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延迟黄甜竹的出笋时间,增加竹笋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选择在不同海拔高度竹林开展不挖笋、挖50%的笋、全部挖取3种挖笋措施对黄甜竹出笋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850 m的竹林黄甜竹自4月30日开始出笋,比海拔高140 m的竹林延迟29 d出笋;该海拔高度下,采取竹笋全部挖取处理时,出笋期长达70 d,比不挖笋处理延长了20 d,出笋量多达56 115株/hm~2,竹笋产量高达17 399.25 kg/hm~2。  相似文献   

2.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优良食用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好等优点。雷竹早的在12月下旬就能出笋,而其他品种一般均在二、三月份才能出笋。雷竹出笋期长达85~95天,从1月上旬起直到4月中、下旬结束,没有任何竹种能与之相比。雷竹笋产量高,经营水平较  相似文献   

3.
徐昌棠 《新农村》2006,(9):14-14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是浙江省宁波市竹区重点推广的四季竹种。雷竹园覆盖是运用地面覆盖增温材料和塑料大棚提高土壤和地面温度,使其提早出笋,增加竹笋产量和效益的技术。采用此项技术可将出笋时间从常规的3月中旬提前至春节前,提早出笋40~45天  相似文献   

4.
垦复对糙花少穗竹出笋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垦复对糙花少穗竹林出笋和生长规律的影响,分别选择垦复6、2a的样地各一处及一处未垦复样地进行出笋、高生长、幼竹生物量累积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垦复竹林相比,垦复竹林不同程度地延长了出笋期。垦复6a的竹林笋质量和产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地,退笋率低于其他样地,垦复促进了竹林产量的提高。垦复对糙花少穗竹幼竹高生长影响明显,尤其对高生长速生期的影响较大,明显促进了幼竹高生长过程中生物量的累积。  相似文献   

5.
雷竹的栽培     
雷竹,又叫雷公竹,其培育周期短、出笋早、见效快、产量高、笋味好,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适合在山区、丘陵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雷笋是由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具有出笋早、成林快、食味鲜的特点。雷笋不仅是当地的名特蔬菜,而且可以加工笋干或罐头.市场销路较广。经济效益亦高。往年,有些农民对雷笋的种植技术也有一定的更新,但出笋还是偏迟。产量、质量还是欠高。为了进一步打破雷笋休眠期习性,提早产笋,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奉化市西坞镇农技站在尚桥雷笋基地经过多年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雷竹是一种优良笋用竹种,具有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笋味美、年年出笋、效益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并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近年来,华阳镇从当地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出发,依托江苏省农科院、镇江农科所,在杜家山、后莘等村发展雷竹达66.7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雷竹早出高产的综合技术措施简介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绿竹笋用林扒晒与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扒晒和施肥因素影响下的绿竹出笋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扒晒能使竹丛提前9 d出笋,并提前半个月左右进入出笋高峰期,同时它对笋目萌发数量的增加也具一定作用,单纯扒晒处理笋目萌发数量比对照增加将近1倍;扒晒和施肥对提早出笋、延长笋期及出笋高峰期,提高笋产量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扒晒施肥样地笋期最长,笋产量达98.76 kg/100m2;单因素作用条件下,施肥比扒晒对笋产量的影响要大,是提高笋产量的必要措施,同时施肥能够维持或增加新竹胸径,对新竹成竹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雷竹在政和县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又称早竹、早园竹,由于早春打雷即开始出笋,故称为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其笋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在政和县低海拔地区种植,表现出笋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现将雷竹在我县的种植表现及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雷竹覆盖增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笋质优,是宁波市竹区重点推广的四季竹种。雷竹覆盖增温是竹林生产中一项新技术,是人们运用地面覆盖增温材料。提高地面积温,使其提早生长,达到早出笋的目的。它突破了雷竹原来春季产笋的生长规律变为四季产笋,使竹园产量成倍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成为竹区致富的重要生产内容。为竹区群众所乐于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施肥对不同坡位毛竹林的影响,以提高毛竹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方法]对福建省尤溪县西芹村不同施肥管理和不同坡位毛竹出笋量、新竹地径和枝下高进行研究。[结果]施肥管理和不施肥管理新竹枝下高和出笋量均为显著差异,施肥管理能有效提高竹林产量;不同坡位样地内的新竹枝下高和出笋量均为显著差异,而新竹地径差异性不显著,不同坡位上新竹枝下高、新竹地径、出笋量从大到小均依次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下坡位竹林生产量最高。[结论]在毛竹低产林改造过程中,采用施肥管理,对毛竹林产量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实践生产中,下坡位水肥条件较好,更有利于竹林出笋和竹材生产。  相似文献   

