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阳茶园低产土壤障碍因子诊断及改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阳茶园低产土壤有粘化型和瘠薄型二类 ,主要有下蜀系黄土母质发育的黄土质黄褐土 ,黄土粘盘黄褐土 ,第三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粘土以及石质土、粗骨土。通过对上述低产茶园土壤的诊断 ,阐述了粘化型土壤障碍因子是土体中有粘化层或粘盘层 ,土壤通透性差 ,有渍水层排水不畅。瘠薄型土壤水土流失严重 ,土层浅薄 ,全量养分缺乏等。针对这些障碍因子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下蜀黄土母质发育的4种粘盘黄褐土6个土壤的水分特性,结果表明,死黄土、马肝土持水量最高,其次为黄白土,白土持水量最低,土壤的持水量与其粘粒关系密切。马肝土、黄白土的土壤水分有效性较高,供水性能较好,抗旱性能较强;死黄土、白土的土壤水分有效性较低,供水性能较差,抗旱性能较弱。土壤的有效水含量及供水性能与土壤有机质、结构状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全国系统分类所要求的统一研究方法和测试分析手段的基础上,对我国北亚热带地区中部黄土母质发育的黄棕壤和黄褐土的粘粒特性及矿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试上壤粘粒含量高.有明显的层次分异;粘粒化学组成的剖面变异较小,粘粒硅铝率和粘粒硅铁铝率相对一致;土壤粘土矿物组成以2∶1型伊利石为主,并且均含有一定量的高岭石,蒙脱石含量很少,部分土壤含有一定量的蛭石等14(?)矿物;供试土壤上述粘粒及矿物学特性,除受黄土母质本身特性的影响外,还取决于该区成土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鄂北豫西南的漫岗平原和平缓丘陵上,广泛分布着上更新统黄土(Q_3)上发育的土壤。在中国土壤图(1976年),中国土壤和土壤分区图(1981年),划为粘盘黄棕壤或黄褐土。以往有关这类土壤的研究报道,多以苏、皖的粘盘黄棕壤为对象。近年来,笔者结合鄂北土壤普查,对鄂北豫西南的黄褐土进行了一些考察研究。本文就黄褐土的某些发生学特征,及其与鄂中下蜀黄土上发育的土壤(称为典型黄棕壤,简称黄棕壤)的差别,并对它在土壤分类中的地位,提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省11个主要土类50个样本的粘粒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黄绵土、黑垆土、(土娄)土和褐土,粘粒矿物以水云母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绿泥石、高岭石和少量蒙脱石;在红棕色粘黄土母质上发育的黄褐土和水稻土,粘粒矿物仍以水云母为主,但含有较多量的高岭石和蒙脱石;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森林草甸土和亚高山草甸土粘粒普遍富含水云母,蛭石和绿泥石,其主要矿物组合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应用系统分类体系和数值分类方法对汉中盆地土壤进行研究表明,发育在不同母质和海拔高度的土壤,剖面形态、发生特性和成土过程均存在明显差异,应在土类以上的等级上区分开来:其中发育在粘黄土母质上的土壤为淋溶土纲、铁质湿润淋溶土土类;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为富铁土纲、粘化湿润富铁土土类;分布在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淋溶土纲、简育湿润淋溶土土类。  相似文献   

7.
汉中盆地土壤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系统分类体系和数值分类方法对汉中盆地土壤进行研究表明,发育在不同母质和海拔高度土壤,剖面形态、发生特性和成土过程均存在明显差异,应在土类以上的等级上区分开来:其中发育在粘黄土母质上的土壤为淋溶土纲、铁质湿润淋溶土土类;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为富铁土纲、粘化湿润富铁土土类;分布在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为淋溶土纲、简育湿润淋溶土土类。  相似文献   

8.
陕西南部土壤粘粒特性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南部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在第四纪下蜀黄土母质上的土壤粘粒含量高,粘化层不明显,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粘粒铁富集明显;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粘化层明显,粘土矿物以蒙脱石、蛭石为主,且有一定量的高岭石,粘粒中铝富集强烈。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粘粒含量较低,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粘粒中铁、铝富集均不明显,元素的淋溶迁移较弱。  相似文献   

9.
湖北中晚更新世沉积物母质上土壤某些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北省中晚更新世沉积母质发育的土壤上,观察了6个代表性剖面。并以黄土母质上发育的褐土作为对照,分层取样进行了某些土壤性质的测定。以此分析两种母质上形成的土壤的异同点。两种土壤共同的特征是全剖面质地粘重,粉粘比小。中更新世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其盐基指数低于晚更新世沉积物上发育的土壤。而分解系数则相反。中更新世沉积物形成的棕红壤,其粘土矿物以高岭石、水云母为主;晚更新世沉积物形成的黄棕壤,黄褐土,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高岭石次之。后者处于脱硅的初级阶段,前者则呈明显的脱硅现象,且土壤中存在的无定形硅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南部地区土壤粘粒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南部土壤粘粒特性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南部北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在第四纪下蜀黄土母质上的土壤粘粒含量高,粘化层不明显,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粘粒铁富集明显;发育在基岩风化物母质上的土壤粘化层明显,粘土矿物以蒙脱石、蛭石为主,且有一定量的高岭石,粘粒中铝富集强烈。中山区暖温带湿润地区的土壤,粘粒含量较低,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粘粒中铁、铝富集均不明显,元素的淋溶迁移较弱。  相似文献   

