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已经6年了,课题组通过大量调查,设计了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评估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其中"生产发展"指标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就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指标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2.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与实现途径有必要作进一步提升。应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总体规划,走以新时代农民追求、务实精神为动力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市场体制下的民间投资与投资多元化。阐述了"内化"转型中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与途径,从而更好地促进和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推进。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核心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化概念、理论、新农村建设关键,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而言,日本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很好地支持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与中国相似,人多地少,农业主要以农户生产为单位,农村金融体制有明显的人为建构色彩。目前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日本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完善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决断。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则为解决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不仅有利于农业发展提质增效,提高农村全要素生产率,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振兴找到新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近几年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目前乡村发展内在动力还有所不足,以目前国内的几种模式为参考,分析河北省乡村发展模式的可行性,为河北省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路,为其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经济模型——拉尼斯-费模型、经济增长模型.对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历程和成功经验进行了系统性总结.随后,以《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基础数据为依托,以拉尼斯-费模型和经济增长模型为指导模型,对中国第一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寻找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支撑.最后,利用日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具有指导性的深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闫顺玺  王晓雷  闫永路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24-4626,4637
对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调查和研究有利于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加快全省新农村建设步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调查结果和统计数据进行管理、查询、分析,建设河北省农村农业发展专题数据库,对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进行可视化表示,可以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指导新农村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有“三驾马车”,但消费是根本动力。由于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新农村建设,所以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促使农村消费成为未来5年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开拓农村市场、启动农村消费是建设新农村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发展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以河北省为例,采取实证分析法,从河北省金融支持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在农村资金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支持中存在着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农村信用社发展滞后和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河北省农村地区提高其金融支持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对国内经济周期性下降与国际经济危机的持续蔓延,扩大内需成为了保增长的主要动力,未来农村扩大内需潜力巨大。针对常州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利用聚类模型对常州新农村建设竞争力进行分析,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农村地区,针对各自的特点,选择有差异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径,为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杰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572-14575
从农村产业发展的角度系统地梳理了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即:农村产业结构分类标准的认同;农村产业发展的定义与范围;产业发展理论的介绍与运用;农村三次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成因和对策;对国外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研究。在这些成果中,笼统地、狭隘地研究农村产业发展问题的成果较多,而对问题的成因分析十分薄弱,系统地、具体地研究某一省(区)的成果不多。今后,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应更加深入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诸葛毅  王小同  吴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3048-13050
以浙江开化农村为例,分析村域经济现状及影响村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分析村域经济转型趋势和强势的形成。为了加快村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要在人力资源、经济基础、环境建设等方面强化村域经济的内在动力与优化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昌吉州为例,定量化地分析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关系,以期为该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计算耦合度.[结果]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度较高.[结论]农村发展与乡村旅游是相伴而生的,农村发展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结果.生活质量、绿洲建设两个指标是影响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河北省平原农村地区为例,分析了当前农业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指出依照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发展清洁生产型循环经济是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同时提出新农村民生科技支撑体系构建应该符合农村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利于实现农村循环经济生产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太行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河北省太行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困的现状,对于本地区乃至于全省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制约影响作用.发展太行山区农村文化,全面提高本地区农民素质,是本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我省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本5c对太行山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落后原因以及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助推河北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提高农村信息化已经成为新时期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河北近几年开展农村信息化新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上看,实现农村信息化无论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还是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依托《农村科技传播新模式示范》子项目的研究结果,详细阐述了农村信息化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了当前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戚中美  陈明华 《农技服务》2010,27(11):1528-1529,1536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我党有关新农村建设理论及国情省情的实际状态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来源。并从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业标准化示范园与农产品深加工、继续推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4个方面回顾总结了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农村是国家实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主要阵地,而农村思想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稳定健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如何提高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关系着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以及政策能否在农村顺利的进行。笔者从新市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对河北省森林公园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公园的发展对周边农村的影响,阐述了森林公园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变农村村容村貌、推动文明生态村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公园发展模式,重视开发森林公园的个性,更好地发挥森林公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全面展开,四川民族地区如何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如何从理论上弄清楚主导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力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畜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牧业每增加1%,则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1.0446%、2.0452%、1.8279%。根据畜牧产业的经济学定性分析,提出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导产业"带动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