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最美的月亮     
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母亲的手术是八月十二那天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他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了岗,他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支柱。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相似文献   

2.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到杜鹃花开时。可是,每年这个季节,我的心情便会格外地沉重起来,童年随母亲采摘杜鹃花的情景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是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七岁那年的阳春三月的一天,母亲起了个大早,带着我匆匆向村外那片杜鹃林赶去。“采青,要赶早……”母亲背着背箩,挽着我纤瘦的小手,一边走着一边对我说,“迟了,好花都叫早起勤快的人采摘去了,怕是连花瓣也难拾着呢……”虽说已是春天了,山野的早晨还是颇有几分寒意的,母亲不时用她那温暖的双手捂搓着我的小手,间或还捂捂我冰冷的鼻尖和瘦削的小脸。至今,每每回想起我母子相依的那一幕,我的…  相似文献   

3.
晚花     
那年高考,我落榜了. 我变成一只枯叶蝶,在泱泱寒流中进入冬眠. 混混沌沌中,飘来一个声音,幽冥,杳渺,仿佛来自洪荒世界. 声音一点点清晰,是敲门声. 我踌躇着要不要开门,忽而瞥见一张笑灿灿的面孔,贴在窗棂,嘴巴一张一合,忽又伸出一根细长的手指,弯弯点点地比划着,开门,开门. 母亲和表姐一齐走进来,母亲把手里那碗热气腾腾...  相似文献   

4.
<正>清明过后,母亲就一直嘟囔着说老家院子里的樱桃又快红了,该回去采摘了。老家院子里的那棵樱桃树是母亲在我五岁时栽下的,几十年来,那棵樱桃树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命。母亲喜欢养花伺草,把院子弄得像个小花园一样,单单栽种的树木就有上十种,而最让母亲喜欢的就是那棵樱桃树了。每年冬天,母亲都会给樱桃树修枝施肥,像伺候自己的儿子一样,樱桃树也很争气,越来越粗壮,  相似文献   

5.
红果树     
我不懂养花,但我喜欢养花.因此,我拣好养的大路花来养,仙人掌、山影、万年青、死不了… 养花不从小养,不叫爱养花.看着那纤弱的花苗慢慢抽叶长大,心中仿佛母亲养育孩子那样充满幸福和甜蜜.  相似文献   

6.
心灵深处那株君子兰养花是个好习惯。过去,我也非常地喜欢花。我曾养过许多的花,在我莳养过的众花之中,最令我情有独衷的是一株君子兰。但自6年前,母亲去世起,我就不再侍养花卉了,而那株最令我衷爱的君子兰,也成了我心灵深处的一个永久纪念。提起那株君子兰,还是...  相似文献   

7.
母亲离开我已经九年多了,可是母亲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至今还时时在我眼前晃动,让我无法忘记.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镇,我的呱呱坠地并没有给我的家庭带来多少欢乐,因为我已经是家里第五个女孩了.也许是因为都是女孩的缘故,照看孩子的事情便落在了母亲一人的身上.为了照看我们,母亲辞去了工作.现在想想,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委屈.  相似文献   

8.
正行走在大街上,总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面馆,有拉面、刀削面、杂酱面、油泼面、凉拌面,可我最爱吃的还是手擀面,更忘不了的是母亲做的手擀面。记忆中,母亲做手擀面时,先取上一瓢去了麸皮的精粉白面,倒在一个瓷盆里,加上一点盐,调好,反复地揉,把那面揉得光光的。那颜色,像罩在蜡烛上的白瓷,柔和、生动极了。和好面,先得让面醒醒。母亲搬出一个大面板,放到灶间的床上。那时母亲还年轻,手上有力气。母亲拿出一根擀面杖,那根擀面杖与我差不多高,胳膊般粗。然后开  相似文献   

9.
儿时,每当我走出家门悄悄回眸凝望的时候,远远的,母亲的身影总能映入我的眼帘,这时我的眼窝总是热热的。这身影、这目光总会给我温暖、自信、坚毅……自从穿上警服成为森林卫士后,母亲便悄悄的收回了她那焦灼的目光。然而曾几何时,母亲又默默站在了门旁,静静的注视着我的每一次出行……  相似文献   

10.
萝卜干香     
正周末在家吃饭,满桌的饭菜,我却感觉没有一道对口的菜。正当我懊恼时,突然想起老家的母亲,和她在家做的腌萝卜干来,嘴角也仿佛飘出了萝卜干的香味。记得我小时候,秋天一到,我最爱看母亲忙着腌萝卜的样子。那个时候,母亲通常会手持一把小铁锹,肩挑一对箩筐,在菜园子里挖萝卜。要说母亲腌的萝卜干,为什么能勾起我的味蕾,让我历久没忘,那要从母亲做出的萝卜干堪称精品上谈起。首先,母亲对萝卜的挑选把关严而又  相似文献   

