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选种经过为适应生产上推广小苗嫁接、实现良种化的要求,我所从1975年开始,在枇杷主产区与有关部门协作,进行了枇杷的选种工作。坂红是我所和莆田县万坂大队共同协作,1976年从我所果园中发现的枇杷新品种。我所现有本品种结果树7株,  相似文献   

2.
龙眼根腐病是龙眼的主要病害之一 ,幼龄树和成年树均可发生。笔者于 1 999-2 0 0 0年在莆田县梧塘镇漏头果园及西天尾镇后黄果园进行调查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1 999年对莆田县梧塘镇果园及西天尾镇果园发病情况进行普查。梧塘漏头果园为平地粘壤土果园 ,品种为乌龙岭 ,调查数量5 1 6株 ,其中投产树 31 5株、幼龄树 2 0 1株 ;西天尾后黄果园为坡地沙壤土果园 ,品种为乌龙岭 ,调查数量 745株 ,其中投产树431株、幼龄树 31 4株。对根腐病原进行镜检诊断。 2 0 0 0年 1~ 1 2月逐月记录月均气温、月总雨量和两果园发病情况 ,并做…  相似文献   

3.
枇杷腐烂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腐烂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侵害枇杷的主干、主枝、侧枝、花轴和花梗等 ,据调查一般果园发病率为 5%~ 1 0 % ,严重的达 60 %以上 ,给枇杷生产造成严重损失。1 症状主杆和主枝受害时 ,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椭园形瘤突出 ,直径 0 .2 5~ 0 .5cm,中央呈扁圆形开裂。病部和健部的交界处产生裂纹 ,病皮易脱落而留下凹陷 ,未脱落的病皮则连接成片 ,呈鳞片状翘起 ,病皮粗糙红褐色 ,临近地面处的主干韧皮部变褐色。随后皮层坏死腐烂 ,严重时可达木质部并引起树干枯死。花轴花梗受害时形成黄褐色的圆形斑或不规则形病斑 ,严重时落花落果…  相似文献   

4.
枇杷生长期的主要生理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旦蕊 《浙江柑橘》2004,21(2):26-27,33
枇杷在生长过程中,不仅常发生许多侵染性病害,如叶斑病、炭疽病、腐烂病等,还常会发生一些生理性病害,如日灼病、裂果病等.这些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枇杷果实的商品价值,是枇杷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枇杷是我国南方重要水果之一,其主要害虫枇杷瘤蛾在全国各产区均不同程度地发生,有些果园还常常引起严重灾害.以往均采用叶面喷雾方法防治,为寻找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环境污染轻且能保护天敌的用药方法,我们于2004年进行土壤埋施内吸性杀虫剂防治枇杷瘤蛾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枇杷是莆田的主栽果树之一,现有栽培面积1.67万公顷。近年来,部分果园(特别是承包果园)由于管理粗放,已呈早衰态势,产量低,果实品质差,经济效益下降。现谨根据调查和示范结果,总结枇杷早衰的主要原因和更新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7.
特晚熟大果型枇杷晚钟518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是福建省枇杷的主产区。但枇杷品种较单一,已投产的枇杷中解放钟品种占70%以上,成熟期过份集中在4下旬~5月上旬的20天时间内。这既给果园采收等管理带来不便,也因市场供应雍塞不畅而经济效益下滑。因而,引种和选育特早熟、特晚熟的枇杷新品种,实现产期优化调节和品种的多样化、优质化,已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此,从1995年始我们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1 选育过程与鉴评结果晚钟518母树为近10年生的实生树,因果实特晚熟,单株管理及卖果难而于1994年早春被高接换种成解放钟。该优株无性子代现…  相似文献   

8.
灰斑病是枇杷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各枇杷产区都有发生。黄岩区是枇杷主产区,通过几年观察,灰斑病不仅侵染叶片和果实,还能侵害花穗和枝干,造成严重为害。在防治枇杷灰斑病上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枇杷不同物候期的灰斑病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腐烂病为苹果树主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很难治愈,造成局部死枝、死树、甚至毁园,是苹果树丰产、稳产、延长寿命的大敌。1发病现状果园管理粗放,树势衰弱会导致病害流行,我国苹果老产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发生过大流行;  相似文献   

