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对安徽省涡阳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为城区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后期管理工作提供支撑,以涡阳县城区2018年10月枯水期35个采样点地下水水质检测数据为基础,选取铁、锰、氟化物等21项水质评价影响因子,采用综合指标评价法、改进的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及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评价法(AGA-PP) 3种方法进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评价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各方法之间的差异性,认为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在涡阳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评价中有着更好的适用性,能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状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2.
采用GB3838-2002作为评价标准和实测资料,对韶关市区主要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年平均值随年份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水质现状、变化趋势及成因,得出水源地未达到Ⅱ类保护目标和砷已对水源地构成安全隐患的结论。提出保护好水源地的一些建议,为当地政府决策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让更多的市民从中了解当地水源地的情况,提高市民对保护饮用水源地重要性的认识,达成人人参与共同保护的共识。  相似文献   

3.
大伙房水库是全国城市供水九大重点水源地之一,是辽宁省中部七个城市23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水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水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叙述了水源地水质保护的具体措施,并对水源保护工作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余姚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水安全.对余姚市饮用水水源地按照湖库型、河道型、地下水型3种类别进行了功能区、水质情况的调查分析.利用影响水源地水量的枯水年来水量、工程供水能力因子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量安全指标,利用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一般污染物指数、有毒污染物指数,富营养化指数等构建了水质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水量、水质指标的计算对余姚市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余姚市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的水量水质是安全的,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饮用水的污染已逐渐从地表水渗透到地下水之中,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以及农业活动的频繁,许多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物呈现多样性和复杂的特点,为此,保证地下水水源地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鞍山市地下水质现状进行初步评价,旨在为治理地下水水质污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王滩水库2008年列为南宁市水源地,2010年在6个监测断面的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水质监测,水库水中的总磷、总氮超标较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库区工业废水渗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库区和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旅游污染、库岸垃圾污染以及相关管理措施欠完善等原因导致的。为确保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质,提出做好水源地隔离防护和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重点进行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旅游污染、库岸垃圾污染整治,以保护好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成都市饮用水源地水环境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污染水平,对柏木河饮用水源地表层水体和沉积物中3种重金属(Pb、Cd、Hg)和HCHs、DDTs的含量及时空迁移转化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柏木河饮用水源地表层水体中Pb含量普遍超标,尤其是丰水期和枯水期,各断面均超过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Cd含量全部满足标准,表层水体Pb的季节变化规律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Cd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和枯水期含量高于平水期,表层水体中Pb、Cd的含量沿程变化趋势相似,表层水体中Hg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柏木河饮用水源地沉积物中Hg超标现象严重,尤其是平水期下旬削减断面处,其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4.23倍,Pb、Cd未出现超标现象,沉积物Pb、Cd、Hg季节性差异较小,Pb、Cd含量具有相似的沿程变化趋势,沿着水体的流向,平水期和丰水期Pb、Cd含量逐渐增加,枯水期Pb、Cd含量逐渐下降,Hg在不同时期沿程变化差异较大,平水期和丰水期均在削减断面出现最高值。柏木河饮用水源地水环境中HCHs、DDTs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加强城市水源地保护是目前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于桥水库作为天津市居民的饮用水源地,水质环境逐年恶化,污染源治理迫在眉睫.为此,从分析水质污染概况出发,得出水质参数、指标,确定污染治理重点.同时,结合中美合作项目的开展,实施"村庄综合管理规划(CVMP)".具体实施中分为两个步骤:中期目标以村庄非点源污染治理为重点,以"沼气示范工程"为核心,开展治理工作,从而使水库周围向水库排放的水体中总磷和总氮负荷至少降低88%;远期目标以跨省、市合作为基础,加强上游污染治理,使水质达到III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2.19”沱江下游段三氯甲烷浓度异常事件为例,“污染物”为主线,通过对特征污染因子、污染源的锁定及污染物扩散状况的研判建立应急监测工作方案,确定主要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对三氯甲烷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三氯甲烷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步降低,监测到饮用水源地污染物持续未检出。各断面随污染团下移三氯甲烷污染物通量呈下降趋势。单一断面通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相邻断面通量浓度平稳下降,衰减力度逐渐放缓。通过一维河流水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合理。该实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二河闸位于洪泽湖出湖口,是二河上游重要的饮用水安全监测断面,为了对其富营养化指示因子TN和TP以及波动幅度较大的DO指标准确的预测,提出了基于领导者策略狼群搜索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测模型。