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中国农垦》2022,(3):57-59
<正>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从江海防一线开赴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从此揭开了江苏大面积开发国土资源、发展农垦事业的序幕。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警备第9旅,到1950年11月奉命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再到生产建设时期的农建四师,广大官兵用忠诚和汗水铸就了"听党指挥的铁的信念、报国建场的铁的担当、坚决执行的铁的作风、执纪必行的铁的纪律"的精神,成为江苏农垦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铁的纪律则是最鲜明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万名指战员,奉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于当年4月20日,从驻地南通市海门县三厂镇开赴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尾闸两岸,屯垦戍边,开荒办场。从此,揭开了江苏省大面积开发国土资源、发展农垦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在创建江苏省淮海农场过程中,有一位极其重要的功勋人物。是他,在改编誓师大会上代表全师指战员接受毛主席签署的改编命令;是他,率先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简称农建四师)先头部队,从启海一带长途跋涉,来到淮河下游,黄海之滨,苏北灌溉总渠两岸屯垦戍边、创建农场;是他,铸剑为犁,与战友们一起在这片广袤滩涂上拉起农建四师开荒办场的第一犁……他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副师长李桂莲。  相似文献   

4.
三湖农场于1960年9月19日建场,初名江陵县国营三湖综合农场,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1903年3月更名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1971年9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湖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七团;1972年11月复名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2001年12月成立荆州市三湖管理区;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9):F0004-F0004
三湖,1960年9月19日建场,初名江陵县国营三湖综合农场,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1963年3月更名为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1971年9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湖北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七团;1972年11月复名湖北省国营三湖农场;2001年12月成立荆州市三湖管理区;2004年9月易名江陵县三湖管理区。  相似文献   

6.
正从1958年建场至今,江苏农垦南通农场已走过了60个春秋。1958年3月,南通县委县政府组织垦荒大军对沿江芦苇滩进行围垦,正式成立了"南通县国营农场"。196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四团"成立,并接收了1万多名上海、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扬州、徐州、连云港及南通地区的知识青年。1985年5月,南通农场在江苏农垦系统中第一个实行场长负责制。2001年3月,南通农场区划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五师双河市农业发展的基本资源和重要动力。文章阐述了加快五师双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五师双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六点对策,能给五师双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连续22、23年分别获得盐城市、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的淮海农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军垦传统文化为引领,创新发展思想,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提高农场文明程度,真正让文明之风深入人心。一、秉承军垦传统文化打造好淮海品牌形象淮海农场是由近1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2师官兵,于1952年4月,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四师而创立的军垦农场,在"生根、立足、生产"三大战役中,创建了"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农建四师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职教师团队建设是提升教师水平,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农职中"亦师亦农五位一体"农业师资团队建设势在必行。通过搭建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教科研水平提升平台、农业生产实践平台三大平台,可促进"亦师亦农五位一体"的实践应用型农业师资团队的建设,提升农业专业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国营遮放农场始建于1956年3月,1970年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十二团,下设一二三四营和四个直属单位;1974年10月恢复农场建制,十二团改称为"国营遮放农场(省属中型企业)"至今。农场下设戛中、户拉、弄西、弄坎四个分场和三个场直属单位。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国垦第一场”的黑龙江省宁安农场于1947年建场,在北国亘古荒原点燃了垦荒生产的第一堆篝火。60年来,经过三次开荒、两次迁场的开发建设,农场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由单一种植到以制种为龙头,绿色粮食生产为重点,经济作物为补充的三大版块全面发展。几十年来,农场实际耕地面积扩大一倍,森林覆盖面积已超过37%。场办工业通过招商引资,不断调整,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全场人均收入2007年超过8500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定位、课程设置、师资构成、教学手段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强化"双师"队伍、创新校企合作等参考性的建议,以期为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大兴安岭农垦重点实施国家级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加大内涵式农业建设,通过构建"六良"体系,突出专用性、功能型、高附加值产品品牌建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订单农业、景观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垦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定标准、建基地、做示范、挖内潜、抓增量,实现提质增效,所构建的"六良"体系包含"良心、良田、良种、良法、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以来,垣曲县累计投资建设各类高标准农田及土地治理项目38项,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受限于建设资金不足、建后管护不完善等因素,垣曲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笔者通过分析垣曲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状及经验,总结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创新投融资渠道、提升建设标准、完善管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对兵团第六师一○五团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兵团三大基地建设战略目标,率先在兵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构想,提出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16.
长兴县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继康 《新农村》2013,(6):13-14
农业"两区"建设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2010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重大部署,长兴县以"强基础、优环境、保增收、推转型、调结构、促融合"为重点,组织实施农业农村"12345"行动和农业"两区"建设135行动,全力推进了泗安、和平、洪桥3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落实了省政府下达的4.1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的粮食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于光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等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新疆是我国目前红枣生产的最佳区域之一。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四团红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已经成为该团场的支柱性产业,并带动职工致富和团场建设旧貌换新颜。十四团始建于1958年,前身是农一师胜利十二场。由于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一师最东、距离师机关最远,用水、用电、公路都处于塔南灌区最末端,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三到头"团场。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介绍了新疆兵团第十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传统设施温室中应用遵义群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生产,该系统通过软硬件设备合理设计,实现了实时温室环境参数采集、自动和人工控制灌溉作业等功能。同时对该自动控制系统在生产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实施完成的4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区已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的格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全部顺利通过上级验收。5月20日,兵团土地整理中心主任马金玉、三师国土局副局长秦爱民一行莅临五十三团复核2013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该团党委副书记、团长曾宁江陪同检查。复核验收组首先来到该团的项目建设工地现场  相似文献   

20.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农业农村人才规划》)颁布。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在未来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将重点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村生产型人才、农村经营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