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湖泊、水库鱼类定向移植增殖的意义 我国淡水养殖,主要包括小水面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湖泊、水库养殖等。 池塘养殖,近30年来,特别是 1978以来,经过体制改革,通过改造老鱼塘,开发沼泽、低洼荒滩、盐碱地,发展城郊养鱼,建设商品鱼基地,进行养鱼池塘的标准化配套建设,提高养鱼技术水平,应用增氧机,配合饲料,推广优良品种等有效措施,所以无论在扩大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单产,增加养殖总产,提高优质鱼的比重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我国池塘养殖面积为1082.73万亩,养殖产量为49.7万吨…  相似文献   

2.
盐碱地池塘由于受土壤成分的影响,池塘水质呈微咸水和咸水状态,在开展水产养殖过程中,池塘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与非盐碱地池塘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且病害较严重。为解决盐碱地池塘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盐碱地池塘的生产效能,农业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连续几年下达了有关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方面的科技项目,旨在促进盐碱地池塘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在主持完成农业部下达的“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项目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总结出了一套盐碱地池塘养殖技术,仅供参考。一、养殖品种的选择盐碱地池…  相似文献   

3.
名贵优质鱼类养殖技术系列讲座(之五)尼罗罗非鱼陈新民(长沙市郊区畜牧水产局410008)尼罗罗非鱼(以下简称罗非鱼)具有比其他罗非鱼生长快、个体大、耐肥、耐低氧、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是目前最容易推广和最适合肥水池塘及城郊养鱼的主要养殖品种。一、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4.
在低洼盐碱地开发利用中,鱼池不仅可以用作发展渔业生产,而且还有其它的功能。只要鱼池的多功能作用能够得到合理发挥,鱼池台田区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就能取得较大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鱼池养鱼低洼盐碱的鱼池虽然具有多种功能,但是用其养鱼是开发利用低洼盐碱地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把鱼池利用好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科学养鱼。1.1养殖品种的选择水是养鱼生产的基本环境。各种鱼类生活习性不同,对水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低洼盐碱地水质类型比较复杂,特别是矿化度,变幅较大,放养鱼类要…  相似文献   

5.
刘富强  樊铮 《齐鲁渔业》2014,(12):28-29
陕西省沿黄河滩涂有连片精养鱼塘1333hm2(2万多亩),是该省重要商品鱼基地之一。盐碱地池塘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作为“陕西省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关键技术,对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有益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微孔增氧技术、名优品种养殖技术、以“鱼一棉”生产模式为主的综合养鱼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在沿黄河盐碱滩涂池塘项目区推广3年,取得较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山东淡水养殖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雄 《齐鲁渔业》2000,17(2):9-10
1调整优化池塘养殖结构 20年来我省依靠草鱼、鲢、鳙、鲤、鲫、编等传统的养殖鱼类,解决了人民“吃鱼难”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乡不同阶层间收入差距拉大,对水产品的品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不是‘吃鱼难”的问题,而是要“吃好鱼”。因此,养殖种类应该努力适应市场需求,这样才能提高经济效益。除继续发展传统鱼类外,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因地制宜进行结构调整,生产市场短缺、经济效益高的种类。2大力发展生态养鱼 近20年来淡水养殖发展较快,不少地方盲目追求高产,忽略了养鱼排放的污水是否…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池塘养鱼技术措施盐碱地池塘,受周围土壤成分的影响、水质的矿化度、PH等偏高,水中各种阴、阳离子变化剧烈。多变而不稳定的水质,直接影响了养殖鱼类及其饵料生物的生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盐碱地池塘要高产稳产,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排除盐...  相似文献   

8.
钱华 《水产养殖》2009,30(5):20-20
水深2m以下的浅水塘,不符合养鱼高产标准,要全部改造成深水塘又非一朝一夕能办到。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浅水塘养鱼获得高产的经验。 1因池制宜,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 浅水池塘养殖什么品种,应根据水体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可使养殖户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盐碱地池塘养鱼高产技术措施盐碱地池塘;受周围土壤成分的影响,水质的矿化度、PH等偏高,水中各种阴.、阳离子变化剧烈。多变而不稳定的水质,直接影响了养殖鱼类及其饵料生物的生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盐碱地池塘要高产稳产,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  相似文献   