12.
雷笋是由早春打雷即出笋而得名,具有出笋早、成林快、食味鲜的特点.雷笋不仅是当地的名特蔬菜,而且可以加工笋干或罐头,市场销路较广,经济效益亦高.往年,有些农民对雷笋的种植技术也有一定的更新,但出笋还是偏迟,产量、质量还是欠高.为了进一步打破雷笋休眠期习性,提早产笋,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奉化市西坞镇农技站在尚桥雷笋基地经过多年试验研究,雷笋产量稳定在3000kg/667m2,最高单产达3301kg/667m2,已达到预定目标,现将栽培技术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立竹结构和施肥对笋用苦竹林笋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苦竹笋用林立竹结构和施肥试验,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苦竹笋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立竹结构对出笋数量和笋产量有显著影响,当密度达11 250株/hm2、一年生与二至三年生竹比例为1∶2时,苦竹林的笋产量达最大值;施肥能提高苦竹林的出笋数量和笋产量,但施肥量过大时会产生肥害,使竹林产笋量下降,施N、P、K混合肥1 250 kg/hm2、N∶P∶K为3∶2∶1时笋产量最高;施肥量对笋产量的影响大于N、P、K比例对笋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对浙南马蹄笋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肥料组合研究施肥对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对马蹄笋出笋数量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以春季施复混肥,夏季施无机配方肥的效果最好,较不施肥处理的出笋数量与产量分别增加68.00%和70.24%,较施用复合肥的高27.3%和26.5%,且春、夏二次施入较春季一次施入更有利于出笋;同时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笋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改善了笋体品质。经综合分析认为:春季施复混肥(4.8 kg·丛-1),夏季施无机配方肥(尿素04 kg·丛-1,过磷酸钙0.59 kg·丛-1,硫酸钾0.44 kg·丛-1)对提高马蹄笋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雷竹是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的一个优良食用笋竹种,具有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味道美、效益好等优点,被人称为“江南第一笋”。雷竹出笋早,早的一月份就能出笋,而其他品种一般均在三四月份才出笋;雷竹笋期长达70多天,从2月上旬算起,一直到4月中旬结束,没有任何竹种能与之相比;雷竹产量高,一般经营水平的竹园,亩产量1吨左右,而高度集约经营的竹园,最高亩产量记录达3826.6公斤;雷竹笋品质也好,不仅鲜嫩可口,营养丰富,出肉率高达80%,比毛竹冬笋要高出30%多。因此,雷竹的经济效益很好,每亩竹园,一般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6.
雷竹,属鲜食笋优良品种,特别是运用雷竹孵笋栽培技术,能使雷竹“春笋冬出”,具有出笋早、产量高、味鲜美、营养好、市场大等优点。2004年於潜镇雷竹孵笋竹园46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单产1.86吨,总产量约8649吨,销售价8元/千克,总产值6900  相似文献   

17.
绿竹笋俗称马蹄竹笋,为合轴丛生型的笋用竹.我县绿竹笋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亩,年鲜笋产量2万多吨.栽培品种为细叶矮脚早,出笋期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产笋期长,产量较高,鲜笋亩产量700kg,高的达1000kg.  相似文献   

18.
绿竹笋俗称马蹄竹笋,为合轴丛生型的笋用竹.我县绿竹笋种植面积达到了6万亩,年鲜笋产量2万多吨.栽培品种为细叶矮脚早,出笋期在5月中旬至9月中旬,产笋期长,产量较高,鲜笋亩产量700kg,高的达1000k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覆盖栽培竹林生理生态变化机制,为现代竹林定向培育和衰退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对比设计和相关性分析,研究覆盖0年(对照)、1年、3年、6年、9年、12年雷竹林出笋规律及其与温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竹林以覆盖1年竹林出笋最早,笋期最长,笋产量最高,达16 633.93kg/hm2;覆盖3年、6年、9年、12年竹林笋产量分别为:15 422.97、12 004.90、11 652.36和10 288.25kg/hm2;对照竹林出笋最晚,笋期最短,笋产量仅8 173.60kg/hm2;各竹林出笋与气温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对照竹林与气温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r值)达0.866;除覆盖1年、12年竹林,各竹林出笋与地温正相关水平不显著,但r值均在0.650以上。【结论】覆盖能提前笋芽萌发,延长笋期,提高笋产量,但随覆盖年限加长,笋产量持续下降,这与地下茎笋芽萌发能力降低有很大关系。此时,需要创新培育技术,重点开展竹林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以促进实现竹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0.
对芦笋的6个农艺学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产量和一级笋率进行了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影响芦笋产量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和茎数。影响芦笋一级笋率的重要因子有茎粗、株高、产量。植株越高,产量越高,一级笋率也越高。茎粗、株高、茎数构成芦笋产量、品质特性,同时也是新品种选育的必备性状。通过对产量和一级笋率的多重比较发现,全雄品种在产量、一级笋率和其它农艺性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常规种,因此芦笋全雄品种的选育已成为目前芦笋育种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