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桐乡晒红烟历经四百多年种植历史而名扬海内外,是浙江省特色烟叶,也是国内名优晾晒烟之一。通过对晒红烟生产现状解析,揭示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出桐乡烟叶在稳定规模的前提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三个定位",坚持"四项原则",,通过推动晒红烟规模化、精品化种植,以满足卷烟生产企业对桐乡晒红烟品质和产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晒烟发展现状与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晒烟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自明末、清初传入四川后,在四川各地广为种植,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我省的晒烟主要分为晒红烟和晒黄烟两种类型,代表品种有什邡毛烟、新都柳烟、郫县大烟、绵竹泉烟等。毛、柳烟属深色晒红烟,后两种属晒黄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乐山、达州、泸州、宜宾、南充、广元皆是我国的名晾晒烟产区,所产烟叶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3.
总结松阳晒红烟大棚晒制技术,包括大棚的搭建、鲜叶采摘、堆黄、晒制和贮藏保管等方面内容,以为松阳晒红烟大棚晒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烟草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烟草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晒红烟明显高于烤烟,烤烟又明显高于白肋烟.进一步比较叶绿素a和叶绿素b,表现趋势相同,即晒红烟>烤烟>白肋烟.说明晒红烟潜在的光合能力高于烤烟,烤烟高于白肋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与叶绿素基本相同,即晒红烟>烤烟>白肋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中式有机晒红烟“嚼烟”的生产工艺参数,为制作符合设计要求的中式嚼烟产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感官评价和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中式有机晒红烟的感官和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合晒红烟烟叶特性和嚼烟产品要求,设计嚼烟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其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晒红烟可作为嚼烟产品的原料;10% NaHCO3溶液处理可以调节烟草pH,改善嚼烟口感质量,提高晒红烟作为嚼烟原料的可用性;添加10%~20%的风味剂甘草可改善嚼烟的感官质量;采用烘干和蒸片+烘干技术,均可提高晒红烟烟叶的烘烤香和焦甜香,且蒸片+烘干技术效果更佳。【结论】采用有机晒红烟制作的中式嚼烟保存香味的时间更为持久,回味悠长,嚼后口腔干净,口气清新,可直接补充人体需要的植物碱,并有清洁牙齿、生津、止咳清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浙江松阳是我国七大晒烟产区之一,该地区的晒烟种植历史比较悠久,烟叶质量优良,因此总结出一套相当有效的晒烟晒制技术。本文主要所论述的松阳晒红烟大棚晒制技术,主要包含搭建晒制大棚、鲜叶采摘、堆黄、晒制以及保管贮藏等方面的内容,形成系统性,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吉林省延边晒红烟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入地分析了晒红烟质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测定了138个晒红烟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去除7个异常值,运用K–S算法,将131个晒红烟样品分为校正集样品和预测集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把烟叶光谱值与化学分析法测得的常规化学指标值建立定量模型,定量分析了晒红烟的总氯、总氮、总植物碱、总钾、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运用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变量筛选方法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近红外法测定的结果与常规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0,可快速测定晒红烟样品的常规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蛟河晒红烟是国家知名晾晒烟.通过选择优良品种育苗、假植、大田移栽以及打顶、去芽等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可以提高烟叶产量.掌握烟叶成熟标准,合理确定采收时间,采用捂黄、定色、干筋、分级、打捆等晒制工艺,可以提升烟叶质量和等级,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0.
