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起葡萄裂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葡萄裂果多发生在即将收获期,一些葡萄品种果实抗膨压能力差,且对乙烯敏感,而接近成熟时果实内乙烯含量高,因此容易形成裂果;  相似文献   

2.
正葡萄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男女老少都喜欢食用。由于葡萄结果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果农把发展葡萄作为重要的致富项目。但在栽培过程中葡萄易出现裂果情况,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那么,如何预防葡萄裂果呢?在享有"南方吐鲁番"美称的广西桂林兴安县,一项能够预防葡萄裂果的栽培技术给当地果农带来  相似文献   

3.
尚力 《北京农业》2011,(16):24-25
<正>葡萄、樱桃都是常见的高附加值的水果,但在生产中常发生裂果现象,虽有很多预防方法,但不易准确操作,往往导致种植效益下降10%~30%。为此,我们在多年的应用研究基础上,开发了裂果预防的空间电场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技术详细的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行间生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葡萄园行间清耕及行间生白三叶草对红地球葡萄园树体生长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为葡萄园行间生草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生草处理的葡萄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节间长、节间粗分别为35.53、366.80cm2、13.03cm、1.275cm,比清耕增加2.33%、0.55%、7.69%、6.25%,但差异不显著;夏季高温条件下,14:00-16:00时,生草处理对地表至地下10cm处的降温效果显著;生草处理0~10cm土壤容积含水量明显高于清耕处理,而30~40cm土壤容积含水量又略低于清耕处理;生草使土壤容重降低9.49%,总孔隙度提高4个百分点;生草还降低了葡萄叶片的温度及气孔导度。可见,葡萄园行间生草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促进了葡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引起葡萄裂果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葡萄裂果多发生在即将收获期,一些葡萄品种果实抗膨压能力差,且对乙烯敏感,而接近成熟时果实内乙烯含量高,因此容易形成裂果;二是果实生长前期干旱少雨,成熟时又遇多雨或者连阴雨,以及这样的天气过后急剧高温干燥,  相似文献   

6.
预防朱砂李裂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7年生毛桃丰朱砂李为试材,在稳果后分别采用盖膜、覆草、套袋、增施钾肥、叶面喷石灰水等处理。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有效地预防裂果,与对照差异显著,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水势下降,水势下降缓慢,裂果程度轻。总糖含量随成熟度提高呈梯度上升,上升幅度愈大,裂果愈重,果实中氮、钾的含量高,磷的含量低,裂果减轻。  相似文献   

7.
根据旱原气候特点,多半年份常出现雨涝不均、旱年较多。水分往往不能满足葡萄生长需求等原因,是葡萄成熟常有裂果发生,影响浆果外观,甚至导致病虫危害。使果实失去商品性。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特提出如下葡萄预防裂果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葡萄种植户来说,葡萄裂果病并不陌生。为此,在享有"南方吐鲁番"美称的广西桂林市兴安县,科技人员研发了一项有效预防葡萄裂果的栽培技术,给当地的果农带来了福音。一起来观看视频。(请用手机微信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相似文献   

9.
<正>葡萄在浆果着色期及成熟期易发生裂果。果粒发生裂果后易感染霉菌造成腐烂,并容易招引金龟子、蜂、蝇、蚜吸吮果汁,传播病害,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1引起葡萄裂果的原因1.1在葡萄果实生长前期,土壤过分干旱,进入着色期后,  相似文献   

10.
葡萄裂果病的发生是影响哈密垦区葡萄主栽品种无核白葡萄产量、品质的直接因素,为综合防治葡萄裂果病造成的危害,研究了无核白葡萄栽培中灌水量与生长调节剂的调控、搭建避雨棚、喷稀土处理以及化学药剂的综合预防措施效果。结果表明:稀土处理、搭建避雨棚和覆地膜处理的葡萄生长状况较好、裂果病发生较轻;灌水量与生长调节剂对葡萄裂果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全年灌水量为12 000m3.hm-2左右,生长调节剂260mg.kg-1(拉穗80mg.kg-1、膨大期180mg.kg-1)为宜;43%好力克和72.2%普力克水剂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75.3%和67.03%。  相似文献   

