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学坤  周玉  魏毅  赵鸣 《江西棉花》2003,25(6):38-39
烟粉虱以前不是棉花的主要害虫。故对该害虫的研究甚少。近几年来 ,山东省随着农田栽培制度的急剧变革 ,使田间农作物种植搭配方式的复杂化程度极大提高 ,以及夏季高温干旱和冬季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迅速增多 ,为烟粉虱种群数量的积累提供了良好的有利条件 ,再者大面积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后 ,由于大幅度地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 ,使原来棉田内的偶发性害虫得不到良好的兼治 ,也使其种群越来越大 ,最终导致了烟粉虱对棉花危害趋于加重。为保证棉花生产 ,立足农业生态防治角度 ,合理布局棉田 ,营造不利于烟粉虱繁衍生殖的环境条件 ,是综合防治该…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棉田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不同方式种植诱集作物、与玉米、蔬菜、果树邻作和防除杂草、整枝打杈等形成的不同生态带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棉花生长期,临近棉田设置黄板、喷施缩节胺、棉田成片种植向日葵、与玉米邻作、及时防除杂草和整枝打杈对减轻棉田烟粉虱的发生和危害有明显的作用.可见,种植诱集作物及变换其种植方式和配套的农艺措施对生态调控棉田中的烟粉虱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3-2014年,在棉花的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对冀鲁豫3省18个监测点的烟粉虱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2年数据结果表明:冀鲁豫Bt棉田烟粉虱的发生数量均为花铃期蕾期苗期;按地区烟粉虱的发生数量进行排序:河南山东河北,2013年和2014年河南省烟粉虱发生总量分别为8822.50和13619.72头·百株-1,为害株率分别为99.17%和99.72%。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作物布局的调整,种植制度的改变,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生产的发展和棉花面积连年扩大,棉花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也有了很大变化。2002年8月在舞钢市部分乡镇棉田首次发现烟粉虱,当年仅零星发生,为害较轻;2004年起在多个乡镇的部分棉田重度发生,2006年近50%的棉田遭受不同程度危害,2008年烟粉虱在本市棉田偏重发生,受害田块达90%,造成棉花减产20%~30%。  相似文献   

5.
江苏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产棉基地,常年种植棉花170khm^2以上,近几年来随着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下同)面积不断扩大(现已占90%以上),使得曾经是棉花主要害虫的棉铃虫已得到控制,而使一些次要害虫现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及防治对象。烟粉虱就是江苏沿海棉区转Bt基因抗虫棉棉田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多食性害虫,对棉花的为害逐年加重,甚至达到暴发。  相似文献   

6.
烟粉虱是东台地区新发生的一种多食性害虫,在棉花上危害日趋加剧,对棉花正常生长构成严重威胁。为此,近几年笔者从棉田烟粉虱迁飞扩散、虫卵消长、垂直分布、危害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发生概况烟粉虱2003年传入东台,主要在东台镇北海村和三仓镇联南村,棉田发生面积约有333.3hm2,有近66.7hm2靠近中心区的棉田发生较重;2004年扩大到本市东部12个镇,发生面积5866.7hm2,普遍发生较轻;2005年全市23个镇都有发生,发生面积达到13333hm2,其中近1000hm2棉田发生较重。2003年7月发现烟粉虱,2004年6月查见烟粉虱,到2005年6月…  相似文献   

7.
棉田间作套种既有利于稳定棉花面积,又有利于提高棉田经济效益。近年来,平湖市以棉田套种西甜瓜为主的间作套种发展较快,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瓜棉套种由于瓜类成熟偏迟,瓜棉共生期长、生长矛盾突出,棉花不仅难高产,而且棉田中后期的防病治虫对瓜类污染大,影响其食用安全性,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从1996年起,平湖市开始试验示范棉田套种大棚瓜菜的“万元百公斤皮棉”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旨在利用大棚甜瓜的早熟高效和早春瓜棉共生期间的大棚增温保湿效应,促进棉花早播早栽早发育,延长其有效结铃期,实现增铃增…  相似文献   

