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一号在遵义市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对氮、磷、钾的7种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净作土壤上,施尿素10-15kg/667m^2,普钙10-20kg/667m^2,钾肥3-9kg/667m^2,可使花生产量达到314.5-320.1kg/667m^2,其净产值可达783.4-791.2元/667m^2,投产比为1:5.86-5.89,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
1 化肥和有机肥相结合 花生的施肥比例.要根据土地肥沃程度和花生的产量来确定施肥量。高产花生667m^2施氮13.5kg、磷11kg、钾16kg,折合667m^2施优质圈肥5000kg、尿素13kg或碳铵35kg、过磷酸钙72kg、硫酸钾22kg或氯化钾18kg或草木灰138kg。中肥田土壤基础肥力较低,要实现高产,采用氮、钾全量施,磷肥加倍施的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黔花生一号的丰产栽培技术模式,采取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其产量与主要栽培措施(密度、氮、磷、钾)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进一步明确了黔花生一号获得高于295.71kg/667m^2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优化的组合是:播种密度为17680-18320株/667m62;尿素施用量为9.2-10.8kg/667m^2;过磷酸钙施用量为49.75-59.91kg/667m^2;硫酸钾施用量为12.17-13.67kg/667m^2,其中N:P2O5:K2O的最佳比例是1:2.09:2.17。影响90-38产量的主要因子是钾肥和磷肥;其次是氮肥和密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珍珠红"花生产量的影响,特采用L9(3~4)排列,研究氮、磷、钾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氮、磷、钾按1:3:3的配比施用,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花生荚果产量,单产最高,为230.67 kg/667m~2,产值为2076.03元/667m~2;氮、磷、钾按1:1:1的配比施用,投入产出比最高,为20.01。  相似文献   

5.
花生氮磷钾平衡配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志勇 《耕作与栽培》2000,(6):59-59,61
应用随机试验设计,探索花生平衡施肥最优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方为尿素15kg 普钙60kg 硫酸钾15kg/667m^2,产量高、效益好。该配方单产210、16kg/667m^2,较ck增产95.07kg/667m^2,增幅达82.6%,净增纯收放入155.54元/667m^2,是花生施用氮磷钾肥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鲜食大豆萧垦8901氮、磷、钾三元素不同施用配比的研究,结果表明,实行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改善大豆经济性状,提高鲜英外观品质、商品性以及鲜英产量、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最佳配比用量为纯N 10.2,P2O54.2,K2O5.6kg/667m^2。  相似文献   

7.
黔花生一号在中等肥力的黄壤土上,比较氮、磷、钾施用的基础上,不同的施钾不平时,花生的经济效益不同。施钾量为12kg/667m^2时花生的产值和利润均为最大,分别是1078.4元/667m^2和1037.4元/667m^2,投入产出比为1:5.6。  相似文献   

8.
2008年选择在习水县主要旱作土黄壤上进行了脱毒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与用量对马铃薯鲜薯产量、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在马铃薯上氮肥的增产效应居首位,增产36.3%,磷肥次之,增产24.2%,钾肥增产最低,为11.0%。单位养分增产效果,磷氮钾。中量氮、磷、钾施用水平对马铃薯产量提高作用最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1.55%、6.77%、11.68%。马铃薯最佳经济产量1609.8kg/667m2,最佳施肥量:N10.2kg/667m2,P2O57.2kg/667m2,K2O14.8kg/667m2。  相似文献   

9.
潮砂泥田氮磷钾配比对油研9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磷、钾是作物必须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营养元素,本文采取“3414+1”试验方案,探索油研9号在潮砂泥田的不同氮、磷、钾配比,诣在提高油菜产量和种植效益,减少化肥的面源污染。通过试验数据建立了油研9号施肥模型y=33.17+10.00N+5.20P-F2.41K+0.18NP+0.01NK+0.12PK-0.44N2-0.04P^2-0.15砰,得出油研9号在潮砂泥田中的最佳施肥量:施用尿素26.9k、普钙54.7kg、氯化钾15.3kg/667m^2,可获油菜产量141.2kg/667m^2。  相似文献   

10.
酿酒高粱氮、磷、钾肥平衡配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在万州区高粱主产区进行了高粱纯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及配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建立了产量与肥料因子的函数模型,并进行数学模拟寻扰,探索了种植“泸杂四号”高粱的氮、磷、钾肥平衡配方施用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获得泸杂四号产量最高(487.85kg/667m^2)的施肥方案为:施纯N15kg/667m^2,P2O5 12kg/667m^2,K2O 12kg/667m^2。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341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了交水稻品种Ⅱ优602对不同模式下的产量性状表现及肥料效应,建立了以产量为目标的关于氮、磷、钾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中等氮磷水平结合中高钾水平可实现较高产量,回归分析表明在该类型土壤条件下,理论最高产量可达511.14kg/667m^2,当有效氮磷钾配比为7.5:4.5:6时,可实现最佳效益产量506.14kg/667m^2。同时每公斤氮、磷、钾的增产效果分别为7.4kg、6.7kg和12.4kg,而肥料利用率分别仅为8.0%、6.3%和15.2%。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冬-2000年春和2000年冬-2001年春连续两个油菜生长季节中,进行N,P,K不同施用量对高产白菜型品种“雅油1号”的经济性状和产量影响的研究,显示出“足氮、增磷、适钾”为优,即施纯N10kg/667m^2,P2O510kg/667m^2,K2O7.5kg/667m^2,三者之比1:1:0.75。  相似文献   

