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哺乳仔猪1.1保温防压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7日龄为32~25℃,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保持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2.
哺乳仔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饲养效果直接影响到仔猪的成活率,进而影响到养猪的经济效益。 1温度适宜 由于初生仔猪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因此,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一般的温度标准是1.3日龄32~30℃,4~7日龄30~28℃,  相似文献   

3.
1哺乳仔猪仔猪怕冷,防寒保温是提高育成率的要因。每次在固定乳头哺乳后要把仔猪放入保温箱中,调教其吃乳后能自觉回到原处。仔猪适宜温度为,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初生仔猪抗病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容易患病死亡,尤其是仔猪黄痢、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等是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是增加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虽然仔猪死亡的原因很多,但生产上主要的原因为“冻”、“压”、“饿”、“病”,针对病因提出以下具体措施:1防冻措施仔猪出生适宜温度是33℃~30℃,1周龄为28℃~30℃,4周龄为22℃~24℃。如果达不到上述温度,仔猪体温就会下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很多养猪农户都面临哺乳仔猪的饲养与管理问题,这是由于仔猪的成活率比较低,经常容易出现腹泻、断奶等问题,只有充分掌握其生长条件,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才能够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增强养殖业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将针对目前我国哺乳仔猪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提升我国的养猪生产水平。1哺乳仔猪生长的环境条件1.1温度与湿度温度对于哺乳仔猪的健康影响最大,如果温度过低容易  相似文献   

6.
1 哺乳仔猪 1.1 保温防压 哺乳仔猪适宜温度:1~7日龄为32~25℃,8~35日龄为28~24℃,舍内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保持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7.
<正>1冬季猪场管理的要点是什么答:冬季猪场管理的重点是保温和通风2猪场的保温工作应该如何去做答:不同阶段的猪只对于温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是仔猪、保育猪和哺乳母猪。我们要针对不同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保温措施。哺乳母猪所需温度为18℃~22℃,初生仔猪所需温度为32℃~35℃,差别很大,所以哺乳仔猪必须使用保温箱,底部使用电热板,上面使用远红外烤灯加热,可使保温箱内部温度加热到3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保育仔猪在刚刚断奶时的一周之内,温度应该控制在26℃~28℃,以减  相似文献   

8.
68.哺乳仔猪的管理要点是什么?哺乳仔猪没有发育完善,对环境的抵抗力比较低,主要的抵抗力来自于母猪(母源抗体),所以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应该尽力为其提供舒适的环境,包括保温、通风、湿度等。●防止寒冷,如果温度不够,仔猪则尽量减少其表面积,或从卧姿、挤堆等观察,仔猪水平的温度比饲养员眼睛水平的温度低2℃~3℃,新生仔猪临界温度29℃~35℃,所以最好保持保温区的温度为30℃以上。如用红外线加热,红外线灯加热的空气向上,将漏缝地板下的冷空气抽出,使猪腹部变凉,所以最好在下面垫麻袋或木板。另外,湿地面也使仔猪寒冷,所以应保持产床干燥…  相似文献   

9.
仔猪出生后1周内和断奶后2周内这两个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造成仔猪大批死亡,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成活率。根据仔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易出现的问题,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1.1 做好接产准备工作。应对产房、产床和保温箱等进行彻底冲洗、消毒,空闲1周后,转入经过淋浴、消毒的临产母猪。产房温度应达到20—24℃,湿度为60—70%,保温箱内温度应达到33℃。  相似文献   

10.
猪舍温度对仔猪生长和腹泻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两批哺乳仔猪823头作为试验组,25栋舍生产的两批(第三、四批)哺乳仔猪936头作为对照组,观察温度对哺乳仔猪的影响。19栋舍(试验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9.2℃、17.0℃、17.6℃,25栋舍(对照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6.8℃、25.2℃、24.3℃,2栋分娩舍的温差很大,范围为5℃~14.7℃。两栋舍生产的2组4批哺乳仔猪(每组2个重复)30日龄断奶,对哺乳期内仔猪死亡率、腹泻发生率、平均断奶重进行了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哺乳期内死亡率、腹泻发生率、30日龄平均断奶重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一般发生在饲养多头母猪以上的农户,尤其以猪场较多.近一段时间在珠江三角洲的农村,还出现了一些初生仔猪交易市场,使哺乳仔猪的寄养与收养活动社会化.仔猪的寄养,是将仔猪让非生母猪哺乳;收养则指母猪为其它母猪产下的仔猪哺乳.人为地将哺乳仔猪进行寄养与收养,在牲猪生产中可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和断奶体重,体质发育的均匀度,充分利用了哺乳母猪的哺乳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母猪的产仔潜力.仔猪的寄养,常是针对1南仔猪中1头或几头,有时则是整窝.1寄养的对象1.1母猪产下的健壮仔猪多于其正常乳头征留…  相似文献   

