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的任何疏忽,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所以要加强管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1.及时吃足初乳。初乳营养丰富,还含有免疫球蛋白,应让仔兔在产后4~6小时吃足初乳,使其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2.调整寄养仔兔。把同窝多的仔兔和母乳不足的仔兔部分寄养给母乳好、产仔少的母兔。如没有可寄养的母兔,则要淘汰体型小的和部分雄性的仔兔。必要的时候,也可进行人工哺乳。3.防止“吊乳”。“吊乳”就是母兔喂奶时受到突然惊吓,跳出巢箱,把正在吃奶的仔兔带出箱外。因此要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吊…  相似文献   

2.
1营养1~14天的母乳是新生仔兔生活的唯一营养源,母乳的品质、数量决定了仔兔的生长。刚产仔1~4天的母乳,色黄白、灰白、内含抗体,称初乳,仔兔没有吃到、吃足初乳,生长慢、免疫低下,不易成活。调整寄养仔兔必须在保证初乳吃足的条件下进行,否则无效,母兔初乳不可由母兔其他时期奶代替。每天必需在母兔水、草、料吃足后给仔兔喂乳,  相似文献   

3.
冬产仔兔如果饲养管理不好,极易造成死亡,而且开眼前(12日龄前)死亡比例最高。实践中应仔细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全活全壮。 (一)仔兔吃不到或吃不足初乳 仔兔出生后6~12小时内,检查母兔的哺乳情况,如果母兔乳头为白色,表明未吃;若乳头有红点表明已吃。发现没有吃到初乳的仔兔要即时让母兔喂奶。若发现仔兔安睡不动、腹部圆胀、肤色红润、被毛光亮,则表明已经吃足初乳。 (二)多产母兔因母乳不足,使仔兔营养缺乏,发育迟缓,体质衰弱,衰竭死亡 调整仔兔,可根据母兔的泌乳能力,对同时分娩或分娩时间相差不超过1~2天的仔兔进行…  相似文献   

4.
一是加强哺乳母兔的管理。仔兔的生长发育与哺乳母兔的泌乳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必须注意对母兔的营养供给,保证其分泌足够乳汁。为此,可加喂一些煮熟或焙炒的黄豆。二是吃足母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必须经常检查仔兔是否吃饱,一般吃饱奶的仔兔,皮肤红润光亮,腹部圆膨;反之则肤色苍白发皱。对于母性较差的兔应进行人工强迫哺乳。三是寄养及并窝。长毛兔一般产仔6~8只,但每只母兔以带养6只为宜,如果母兔奶少,产仔10只以上或患乳房炎,可找保姆兔哺育,保姆兔选择分娩日期相近,奶汁多,母性好的母兔。被寄养的仔兔寄养前应涂上保姆兔的尿…  相似文献   

5.
正寄养仔兔,就是当母兔不适于或不能哺育全部或部分仔兔时,人为地将仔兔移给另一只母兔代为哺乳的措施。仔兔的寄养对于提高母兔的繁殖力、仔兔成活率以及仔兔生长发育的整齐度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多年养兔生产实践,总结有关仔兔寄养的前提、方法和注意事项,供参考。1仔兔需要寄养的前提母兔产仔过多,超过它可以哺乳的有效只数,可把多余的仔兔寄养;母兔产后无乳或乳少,在采取人工催乳的措施无效或母兔产后生病甚至死亡时,可将其  相似文献   

6.
仔兔的寄养     
寄养就是当母兔不适于或不能哺乳全部或部分仔兔时 ,人为地将这窝仔兔的全部或部分移给另一只母兔 (保姆兔 )代为哺乳的措施。寄养及时 ,能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寄养方法 :1个别寄养 :母兔乳量不足 ,产仔过多 ,发育不均 ,可挑选体强的仔兔寄养于保姆兔。 2全窝寄养 :母兔缺乳 ,母性差 ,体弱有病或有恶癖或死亡 ,或品种母兔亟需频密繁殖 ,可将全窝仔兔寄养。 3并窝寄养 :当 2窝或几窝产期相近且仔兔都发育不均时 ,将仔兔按体质强弱和体形大小调整为2组 ,由乳汁多而质量高、母性好的母兔哺乳较弱一组的仔兔 ,…  相似文献   

7.
仔兔的寄养     
寄养就是当母兔不适于或不能哺育全部或部分仔兔时,人为地将这窝仔兔的全部或部分移给另一只母兔(保姆兔)代为哺乳的措施。寄养及时,能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 寄养方法:①个别寄养。母兔乳量不足,胎产过多,发育不均,可挑  相似文献   

8.
仔兔较弱,适应性差,饲养管理稍有不当,即易造成死亡。故饲养者应熟悉和掌握仔兔的基本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一、吃足初乳仔兔生后,必须及时吃足初乳。因为初乳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免疫球蛋白和矿物质等,不仅可增加仔兔自身免疫力,而且还有轻泻,排胎粪作用。  相似文献   

9.
冬季是仔兔最易发生死亡的时期.为保护仔兔安全越冬,提高成活率提醒养殖户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要让出生仔兔吃上初乳。对护仔性不强不给仔兔哺乳的母兔,可固定在巢箱内,把仔兔安放在母兔乳房旁,让其自由吮乳,每日强制哺乳4~5次,3~5天后,母兔便会自动哺乳。2)母兔缺奶或死亡,可找分娩相近产仔少的母兔进行寄养,寄养时在仔兔身上涂上寄养母兔的尿液,以防止母兔咬食仔兔。如无保姆兔,可用牛、羊奶、豆浆等喂养。3)初生仔兔的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因此必须加强防寒保温。根据仔兔的生理要求,室温应保持在15~20℃,并应勤换巢箱内垫草,使干燥保…  相似文献   

