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由于鳖繁殖期较长,致使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致,个体大小也不同。有些稚鳖孵出后不久.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摄食生长期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来不及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刚孵出的稚鳖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因此,当年稚鳖往往死亡率比较高。要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就必须在稚鳖的饲养管理中采取下列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稚鳖个体生长发育良好是安全越冬与提高幼鳖成活率的先决条件,也是保证人工养鳖经济收益的关键技术。稚鳖生长发育不但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也取决于稚鳖出壳前卵子的状况及母鳖的体质。为了探讨人工养鳖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母鳖个体大小对产卵及稚鳖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观察。试验亲鳖均是1987年5月12日捕捉的野生鳖,经过挑选而得。按其个体大小分为三  相似文献   

3.
本场开展人工快速养鳖历史悠久,近年来已形成从亲鳖繁育生产稚鳖,直到把稚鳖养成上市商品鳖,以及从中选择部分鳖培育成亲鳖投入再生产,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饲养管理经验,具有年饲养4万只过冬幼鳖的生产能力c随着规模的扩大,为完整数据记录,并有效地进行利用,分析生产过程中诸生产要素(天气、水温、水质、饲料质量等)之间的相关影响,对全场进行生产调度和销售,追求设备的充分利用与市场最佳销售时机。本场于1995年初投入了计算机“养鳖生产管理系统模式及实用程序的研究”工作,该系统是根据养鳖场的实际生产、饲养情况等完整的生…  相似文献   

4.
<正> (一)鳖病的预防 鳖在自然界生活很少生病。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尤其集约化程度高、饲养管理不当,如果喂养不符合营养需要的饲料、水温突变或水质污染、生活环境恶劣等致使鳖体衰竭,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滥用药物,从而引起鳖病。对鳖病必须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鳖病的发生多起源于外伤,开始多为单一病原感染,进而发展成并发症。 预防鳖病应从加强管理入手。鳖种运回后应进行隔离检疫,单独饲养。采取适宜的放养密度,注意及时分养,合理配制配合饲料和鲜活饲料,搞好水质和水温的控制,及时更换池水或注入新水,并定期用漂白粉、生石灰对养殖池、饲具和鳖体  相似文献   

5.
稚鳖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亲鳖的繁殖期较长,在鳖人工繁殖过程中,当年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个体差异很大.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稚鳖孵出后不久,往往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生长期较短,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等不到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刚孵出的稚鳖个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稚鳖养殖死亡率较高.为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鳖人工繁殖有关技术及影响鳖卵受精率、孵化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的研究表明,2a供试亲鳖8100只,产卵172229粒,受精率88.83%,孵化稚鳖141852只,孵化率为92.72%,其中利用自制亲鳖促性腺发育配合饲料投喂比天然饲料投喂的雌亲鳖产卵量提高23.32%;利用LRH-A对亲鳖进行人工催产的受精率为91.82%,比自然产卵受精率(85.13%)提高6.69%;保温越冬稚鳖4800只,成活率95.3%,比常温越冬成活率(81.75%)提高13.55%;平均饲养稚鳖229d,增重倍数为5.14,饲养幼鳖3400只,成活率97.01%,增重倍数为7.63。  相似文献   

7.
稚鳖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亲鳖的繁殖期较长,在鳖人工繁殖过程中,当年稚鳖孵出的时间不一,个体差异很大。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稚鳖孵出后不久,往往气温就逐渐下降,适宜鳖的生长期较短,通常只有2-3个月,有的甚至等不到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刚孵出的稚鳖个体小(约4克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能力弱,稚鳖养殖死亡率较高。为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应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1.稚鳖期鳖从出壳到当年底越冬为稚鳖期。这一阶段由于鳖体幼嫩,活动力不强,容易大批死亡,必须精心饲养。一般孵化后2~3天,当卵黄囊吸收完后,稚鳖开始摄食,就要进行人工投饵。起初可投喂水蚤、蚯蚓等,每天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0%左右。稍后即可投喂蛋黄、鱼肉、螺肉、猪肝等,每天投  相似文献   

