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正1基本情况石家庄市动物园引进红绿金刚鹦鹉18只,琉璃金刚鹦鹉17只。动物园原有红绿金刚鹦鹉3只,琉璃金刚鹦鹉4只,这样共有红绿金刚鹦鹉21只,琉璃金刚鹦鹉21只,分别饲养于两个面积10余平方米的禽舍内。这批鹦鹉引进后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引进后第3天即出现排白色稀便,  相似文献   

2.
金刚鹦鹉的繁殖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均属鹦形目、鹦鹉科的大型鹦鹉,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是动物园中著名的观赏鸟之一。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9年成功繁殖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只,在我国动物园尚属首次,为鹦鹉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均属鹦形目、鹦鹉科的大型鹦鹉,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是动物园中著名的观赏鸟之一。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于2009年成功繁殖黄蓝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只,在我国动物园尚属首次,为鹦鹉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福州动物园于2008年6月引进琉璃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各1对,2015年琉璃金刚鹦鹉首次成功繁育3羽,2016年3月红绿金刚鹦鹉首次产蛋(未受精).文中总结福州动物园金刚鹦鹉的饲养繁育经验,以备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0年10月苏州市动物园红绿金刚鹦鹉笼舍中有一只鹦鹉出现以脱毛、瘙痒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后一箱邻笼舍内有三只葵花鹦鹉也出现同样病症。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确诊为皮肤疥螨感染,及时采取隔离、消毒、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本病的蔓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翁善钢 《动物保健》2011,(12):69-70
前胃扩张症(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3):67-71
为了探究丰容对圈养攀禽行为的影响,对福州动物园饲养的2只红绿金刚鹦鹉、2只琉璃金刚鹦鹉、2只双角犀鸟、1只冠斑犀鸟等4种大型攀禽进行笼舍内增添栖架、树木及软梯,玩具、竹筒饲喂器等丰容试验。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记录了笼舍丰容前后各种行为出现频次。结果表明:笼舍丰容后,攀禽的休息和异常行为减少,采食、运动、社会等行为增多(P0.01或P0.05)。对圈养攀禽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修饰,可以使其表达更多的自然行为,是提高动物福利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对重庆动物园圈养的3只琉璃金刚鹦鹉(Ara ararauna)进行了笼舍环境丰容试验,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记录法记录并分析3只琉璃金刚鹦鹉在丰容前后的行为分配与区间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环境丰容有效改善了琉璃金刚鹦鹉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其对圈养笼舍的区间利用。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绿翅金刚鹦鹉感染ABV的疑似病例,经过临床流行病学、剖检变化和RT-PCR检测ABV核酸,证实该鹦鹉感染禽波纳病毒(ABV)。报告如下。1 病例基本信息2018年3月23日,洛阳一鹦鹉养殖户带一死亡绿翅金刚鹦鹉到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就诊。该户养鹦鹉15种,共158只,均未防疫任何疫苗。主诉:发病鹦鹉多为绿翅金刚、蓝黄金刚大型鹦鹉,而其他品种鹦鹉未出现异常。病死鹦鹉其病初呕吐不止,食欲下降,消化不良,拉原粮或  相似文献   

10.
禽类毛滴虫病是一种侵害上消化道的原虫病,主要感染幼鸽﹑鸽﹑鹌鹑﹑斑鸠和鹰,有时也感染鸡和火鸡,少见感染鹦鹉的报道。2004月3月以来,某场群养的绯红金刚鹦鹉(A ra m acao)陆续有8只出现以舌面覆有一层黄白色伪膜,咽部黏膜可见隆凸的柱状或多乳头状灰白色的增生物,嗉囊肿大,反复呕吐和极度消瘦等症状的感染性疾病,10天内3只绯红金刚鹦鹉先后因此死亡。通过发病情况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毛滴虫和丝状真菌混合感染。通过应用甲硝唑等药物治疗,鹦鹉的病情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2004年3月份,该场从外地引进24只绯红金刚鹦鹉和蓝黄…  相似文献   