11.
我忘不了那一片彩虹,它挽着护林员的臂膀,在疾驰的马背土闪动。我崇敬那一片彩虹,它追逐着火情、贼影,守护着绿叶香甜的梦。我赞美那一片彩虹,它象母亲深情的眼睛,之t视着林海的万木峥嵘。我忘不了那一片彩虹——赞护林员的袖标@赵忠贵~~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5月14日,母亲节。美国费城的安娜十分孝顺母亲,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1905年,母亲去世了,她悲痛欲绝。1907年,她和朋友开始寻求让母亲节成为法定节日。与安娜相比,也许不少人只是在母亲去世后才会想起母亲的好。节前,母亲的身影一直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母亲今年85岁了。矮小的身躯,背驼得厉害,腰痛直不起身,只有一只耳朵还听得点清。好在几年体检显示身体各项指标都健康。  相似文献   

13.
“先治坡,后治窝”这是十二年前我第一次问及殷少华为什么不盖几间砖瓦房时他的回答。十几年过去了,这里的一切都变了,沙丘治了,林子密了,小树棵棵都成材了,老殷的满头黑发也变得花白了……,而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两间陪伴老殷治沙二十余年的土坯小屋  相似文献   

14.
正母亲下葬了,那时的我只有7岁大,只记得是瑞雪丰年、辞旧迎新的时节。春天的时候,父亲在母亲的坟前栽下了3棵杨树,并反复叮嘱我,一定要多来看看它们,给它们浇水。而这句话,也成为我童年对杨树最深刻的记忆。我个子本就矮小,但面对那两只半人高的铁皮水桶,却硬是跌跌撞撞、连挑带拎地将水运到母亲坟前,浇灌在树坑里。没过多  相似文献   

15.
枣树     
正要是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宅子,院子再小,我也想栽一棵树,要是苹果树、核桃树、枣树、梧桐树由着我来选,我会种枣树。那是因为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拥有自己的宅院时就种了一棵枣树。依稀记得那是早春时节,母亲从我二舅家门外的一处浅沟里挖回来一棵枣树苗,粗细只有婴儿手腕一般。栽到院里活是活了,可是一年两年不见长粗,只长高了非常有限的几厘米。让人欣喜的是,它已经能开花,能结出虽然少但是既脆  相似文献   

16.
草叶上的露     
草叶上的露潘文军捉住五月在太阳不曾感动之前藏好这颗易碎的心倾心的妹妹扭动你水做的骨肉灿烂那些画中的日子然后骑一匹。J、,1、的枣红马嫁到我家青青的草也泊进我的梦里了蓬勃成满头浓密的相思那个早晨我就沉默成一棵树了熟悉的呵护羞红了天边那朵流浪的云一粒清爽...  相似文献   

17.
我爱春的季节,鲜花丛中那片片绿叶,正是我赞美的明月,那可是我心中的明月啊,她同母亲一样美丽,她象人生一样不灭,她是我心中永恒的诗,她是我襟怀最美的音乐。啊,春天的季节,因为有片片绿叶,才显得那样高洁;因为有片片绿叶,才显得天真无邪。因为人民就是我心中的绿叶,我爱人民爱得深沉,如同儿女热爱自己的娘爹。  相似文献   

18.
母亲     
母爱是长河、是港湾 ,那么恬静、纯洁 ,那么宽广、无私。我的黄河哺育过的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 ,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她是一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 ,工作兢兢业业 ,尽职尽责 ,2 0年多年在林业战线默默耕耘 ,付出了满腔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刚刚记事的我 ,经常能听到“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一些难懂的医学名词 ,可这病魔却伴随母亲走过了二十几个春夏秋冬 ,虽几经生死 ,母亲却依然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 ,依然用她那柔弱的身躯为儿女筑起了温暖的家园……母亲是我还在襁褓中的时候 ,义无反顾地踏上西去的路程。那是1970年的一天 ,…  相似文献   

19.
茶缘     
我从什么时候养成喝茶的习惯,真的很难记起来了。应该是三十年前,母亲开了一个茶馆。因为我们家门口就有一个农村大集,开这样一个茶馆,一为赚点小钱,更主要是为了方便买卖人喝口水。茶馆的摆设简单极了,十几把茶壶,几十个茶碗,再加上几罐茉莉花茶。依我看,这就是北方农村集市上最常见的茶摊子。母亲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就帮忙照应,看着那滚烫的开水注入茶壶的那一刻,茉莉花茶的香气氤氲而起,闻着那袅袅升起的茶香,  相似文献   

20.
满头的白发挡不住报国的热情,瘦弱的身体蕴含着不尽的力量,一位76岁的老人愿将他自费30多万元研制的专利技术无偿贡献给祖国,为中国的绿化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