8.
以直播春棉为对照,田间调查比较棉瓜套种、麦后移栽、棉蒜套作、麦棉套作和育苗移栽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影响不同.与直播春棉棉田相比,棉花整个生长季节育苗移栽棉田平均百株棉铃虫落卵量减少,其他棉田均有所增加,棉瓜套种和麦后移栽棉田平均百株棉铃虫幼虫数量增加,其他棉田均有所减少,差异均不显著;除麦后移栽棉田外,其余棉田棉蚜发生量均增加;棉叶螨均有所减少;棉蓟马有所增加;除育苗移栽棉田外,棉叶蝉均有所增加,差异均不显著;绿盲蝽均明显增加.与直播春棉棉田相比,棉花整个生长季节草蛉均有所增加,棉瓜套种和麦后移栽、麦棉套作棉田差异显著,其余均不显著;棉瓜套种和棉蒜套作棉田平均百株龟纹瓢虫量有所增加,其余棉田有所减少,差异均不显著;麦棉套作棉田草间小黑蛛增加,棉瓜套种、麦后移栽、棉蒜套作和育苗移栽棉田草间小黑蛛均减少,育苗移栽棉田小花蝽平均百株增加,其余棉田均有所减少,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要根据不同种植模式棉田不同害虫和天敌发生规律进行棉花害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烟粉虱原是在南方繁殖及为害的害虫,江苏省盐城市的冬季寒冷气候不适宜其越冬,但随着近几年来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反季节大棚培育蔬菜面积的增加,加之暧冬气候,为烟粉虱提供了适宜的越冬场所,使盐城市亭湖区棉花烟粉虱的发生逐年加重。由于烟粉虱是杂食性害虫,寄主广,繁殖力强,防治难度大,除成、若虫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受害叶片褪绿枯黄外,它们还传播病毒、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银叶病等,危害损失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烟粉虱已成为亭湖区棉花生产上一种新的害虫。  相似文献   

10.
烟草和苘麻对棉田害虫的诱集作用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南安阳通过田间小区采取不同方式种植烟草和苘麻,观测了其对棉田棉花上烟粉虱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烟草和茼麻对棉田烟粉虱和棉铃虫具有良好的诱集作用,3种方式诱集植物上烟粉虱发生量均大于其相邻棉花上的发生量;散种烟草对烟粉虱诱集效果好于散种苘麻和连片烟草,而散种苘麻与连片烟草差异不明显。棉铃虫幼虫量散种烟草〉散种苘麻〉连片烟草,棉铃虫的落卵量散种苘麻〉散种烟草〉连片烟草。  相似文献   

11.
王腾飞 《中国棉花》2008,35(5):27-27
烟粉虱是近几年传入金乡县的一种杂食性害虫.随着抗虫棉的推广与普及,烟粉虱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已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2007年在本县棉田暴发成灾,虫田率达100%,造成棉花减产30%~40%.  相似文献   

12.
滨州市地处黄淮平原,棉花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公顷以上,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棉花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有了新变化。1发生种类的变化目前,棉田病虫害已由90年代初的几种主要病虫发生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多种病虫害相提并发的存在形式。原来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棉蚜,病害主要是棉苗病。而现在棉田发生的主要病虫害除有以上种类外,美洲斑潜蝇、烟粉虱、棉盲蝽、棉蓟马等已上升为现在的主要虫害;棉花红叶茎枯病、轮纹病等也已成为现在的主要病害。2发生特点原来棉田病虫害主要以棉铃虫发生为主,虫害重于病害。因此在防治上主要…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黄河流域棉田生产上种植的均为抗虫棉,在对目标害虫产生一系列影响的同时,非目标害虫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表现为棉铃虫、玉米螟、小造桥虫等目标害虫发生数量减少,为害程度降低,造成了生态位空缺,棉盲蝽、棉蚜、烟粉虱等非目标害虫的发生数量明显上升。在沧州棉田,盲蝽已上升为危害棉花的主要害虫,且连年暴发。  相似文献   