11.
森林土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由于分布范围广,成土因素各异,因而又是一个庞大的土壤系列,其中包括发育于不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土类。在中国,主要有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以及褐土等。本文主要进行森林土壤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河南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铬(Cr)含量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主要土类土壤耕层的100个土壤样品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并对其土壤类型、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及土壤中重金属铬含量等项目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土类耕层土壤铬含量有差异,其平均值大小(mg/kg)顺序为砂姜黑土(31.59)>黄褐土(26.48)>潮土(26.01)>褐土(24.58)>红黏土(22.20)>黄棕壤(19.74),且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规定的铬含量小于或等于90 mg/kg的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不同土壤类型中的铬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有机质对土壤中铬的含量也有一定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中铬含量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对河南省分布的主要土类耕层土壤100个土样抽样调查,分析测定了土壤类型、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并采用王水-高氯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土壤样品中的镍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镍含量有差异,镍含量平均值大小为砂姜黑土>褐土>红粘土>潮土>黄褐土>黄棕壤土,其含量平均分别为18.47mg/kg、17.1mg/kg、16.22mg/kg、15.60mg/kg、15.06mg/kg和9.88mg/kg,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规定的镍含量(≤40mg/kg)标准.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河南省主要土类土壤耕层铅含量进行了抽样调查,60个随机抽样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潮土、褐土、砂姜黑土、黄褐土、黄棕壤铅含量高低不一,铅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砂姜黑土>褐土>黄褐土>潮土>黄棕壤,但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铅污染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中南地区几种地带性土壤表面电荷特性与pH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改进的Schofield法、盐滴定法等方法研究测定了我国中南地区5种不同地带性土壤的表面电荷特性。结果表明:1)在同一pH条件下,土壤负电荷量由北向南呈递减趋势,正电荷量呈递增趋势,与供试土壤粘土矿物、铁铝氧化物组成及含量有关;2)砖红壤中负电荷以可变负电荷为主,棕红壤和红壤既有较大数量的可变负电荷,并含有一定数量的永久负电荷,黄褐土和黄棕壤负电荷量随pH的变化较小;3)供试土壤的PZC从北到南逐渐升高,砖红壤的PZNC为4.2,其它土壤在试验pH范围内不存在PZNC。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型红壤性水稻土及其起源土壤的表层腐殖质 H/F 值,由红壤→渗育型→潴育型→潜育型水稻土逐渐增大。晶胶率是区分不同水型红壤性水稻土的良好发生指标。渗育型水稻土剖面晶胶率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潴育型 W 层晶胶率较其它土层高;脱潜型 P 层晶胶率高于其它土层;潜育型 G 层晶胶率<1.0。红壤性水稻土磁化率大大低于起源土壤,不同水型水稻土具有不同的磁化率剖面.磁化率剖面也可作为水型的划分依据。母质对水稻土的粘粒硅铝率、粘粒铁富集系数、质地及耕层有机质含量都有明显的影响。红壤性水稻土分类中土属的划分必须对母质因素加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主要土类耕层中几种微量元素全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河南省潮土、褐土、黄褐土、砂姜黑土、黄棕壤、红粘土6种土类耕层的10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Fe、Mn、Cu、Zn全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的各类土壤中,全Fe含量最高,其次是全Mn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所测土壤中,Cu和Zn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pH值高的土壤中全Cu含量高于全Zn;pH值低的土壤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几种土壤的重金属镉、铜形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研究了湖北省棕红壤、黄棕壤和和黄褐土中重金属镉、铜的形态差异,分析了重金属负荷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镉、铜主要为氧化铁结合态和残渣态,占土壤重金属全量的75%以上;交换态镉含量与土壤pH呈负相关,从未污染土、污染土到镉质土,随土壤Cd负荷提高,土壤中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镉的比例增大,有效地提高,残渣态、氧化铁结合态镉的比例降低,土壤中铜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不同土壤类型烤烟吸钾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土壤类型对烤烟钾吸收特性的影响,给河南省各烟区科学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3种土壤类型烤烟的钾吸收状况。结果表明,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施钾处理与不施钾相比,在移栽后60d烤烟生物学性状指标都有一定的提高,3种土壤类型的施钾处理烤烟干物质积累强度表现为红黏土>褐土>黄褐土。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烟株中各部位全钾含量,褐土施用钾肥对叶片中钾含量的提高最显著,移栽后90d的烤烟叶片钾含量为3.404%。3种土壤类型施钾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初期迅速增加后期逐渐下降的过程,褐土的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33.0mg/kg)。黄褐土、褐土和红黏土钾肥利用率分别为15.24%、40.96%和38.85%。因此,在褐土上应特别注意钾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Langmuir公式,研究了安徽省几种代表性的旱地土壤:砂姜黑土、粘盘黄褐土、和黄红壤的磷吸附曲线,探索了最大吸附量b、吸附能常数K和吸附量Y。结果表明,最大吸附量和吸附能常数K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的固磷与供磷状况,可为合理施用磷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