12.
哺乳仔猪阶段生长发育快,而器官机能发育不全,容易生病和死亡,是养猪生产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我们指导养猪户采取以下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1保温防压初生仔猪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行动不灵活,所以容易受凉或被压而死亡。仔猪出生后要立即用干布擦干口鼻、体表的粘液,进行断脐、剪犬齿和尾巴后,即放入仔猪保温栏内,用红外线保温灯照射供暖。栏内温度头3天保持在32℃左右,以后每天降0.5℃~1.0℃,1周后控制在28℃左右,并定时把仔猪放出哺乳,经过几次训练,仔猪就会习惯出入保温栏,不会冻死,也很少被母猪压死…  相似文献   

13.
要养好哺乳仔猪,必须抓好哺乳仔猪生长发育过程中4个关键。1护理关一是固定奶头,早哺初乳。让体弱仔猪尽早到初乳,最晚不超过2h,对体弱的仔猪安排在前泌乳多的乳头哺乳,这样能使全窝仔猪发育均匀也可防止仔猪争抢乳头,避免仔猪互相争夺,咬乳头。固定乳头是细致的工作,应以自选为主,个调整为辅。二是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仔猪适宜的境温度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5~30日龄为22~25℃。寒冷季节产房内设取暖备,使其环境温度保持22~23℃。栏舍内防止贼风入。在产栏的一角设置仔猪保温…  相似文献   

14.
1哺乳仔猪应激和生理特点1.1出生应激仔猪出生是一生中受到的最大应激,其原因:1.1.1从靠血液到靠肺进行呼吸出生前,仔猪生活在母体子宫内的羊水中,靠胚胎的血液流动获取O2、排除CO2,而仔猪出生后必须依靠自己的肺呼吸。1.1.2环境温度从恒定到变化母猪子宫内环境温度保持在39℃~39.5℃较恒定的范围内,而仔猪出生后温度随时都在变化。1.1.3从无菌环境到细菌丛生的环境母体子宫内是无菌的,而出生后受到各种微生物侵袭,甚至出生后1~2h肠道内就有大肠杆菌定居。1.1.4吸收营养从被动到主动出生前物质通过母子胎盘的血液循环供给,出生后即转为…  相似文献   

15.
哺乳仔猪即从出生到断奶前的仔猪,该阶段是幼猪培育过程当中最关键的一个阶段。仔猪出生后其所在的生存环境,无论温度、营养获取、生命的延续,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常易导致哺乳期仔猪发生死亡,做好饲养管理是哺乳仔猪成活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哺乳仔猪生理特点、死亡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1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一般新出生仔猪都具有以下几方面生理特点,也是造成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1.1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虽然仔猪体重较小,不足成年猪体重的1%,但出生后其生长发育非常快,利用养分能力非常强,如新出生仔猪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肠道急性传染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1],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1 发病情况2019年3月武鸣区双桥镇某养猪场发现有23头6日龄~10日龄的哺乳仔猪患黄痢病,16头断乳仔猪患白痢病。随后又相继有5窝哺乳仔猪发生黄痢病和2哺育栏断乳仔猪发生白痢病。抽测6头病猪的体温分别为:38.4℃、40.5℃、39.2℃、40.1℃、39.3℃、37.8℃。在两天内哺乳仔猪因黄痢死亡11头,因白痢死亡8头。本场兽医曾用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择两批哺乳仔猪823头作为试验组,25栋舍生产的两批(第三、四批)哺乳仔猪936头作为对照组,观察温度对哺乳仔猪的影响。19栋舍(试验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的平均温度分别为19.2℃、17.0℃、17.6℃,25栋舍(对照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6.8℃、25.2℃、24.3℃,2栋分娩舍的温差很大,范围为5℃~14.7℃。两栋舍生产的2组4批哺乳仔猪(每组2个重复)30日龄断奶,对哺乳期内仔猪死亡率、腹泻发生率、平均断奶重进行了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哺乳期内死亡率、腹泻发生率、30日龄平均断奶重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冬季气温较低,由于仔猪的生理机能不健全,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仔猪死亡。因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谈冬季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1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1.1整修猪舍。冬季来临前,应对猪舍进行全面检查,对坏、危、漏房及时修缮,塞上风洞,补好裂缝,以防贼风入侵。门口挂草帘或棉帘,增强保暖效果。1.2要保证适宜的仔猪舍温度。初生仔猪为35℃,1~3日龄为32℃~30℃;4~7日龄为30℃~28℃,15~30日龄为25℃~22℃,2~3月龄为20℃。防寒保暖可采用:一是塑料棚增温法。①槽型棚:以走廊式猪舍为例,从猪舍前缘连接运动场部分开始,沿墙顶加设拱形塑料棚,根…  相似文献   

19.
集约化养猪场中夏季哺乳母猪饲养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哺乳仔猪成活率,同时也关系到哺乳仔猪的整齐度及断奶体重。笔者将自己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同行探讨。1哺乳母猪的管理1.1防暑降温哺乳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5~20℃之间,而夏季环境温度高达30~40℃,且昼夜温差小。这样的温度会直接影响哺乳母猪的生产性能,部分母猪还会因为热应激导致死亡。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分娩舍内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1、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1.10-3日龄仔猪的饲养管理1.1.1产前准备:分娩前1周,准备好毛巾、消毒液等接产用具,把临产母猪赶入经过检修、清洁、消毒并铺有垫草的产房。另外,仔猪出生后最适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下降2℃-3℃),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可以制作一个长1米、宽0.6米、高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