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案例:梁老汉和老伴温某育有一子三女,均已成家单独生活。2003年春初,温某去世,梁家的4问大瓦房里只剩下梁老汉一个人居住。2006年底,梁老汉与儿子商量达成一致意见后,将房子卖给了黄某。3个女儿知道此事后,将父亲推上了被告席,请求法院确认被告与黄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关系无效。庭审中,梁老汉辩解说,该房屋是我和老伴共同建造的,属于我们的共同财产,按祖上传统,父母房产应由儿子继承。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去年11月初,梁老汉因与本村村民黄某发生纠纷,双方吵架后发生肢体碰撞,梁老汉在推拉时将黄推倒,他的后脑撞在地上出血不止,后经住院治疗7天,花费医药费4600多元。事后,经村委会治保主任的调解,双方达成了口头赔偿协议:由梁老汉一次性赔偿黄某2300元,双方之间就此了结,黄某事后不得再另行主张任何权益。协议达成后的当天晚上,梁老汉就当着治保主任的面将2300  相似文献   

3.
高磊  韩文科  兰海波 《新农民》2010,(8):39-39,42
今年,河北省三河市李旗庄镇李老汉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家里不仅盖起了五间漂亮的大瓦房,他还给儿子娶了个媳妇。  相似文献   

4.
赵老汉眼含泪花,一手拿着一份法院的判决书,一手牵着老伴的手,欣慰地迈出了法院大门. 原来,赵老汉是"绝处逢生",转悲为喜.去年5月4日,赵老汉的独生儿子开出租车因交通事故而车毁人亡,留下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今年元月5日,他的儿媳有了男朋友并准备结婚时,其男朋友拒绝小女孩随母再婚.  相似文献   

5.
鲁南农民王老汉有2个儿子,均已结婚成家.王老汉早年做过木匠和泥瓦匠,积攒了7万元存款.2000年,王老汉的老伴去世后,大儿子王胜主动请父亲与他们一起生活.同年8月,王老汉到公证处办理了一份公证遗嘱,表示自己百年之后除7万元存款中3万元由次子王利继承外,其余4万元余款及物品全部由大儿子继承.  相似文献   

6.
尊敬长辈,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时常上演着一幕幕亲情破碎的悲剧。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而引起纠纷的缘由,往往是因为人们在赡养老年人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下面所举的例子都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希望大家读过之后能有所警醒。父母晚年生活困难出嫁的女儿不赡养黄老汉与老伴含辛茹苦把三儿一女拉扯大,三个儿子先后娶妻生子,惟一的女儿早年进城打工,并在城里结婚生子了。照理,黄老汉两口子的晚年应该挺幸福的。谁知,三个儿子因家庭负担重无力承担赡养义务,黄老汉多次要求女儿承担赡养义务,均遭到…  相似文献   

7.
2013年9月,63岁的黄某因老伴生病住院需要用钱,向棋友张某借款10000元。借款时没有第三人在场,碍于情面,张某也未让黄某打借条。2014年10月,张某因女儿买房急需用钱,便向黄某催要借款,但黄某一直拖延不还。后张某担心黄某赖账,便在几次电话催款过程中,利用手机的通话录音功能,将与黄某的对话过程录制下来。最后,张某将黄某告上法庭,要求其偿还借款10000元,并以电话录音作为证据。黄某辩称,该录音真实性无法认定,且没有书面的借条,不能认定借款的事实存在;另外,就算录音是真实的,在录音时未经其本人同意,属于偷拍偷录,录音作为证据不合法,要求法院驳回张某的诉请。  相似文献   

8.
<正>编辑同志:我和老伴买有8间私房,位于集镇上。5年前老伴去世后,我将房屋分给两个儿子每人3间。我现已年过70,丧失了劳动能力。本想儿子会很孝顺的,不料他们竟然不尽赡养义务。倒是孙女孟萌对我很好,不但每月从工资中拿出300元孝敬我,还经常到身边嘘寒问暖,给我很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正在农村的父母去世后,留有房屋和院落,早已落户城市的儿子能否继承?近日,经安徽省砀山县周寨司法所调解认为,只能继承祖屋,不能继承宅基地。周寨镇村民王老汉与老伴于6年前先后去世,在乡下留有四间房屋及院落,院落外有一片空地,也属于王老汉的宅基地。王老汉的儿子王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毕业后留在砀山县城某医院工作,因此老宅一直空着。去年12月,  相似文献   

10.
今年60多岁的王老汉,是河南省西峡县老君镇人。命运似乎总是和他过不去.在他的孩子王充刚满14岁时,患病多年的妻子撒手而去,留下父子俩艰难度日。也许是上苍的怜悯,1998年7月,王老汉在妻子故去2年后认识了离婚多年并有3个孩子的张继花.两人很快结为秦晋之好。张继花的两个儿子已娶妻成家,小女儿也已年满18岁,3个孩子对母亲的再婚均表示理解。  相似文献   