13.
田世刚  陈颖  李鹏  椰婷婷  张银龙 《种子》2007,26(6):63-65
油菜是贵州省最主要的冬季农业经济作物,油菜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宜的施肥量及各时期适宜的施肥比例。通过对油研10号进行施肥试验,结合各地高产田块的调查,结果得出:为获得理想产量,每667m^2的肥料施用量为:尿素10~25kg、磷肥25~50kg、钾肥10~15kg、硼肥0.5~1kg、清粪水1000~1500kg,注重基肥施用:复合肥25~50kg/667m^2或厩肥1500kg/667m^2左右,抓住关键施肥时期:(1)及时施用苗床提苗肥。出苗期用尿素1~1.5kg/667m^2,加清粪水150kg左右泼施。(2)及时施活棵肥,用尿素5~7.5kg/667m^2加清粪水800~1000kg在栽后立即淋施。大量的实践和试验、示范研究表明,采用上述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可使油研10号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同NPK施用量对“安单3号”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足氮、适磷、足钾为最优,即N15kg/667m^2,P2O52.5kg/667m^2,K2O4.5kg/667m^2,三者之比6:1:2。  相似文献   

15.
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施水平对花生产量、品质、结荚期叶片SPAD值和气体交换参数、土壤养分含量和后茬黑麦草产量与养分蓄积量的影响,旨在为黑麦-花生一体化种植体系中花生氮磷钾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花生荚果产量、百果重、百仁重、后茬黑麦草产量、蛋白产量等均随氮磷钾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过量施肥花生荚果增产不显著。施肥量增加到一定水平时,花生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O/L值才显著提高。提高施肥水平可相应提高花生结荚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碱解氮含量影响不显著。黑麦地上部分碳、氮、磷、钾等养分蓄积量均随施肥水平的提高呈增加趋势。同一施肥水平下,碳蓄积量最大、磷蓄积量最小。黑麦-花生一体化种植体系中花生氮磷钾肥的合理用量应为纯氮(N)56.25 kg/hm2、磷(P2O5)243.75 kg/hm2、钾(K2O)187.50 kg/hm2。因此,氮磷钾肥合理施用能提高花生及后茬黑麦的产量、品质,增强光合效率,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李德文  张太平  魏忠芬  王军 《种子》2006,25(3):49-51
分别采用氮肥、磷肥和钾肥3个单因子试验对杂交油莱黔油17号的高产施肥技术进行了研究。综合3个单因子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磷量对黔油17号的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而不同施钾量对黔油17号的产量影响不显著。(2)在缺磷、钾的土壤中增施适当的磷、钾肥能够提高油菜籽产量。(3)施纯N、P2O5、K2O分别为9.2kg/667m^2、5.6kg/667m^2、6kg/667m^2时,黔油17号可达到200kg/667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探索了化肥不同施用量对“渝黄一号”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施用尿素30~40kg/667m^2、普钙40kg/667m^2、氯化钾30kg/667m^2、硼砂1kg/667m^2产量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在夏花生生产上对夏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的正向影响。本试验采用花生配方肥(15-8-20)为基础肥,配施不同数量的微生物肥料,在其他田间管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查夏花生根系、根瘤菌、主枝长、有效结果枝、单果数、双果数、烂果、瘪果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情况,找出最佳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最佳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为每667 m2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15-5-10,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0.5×109/g)60 kg的效果最好;花生产量为254.59 kg/667 m2,经济效益为1 670.08元/667 m2。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适宜辣椒的施肥量,以"遵椒4号"为材料,采用四因素(微量元素、氮、磷和钾)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按标准试验布置小区,36处理,以小区产量Y为因变量,微量元素(X1)、氮(X2)、磷(X3)、钾(X4)四元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分析和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小区产量的大小为氮钾磷微量元素,二次项:钾氮磷微量元素,说明钾是提高辣椒产量的重要因素,氮和磷对产量也有较大影响。据此推导最优施肥方案为,N:4.14~5.98 kg/667m2;P2O5:6.4~9.6 kg/667m2;K2O:18.6~21.6 kg/667m2;微量元素:1.5~2.5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氮、钾肥用量对春甘蓝产量和品质影响研究表明:泰州地区春甘蓝的最高施氮量宜控制在20kg/667m^2,K2O用量可达20kg/667m^2;在一定施氮范围内,高钾处理均可获得较高的商品产量;氮肥用量增加可使甘蓝NO3^-含量提高,对Vc无显著影响,钾肥用量增加可相应降低甘蓝NO3^-含量,增加Vc含量;氮、钾肥用量对叶球商品性状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