10.
1.吃足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并含有免疫抗体,又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发育和排出胎粪。初产母兔护仔性不强,产仔后常不给仔兔哺乳,仔兔因缺乳而饿死。针对这种情况,可进行人工强制哺乳,方法是将产仔母兔固定在产仔箱内,饲养员一手抓住母兔的颈部,一手抚摸母兔的背部,使其保持安静,将仔兔放在母兔的乳头旁,让其吮乳。连续几次,可使母兔的护仔性增强,主动让仔兔吮乳。  相似文献   

11.
(一)吃足初乳 初乳营养丰富并含有免疫抗体,又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发育和排除胎粪.初产母兔护仔性不强,产仔后常不给仔兔哺乳,仔兔会因缺乳被饿死.  相似文献   

12.
<正>(一)吃足初乳初乳营养丰富并含有免疫抗体,又具有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发育和排出胎粪。初产母兔护仔性不强,产仔后常不给仔兔哺乳,仔兔会因缺乳被饿死。针对这种情况,可进行人工强制哺乳,方法是将产  相似文献   

13.
1)仔兔在出生至断奶时期以母乳为唯一的食料,因此仔兔的发育与母兔的泌乳情况密切相关。母兔分娩后1-2 d的奶为“初乳”,此时的奶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和白蛋白、球蛋白,还有氯、钠、镁等矿物质以及酶和抗体,所以初乳对初生仔兔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从出生到断奶这一时期的小兔称为仔兔。对仔兔的饲养管理可分为睡眠期和开眼期。1 睡眠期的仔兔饲养管理睡眠期是指初生到 12日龄的仔兔 ,除了吃奶外、全部时间都是睡觉。这样 ,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使仔兔吃到、吃饱初乳。1.1 强制哺乳有些母兔护仔性不强 ,可采取强制哺乳措施。将母兔固定在箱内 ,使其保持安静 ,将仔兔安放在母兔乳头旁 ,让其自由吮乳。每日强制 4~ 5次 ,3~ 5d后母兔便会自动喂乳。1.2 调整仔兔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出现有些母兔产仔数多 ,有些母兔产仔数少。为此 ,要做好仔兔的调整寄养工作。方法是将仔兔从箱内取出 ,…  相似文献   

15.
1 吃足初乳 仔兔出生后6小时内要吃足初乳,否则应当人工强制哺乳。凡是吃到初乳的仔免胃部呈乳白色。人工哺乳是将母兔固定于产箱内,使其保持安静,仔兔要分别放在母兔的每个乳头旁,让其自由吮乳,每日4~5次,连续进行3~5日,母兔便会自动哺乳。  相似文献   

16.
1.吃足初乳:仔兔出生后6小时内要吃足初乳,否则应当人工强制哺乳.凡是吃到初乳的仔兔胃部呈乳白色.人工强制哺乳是将母兔固定于产箱内,使其保持安静,仔兔要分别放在母兔的每个乳头旁,让其自由吮乳,每日4~5次,连续进行3~5日,仔兔便会自动哺乳.  相似文献   

17.
一般母兔的乳头都是 8个,但产仔数的多少却相差悬殊,平均 5~ 6只,高的可达 10只以上,少的只有 1只或产后全窝死亡。一般每只母兔可哺喂 7~ 8只,优良母兔哺喂得较多。为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促进其平均发育,可对仔兔进行调整,把产仔多的母兔的仔兔寄养给产仔少的母兔带养,具体方法为: 1寄养 母兔产仔太多超过其哺育能力时或母兔患乳房炎不能哺养,可首先找合适的“保姆兔”。保姆兔必须产期相近,产仔较少,性情温顺,泌乳力强,健康无病。寄养时仔兔的出生日期一般相差 2~ 3天,以免仔兔大小相差悬殊,弱者吃不到乳汁或母兔因嗅…  相似文献   

18.
(一)仔兔的饲养 1.睡眠期(出生~12日龄)。仔兔生下后就有吃奶的习性,早吃奶,吃足奶对仔兔的健康生长关系很大,特别是吃初乳极为重要。初乳是指母兔产后1~3天内的乳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免疫抗体,能增强仔兔的抗病力,提高成活率。在仔兔出生后6~10小时内,须检查母免哺乳情况,发现没有吃到奶的仔兔,要及时让母免喂奶。  相似文献   

19.
(一)分娩前后母兔的管护首先应注意加强怀孕后期母兔的营养,给怀孕后半个月的母兔增加优质饲料。在母兔分娩前3天左右要在兔舍内放置产仔箱,箱内铺上柔软的垫草。母兔分娩后,要供给加入少量食盐的清洁饮水,以免母兔口渴,咬吃仔兔。要及时整理产仔箱,把污染的垫草等清理出去。母兔分娩后在其饲料中加一片磺胺药,以防止母兔患乳房炎。(二)早吃、吃足初乳初乳是指母兔产后3日内的乳汁。初乳与常乳相似,营养更丰富。  相似文献   

20.
一、睡眠期仔兔的饲养管理 (一)饲养方面 从仔兔出生到12日龄左右为睡眠期。睡眠期的仔兔,生长发育很快,初生体重仅50~60克,1周龄体重可增加1倍左右,10日龄体重可达初生重的3倍以上。因此,仔兔出生后应尽量让其吃上奶、吃足奶。特别是母兔产后1~2天内分泌的初乳,营养丰富而又具轻泻作用,有利于促进仔兔生长,排尽胎粪,养殖户应设法使仔兔尽早吃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