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市活框饲养的中蜂年群产蜜高的为20至40市斤,旧法圆桶饲养的只有5—7市斤。可见,即使养一群活框中蜂一年也只有20多元的收入,旧法圆桶的中蜂收入更微。为了提高中蜂的生产效益,是山区养蜂的当务之急。提高中蜂生产效益的措施1.继续开展圆桶中蜂过箱,认真推广中蜂科学饲养。(1)饲养强群。强群是夺取高产稳产的保证。为了培养强群,早春提早包装,双王同箱繁殖;适时加础造脾,及时控制分蜂热;选育优王,有计划地进行人工分蜂。炎热暑天作好安全渡夏工作,秋季培育好适龄越冬蜂。根据南方中蜂越冬期短或越冬期不  相似文献   

2.
孙明舜 《蜜蜂杂志》2005,25(10):24-24
1被盗群失王是否是自群蜂保护性围王?在《蜜蜂杂志》2005年第7期《盗蜂与“中蜂不攻王”原理》一文中,作者提出“由于中蜂被盗惶恐不安,于是工蜂立即保护性围王……终致围死蜂王”。这种说法笔者认为不一定正确。原因1:据笔者观察,造成中蜂惶恐不安的因素很多,例如活框饲养的中蜂经常被提脾检查、调整蜂巢、抖蜂割脾、取蜜等,几十年来我从未见1例蜜蜂保护性围王现象。但中蜂确有“怒杀”自群蜂王行为,但不是保护性围王所致。原因2:据笔者对盗蜂的观察:a.个别例:蜜源缺乏期,养蜂人开箱检查,提脾在手盗蜂即刻到,除拼命吸蜜外,若碰上蜂王,盗蜂…  相似文献   

3.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20,40(3):38-40
中蜂喜分蜂,难养成大群。若饲养在郎氏10框活动巢箱中,则空间过大、利用率不高。在流蜜期,弱小中蜂群难形成无子蜜脾,取蜜只能提出子脾摇蜜,损伤蜂、削弱群势,影响后期产蜜。若用框式隔王板,中蜂又难以养成10框蜂的群势。因此,有的地方把郎氏巢箱10框改成8框,用来饲养中蜂。现在赣、浙各地的中蜂场,用8框巢箱饲养中蜂的人较多。赣、浙两地的自然条件和气候蜜源情况有差别,分布在两地的中蜂,在油菜花期繁殖到4脾蜂以上后,大都会发生自然分蜂,有的群还会有2次之多。蜂群一分再分,群势将由强变弱。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根据本人10多年的养蜂经验 (养中蜂和养意蜂 )发表一点愚见。蜂蜜防病、治病的根本不是蜜蜂 ,而是蜜蜂从蜜源植物上得来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蜜蜂只不过在盛花期起收集、浓缩、储存作用 ,平时它们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那么为什么在人们心目中存在着中蜂 (土蜂 )蜂蜜治病 ,意蜂 (洋蜂 )蜂蜜不治病的观念呢 ?这是因为早些年各地蜜源丰富 ,旧法饲养的蜂群每年取蜜一次 ,取的是全年内各个花期的混合蜜 ,这种蜜的蜜源种类多 ,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自然就好。而意蜂采用新法饲养 ,产蜜量大 ,每年取蜜多次 ,取的蜜…  相似文献   

5.
中蜂成熟了自然要分蜂。强群中蜂如果不会分蜂 ,面临的将是衰败与绝种。“物极必反”讲的就是这个发展规律。下面就中蜂的自然分蜂优于人工分蜂浅析如下 :1 易成强群自然分蜂分出的蜜蜂 ,精力旺盛、采集积极 ,育出的工蜂劳动力强 ,所以极易成强群 ;留下来的蜜蜂因熟悉蜜路 ,采  相似文献   

6.
笔者经过多年对中蜂的饲养发现,两个同样群势的圆桶中蜂群,把其中一桶人为地强制改换为蜂箱活框饲养,在相同的蜜粉源条件下繁殖,经过一段时间,两群蜂群势的对比相差悬殊。我建议在春季原有土法饲养蜂群想改为活框饲养的蜂友,请不要在春节前后蜂群开繁时过箱,最好是等待当地的分蜂季节收捕圆桶的自然分蜂团,充分利用自然分蜂团造脾、采集和蜂王产子的积极性。因为分蜂时每个圆桶一般能分出2~3群,而在春节前后改活框的就很难达到土法原群分出的群势。 中蜂可利用自然分蜂团过箱@郭成志!江西省乐平市西门庞公村西头,江西乐平333300…  相似文献   

