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针对山西侯甲煤矿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扰动地表、重塑地貌、水土流失问题,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该矿区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工业场地防治区、场外道路防治区、排矸场防治区、场外输电线路防治区和采空沉陷影响区,并根据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和植被生长条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植被恢复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防止侯甲矿区水土流失、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促进矿区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北矿区土地污损浪费严重,利用土体有机重构方法对试验矿区耕作层进行构建,通过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建设农田,实现生态恢复。以陕西省神木县孙家岔镇排界村土地开发项目为例,系统阐述矿区耕作层构建技术的推广实施,对陕北矿区治理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露天煤矿开采损毁大量土地资源,同时引发植被受损、景观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乃至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土地复垦是对损毁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过程。因此,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研究对促进矿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生物多样性内涵和研究热点,以及露天煤矿开采复垦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扰动与恢复特征,重点阐述了露天煤矿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价以及受损评估和预测研究进展。同时,重点论述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恢复中的土壤生境再造、植被重建以及复垦土地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的研究进展。阐释了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相关法规政策。最后展望了未来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领域的研究重点,以期为推动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生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矿区植被恢复的响应,选取了3个样地,分别测定了不同人工林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3种酶活性,通过DGGE实验研究了植被恢复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提高了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有机碳、全氮及全磷的含量和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同时增加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多样性,植被恢复在矿区土壤恢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对矿区复垦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礼全  卢霞 《灌溉排水学报》2007,26(4):101-102,F0003
德兴铜矿矿山多年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为维护矿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损害现状调查尤为重要。利用ASTER数据结合野外实测各类地物反射光谱曲线,利用矿物指数提取矿区重金属和粘土污染;采用差值法提取水体污染状况;采用NDVI彩色密度分割法提取矿区植被污染信息。研究表明,铜矿区生态损害现状甚为严重,利用遥感手段监测矿区生态环境是完全可行的。这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神东矿区位于北方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矿区开采后产生的矿井水属于高矿化度矿井水.为了节约矿区水资源,矿井水经常规处理后回用于矿区生态绿化建设,在个别地方引起了土壤次生盐碱化,植物出现枯萎、死亡现象.对神东矿区生态建设中矿井水净化处理利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针对研究区水质特点,论证了反渗透技术对高矿化度矿井...  相似文献   

7.
以景观生态学的“驱动因子-景观变化-生态影响”模型分析小水电开发带来的景观生态影响。在景观生态规划中,提出合理配置景观要素来优化小流域景观生态格局、结构和功能,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加强水电环境影响定量评价,并制定环境与生态恢复预案,预留足够的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本底,保障河道环境与生态用水,重塑河流自然水文水力状态,挖掘其自我恢复能力。同时柔化处理自然基质、重新连接断裂河流廊道、恢复重建生物生境。  相似文献   

8.
封面新闻     
正图为陕西省眉县齐峰秦岭生态农庄果园猕猴桃施肥机施撒有机肥。  相似文献   

9.
水生态恢复评价作为生态恢复工程的重要环节,对其研究也成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焦点,对其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是水生态恢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利用水利信息化领域中的新技术,为水生态恢复评价的开展奠定基础,且从数据和资源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使其能够在最终评价时提高有效性和准确性.目前对已确定的评价指标项已能够实时动态监测,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仍待继续摸索,进一步提高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对应措施,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钟;河流生态修复的措施包括人工直接干预,自然恢复以及增强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传统水利工程排水对原始生态河道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阻隔了河流与生态陆地的水循环.本文介绍了植草混凝土的制备原理与其各种性能的测定方法,并且设计了植草混凝土的配合比方案,分析了能够影响植草混凝土的孔隙率、抗冲刷强度、抗压、抗折等性能的各种因素,获得植草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方案.在最佳配合比方案下,对植草混凝土进行植生试验,发现植物能够很好地生长在植草混凝土护坡上,说明该配合比方案符合小河流治理的相关性能指标要求,为小河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谢鹏宇 《南方农机》2023,(7):50-52+65
我国现存大量废弃矿山,在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银山银山”的理论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实现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和固碳增汇是一项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基于此,笔者从我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目前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进展情况,并从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三方面提出了几项行之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法,以期为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贾芳 《农业工程》2014,4(6):87-88
在黄土丘陵地区,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是生态修复解决的最佳方案。从黄土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成因和水土保持特点、意义等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建设模式在黄土丘陵地区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河道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迫切需要进行整治和规划,在恢复河道功能的前提下,使用生态理念对河道景观进行设计.基于此,本文对河道整治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河沿岸“非粮化”耕地形态特征识别与优化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沿岸的河南省孟津县为例,从利用状况与坡度分布、景观格局与空间邻接、耕作距离与道路通达、经济梯度与生态安全等方面,对孟津县“非粮化”耕地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识别。结果表明:孟津县耕地的“非粮化”空间与优质农业生产空间高度重叠,耕地的非食物化利用倾向明显,耕地向林地调整的比重过大。由于粮作耕地和非粮作耕地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种植经济型作物的耕地规模偏小且较为分散,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交通工具缩短了农户的耕作路途时间,耕作距离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力度在下降,交通干线附近分布数量较多的即可恢复地类,与近几年的“廊道景观工程”建设密切相关。高经济梯度区的经济型撂荒占比较大,偏远地区农户对耕地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生态红线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刚性底线,在生态红线之内,应积极实施“再野化”工程。结合新时期国家黄河生态战略,以建设复合型黄河生态廊道为目标,提出了不同区位、不同类型“非粮化”耕地的恢复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6.
沙棘在治理神东煤矿沉陷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东煤炭分公司矿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黄土高原过渡的生态脆弱地带,这里是水土流失严重区、是多年国家重点治理区、是能源集中开发区、是老少边贫区、是沙棘适生区。神东煤矿分公司是该区能源开发的龙头企业,他们将生态建设资金列入煤炭生产成本,每年提取资金逾5000万元,进行生态修复;虽然矿区沙丘固定了,山变绿了,环境改善了,但农民的收入却没有增加。为此,神东煤矿分公司与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合作,并推广其在砒沙岩区实施沙棘生态工程的管理模式和成功经验,3年来,在该区种植沙棘2700亩,不仅改善了局部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16~17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教授为组长,北京林业大学孙保平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哈斯教授、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副主任卢顺光教授为成员的专家组,对“神东煤炭分公司采煤沉陷区沙棘生态修复试验示范项目”进行了中期评价。专家对矿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和该项目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水库生态调度研究是当前国内外河流生态恢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针对余姚市双溪口水库实际情况,明确了水库生态调度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对水库生态调度中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型选择、水库生态调度参数的定量确定、河道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以及生态调水价值定量评价方法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双溪口水库实施生态调度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务川县由于毁林、陡坡开荒种植、不合理耕种等引起小流域生态恶化,石漠化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6.3%,石漠化严重等问题,结合《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年)》,对石漠化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治理模式。综合治理方案重点以封山育林恢复生态、人工种草圈养为主,具体包括林业植被建设、小型水土保持措施、草食畜牧业发展、配套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治理岩溶面积58.56km2,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双赢、农民脱贫致富的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20.
河流生态治理是水利、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应在保证河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在改善河流环境的同时尽力恢复河流自然形态,实现人水和谐的最终目标.本文结合以往工程经验,对河流生态治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