对初始狼群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得到狼群数量超过150时,模型的寻优效果最佳;利用LWCA-SVM模型对水质进行预测,得到DO、TN和TP的MSE、MAPE和Pearson系数依次分别为0.791、6.79%和0.931,1.32×10-4、0.5%和0.907,4.49×10-5、5.0%和0.903,说明基于LWCA-SVM的二河饮用水源地水质预测模型预报精度高,推广适应能力强,为二河水质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河南省新乡市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理,通过现场调查并对地下水、地表水进行采样,测定其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成分,对水样的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组成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太行山区是剥蚀丘陵岗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中部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受共产主义渠水的影响,二者同位素值较接近;受黄河灌溉回归水的影响,南部冲积平原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较接近黄河水,是大气降水和黄河水的混合水体。而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除与地表污水侧渗、污染物通过包气带直接下渗有关,还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导致盐分和污染物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山口岩水库是萍乡市极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但自2012年建成蓄水以来,已先后四次发生不同程度的锰含量超标现象,严重影响了区域供水安全。通过近五年来水逐月水质监测结果、逐日降雨量、逐日气温、逐日水位等相关数据,结合历次锰超标应急监测结果,结果表明:山口岩水库表层水体锰超标主要来源于坝址附近深处,少量来源于降水汇流的面源污染,低气温、低水位伴随降雪等极端天气很可能导致山口岩水库表层锰超标;水库水体锰超标初期常伴随着铁含量上升、溶解氧短时间内异常下降等特征。相关研究可为山口岩水库的锰超标污染问题防治与提供科学支撑。研究成果可为山口岩水库锰污染防控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乐至县石河堰型水源地和水库型水源地进行调研,在对其自然环境和水环境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对石河堰型水源地和水库型水源地的水环境治理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源头控制结合生态修复的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北京市密云水库及其上下游潮白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不同河段、不同批次水样品的分析测定和生态环境调查,对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及库区水质符合Ⅰ类、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满足饮用水源地要求,但个别观测点水质指标受环境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在密云水库下游,水质基本处于Ⅲ~Ⅴ类,水质指标更多受河道环境治理因素的影响.密云水库下游地区一些点位的指标,如溶解氧、氨氮和总磷较好,可见经过处理的中水作为景观用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从污染治理、环境监管措施等方面为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水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汤河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在水量方面存在备用水源不完备等问题;在水质方面存在水源地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安全监控体系也不完善;水源地管理存在不明确、不系统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的保护性对策,旨在为辽阳市和鞍山市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白石水库水源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水库供水可靠性进行了分析.从现状水质评价结果看,白石水库的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用水水质要求,可以作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和工业用水水源地.经过水量调节计算,可知白石水库供水水质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南水北调东线江苏境内工程输水河道和调蓄湖库水面蒸发损失水量,及其所造成的泵站机组损失功率,了解水面蒸发对工程调水效率的影响,分析比较了适用于工程所在地区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计算了工程沿线输水河道和调蓄湖库的水面蒸发量,分析了工程水面蒸发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积分,计算了水面蒸发造成的各梯级泵站的流量损失和输入功率损失,求解并分析了水面蒸发对整个江苏段工程调水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沿线水面年蒸发量自南向北、西北方向逐渐递增;蒸发量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全线平均水面年蒸发量为862.2 mm.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和输水河道蒸发损失水量分别占总蒸发损失水量的77.7%,13.3%,3.6%和5.4%,蒸发损失水量约占源头泵站抽水量的17.46%,使工程平均调水效率降低10.33%.调水工程可以考虑采用管道输水,从而避免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18.
赣江中下游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赣江中下游10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的水平较高,常规污染指标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特点,污染最重的在赣州;重金属从上游往下游逐渐减小。赣江中下游浮游藻类共计38属102种,种类最多的为绿藻门、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鉴定出43种、18种和29种。优势种主要有团藻、栅藻、针杆藻、舟形藻、颤藻、螺旋藻等,均为α-中污和β-中污指示种。Margalef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标计算结果表明赣江中下游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至较严重污染状态,污染最重的是赣州,最轻是的新干。  相似文献   

19.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与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某子系统(要素)不符合饮水安全要求,从而导致整个复杂系统的崩溃。根据系统脆性理论,分析农村饮水安全系统的脆性,辨析出饮水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以河北省为例,建立农村饮水系统脆性层次结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主要因素的权重,得到河北省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为氟超标、水量不足、苦咸水超标和地下水污染。研究表明从系统脆性角度评析区域农村饮水安全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保障农村饮水系统安全提供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