9.
甲鱼(鳖)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具有滋补保健功效,便于鲜活运输,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野生鳖资源减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进行甲鱼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已受到重视。潢川县农科所甲鱼实验场,从1985年开始,对甲鱼的人工繁殖和人工饲养开展了广泛  相似文献   

10.
鳖饲料投喂需把三关要使人工饲养的鳖获得高产,合理投喂饲料是关键.因此,在投喂鳖饲料时,需把好三关:一是保证饲料营养丰富.鳖饲料应以富含高蛋白的动物性饲料为主,鲜活的螺狮、蚯蚓、黄粉虫、蚌、鱼、虾、红虫以及加工肉类的副产品等,并辅以含淀粉的植物性饲料,...  相似文献   

11.
中华真地鳖生命力极强,只要饲养管理得当,几乎不得病。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特别是成虫期,如果管理不善容易引起病害。  相似文献   

12.
李克玉 《云南农业》2005,(10):15-15
稚鳖饲养要求技术管理水平高,必须采取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稚鳖的成活率。由于鳖的繁殖期较长、稚鳖的出壳时间也不一致、个体大小不一,每年秋后稚鳖孵出不久,有的还没能摄食生长就已进入冬眠期。由于刚出壳的稚鳖体小(一般4g左右)幼嫩、觅食能力差、抗病较弱,不少养殖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鳖的饲养和鳖卵的孵化试验,以及冬眠期的加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鳖在30℃的水温中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同,饲料报酬也最高;鳖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砂子温度为30℃此时孵化成绩是最高的;冬眠期进行加温饲养鳖能正常生长,证明了鳖的冬眠是为了躲避低温而进行的,并不是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理阶段。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养鳖(甲鱼)实践证明,搞好鳖的冬眠前管理是夺取来年养鳖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因为冬眠前的这段时间是鳖尤其是雌鳖增强体质、体内贮存营养、准备冬眠等生理活动的重要时期。这阶段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亲鳖能否安全越  相似文献   

15.
由于近年来乌龟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大量捕捉,野生乌龟的资源日趋下降,并有枯竭的可能。开展人工养殖,即可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也能够使该物种得到有效得保护眼1演。1成龟(或亲龟)的饲养1.1成龟(或亲龟)饲养场所的选择与建设乌龟的饲养与一般水栖龟类及鳖的饲养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16.
鳖爱吃动物性饲料,饲养成本高。以下介绍鳖螺混养低成本、高效益的养鳖新方法。在50平方米的水池内放养40只鳖,同时放入成年福寿螺10千克,每天只要向池内投适量的菜叶、青草供福寿螺摄食  相似文献   

17.
鳖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多以螺、蚌、鱼、虾为食。在人工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天然饵料的来源往往不足,而且价格也较高,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养鳖业的发展。发展人工配合饲料是降低养鳖成本,满足鳖生长所需营养的必由之路,下面介绍几种鳖的人工饲料配方,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鳖是一种优质水产品,市场价格昂贵。鳖以动物性饲料为主,饲养成本较高。鳖、螺、鱼混合饲养,则可明显提高其养殖效益。鳖池应选择在水源充足,管理方便的地方,面积一般在100~200平方米左右,池深1.5米左右。池堤上用砖砌约50厘米高的防逃墙,墙顶用塑料布或塑料瓦盖檐,宽50厘米左右。池中设高出水面的小砂丘供产卵和休息用,池底用砖、石搭成数个小窝让鳖白天穴居。冬季可在池面上加盖塑料大棚,使水温达20℃以上,一般饲养至第二年即可出售。饲养密度为每100平方米投放体重50克左右幼鳖80~100只,福寿螺30公斤,另外,再搭配白鲢或自鲫100尾,花鲢50尾,也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素对鳖的影响很大,人工养殖的生态环境与鳖生长的天然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鳖的遗传属性对这种人工生态环境还不能适应,因而环境稍微恶化就会导致  相似文献   

20.
乌海市日光温室人工快速养鳖技术项目在市水产站建成的600m^2配有加温设施日光温室中进行了技术攻关试验。主要试验内容有:亲鳖人工培育,人工繁殖,稚幼鳖强化培育,人工饲料配制等,目的在于寻找日光温室养鳖的适合技术,试验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