11.
进口金刚鹦鹉应激性疾病诊疗一例胡玉萱王永华滕丽好单令旺(山东济南动物园250031)金刚鹦鹉(Pedbluemacao),属于鹦形目、鹦鹉科,产于澳大利亚。体型较大,体重约有一公斤,羽毛艳丽,具有较高的展出价值。我园1996年4月中旬从国外引进金刚鹦...  相似文献   

12.
翁善钢 《兽医导刊》2011,(12):69-70
前胃扩张症(PDD)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起初该病被称为金刚鹦鹉,因为该病只发生在金刚鹦鹉身上。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时候,该病也开始感染其他品种的鹦鹉了,包括非洲灰鹦鹉,亚马逊鹦鹉,长尾小鹦鹉,玄凤鹦鹉,折衷鹦鹉,风头鹦鹉等。最近几年琵鹭、鹅、巨嘴鸟、老鹰等鸟类也都有该病的报道。PDD是宠物鸟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很多观赏鸟饲养者来说该病每年可能会发生好几次。当鸟儿患PDD  相似文献   

13.
正绯红金刚鹦鹉能飞越墨西哥热带地区、中美洲和亚马逊流域。但是它们的骨骼为何会出现在美国西南部沙漠的考古遗址中?那里至少在其生活区域以北2000公里,并且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为破解这一谜题,研究人员对14只金刚鹦鹉的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在细胞能量工厂中发现并且只能从母系一方被遗传的DNA)进行了测序。这些鹦鹉曾生活在新墨西哥州查科峡谷和明布雷斯地区的5个考古遗址内。公元900年~1200  相似文献   

14.
北方某动物园饲养的大型鹦鹉包括琉璃金刚、红金刚、芙蓉鹦鹉、葵花鹦鹉、折衷鹦鹉、灰鹦鹉、红丽鹦鹉,由于冬季室外气温较低(-4℃~-10℃),将其收回笼舍内饲养.舍内光线较差,阴暗潮湿,导致鹦鹉发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底,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送检病死金刚鹦鹉1只。金刚鹦鹉属大型攀禽,为国家级保护动物。通过询问饲养员了解其临床症状为:发病病程短,发病急,鼻流褐色分泌物,继而突然倒地、抽搐而死亡。剖检观察病理变化:口腔、气管内有较多黏液,整个右侧肺发黑、微肿,肝脏微肿、有点状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广州动物园人工饲养条件取得繁殖成功的琉璃金刚鹦鹉等10种鹦鹉繁殖巢箱的构造和放置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根据鸟类性染色体连锁基因EE0.6在Z、W染色体上长度的不同,通过选择6对不同的引物,同时设置4种不同的反应条件,分别采用PCR技术对丹顶鹤、黑鹳、琉璃金刚鹦鹉、绯红金刚鹦鹉、鞭苔鹞鹚、戴冕鹤、火烈鸟的Z、W染色体上的EE0.6基因进行了特异性扩增。结果显示,某些引物组合能从雄鸟样品中扩增出1条片段(EE0.6Z,190bp),而雌性鸟样品则能扩增出2条片段(EE0.6W和EE0.6Z,分别为250bp和190bp),但4组引物对6种鸟类EE0.6基因的扩增效果不同。证实,利用PCR技术能对鸟类进行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经过及症状:1999年5月26日,我县鹦鹉养殖大户李某1只凤头鹦鹉和2只牡丹鹦鹉突然死亡,之后,整群鹦鹉先后表现精神不振或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排出绿色或含血的稀粪。有的抽动两翅或痉挛,角弓反张,不能站立。病发后,口服土霉素、青霉素(饮水)无效,5月28日至6月2日,又死亡9只,共死亡12只。二病理剖检:5月26日死亡的鹦鹉肉眼未见病变。5月28日至6月2日死亡的鹦鹉可见大、小肠充血、出血,肠腔有多量泡沫;肝瘀血,其中4例有灰白色针尖大小的点状坏死灶;心冠小点出血;肺充血;其中2例严重出血;肾、脾等组织正…  相似文献   

19.
三只鹦鹉     
《猪业科学》2006,23(9):89-89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个转啊转,拿不定主意。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800元,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店主说:不。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相似文献   

20.
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树枝上栖息着犀鸟、金刚鹦鹉、绿咬鹃等奇特岛类,堪称观鸟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