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 1 历史背景及试验目的 东北虎为我国稀有珍贵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虎(体长2~3米,体重100多公斤),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危害,致使目前在自然界中野生东北虎的数量急剧减少至40只右左。据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管理办公室1976年调查,东北虎已面临绝种的边缘。为了保护东北虎宝贵资源,我园于1987年进行了一年繁殖两胎仔虎的试验,以期取得经验,进一步在全国范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虎(FelistigrisaltaicaTemminck)是世界上的稀有动物,也是我国的珍贵动物之一。为促进东北虎的繁殖发育和今后对东北虎人工授精技术的开展,于今年四月份,我们对一只年龄在十二岁左右的雄性东北虎尸体的生殖器官进行了剖检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野生东北虎的驯养与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东北虎的驯养与繁殖林万植,金光洙,契钟源(延吉市人民公园)(延边农学院)该虎是于1984年12月19日,在珲春某地区被夹子捕捉的野生东北虎(经上级批准)通过精心的治疗,人工驯养与饲养管理,已繁殖2胎。到目前为止对野生东北虎的驯养与繁殖,尚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4.
野生动物园东北虎繁殖行为初步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笼养情况下,东北虎(Pantheratigris altaica)的饲养繁殖报道很多,但大群散放情况下的繁殖行为观察还少见报道.我园自1995年建园以来,在散放东北虎的饲养管理和繁殖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从1998年第一例繁殖成功至今,共繁殖30多只东北虎.期间,我们对东北虎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东北虎肺心病的病理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珍稀物种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草食性动物鹿、狍等为食。野生东北虎3~4岁性成熟,多在冬季发情交配,妊娠期103~106d,每胎产1~5仔。目前,野生东北虎十分稀少,已达濒危状态。为有效地保护东北虎,我国各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  相似文献   

6.
东北虎属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为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俄罗斯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森林中,以草食性动物鹿、狍等为食。目前,野外东北虎十分稀少,已达濒危状态。为了有效的保护东北虎,中国各个动物园均加强了东北虎的移地保护工作,相继开展了东北虎的繁殖和人工育幼研究。动物园中饲养的东北虎常因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7.
据史书《盛京通志》记载,虎在东北“诸山皆有之”。因此,东北虎是我国拥有的宝贵财富和自然历史遗产。近五十年来,由于过度的猎捕,森林的采伐,生存条件骤变,东北虎的数量不断减少。据一九七六年实地调查,我国野生东北虎还有一百五十余只,现在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估计已不足五十只。分布区缩减至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长白山等有限林区,且成岛状分布,难以繁衍。并且就是这些地方也不是东北虎安生之地,请看一九七九年访问调查的部分记录: 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年双鸭山林业局三叉河林场发现死虎骨架;  相似文献   

8.
<正> 华南虎为我国特有珍贵动物,故又称为中国虎。由于长期各种因素的危害,已面临灭绝危境。为此,我国特进行华南虎繁殖试验。通过试验,我们发现对虎从幼逐渐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人与虎及虎与虎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等,有利于饲养管理及虎的交配和哺育幼虎。第一次交配时,因雌雄虎不能密切配合,难度较大,但只要正确掌握雌虎发情期进行合笼交配,而月  相似文献   

9.
<正> 东北虎以体型大、毛色美著称于世,与熊猫、金丝猴、丹顶鹤等同为我国一类保护的稀有动物。目前自然界的东北虎为数已经很少,因此如何使动物园内的老虎能正常繁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玄武湖动物园一头东北虎:雌性,3岁,自幼发育欠佳,曾思过佝偻病,拱腰,右前肢腕关节受过伤,  相似文献   

10.
正在国内动物园中,多数东北虎繁殖都取得成功,但仍存在个别母虎出现弃仔行为,我园也不例外。在我园,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每年都有1~2例东北虎弃仔行为,之前多数采用人工哺乳,成活率不是很高。近两年我园采用了母狗代养哺乳,均全部成活,因此值得推荐。本文以2016年出生的1只东北虎幼仔为例,探讨使用哺乳期母狗代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东北虎描述性全行为谱,试验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7只(3雌、4雄)成年东北虎和10只幼年东北虎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对全部行为进行区分和定义,并根据所有行为的生态功能将其归类。结果表明:东北虎的行为分为摄食、排遗、调温、发情、交配、分娩、冲突、育幼、通讯、聚群、休息、运动和杂类等13类,构建了包含东北虎各时期的描述性全行为谱。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森林之王的虎大约起源于100万年前的中国南部、然后逐步辐射演化为8个亚种,即巴厘虎、爪哇虎、里海虎、苏门达腊虎、东北虎(西伯利亚虎)、华南虎、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前三种已经灭绝。东北虎是现存虎的所有亚种中体型最大。  相似文献   