14.
豫东棉粉虱大暴发原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以来,随着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对曾经为害棉花十分猖獗的棉铃虫等鳞翅目类害虫的防治不太担心,棉田用药量大幅度减少。但棉蚜、棉红蜘蛛、棉蓟马、盲蝽象等次要害虫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及防治对象,棉粉虱过去对棉花生产并未有多大影响,而最近几年对棉花的为害却逐年加重,豫东棉区2008年已呈大暴发趋势。现已成为棉花生长中、后期的一种主要害虫,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棉粉虱暴发的原因是什么?现将如何防治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蓖麻诱集带对棉田节肢动物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调查了蓖麻诱集带及其临近棉田和对照(不种植蓖麻棉田)的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结果表明,蓖麻诱集带的种植能显著降低3代棉铃虫发生期棉田落卵量及棉花生长后期烟粉虱和小花蝽的种群数量,而对棉田其他主要害虫和主要天敌种群动态无显著影响。虽然蓖麻的种植未能显著降低棉花上绿盲蝽的发生数量,但蓖麻能吸引大量绿盲蝽繁殖。蓖麻和临近蓖麻棉花上昆虫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棉田,而两者的优势集中性指数极显著低于对照棉田。这可为以后种植蓖麻诱集带诱集棉田主要害虫及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烟粉虱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发生数量和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之一 ,属同翅目 ,粉虱科 ,小粉虱属。有 A、B两种生物型 ,其中 B型烟粉虱的食性杂 ,寄主范围广 ,是棉花、蔬菜和花卉的主要害虫。国内自 1 997年在广东局部地区发生危害以来 ,短短的几年时间内 ,就在全国各产棉区迅速蔓延危害棉花 ,对棉花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故尽快研究出有效防治技术措施应对 ,是控制烟粉虱危害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探索利用棉花本身对烟粉虱的抗 (耐 )性、减轻对棉花危害程度的可能性及怎样施药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于 2 0 0 3年对烟粉虱在不同品种棉花上的发生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调…  相似文献   

18.
王新海 《中国棉花》2008,35(9):38-40
为提高南阳盆地植棉区棉田综合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建立了棉瓜薯套作高效栽培模式。本文对棉瓜薯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水肥管理、整枝打顶、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潜江市棉花生产围绕棉田高产高效这个中心,大量引进试种、试验、示范多种高效立体多熟制种植模式,筛选出几种适合潜江市推广应用的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为农民增收,棉田增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1 1棉花—西瓜模式1 1 1效益分析 常年种植面积150hm2左右,西瓜产量48150kg·hm-2,产值10590元,与麦套棉相比,油(麦)瓜棉每公顷平均增收8070元,增74 3%。1 1 2种植方式 小麦—西瓜—棉花:厢宽3m,秋播两幅小麦,幅宽0 6m;中间留瓜行0 8m,窝距0 4~0 5m,密度7500穴·hm-2左右;两边预留棉行1m(含沟),各栽一行棉花,株距…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棉区烟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粉虱是近年来侵入河西走廊棉区的重要害虫 ,为害后棉花产量下降 ,品质变差 ,发生严重的田块减产达到 43% ,枯死株率 90 % ,其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 ,以敦煌市发生较重 ,金塔、安西两县轻度发生 ,已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2 0 0 4年在敦煌市吕家堡乡进行了烟粉虱的综合防治示范 ,成效显著 ,示范点较对照田增产达1 0 %~ 40 %。1发生原因烟粉虱属侵入性害虫 ,棉区大面积的蔬菜大棚为其提供了越冬场所 ,加之针对性的综防体系尚未形成 ,农户有盲目用药的倾向 ,导致天敌减少 ,害虫抗药性增强 ,造成了较大的为害。2为害特点烟粉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