11.
案情:年近八旬的徐老汉于2000年购买了2份大额人寿保险,保险金额均为30万元,其中一份30万元指定他老伴许某为受益人,而另一份30万元则没有指定受益人。2005年7月15日,刘老汉因病去世。债主们听到刘老汉去世的消息后,纷纷上门追债,在他的财产远远不够清偿债务的情况下,债主们提出将保险金额领出来用于偿还徐老汉生前所欠下的债务,但徐老汉的老伴及其子女们坚决不同意。5个债权人在无法实现自己债权目的的情况下,将许某及其子女告上了法庭,要求用徐老汉的保险金额偿还徐老汉的生前债务共计19万元。法院受理后,首先对已故徐老汉的两笔保险金共…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我家于1986年按照当时农村一个儿子三间宅基地的规划,共分得6间宅基地并建起了6间瓦房。后来在1999年由于外公一家搬至县城,将其所属的4间宅基地及一些设施以4000元的转让费转让给我家。同年,我家在该宅基地上建了4间楼房,并一直在其中生活至今。当时建4间楼房时由于想节约费用,于是我家把原先的6间瓦房拆了5间,留了一间未拆。请问,我家在拥有新的4间宅基地的同时,原先的6间宅基地是否仍属于我家?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黑狗吓倒老汉,主人赔偿2万元。黄老汉在自家房屋附近与邻居闲聊时,忽见一条大黑狗向其狂奔而来,他大吃一惊,在躲闪中跌倒受伤。闻讯赶来的狗的主人陈某将黄老汉送至医院救治,期间共花费医疗费等费用2.46万余元。伤愈后,黄老汉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陈某赔偿医疗费、护理费等合计近3万元。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饲养的狗与原告身体虽未发生直接撞击,但因狗狂奔经过,致年近古稀的老人受到惊吓而跌倒受伤,狗的狂奔与原告受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狗的饲养人应承担赔  相似文献   

14.
一老汉捕得一只大甲鱼,六年后这只甲鱼给他带来了丰盈家产。这不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是发生在江西赣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老汉名叫赖世江,是赣县梅林镇章贡村农民,老实憨厚,年逾花甲。1996年6月的一天,赖老汉像往日一样来到贡江捕鱼,捕了大半天,只有几条小鱼。失望之余,他撒了最后一网,没想到,他竟捕起一只重2.1公斤的大甲鱼,全家人乐开了花。赖老汉捕得大甲鱼的消息不胫而走,商贩纷至沓来。为争得这只甲鱼,有一商贩竟喊出了每公斤1000元的天价。老伴儿媳都说卖掉,赖老汉不同意。老伴又听说甲鱼可防癌,又与儿子…  相似文献   

15.
田老汉今年86岁高龄,他中年丧妻,含辛茹苦把一子二女拉扯大,现已子孙满堂,可田老汉却仍然过着孤独寂寞的生活.一天,田老汉因病问儿子要点钱上医院,儿子不给;问大女儿,大女儿说:"你的三间房子我不要,钱我也不给.”田老汉听了,非常气愤,他认为:"我养了你们的小,你们就应该赡我的老,不要房子,也应给钱看病.”田老汉虽这样说,但心里却没底,难道不要房子就可以不给钱看病吗?他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6.
这是《半月谈》最近刊发的一篇文章,文中主人翁是武汉市新洲区辛冲镇干河村的一个农妇,她以朴素的口吻叙述了近5年来她家庭的变化,读来既有情趣,又颇有感触。特摘登如下。我今年70岁,村里的人都称我为“黄老太”。5月26日是星期天,我的3个儿子、3个女儿从不同的岗位赶回家,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家庭会议。自1996年老伴去世后,一家大事就由我来操持。儿女们长大后,陆续继承了他们父亲的技艺,接受了高等教育,分别成为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我们家成了名副其实的建筑之家。12个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中有7名党员,他们为…  相似文献   

17.
潘家永 《新农村》2003,(11):30-30
我和老伴均已年逾七旬,无固定收入,儿子每月给我们300元的生活费。没想到,两个月前,儿子在为单位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死亡。儿子去世后,他生前所在单位依照有关政策规定,将3万多元的抚恤金一次性发放给了我和老伴,这本应使我们的悲痛之心稍有缓解,却不料因此引发了家庭纠纷,反而加重了我们的悲痛。在一家国有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儿媳认为,  相似文献   

18.
目前,原平市法院审结一起奇特的民间借款纠纷案。向同居男友借款不还,而以青春损失费为名抵销债务的女青年黄某,被法院判令10日内偿还刘某3万元。并承担借款相应利息厦诉讼费用,被告未上诉。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除判决被告支付违约金3 000元外,另判决被告赔偿合同履行期间原告已支付交通费、住宿费及各项补助费共计10 095.5元。被告黄某在成都一软件公司实习期间,双方签订《实习生培训协议书》,明确约定黄某在软件公司参加培训的期限、培训费用支出明细、培训完成后黄某在公司的服  相似文献   

20.
分爹分娘     
豫东某县李楼村.西北角那间低矮的小屋里.住着70多岁的李凤杰老两口、2002年春.李老汉患了偏瘫.生活就不能自理,为了治病.他那微不足道的积蓄早花完了.给儿子要钱.两个儿媳妇比着不给.实在没有好法可想,他老伴就把家族中几个长辈的老年人请来.给儿子、儿媳妇开起了家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