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开鲁县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上游,总面积673.2万亩,属于科尔沁沙地的一部分。平原和坨沼相间分布为主要地貌特征,平原面积354.3万亩,坨沼面积318.9万亩。多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治沙造林活动,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县森林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21.6%。但从总体情况来看,生态环境还相当脆弱,近200万亩沙化土地尚未得到有效综合治理,农田林网化程度、公路绿化率和村屯绿化率较低。2005年至2007年,实施林业生态建设“333”工程:一是突出“三防林”建设,使150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实现林网化,道路和村屯基本实现绿化;二是林业经济使农牧民人均增收300元;三是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综合治沙造林为核心,累计造林绿化56.6万亩.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的林业产业从1978年以来,通过“三北”防护林建设,农业区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牧区封山育林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以林治沙效果明显,森林覆盖率从1995年的2.65%提高到现在的3.3%。为了达到共和县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根据共和县林业发展的现有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依据政策建立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发展林业产业。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为实现“村庄园林化、路渠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庭园花园化”新农村绿化目标,规划用5年时间,使全省平原、丘陵和山区的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60%、45%和25%,建成村片林500万亩。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业》2010,(4):10-11
10年来,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呼和浩特市的生态建设和“创森”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通过城区绿化、水岸绿化、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化、乡村绿化、山区绿化,成林面积明显增长,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格局。  相似文献   

5.
河北保定市把加快国土绿化做为建设生态农业的一项战略措施.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大搞造林绿化.目前.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道路林带化、村庄林场化,山区规模化”的点、线、片、面、网相结合的绿化格局。2003年被命名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肥东县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精神,围绕建设生态林业这个中心,狠抓退耕还林、绿色长廊、农田林网和环村林带建设。据统计,近四年来全县新建绿色长廊517公里:新增农田林网庇护面积18万亩;建环村林带216个:成片造林19.3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7.74万亩,长防林1.14万亩:四旁植树和义务植树853万株。初步实现了“有山皆绿,无水不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良好生态格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万里绿色长廊建设先进集体”、“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相似文献   

7.
陈旭 《新疆林业》2000,(3):25-26
自治区农田林网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基本内容是采用在实践中比较成熟的“窄林带,小网格”的林业模式——即在常年耕种的农田或有水保证的耕地四周,营造13.3hm2左右的农田防护林。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新疆干旱、酷热、降水少、蒸发量大的恶劣气候和频发的大风、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改善局部地域小气候,减少恶劣气候和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到“八五”计划末,全自治区共有4个地州、60个县(市)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保护农田约267万hm2,为自治区主要粮棉产区的连年丰收,作出了令世人瞩目的贡献。自此,由于余下的23个县市,多数是…  相似文献   

8.
方向强 《中国林业》2013,(17):48-48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阵地。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荒漠化严重,植被特别是森林覆盖率低,气候条件恶劣,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金川绿洲生态林业体系的建设,成为金川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和重建绿洲生态林业体系,切实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是促进全区乃至全社会实现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老乔出名并不是因为他从1999年就办起了橡胶厂.而是因为他是一位植树迷。自2003年以来,他先后承包了闲散荒地300多亩、河滩4000米、防护林带6700米,投资30余万元共栽种树木91000株,到现在棵棵树胸径18厘米以上。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的废弃荒地全部绿了起来.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荒废地林荫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沭阳县把林业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县林业部门和乡村农民群众一起创造性地试验摸索了一种叫“微型林网”的农田营林模式。这种微型农田林网,网格面积在1.3hm2左右,亩均植树可达8株左右,且林茂粮丰,有的还可利用养殖,综合经济效益较高,这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不高的乡镇一开始就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并很快在全县推广。自去年试栽以来,到目前已发展到13 3333hm2。为总结完善、加快推广,笔者进行了调查,现介绍如下。一、建设模式一般选择地势较低,不宜造林的水…  相似文献   

11.
安化县地处资水中游,雪峰山脉北麓。全县有林业用地面积37.84万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6.4%,是典型的林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了“生态立县,再造安化秀美山川”的战略构想,把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林业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阵地.金川区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荒漠化严重,植被特别是森林覆盖率低,气候条件恶劣,立地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金川绿洲生态林业体系的建设,就成为金昌市金川.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和重建绿洲生态林业体系,切实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是促进全区乃至全社会实现生态绿色持续发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兴平 《中国林业》2013,(16):30-30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特别是在生态建设中,坚持“南保青龙、北锁黄龙、中部优化绿洲生态城市”的林业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大力实施黑河流域湿地恢复和治理工程。奠定了张掖在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河西地区生态安全建设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成因的分析,认为人口的增加是影响区域生态恶化的主要辱旱,声此产生的人工绿洲不断扩大,自然绿洲缩小,又加剧了区域生态的恶化。要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必须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依法管理水源,确定科学的生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5.
春风吹拂万物苏,又是一年植树时。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为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现代林业发展步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雾霾天气.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农增收。平阴县结合自身实际,早谋划、早动手,按照“县城、村庄森林化、道路标准化、农田林网化、山区乡镇林果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林业工作参考》2005,(2):15-16
2005年7月2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生贤在京指出,要尽快渡过我国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必须全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区域发展战略科学布局和重新调整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力争从现在起,用10到15年时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实现“生态建设治理大于破坏、生态状况良性循环”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吐鲁番,素有“火洲”、“风库”之称,是新疆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6.9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绿洲面积仅6.25%,荒漠化土地面积占58.88%。全区植被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以干旱、沙尘暴为主的各类自然灾害频繁。沙漠化不仅制约着吐鲁番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对全区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设和保护好吐鲁番的生态环境,关系到吐鲁番的生态安全和全疆生态改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道家鼻祖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坚持以科学观为统领,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按照“应植尽植、确保质量”的总体要求,以创建现代林业示范县为目标,以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城乡绿化同步发展、协调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全县现有各种林木3189万株,活立木蓄积量229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3.6%,初步建成了点、片、网、带相结合的复合农田防护林体系,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改善环境,实现生态和谐,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在绿化国土,美化环境,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人民军队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还是民兵组织,都视生态建设为己任,从开展营区“四旁”植树,到创建“绿色营区”、“生态营区”;从治理开发“三荒”地,到成建制、大规模参加地方生态建设,共建绿色家园,一代代官兵为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造林绿化的突击队和生力军”。 本期栏目所介绍的单位,有的40多年坚持不懈地治山治水,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用双手创造了奇迹;有的克服重重困难,在戈壁滩上再造绿洲;有的积极参与地方生态建设,建立义务植树基地,开展绿化共建活动……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庄严的承诺:传播生态文明,再造秀美山川。  相似文献   

20.
酒泉市绿洲生态资源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酒泉市绿洲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开发建设状况,阐述了绿洲生态资源环境在酒泉市农业、林业、生态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绿洲资源生态环境建设、开发引用的战略目标、原则及其主要任务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