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许多农户都喜欢散养一些土鸡.因土鸡肉和鸡蛋吃起来味道非常可口,并且是绿色天然食品,深得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部分农户技术缺乏,散养鸡死亡率较高,费钱还费力。下面笔者就谈谈在农村怎样才能养好散养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农村散养鸡深受人们喜爱。春季一到散养鸡的养殖数量就会增多,但由于农村散养鸡没有固定的饲料配方、鸡雏就近购买或自家留种、饲养量有多有少、接种疫苗的种类少甚至不接种疫苗、养殖者技术缺乏、造成散养鸡的病死率较高,产蛋量少,饲养周期长等许多的技术问题。下面就农村散养鸡的饲养技术要点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如今,我国农村地区进行鸡养殖时大多采用散养的方式,与笼养方式相比,采取散养方式的鸡肉更加鲜美,但是养殖周期比较长,而随着散养农户数据的不断提升,鸡疫病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主要对农村散养鸡疫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阐述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推广,最后研究了农村散养鸡疫病防控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农村饲养的本地鸡肉质好、味道鲜,深受消费者喜欢。但由于其生长速度慢,农户零星散养量不多,因而养殖者的总体经济效益不高,难增收致富。采用优质高效养殖本地鸡,既能达到保持土鸡肉味特色,又有较快的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5.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是农村散养鸡群中常见疫病之一。最近几年,虽然鸡养殖产业不断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但在广大农村地区鸡散养仍是主要养殖模式。农户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防疫意识,疫苗注射不到位,常常引发多种疾病发生,鸡痘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种疾病可以危害任何日龄的鸡,其中以雏鸡危害最为严重,基于此,做好鸡痘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改变,散养鸡的养殖方式逐渐兴起,由于散养鸡、跑山鸡的肉质紧实鲜美,散养鸡和跑山鸡的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由于散养鸡与圈养鸡在饲养管理上存在差异,部分养殖户不懂养殖技术及防病技术,导致饲养的散养鸡不同程度出现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7.
纪嘉萍 《兽医导刊》2022,(4):160-161
农村散养鸡是一种具有双重优势的鸡养殖产品,兼具产蛋优势与肉食价值,具有较高经济效益.辽宁省是"养鸡大省",辽宁各个县城内均有不同规模的鸡养殖场,比如:凤城内的鸡养殖场.根据辽宁凤城农村散养鸡的实际养殖情况来看,散养鸡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能够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发挥散养鸡的养殖优势,建议养殖户要加强对农...  相似文献   

8.
<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关注,使得生态散养的土鸡及土鸡蛋在市场上颇受人们青睐,饲养土鸡市场前景广阔。各地大量利用荒草荒坡、林地和果园地等闲置地放养土鸡,由于散养鸡所处养殖环境的影响,球虫病已经变成养殖中重点防治的疾病,一般情况下,鸡球虫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而且耐过的鸡只生长发育缓慢,导致养鸡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影响鸡群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东地区是青海省家禽生产优势产区,肉鸡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到全区的84.66%,蛋鸡散养户的饲养量占到全区的81.66%。农民散养户养殖鸡既可以防止荒废土地,又为当地的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做了贡献,有利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但农户散养存在着饲养品种差、养殖方式落后、基础设施简陋,消毒和免疫意识差,导致整体产值低、产业化水平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海东地区农户散养鸡健康发展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农村,春、秋两季是农户饲养散养鸡的季节,农民多从家禽市场购回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的雏鸡进行饲养。但由于饲养方式的差异,往往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笔者从多年农户送检的病、死鸡剖检和诊断上,总结出了一些农户在饲养散养鸡时存在着以下误区,现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1.
在广大农村,农户散养鸡历史悠久,但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据笔者对我县部分乡村农户散养鸡成活率情况调查,农户散养鸡的平均成活率大约为67%,“春养夏死”已成为少数农户的“规律”,甚至出现个别村庄“全军覆没”的现象,现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养殖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养殖行业类别也越来越丰富,鸡鸭作为常见的家禽,是用户养殖较多的品种。在农村散养鸡中鸡痘是一种常见疾病,给农户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农村散养鸡鸡痘发病机理以及诊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在农村208户贫困农户的庭院周围作物地、园林地等处尝试散养土杂鸡,每只鸡均获利7.8元.取得明显实效,现正在农户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散养出的鸡风味独特、品质好、味道鲜美、无腥味、销路好,深受消费者欢迎,所以价格好,效益高。其养殖技术是传统和现代养法的结合,也是舍养技术的延伸,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商品土杂鸡散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康国俊 《畜牧市场》2007,(11):60-61
秀山县今年二季度鸡的存栏数是755036只,其中散养土杂鸡存栏722486只。虽然广大农户素有散养土鸡的传统习惯,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但随着市场对土杂鸡的需求,现代土杂鸡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规模土杂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与传统土法养鸡有很大不同,根据秀山县中和、平凯、三合等乡镇规模土杂鸡养殖场近两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出商品土杂鸡的散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养殖是散养户和规模鸡场、农户鸡场并存,再加上进口种鸡病原体的携带,使得鸡传染病越来越多,而许多养殖户不注重消毒和环境卫生的控制,使养殖环境越来越差,养殖效益大打折扣。所以,目前养殖场的消毒管理急需加强,消毒意识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走地鸡,又称果园鸡、跑山鸡,是农户利用自家的田地、果园等场地,喂食现有的玉米、菜叶和米饭等饲料饲养的鸡。走地鸡以其“健康、肉鲜、味美”而颇受粤东地区人们的欢迎。但是,因为养殖走地鸡的农户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导致多数散养的走地鸡成活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现结合本地区走地鸡养殖的实际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由于缺乏合理的饲养管理,鸡群易发生各类疾病,而鸡发病后,又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导致雏鸡成活率很低,甚至全群覆没。笔者根据多年对病死鸡解剖、诊断以及对农户散养鸡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调查,总结出散养鸡病死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8):157-158
<正>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生猪养殖从散养逐步向养殖小区、规模化、现代化发展,但农户散养仍然占很大的比重。由于当地年平均气温比较低,养殖时间短,散养农户不注重饲养技术致使养殖经济效益比较低下。为了使农村散养户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掌握生猪养殖技术,对近年的推广生猪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养鸡大多采取散养的养殖方式,管理比较粗放,有较高的疫病发生风险。为了提高农村散养鸡的养殖效益,畜牧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相关疫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基层畜牧服务站的作用,做好普法宣传,落实各项疫病防控的技术和措施,力争做到群防群治,最大程度上保障散养鸡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由于散养鸡群养殖环境恶劣且管理者技术不全面,本文重点叙述了散养鸡的养殖细节和卫生防疫工作,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