10.
<正> 淡水白鲳具有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池塘主养淡水白鲳(占80%),配养其他鱼类(占20%),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能显著地提高养鱼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保持淡水白鲳的自然风味,现简要介绍这一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池塘主养鳊、鲫鱼高产试验薛建德,江幼良(上海市青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市青浦县赵屯水产养殖场)鳊、鲫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向为上海市民所喜爱,是郊区淡水养殖的重要品种。为提高池塘编、鲫鱼产量,增加池塘养鱼经济效益,在青浦县科委和水产局的支持下,我...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系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近10年来,随着加工、出口贸易的发展,罗非鱼成了我国南方一个非常重要的咸淡水养殖品种,广大养殖企业与养殖户对种苗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利用池塘网箱培育罗非鱼苗,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经济效益好。可以提高放养密度,同一池塘可以放养不同批次与规格的水花,可提高池塘利用效率,并且培育的鱼苗规格整齐。现将池塘网箱育苗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许多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而其中又多为盐碱、涝洼地。其开发普遍采用开挖池塘,抬高地面的“上粮下渔”模式。这一模式无论是从改造盐碱地,还是从整个生态、社会效益看,都是比较成功的。池塘养殖成为该地区淡水养殖业的主体。目前较为普遍的经营方式是池塘养鱼,精养高产,台田种植粮棉等作物。池塘养殖以鱼为主,兼养虾、蟹、甲鱼等,其亩效益一般为loo(k-200元。淡水养殖品种在六七十年代是四大家鱼当家,八十年代后新品种不断被开发和引进,养殖品种日益多样化。一大批名特优新品种丰富着城乡人民的菜篮子。黄河三角…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应对人们一年四季吃鱼的需求,许多养殖户选择在冬季养鱼。但是由于冬季气温低、鱼类活动少、摄食力减弱等特点,很多养殖户疏忽冬季鱼类养殖管理,导致越冬鱼类死亡率上升,经济效益不尽如人意。下面总结了几条冬季养鱼的注意事项:1.清理池塘挖去淤泥,铲除杂草,加高加固池塘。经过改造,既增加了池塘的容水量,也改善了池塘环境。修整好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生石灰、漂白粉等。2.合理放养鱼苗要消毒和免疫。鱼苗下塘时应进行药物浸泡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与渔业》2008,(2):38-39
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重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降低了内源性污染带来的危害,生产出的水产品品质好,符合无公害标准。该技术严格执行水产技术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水质调控技术、80:20养鱼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和综合养鱼技术等,改善池塘水环境,减少应激性,为鱼类栖息、摄食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  相似文献   

16.
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白鲳80∶20成鱼池塘高效养殖模式研究鲍传和(安徽农业大学水产系,合肥230036)在池塘养殖时主养品种(吃食性鱼)占80%,配养鱼类(滤食性鱼)占20%,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在养殖中保持良好水质,简称80∶20模式。这一健康养殖模式打破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17.
王友谷 《内陆水产》1997,22(10):11-12
近年来,各种渔用物资价格在不断上涨,而鱼价基本平稳,加上鱼类病害不断发生,使得池塘养鱼效益显著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促进池塘养鱼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应挖掘养殖内部潜力,依靠科学技术进行技术改革,发展渔业生产,以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1确定合理的养殖结构合理的养殖结构是取得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首要条件。广大养殖户应认真分析市场,看准行情,结合本地的实际,以价高畅销的品种为当家鱼,减少价低滞销的品种,提高养殖品种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做到消费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需…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鱼技术,为现代渔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北方地区是我国鲤鱼主要养殖区域,其中以鲤鱼为主养品种、搭配滤食性鱼类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之一,符合北方地区的区域特点。但是,传统的鲤鱼品种存在着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等现象~([2])。福瑞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洒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出的鲤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好、饲料转化率高、适应能力强和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多品种搭配混养和正确的放养量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搞好合理混养、掌握好正确的放养量可以合理利用饵料资源和水体资源,可以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取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实现水体综合利用、生物结构合理配置、经济成份优化组合,水产养殖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正>水质调控是淡水池塘养鱼关键技术之一,在池塘养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建立在池塘生态学基础上,通过测量、观察以及人为干预,调控出适合养殖鱼类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生产安全、高产高效的养殖目标。一、淡水池塘水色的表现及水质观测池塘水色与池水中主要浮游生物种类密切相关,要每天巡塘观测池塘水质,通过肉眼观察水体颜色,再结合水质检测和生物学测定,就可以及时发现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