菌菌粉是福建省用于防治森林害虫的主要微生物杀虫剂。但由于各菌厂生产的菌粉质量不同,致使防治效果差异很大。为了确保菌粉质量,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我们制定了福建省白僵菌菌粉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通过四年的试行,证明所制定的标准是可行的。实行白僵菌菌粉质量标准,对保证菌粉质量,提高以菌治虫效果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白僵菌是一种好气性真菌,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它具有效果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劳力、价格便宜、不污染环境、不杀害天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因此,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1975年,我县高桥公社有6000亩松林严重发生松毛虫害,有的松针被吃光,有的新梢被吃掉,成片松林象火烧一样。公社党委坚持学理论,抓路线,深入发动群众大打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歼灭战,松毛虫受白僵菌感染死亡率一般为60-70%,高的达8O%以上,现在山上松针一片青,社员一致反映白僵菌就是好。作用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一定要掌握温、湿度。白僵菌发育范围较广,在1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松林内应用白僵菌对家蚕的直接影响,以解决“治虫”与“保蚕”的矛盾,我们在放菌林间作了饲养春、夏、秋三季家蚕的观察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供试菌株:东风208。二、供试蚕种: 春蚕:华合×东肥夏蚕:东34×苏12 秋蚕:603×东34 三、试验方法: 在连续七年施放白僵菌治虫效果比较稳定的毛竹园林区松林内搭一竹架蚕棚,用塑料薄膜作活动的棚顶与棚壁。在饲养春蚕期间,当气温高时掀去棚壁薄膜,以便通气。  相似文献   

12.
在法国应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米尼埃尔生物防治站是法国专门从事以菌治虫的研究单位,特别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分别简述如下:白僵菌的研究与应用(一)白僵菌的分类与优良菌株选育法尔哥(FARGUES)等用电泳和免疫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大桂山林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连续控制了五年(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三年)没有发生松毛虫灾害。今年在与场接壤的仁义、信都等公社的一些地方出现了松毛虫的灾情,而林场几十万亩松林也安然无事。实践告诉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要着眼于“防”,要  相似文献   

14.
昆虫在越冬期间易于发生真菌病害,被真菌寄生死亡的比率较高。在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过程中,也发现有这种现象,我省松毛虫一般以四岭幼虫在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越冬场所多在树皮裂缝,或在针叶丛中集结成团,也有在树干基部杂草中越冬的在以菌治虫时,于10月至11月中、下旬期间,将白僵菌施放林间,让白僵菌孢子附在松毛虫体上带菌越冬,第二年二月底至三月上旬,松毛虫上树活动时止,松毛虫越冬期长  相似文献   

15.
本刊于1981年第一期发表了我所沈文生同志一九六四年对“苏云金杆菌和白僵菌感染木薯蚕的毒效试验研究”一文,证明白僵菌只能侵染马尾松毛虫,不感染木薯蚕,由于近年来应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面积逐步扩大,效果较好,对控制害虫的大发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蚕业部门则担心白僵菌对蚕业生产造成危害,提出不要在林间使用白僵菌防治害虫,因此,我所孙明雅、施仲美同志又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白僵菌对木茹蚕可以感病,但致病率很低,现发表此文。  相似文献   

16.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和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研究以及二十二年来在省内66个县撒放900t白僵菌粉,防治142万余亩松林松毛虫,实践证明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不会影响养蚕业,不会增加家蚕的僵病数量,这主要是由于防治松毛虫用的是松毛虫白僵菌,它对家蚕致病力低,对松毛虫致病力高,菌株不同;放菌治虫后,白僵菌数量很快消退到原来自然界的水平;松毛虫白僵菌在自然界的数量达不到使家蚕致病的数量。白僵菌的生产解决了三大技术难点:产品干燥技术,机械分离白僵菌孢子技术和高孢粉生产技术。解决了白僵菌的生产问题。明确了使用方法:纱布袋撒粉、机械喷粉和飞机喷洒;确定了放菌量,常规菌粉0.5~1.0kg/亩,高孢粉1.0~10.0g/亩;明确了放菌时间,每年10~11月份,3~4月份防治越冬代松毛虫;浙南、浙东南、沿海县市是我省最适合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地区,白僵菌的防治效果在70%以上。解决了白僵菌的使用问题。全省已广泛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有些地区白僵菌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1/3,已成为我省防治松毛虫的主要手段。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挽回损失折合人民币3184.09方元,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现害虫感染白僵菌死亡后,僵硬的虫尸可以保存三年以上,使林内长期保持病源,控制虫害大量发生.我县低庄区5万余亩松林,是常灾区,以往松毛虫大发生,总是动员大批劳力和药械治虫,防治工作非常被动.从1973年以来,是采取施放白僵菌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使全区5万亩松林生长良好,6年来控制了松毛虫灾.1975年春季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几种方法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为取得理想效果,必须具备白僵菌寄生、发展的条件。否则,达不到治虫的目的。现介绍我市多年来的几种方法:1.带菌越冬于九月、十月对第2代、第3代越冬松毛虫幼虫群体布菌,使白僵病在松毛虫群体...  相似文献   

19.
白僵菌是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应用面积最广、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生物制剂。近几年,全国每年用白僵菌防治森林害虫的面积约54万公顷,是南方各省开展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广东、广西和福建,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的面积占整个防治面积有的高达70%以上。白僵菌虽然早在50年代就已在农林害虫防治上得到应用,但林业上大规模地生产和应用还是1970年林业部在广东新会县召开白僵菌防治现场会议之后,南方各省几乎都建有白僵菌厂,有的多达几十家,北方部分省也有的建  相似文献   

20.
白僵菌与溴氰菊酯混用防治刚竹毒蛾增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通过应用白僵菌、溴氰菊酯粉及其白僵菌与0 05%和0 075%溴氰菊酯混合粉,对刚竹毒蛾进行了室内外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白僵菌和溴氰菊酯的混合使用存在着增效作用,以白僵菌加0 05%溴氰菊酯粉(4∶1)防治效果较好,大面积防治平均效果达96%以上,较单用菌粉和药粉效果分别提高14 4%和23 9%,能及时有效地控制住高虫口林分害虫的严重危害。单独使用白僵菌或溴氰菊酯粉防治刚竹毒蛾药效比不上混合使用的效果,证明溴氰菊酯粉可作为白僵菌粉剂的增效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