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园林文学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张颖  李素华 《南方农业》2009,3(6):59-61
园林文学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是相依相伴的,它是园林艺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园林文学的运用,不仅使欣赏者能更好地体会园林的艺术美,也使设计师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深处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
乡土园林树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不易感染病虫害、易于养护管理、能自然繁衍成林等优点。文章针对目前西藏林芝地区城市园林建设中乡土园林树种种类少、数量少的现象,从园林思想意识、乡土园林树种市场、乡土园林树种自身因素、景观设计师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并提出了积极推广乡土园林树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江南古典园林,由山石、亭台、楼阁、植物、廊桥、墙垣、清水等组成,自然的意境、山水的美景、艺术的美学蕴涵于江南古典园林之中。千姿百态的景观,曲折多变的空间,深邃含蓄的意境,山水之美的环境,其文化内涵深厚、风格鲜明、诗情画意浓郁,是自然和艺术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4.
苏州古典园林中有很多构型独特、富含韵味的漏窗,为极具观赏性的园林建筑小品之一。选择了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些极具特色的漏窗,通过对图案花纹特点及文化含义的理解,探究和赏析苏州古典园林的漏窗之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园林有着3000年的历史,始于商周在唐宋时期达到全盛,在明清达到了鼎盛时期。中国园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园林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不仅汇集了自然山水之美,而且汇集了各种艺术美和人工技巧。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翔春  秦华  朱玲 《南方农业》2009,3(1):70-72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我国历代园林都很注重植物景观艺术美及意境美的营造,选择植物题材更有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本文介绍了我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的特点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林发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进而以顺乎自然的设计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人与自然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对“自然“的概念加以诠释,重新反悟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观”及其发展历程,能对中国传统园林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对于当前的园林建设会产生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寺庙园林景观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寺庙园林的起源、概念等作阐述,并根据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寺庙园林的特点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寺庙园林具有宗教性、人文性、景观性和自然性4个特点。探讨了寺庙园林与自然之间的多重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与中国园林都是中国传统艺术,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画是平面的“园林”,采用毛笔和墨汁,在中国特色的宣纸或绢上绘制平面艺术品;中国园林则是采用山石、水体、植物、建筑营造成的立体的“画”。这两种艺术追求的意境是一致的,都体现了中国人谦虚内敛的品性,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和自由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技艺特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莎  秦华  何为 《南方农业》2010,4(1):26-29
中国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设计是营造园林自然空间的重要手段,它把植物景观创造和中国人的自然观、社会文化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理念和理法;并以其自然清幽、情景交融的景观风格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中国古代文人雅客崇尚园林隐居的侧面,对不同时期的传统园林的营造技艺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花境的概念、分类,以及目前花境在地产园林中应用的植物品种、存在的矛盾,借此探析花境这一自然植物配置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园林作为城市的名牌,需注重形象,讲究艺术效果.因此,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中必须遵循艺术性原则,创新艺术性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城市园林的静态美、动态美.园林景观工程设计的艺术性表现手法要根据城市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基于此,介绍了城市景观园林工程设计的艺术性原则和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是中国园林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也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造园的常用要素,中国园林的水景寄韵着文人园林对"仁者、智者"的情怀,体现出民族园林的主要风格。我国四大名园的园林水景在主题立意和表现艺术及手法上,集我国园林理水艺术、手法之大成,本文重点研究并总结我国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的理水立意、艺术与手法,旨在为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理水设计的立意和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圆圆 《南方农业》2007,1(4):52-55
在简要介绍果树的概念、果树的园林利用历史、不同果树的植物学特性和对其园林观赏价值进行的分类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特性,探讨了不同果树在园林中的用途,并提出在园林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园林的起源谈起,通过分析中国现代园林的特点,提出了中国现代园林未来发展的趋势——大园林,即构筑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生态的,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城市人工环境,以实现园林三大功能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选择利用耐旱植物是发展节水型园林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耐旱植物的特点、园林常用植物中的耐旱种类及耐旱植物的应用情况。提倡大力推广开发乡土耐旱植物,创建节水型园林。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阆中古典园林的山水、植物、建筑三大景观构成要素。其山水源于自然,真山真水、实山活水;植物来自乡土,种类丰富,寓意深刻;建筑博采四方,类型齐全,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观光农业型园林的概念及其不同于其它园林的特色.在对目前我国观光农业型园林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我国观光农业型园林在规划设计中应遵循的几点原则,以期对我国观光农业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有所启悟.  相似文献   

19.
苏州古典园林绿地土壤浅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志明 《土壤》1998,30(3):156-157,142
苏州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加强古典园林绿地土壤保护管理势在必行,目前古典园林土壤存在有机质含量低,速效性钾缺少,肥力水平不高,建筑废弃物较多等影响园林古树名木及花草生存、生长的障碍因素。在初步分析古园林绿地土壤一般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培肥地力的措施,建议建立园林土壤档案和长期监测点,为今后改良和培肥土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植物认识的深入,观赏草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也因其自然美观及养护简单,逐渐被园林设计师所采用。基于此,通过观赏草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及景观搭配,提出见解,望对该理论的丰富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