11.
正同样的葡萄品种,如巨峰、藤稔、无核王子,在甲地栽培,从无裂果,而在乙地栽培却裂果严重;在同一个地区,甚至同一地块栽培,张三家从不裂果,而李四家栽培却裂果严重。对这些问题,许多果农大惑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葡萄裂果,是一种生理病害。裂果的主要原因,一是缺钙。钙是葡萄需要的主要元素之一,它主要以果钙胶的形态存在于细胞壁中,可使多糖类沉积,保持细胞壁的强固性。葡萄缺钙,细胞壁薄而脆弱,是造成葡萄裂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葡萄、樱桃是两类常见的高附加值的水果,因而颇受果农和果木种植企业喜爱,但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发生裂果现象,生产中虽有很多预防方法,但不易准确操作,一旦发病再来纠正通常晚矣,结果往往致使种植效益下降10%~30%,见图1。为此,我们在多年的应用研究基础上开发了裂果预防的空间电场技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就此技术做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新疆伊犁河谷地区是我国红地球葡萄的主要产区之一.探讨伊犁河谷地区葡萄园生草对有机红地球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影响.[方法]2008-2010年,在有机葡萄园设置了4种处理:有机-清耕、有机-首蓿、有机-白三叶和常规防治对照,田间调查伊犁地区有机红地球葡萄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评估葡萄行间生草对其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结果]在伊犁河谷地区红地球葡萄园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是葡萄箱霉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毛毡病.葡萄园人工生草可改善果园的生态条件,在高温干旱年份,这三种病害发生极轻,不用防治(2008年);在当年4-6月降雨相对较少,葡萄霜霉病和褐斑病发生较轻的年份(2009年),在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或白三叶对这些病虫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而在当年4-6月降水相对较多,发病较重的年份(2010年)则会加重病情.对于葡萄毛毡病,尽管两年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分析表明有机葡萄行间种植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对控制该病发生有一定的效果.[结论]在有机葡萄生产中应该趋利避害,综合考虑分析有机葡萄园生草对病虫害的防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乍娜葡萄果实发育规律进行研究和利用稀土元素不同浓度在不同时期喷洒3—4年生乍娜葡萄。结果表明,盛花期喷布5000pm的稀土元素,可改变果实发育规律,抑制第一期的果实生长,促进第二期的果实生长,缩短第三期的生长时期。盛花期,果实膨大期喷布稀土元素均可减少裂果发生。新梢旺长期喷布无减少裂果的效应,相反有增加的趋势。同时表明,稀土元素有提高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增加果皮厚度,与减少裂果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葡萄裂果系生理病害,多发生在收获期。板结土壤,排水差的黏质土壤,易涝或干旱的土壤裂果较重;连阴雨放晴、急剧高温干燥、着色期多雨时裂果较多。此外,结果量大、疏果不当等也会引起裂果。其预防措施为:  相似文献   

16.
正在葡萄种植过程中,很多种植户会发现葡萄果穗过于紧密容易导致上色不均、果粒间互相挤压变形、裂果烂果多,影响葡萄外观。有些欧美葡萄品种进行保果处理后,往往坐果量大,导致后期疏果麻烦、人工成本高,所以在开花前进行拉穗处理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疆主栽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和引起裂果生理原因,分析鲜食葡萄品种裂果特性差异,为生产过程中降低裂果发生率生产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无核白、无核紫、无核白鸡心、新郁等12个鲜食葡萄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成熟期浸水诱导裂果,对不同鲜食葡萄品种的裂果特性,通过石蜡切片测定果皮细胞结构特征,测定果...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冰葡萄园土壤管理的最佳技术方法,本研究以生产上主栽的山欧杂交葡萄品种‘北冰红’为研究对象,以清耕除草为对照,园艺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为2种处理方式,研究清耕除草、园艺地布覆盖和自然生草3种土壤管理方式对冰葡萄园土壤性状及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园艺地布覆盖处理和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容积含水量略高于清耕除草处理;7月下旬至8月中旬,园艺地布覆盖处理的土壤温度高于清耕除草处理和自然生草处理,高出0.02~0.22℃,8月下旬,自然生草处理的土壤温度高出清耕除草和园艺地布覆盖处理0.09~0.14℃;园艺地布覆盖处理的葡萄单株重、单穗重、可溶性糖含量、单宁含量都显著高于自然生草处理;自然生草处理的成本比园艺地布覆盖处理和清耕除草处理的成本分别低1 425元hm2和3075元/hm2。吉林省冰葡萄园土壤管理的最佳方式是自然生草。  相似文献   

19.
行间生草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含氮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葡萄园行间生草对葡萄果实不同部位与葡萄酒中含氮化合物的影响。【方法】在酿酒品种赤霞珠葡萄园行间播种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以清耕为对照,在果实成熟期及酒精发酵结束后,采用凯氏定氮法及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分析各处理葡萄果皮、果肉、种子及葡萄酒中的总氮、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结果】除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清耕(对照)外,行间生草总体使葡萄果皮、果肉及种子中的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果实中不同部位总氮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有差异,种子中总氮含量最高,占葡萄果实总氮含量的41.6%,果肉与果皮分别占总氮含量的33.9%及24.5%;葡萄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占总氮含量的46.0%,种子、果肉及果皮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占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总含量的50.9%、33.9%及15.2%;葡萄酒中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高羊茅和紫花苜蓿处理使葡萄果实中氨基酸总含量升高,白三叶草处理使其降低,但均无显著差异,各处理葡萄果实中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5.9%—56.9%,其次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6.4%—24.2%。行间生草使葡萄酒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升高,其中高羊茅处理最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处理,这两种生草处理与清耕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葡萄酒中的氨基酸,均以脯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含量的90.11%—92.45%。【结论】行间生草使葡萄果实总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但总体提高了葡萄与葡萄酒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有利于提高葡萄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有些葡萄前期生长、结果正常,但到成熟期却出现大量裂果的现象,严重影响葡萄的品质与产量。一、发生原因1.气候异常。如前期雨水偏多,后期又遇高温干旱,或温度忽高忽低、降雨时多时少、水肥供应严重失衡,都易导致葡萄突然出现大量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