13.
<正>1发病经过2007年7月本人受青岛森林野生动物园邀请,对该园东北虎死亡原因进行调查诊断。到达现场时已有2只东北虎死亡。与该园饲养人员沟通饲养史与发病史,该园东北虎是群养状态,平日经常饲喂新鲜的牛内脏饲料。发病前期有多只东北虎发  相似文献   

14.
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中国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开展东北虎迁地保护过程中开展观赏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以期建立一个以东北虎迁地保护为主题,同时将东北虎观赏、虎文化、科普教育、东北虎基础生态学研究、东北虎野化训练、东北虎野外放归等作为多元化发展策略。建立以东北虎保护为目标,以旅游经营为途径,最后实现"以虎养虎"的有效的迁地保护模式。该保护模式将为东北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为人工饲养东北虎的野化生存积累宝贵经验,为东北虎的迁地和就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野生东北虎腕部截肢手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野生东北虎性情暴躁凶恶。很难接近诊治。现将我们所做的野生东北虎截肢手术报道如下: 该虎成年、雌性、体重115公斤。于84年冬该虎的左前肢腕关节下方掌部被大型夹子挟住。时隔三日运到延吉市公园求治。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弱毒疫苗对野生动物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80年代犬瘟热病首先于熊猫中发生流行以来,该病已先后发生于猫科动物狮、虎、豹等野生动物,严重影响动物园野生动物的健康。为此,作者从1981年某动物园暴发熊猫犬瘟热流行时开始,首先试用犬瘟热弱毒疫苗对珍贵动物大熊猫和小熊猫进行免疫接种观察,90年代又在云南小熊猫产区进行扩大试验,并逐渐试用于猫科动物狮、虎、豹,至今已扩大到7家动物园。应用该疫苗防治熊猫、东北虎、非洲狮、金钱豹、云豹、华南虎等动物的犬瘟热,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先后接种动物有大熊猫12只,接种…  相似文献   

17.
杨明  赵云华 《野生动物》2000,21(2):22-23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一种珍稀濒危的大型猛兽。深圳野生动物园东北虎的散放区里放养着二十几只东北虎。由于人工哺育东北虎难度较大,发病率高。特别是营养代谢方面的疾病时有发生,幼虎代谢性白内障就是其中之一。该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月上旬至6月底采集黑龙江省东北虎林园圈养东北虎的新鲜粪便,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圈养雄性东北虎不同年龄组春季粪便中皮质醇的含量。结果表明:壮年雄性虎皮质醇总体水平变化相对平稳,青年雄性虎皮质醇总体水平变化有小幅度的差异(P0.05),3月与4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雄性虎皮质醇总体水平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对于环境的改变接受能力最好的是壮年虎,青年虎次之,而老年虎则需要分泌更多的皮质醇来使其适应环境。因此,若对物种进行野化放归,壮年虎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9.
野生东北虎保护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晓禹 《野生动物》2008,29(1):40-43,46
目前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仅有20只左右,分布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3个不相连的"孤岛状"分布区内.人为干扰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和猎物种群下降是造成野生东北虎濒危的主要原因.有效的野生东北虎保护计划包括改善虎栖息地质量、控制猎物种群、开展环境教育、解决人虎冲突、完善保护区网络等多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蕴杉  张庆  许鲁 《野生动物》2010,31(1):45-48
对饲养东北虎的野化训练,是东北虎日常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更是实现日后放虎归山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本文是在东北虎繁育中心为期1个月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人工模拟条件下对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的现况,指出管理方式、饲喂模式等制度上原因对饲养东北虎野性和行为恢复的影响是东北虎野化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为今后东北虎野化训练提出了改进设想。阐明人工模拟野生生境困难和食物链模拟困难是饲养东北虎野化训练难以展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