7.
张绪林 《蜜蜂杂志》2006,26(8):31-31
圆桶饲养的中蜂,并不完全意味着让它们自生自灭,相反,在顺其自然、适度整理的情况下,让桶养中蜂取得稳定、较高的效益,这就是笔者采用的“老蜂桶新养法”。1蜂桶新养法的思路西方蜜蜂引入我国之后,养中蜂也就照葫芦画瓢似地跟了起来,但用饲养西方蜜蜂的方法饲养中蜂在群势和生产性能上不尽人意,使得国人对土生土长中蜂的饲养管理倒成了难题。其实饲养中蜂并没有深不可测的技术,因中蜂是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蜂种,在无人侍弄的情况下生存得很好。按饲养西方蜜蜂的方法饲养中蜂,蜂巢被人为压扁,蜂群热量损失快,削弱了蜜蜂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再者,…  相似文献   

8.
中蜂是四川省富顺县的优良蜂种,适应性强。由于长期饲养在旧式圆桶中,不便管理、繁殖慢,且采用“杀鸡取卵”的办法取蜜,既伤仔又影响繁殖。因而产蜜量低,每只桶在油菜花期只取蜜1次,产蜜量5~10公斤。若将养蜂工具由旧式圆桶改为方箱,采用新法饲养,则便于检查、饲养壮群、取蜜,油菜花期产蜜量将提高到15~30公斤,甚至50公斤以上。同时,在桉花期,可  相似文献   

9.
晚春和夏季,自然界中有大量的分蜂和迁飞的中蜂群,在这期间进行过箱、取蜜及检查蜂群时,要防止“自然合并”情况的发生。中蜂“自然合并”,是指突然有1群外来中蜂飞来串入正在取蜜、过箱或检查的蜂群中。如果处理不当,2群蜂就会互相咬杀,导致2群死光或其中一群死...  相似文献   

10.
河南新县苏区人民公社养蜂场饲养中蜂28群、意蜂4群,共计298框蜂。中蜂是用高窄式巢箱,意蜂用标准巢箱。1958年开春就在郭家河赶油菜花、紫云英花,中蜂取蜜1,682斤,意蜂取蜜301斤。随后转至张湾赶枣树花,中蜂取蜜1,412斤,意蜂取蜜311斤。后转至白山关赶棉花、木梓等蜜源,中蜂由28群发展到57群,意蜂由4群发  相似文献   

11.
廖大昆 《中国蜂业》2007,58(12):25-25
我已步入耄耋之年,定地饲养少量中蜂,受体力蜜源场地和箱具的制约,不欲进行分蜂增群。我地处城乡结合部,附近饲养中蜂很少。每年春季分蜂热期间,选留自然王台育成新王更换老王。而自然  相似文献   

12.
推广养蜂技术促进养蜂发展甘肃省成县养蜂工作站(742500)杨继明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自古以来就有蜜蜂繁衍生息。全县查明的中蜂约5千多群,蜜源植物近3百种,养蜂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中蜂饲养沿袭着杀蜂取蜜的传统饲养方式,群产蜜量不到2公斤,生产力低下...  相似文献   

13.
七、自然分蜂利用与预防中蜂爱分蜂,大多在大流蜜时发生,不但影响本群的采集,而且影响周边蜂群的采集,要尽量预防和控制大流蜜时自然分蜂发生。大流蜜之前起台的蜂群,利用自然分蜂的成熟王台逼迫其分蜂。例如,5框足蜂及以上的蜂群直接放成熟王台,第二、三天,工蜂逼迫蜂王飞出,收捕后的分蜂群除放1张子脾,其余加空脾或巢础,工蜂采集积极,原群采集效果也会很好。在大流蜜初期,已有进蜜的蜂群,将群内蜂蜜全部取出,有王台的全部清除,消除分蜂意念,防止分蜂。  相似文献   