松阳县是全国晒红烟出口重点生产基地,常年栽培晒红烟面积达1000余亩,其中出口比例达近70%。近年来,由于种烟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滥用、乱用农药现象普遍,使烟蚜(以桃蚜Myzus pericae为主)抗药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湘南旱地玉米垄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旱地上实行垄栽,可以提高玉米叶面面积,叶面积指数比平栽增加12.9%。垄栽土壤含水量在玉米生长后期明显高于平栽土壤,玉米腊熟期,垄栽土壤含水量比平栽土壤含水量高出1.5%,增加8.2%。在玉米整个生育期中,垄栽耕层土壤有效氮、磷养分高于平栽,其增产率达20%以上。在湘南旱地上,采取垄栽种植是保证玉米增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机械化谷子种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种植效率, 而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劳动人民的种植成本因此晋西北地区的农民已经把地膜化覆盖谷子种植 技术应用到了农作物种植上。笔者在这里对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机械化地膜覆盖谷子种植技术与之前的传统谷子种植技术是有一定区别的,机械化地膜覆盖谷 子种植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谷子种植技术的弊端,提高了谷子种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天津滨海地区园林工程实践中数据的调查,比较了苗木春植与秋植的效果,明确了苗木秋植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阐述了形成实际工作中秋植苗木成活率高于春植苗木成活率的原因,并提出了春植与秋植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甘蓝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土壤环境及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种地温较沟种明显增加,垄种5,10,20 cm地温分别较同一层次沟种日平均增加2.08,1.61和0.50℃,且早晚温差明显增大;整个生育期,沟种较垄种0~2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9%;收获时甘蓝植株性状、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是垄种显著大于沟种,所有处理以种植方式为垄种、密度为82 500株/hm2的处理产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晋中盆地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条件 ,设计了夏玉米 (大豆 )免耕种植机械化作业工艺 ,对各工艺环节作了详细的分析 ,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化作业程序方案 ,为麦—秋一年两作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比试验表明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保护地番茄栽培中 ,其产量和品质与较高肥力的土壤相差无几 ,而高于一般营养液基质栽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灌溉排除液中硝酸盐含量也远低于一般的营养液基质栽培 ,对环境影响也大大降低。在施用有机肥料以及配合少量化肥的条件下 ,其产量和品质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海南由于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西甜瓜的种植。在种植面积上,从20世纪70年代西瓜的零星种植,到90年代甜瓜试种成功,再到2017年西甜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50.37万亩,总产量107.16万吨。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调查、电话咨询、走访农户的形式,就海南省西甜瓜生产中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种植模式以及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阐述。明确了近3年海南西甜瓜总体及各个市县的种植面积及产量、种植模式、病虫害发生情况,为西甜瓜的种植及病虫害的提前预防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
李勇  杨晓光  张海林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4):2876-2885
 【目的】以1981年为界,把1950s—2007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对比分析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柑桔种植区界限的地理位移以及北界线位移后的冻害风险。【方法】利用中国种植制度分区标准和农业气候指 标,对比分析两个时段柑桔种植区界限的演变特征,并采用ArcGIS绘制柑桔种植区界限地理位移图;利用冻害风险评估指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种植区界限位移后的冻害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与1950s—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柑桔最适宜种植区、适宜种植区、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的北界线平均位移了0.75个纬度,位移最大的是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其次分别为适宜种植区、最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4个种植区北界线东段的北移程度均明显大于西段;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南界线分别北移了0.56和0.42个纬度;种植面积增加得最多的是最适宜种植区,其次为适宜种植区,面积减少得最多的是不能种植区,其次分别为可能种植区和次适宜种植区。气候变暖背景下,柑桔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和中级冻害的出现频率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重级和极重级冻害出现频率在敏感区域和非敏感区域均较低;柑桔次适宜种植区和可能种植区敏感区域轻级冻害的出现频率均较各自非敏感区域低,但二者敏感区域的重级和极重级冻害风险较各自的非敏感区域显著增加。【结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柑桔种植区界限发生了明显北移;柑桔界限北移后,柑桔种植区敏感区域的冻害风险明显高于非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9.
集群种植方式对棉花田间小气候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传统种植(1穴1株)和集群种植(1穴3株)方式下棉花产量及田间微环境差异,在甘肃河西走廊干旱荒漠绿洲区对传统种植和集群种植方式下棉花的产量和微环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种植下棉花的经济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种植,集群种植下穴距配置对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穴距为28cm时棉花的单铃质量和皮棉产量最高,并且显著提高了棉花衣分;集群栽培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提高棉花中后期群体光截获率和冠层湿度,降低棉花冠层温度,对棉花群体内部CO2摩尔分数仅有微弱的影响。因此,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集群种植可显著改善棉花群体微环境,进而提高棉花的经济产量,且穴距为28cm是集群种植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穴距。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棉区高密度垄作对棉花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垄作栽培与合理密植作为单项技术措施用于棉花生产已有较多研究报道,但两者配合运用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明确种植方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使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有机结合,实现棉花增产增效。【方法】2010—2011年以K63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山东临清市研究了种植方式(平作和垄作)和密度(3、6和9株/m2)对棉花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变化动态、蕾铃脱落、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棉花产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平作情况下以中密度(6株/m2)的产量最高;垄作条件下以高密度(9株/m2)的产量最高,中、低密度(3—6株/m2)的产量较低,高密度垄作较传统的中等密度平作平均增产皮棉13.6%。与平作比较,垄作可增加铃数,提高早熟性,铃重随密度升高有降低趋势;垄作栽培提高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盛铃期和始絮期高密度垄作较中密度平作的叶面积指数分别高24.2%和22.1%,烂铃率和脱落率显著降低。【结论】种植方式和密度可以单独或协同影响生物产量、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从而影响经济产量。高密度垄作是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增产的重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