10.
枇杷根颈部病害在各产区均有发生,且有逐渐加重之势,在浙江黄岩、塘栖、福建莆田、江苏吴县等老产区发病较为严重。新产区如四川、重庆、广西、云南等也开始陆续发生。特别在春夏多雨季节发病甚为严重,引起全株死亡,有的果园已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成为枇杷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笔者研究认定,枇杷根颈部病害主要有枝干腐烂病、白纹羽病和白绢病3种。1枝干腐烂病枝干腐烂病除了危害根颈、主干处还会危害主枝和侧枝等。根据调查统计,此病发生在根颈部位占发病总株数29.3%,在主干上的占51.4%,在主侧枝上占19.3%。1.1症状根颈部和主枝受…  相似文献   

11.
苹果腐烂病是我省果树生产上危害很大的枝干病害。五十年代初期我省曾一度大流行,毁灭了不少果园,经过防治,病害逐渐减轻,到1958年基本控制了大量死树现象,但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我省仍没有较好的措施。当前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主要是刮治病斑和加强栽培管理。针对这个问题,我  相似文献   

12.
<正> 苹果再植病害(ARD)危害植于老果园土壤上的苹果树生长和吸收能力,阻碍树体生长,以致降低果园的收益(Hoestra和Oostenbrink,1962;Ma i和pa rker,1967)。这种病害很可能起因于整个成土微生物,包括寄生性线虫。在某些土壤中,这种病害的部分原因是出于根腐线虫(Partylenchus penetrans)。在果园园地栽植苹果之前进行土壤熏蒸,能加快根系的发育,树体生长,改善栽植状况(Hoestra和Oosten-brink,1962;Jaffee和Mai,1979;Mai和Parker,1970)。  相似文献   

13.
集成栽培技术提高枇杷产量和效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是我国枇杷的传统产区,当地生产的“小稠枇杷”曾经名扬国内外。由于路桥区是浙江省工商业高度发达的地区,枇杷生产在路桥区内已无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扩大当地枇杷的生产规模,当地政府积极实施“区外路桥”的战略,鼓励有经验的果农到各地承包果园扩大生产规模,把分散经营的果园逐渐整合为规模经营的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李烨 《落叶果树》2008,40(2):5-5
苹果套袋须从"四选"入手:①选园.套袋园选管理精细,园相整齐、树形规范、通风透光良好,肥水供应充足的果园.②选树.树体健壮,密度适宜,层性良好,无腐烂病和其他严重枝干病害.  相似文献   

15.
枇杷黄毛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枇杷黄毛虫又称枇杷瘤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枇杷专食性害虫。2003年7月底,笔者在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前溪村和万安农场等果园发现该虫在枇杷树上严重为害,给枇杷生产带来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16.
干旱对枇杷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枇杷优良品种的推广,我国南方正兴起种植枇杷的热潮。由于大多为山地果园,灌溉条件差,而枇杷需水较多,因此,季节性干旱已成为制约枇杷提高单产及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枇杷水分逆境方面研究较少,为此,笔者进行了干旱对枇杷生长影响的试验,旨在为枇杷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枇杷灰斑病(pestalozzia funerea Desm),属半知菌亚门。是枇杷的主要病害,能侵害枇杷叶片、嫩梢、花、果实、枝干。在叶片上还有普通型和急性型两类。近年来,枇杷花穗受灰斑病侵害越来越严重,需要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8.
苹果腐烂病,俗称烂皮病,属枝干病害,是苹果树上最重要的病害.该病由真菌引起,主要发生在成龄结果树上,染病果园树体衰弱、遍体鳞伤、枝干残缺不全,果树往往整株枯死,乃至毁园,近年来,该病有向苹果幼树和苗圃转移侵染趋势.据笔者调查:目前苹果腐烂病发生普遍,苹果幼园发病株率31.2%,成龄园发病株率高达65.7%,危害十分严重,且有蔓延之势.腐烂病已成为苹果生产的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9.
白枇杷裂果、皱果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都区是浙江省枇杷生产老区,也是适宜栽培枇杷的中心区域。近年来,由于白枇杷质优价高、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明显,被莲都区列为农业主要扶持培育产业,农民发展积极性高,截止2013年底,全区已发展白枇杷320hm^2多,一些种植早的果园己陆续投产,2014年白枇杷收购价20--30元/kg,精品果高达40-50元/kg,667m^2产值达i0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 枇杷是黄岩的主要水果之一,栽培面积为3万多亩,总产量居全国前列。为了发展我市的枇杷生产,开展农业丰收活动,我们于1989年进行了枇杷实用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枇杷大面积丰产、稳产和优质的效果。现简结如下,供生产参考。一、丰产片概况丰产片设在本市枇杷生产地民主乡,该乡现有枇杷面积3000多亩。其中结果树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