14.
谢贤才 《中国蜂业》2001,52(6):12-12
我定地饲养中蜂 2 0多年 ,我认为用卧式 1 6框蜂箱饲养中蜂比较好 ,下面谈谈怎样用卧式箱养中蜂。1 卧式箱中间用 1块框式隔王板隔成两区 ,越冬时饲养双王群便于调整群势 ,保温好 ,早春繁殖快 ,到3月中旬 ,抽去隔王板 ,分为两群 ,各箱用单王繁殖 ,减少发生分蜂热 ,并能养成强群。2 流蜜期采用卧式箱单王采蜜 ,在流蜜前 1 0天 ,用隔王板将卧式箱隔成大、小不一的两区 ,两区的巢脾分别靠放在隔王板的两边。大区为产蜜区 ,放空脾、蜜脾和封盖子脾 ,根据箱内总脾数的情况 ,如 5框蜂的放3框 ,8框蜂的放 5框 ,1 0框蜂的放 7框 ,脾外再加隔板。小…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的国营农牧场大多分布在山林、草原地带。这些地区的蜜源植物和蜂种资源的酝藏量极为丰富,当地群众历来就有养蜂的习惯。只是由于一般都沿用老法饲养,因而产蜜量很低,每群年产量不过一、二十斤。因而,严重的阻碍着我省养蜂事业的大发展。国营花儿坡药材农场常年饲养的土窝中蜂约500群,由于是土窝养,产蜜量不高,而且自然分蜂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每年都要收捕野生蜂群,以补偿自然分蜂的损失。1963年该场收捕的中蜂竟达800群之  相似文献   

16.
问题征答     
我们所在的城区 ,活框饲养的中蜂蜂群发展较慢。2 0 0 2年 6月初 ,已是零星蜜源时节 ,因事外出数日 ,回家后发现 ,一个 8框强群分迁了一半蜜蜂 ,可是不到两个月又繁殖为一个 8框群。这使我们得到一个启示 :自然分蜂对分出群和原群都有强烈的激励性。这“双面”激励性是蜜蜂繁衍自己种族的本能和生物学特性。野生蜂和旧法桶养蜂 ,每年都能分出两三群 ,留下的“碗碗蜂”仍然可以发展成强群。我们养蜂人可以利用这种“双面”激励性来发展蜂群 ,扩大蜂场。但是 ,控制自然分蜂的确有些麻烦。由于分出群常常在高高的树枝上或屋檐下结团 ,收捕不但…  相似文献   

17.
延安特有的自然条件 ,形成了延安中蜂特有的性状 ,现就本人 2 0多年对延安中蜂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延安中蜂有如下特点。1.分蜂季节性强 除自然分蜂的季节外 ,多年来在其它季节从未发现自然分蜂 ,无论是新法或土法饲养 ,蜂群十分强壮 ,而且工作有序 ,采集勤奋。延安中蜂自然分蜂每年发生 2次 ,第 1次发生在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 ,根据群势强弱 ,每群分出1~ 4群不等。弱群不发生分蜂。第 2次分蜂是少数特强群 ,发生在 8月上中旬 ,一般只分出 1群。在产生分蜂热的初、中期 ,只要摇取多余存蜜 ,保留少量饲料蜜 ,蜜蜂就会自…  相似文献   

18.
我业余饲养的十群中蜂,经过多年选育,能维持较强的群势,一般都在十框蜂(标准框)以上,才会出现台基。今年油菜花期,一群达十框蜂而未发生自然分蜂(用的十六框横卧式箱)。同时,有造自然王台少的特点,春季分蜂季节,最多造自然王台四至五个;夏季流蜜期,常年是造一个王台,不管是新王、老王均是如此。这就说明蜂群具有自然交替的习性,也就蕴藏有多王同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20.
沈育初 《蜜蜂杂志》2007,27(2):22-23
标题所指的蜂为中华蜜蜂,也叫中蜂.1968年我作为一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农村到处可见用圆桶饲养的中蜂,多数放在二楼屋檐上,也有的在墙上挖个洞,把蜂放在屋内.1971年,我开始养蜂,购进中、意蜂各2群,中蜂是我步行25 km去深山区挑回来的.那里村村都有中蜂,而且价格很低.就这样开始了我至今36年的养蜂生涯,同时也见证了我地中蜂的兴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