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生也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卧地不起综合征不是病名,而是一个症候群。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生于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奶牛分娩后血液中的血钙、血磷、血钾、血镁任何一种元素过低都会引起奶牛卧地不起,其中血钙含量低是主要原因。在损伤性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产道开张不完全、粗暴助产等引起肌肉损伤,常见臀中肌、髋关节周围组织、闭锁肌等这些肌肉在分娩过程中最易损伤。临床特点:瘫痪、不能起立,后肢肿胀,僵硬,头颈呈"S"状弯曲,精神沉郁,体温偏低,心跳加快等这样卧地不起将必然成为危害我区奶牛业发展的一大疾病。本文通过卧地不起病例的病因、症状、病变的综合调查,分析了发病原因,提出了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瘫痪、不能站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因复杂,机理不一。畜牧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凡是高产或分娩前后的奶牛以不明原因卧地不起,经一次或两次钙剂治疗无反应或反应不完全的疾病都是奶牛"卧倒不起综合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季多于春季。1病因分析由于奶牛分娩前后对营养需求较高,而此时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体内矿物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常见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症状时应尽早治疗,治疗延迟会造成奶牛卧地不起,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奶牛卧地不起,造成治疗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4.
产后卧地不起是高产奶牛围产期多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复杂,通常为几种疾病的共同症状。以往报道的诊治方法众多,疗效不一。为了进一步摸清南京地区荷斯坦奶牛发生产后卧地不起的疾病种类、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的特点,从而提高科学诊治手段、防止治疗的盲目性.我们对1986-2005年发生于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及其他奶牛场、奶农个体户荷斯坦牛群中出现产后卧地不起症状的227个病案进行了剖析、论证。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的所有疾病的统称。一般在产后72小时之内发病,病发后应用足够量的钙制剂注射或应用乳房送风法治疗仍不能起立者称“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一、病因“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的病因是复杂的。我们所见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分娩、特别是难产时,以骨盆为中心的肌肉、神经及韧带等组织的损伤。多见于胎儿过大,或者胎水流失时间过久难产时的粗暴强力助产,造成产道的损伤。分娩后体质虚弱起立或者行走时滑倒  相似文献   

6.
奶牛躺卧不起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产后疾病之一,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以头胎牛和老年牛多见,高产牛多于低产牛。临床特征是产后长期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7.
在牛生产的过程中,牛卧地不起是较为多见的情况之一。大部分的疾病都会导致这种病症的出现。为此,本文分析了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的主要病因,并提出了相关的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症侯群的主要特征及临床诊治的体会陈健琦余智文(深圳市光明华侨畜牧场牛奶公司·518107)奶牛产后以卧地不起为主要症侯的疾病,不但发病率高,致死率也高,究其原因,除疾病本身的发生过程比较急骤、病因比较复杂以外,兽医在诊治上未能做到及时...  相似文献   

9.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低,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卧倒不起综合征又称奶牛爬行综合征,产后奶牛经常发生。常由于奶牛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本病可发生于一年四季,尤以夏季与初春较为多发。临床特征是奶牛产后长期卧地不起,对钙制剂治疗基本无效,但知觉、意识尚存,食欲、反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奶牛产后以卧地不起为主要的疾病,不但发病率高,致死率也高,伴随着的附属疾病也是严重的影响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究其原因,除疾病本身的发生过程比较急骤、病因比较复杂以外,临床上兽医能准确及时的发现和确诊,并准确的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正>治疗和护理卧地奶牛是饲养者遇到的比较困难的问题之一。卧地不起是奶牛许多疾病末期的常见表现,所以每种病例都需要全面的临床检查,另外需要考虑整个病史和血液生化检查。许多临床工作者对牛卧地不起综合征给出了定义:卧地不起综合征是指牛伏卧24h及以上,但本病并非由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乳房炎、四肢或脊柱的明显损伤引起。1病史调查应获得详细确切的病史,并进行如下询问:(1)牛卧地多长时间,(2)什么时候产犊。产犊时有无困难,(3)产犊后  相似文献   

13.
李海侠 《山东畜牧兽医》2007,29(2):19-19,41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征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由于产后血钙过少,产伤性麻痹,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产后瘫痪卧地不起性疾病。其多发生于晚秋至初春和八月,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4.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中西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症状的代谢疾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奶牛产后卧地不起综合症是常发于产后奶牛的疾病,由于分娩后血钙过少,分娩损伤造成麻痹,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原因,致使奶牛产后瘫痪卧地不起而发病。其多发生于初春和秋季,临床特征是奶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产后以卧地不起为主要症候的疾病,不但发病率高,致死率也高.究其原因,除疾病本身的发生过程比较复杂以外,兽医未能做到及时和准确诊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总结近几年来诊治356例产后卧地不起奶牛的经验和教训,认为要提高疗效,必须掌握兽医临床上奶牛生产瘫痪、产后瘫痪、运动系统损伤及代谢障碍引起的瘫痪的主要特征、及时对症施治,才能达到降低致死率的目的.几年来,我们加强了这个方面工作,奶牛卧地不起综合症的致死率由一九九一年的35.5%下降到1999年的6.5%,现将粗浅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饲料中含有足够的磷,但是部分疾病易造成磷的大量流失,导致钙磷比例失调。因此,某些奶牛疾病的补磷非常关键。涉及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又称爬行奶牛综合征,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广义的认为,凡经过一两次钙制剂治疗无反应或反应不完全的倒地不起奶牛都可归属于这一范畴内。这一概念似乎把生产瘫痪排除在外,但应注意到生产瘫痪的原因不是单纯由于缺钙或有并发症时,用钙剂治疗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前卧地不起无明显全身症状,发病初期患牛站立不稳,后躯摇摆,最后卧地不起的一种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曾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1997年8月17日上午,共和县恰卜恰镇居民龚某饲养的一头奶牛发病,笔者随畜...  相似文献   

20.
瘤胃积食为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以瘤胃内容物滞留,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神经麻痹为特征。牛卧地不起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而决非一种独立的疾病,用钙剂疗法无效或效果不明显,临床常常难以确诊。笔者曾经诊治一例因瘤胃积食引发的奶牛卧地不起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