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京津冀都市圈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是缓解京津冀都市圈生态环境压力、消除区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立足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环境、社会、经济和空间4个维度阐明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体系,从生态环境保护与适度开发、环境公平利用与外部性、低碳技术创新与区际推广、产业集聚和区域品牌创建4个方面透视了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促进区域分工合作、推进城乡统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雅蓉  史亚军 《农学学报》2015,5(4):135-140
本研究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推动北京生态休闲农业持续发展为落脚点,诠释了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的定位,分析了目前北京休闲农业所存在的问题,诸如传统农家乐供给过剩、环境污染、缺乏品牌效应、产业融合度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其中包括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空间、开发生态休闲农业多元主题、研发生态休闲农业创意产品、实现生态休闲农业“社区经营”,为北京休闲农业发展、北京城市建设协调共进提供科学而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海门工业园区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为背景,以集生态休闲、田园观光、现代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海门工业园区为实例,较为系统、全面和深入地剖析了海门工业园区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成功经验,找出了存在问题,着重就未来海门工业园区生态休闲农业进一步提档升级、转型跨越发展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科学举措,为其他类似区域发展现代农业、做好生态休闲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概括了湖州市近年来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梳理了农业部门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对湖州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深入了解舞钢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市农业局组织人员,对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舞钢市生态休闲农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亮点的部分。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舞钢市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丰富,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大舞钢市山青水秀,风景秀美,自然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是观光  相似文献   

6.
居民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对绿色生态消费的需求渴望促进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是贫困农村地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张家口地区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需求、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居民收入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以及对绿色生态消费的需求渴望促进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是贫困农村地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文章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张家口地区为例,分析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的需求、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理论与途径探析——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观光休闲农业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休闲农业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重要问题,并结合北京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归纳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休闲农业在美国、日本及西欧经济发达国家皆有先例,主要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产品、农业文化和农家生活,供人们观光休闲、体验农业、了解农村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生态休闲农业在我国台湾发展较早,现已颇具规模。生态休闲农业不仅改变了台湾的农业产业发展形态,更在旅游、教育、生态环保、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广东省处于我国的东南部,在休闲农业的发展方面有着较为独特的优  相似文献   

10.
基于SWOT理论的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志强  王卉  王文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1):1255-1258
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对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进行分析,运用专家打分法对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加权赋值,并构建SWOT战略分析图。结果表明,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应采取进攻战略,并提出了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挖掘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进一步细分市场,提高社区参与度、完善基础设施,开展区域合作、加强政策引导等促进苏州市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生态经济建设的有关理论,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提出了延庆县应加快发展以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市型新型工业和都市型休闲旅游业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同时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实施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建设战略,以此形成县域发展的综合优势,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差异分析——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71-15474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因子36项,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甘肃省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影响因素可概括为综合经济发展因素、工业发展因素、土地利用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基础设施因素、人口因素6个方面,其累积贡献率达到92.808%;通过Q型聚类分析,将甘肃省14个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划分为发达区、较发达区、欠发达区和落后区4种地域类型。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并通过对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的了解,分析了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对策,以期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果洛州2002年生态足迹与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介绍生态足迹概念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江河源区果洛州6县200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为依 据,对果洛州2002年的生产性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发展能力和GDP生态足迹进行了计 算。结果表明,果洛州2002年的生态足迹为465 405.112 hm2,实际可供的生态承载力为545 353.338 hm2,人均生 态足迹盈余为0.591 hm2,其中果洛州的甘德县和玛多县为生态足迹赤字,班玛县、久治县、玛沁县和达日县为生态 足迹盈余,说明在当前生产技术水平下,果洛州处于较弱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果洛州2002年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 和发展能力低,而GDP生态足迹较高,反映该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稳定性差,资源利用效率低。  相似文献   

15.
矿区生态捆绑发展模式——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小星  延军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092-6094
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难境地的解决途径。结果表明,在榆林矿区实施生态捆绑发展模式是实现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的有效方法,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双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朱凌  王举位  桂凌  张征  闫国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49-6650,6672
在分析不同层次生态安全定义的基础上,采用逆向思维定义了湖泊生态安全,即湖泊在各种生态威胁冲击下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表现形式为湖泊各项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范围内的动态波动;提出了湖泊生态威胁理论与模型,并采用德尔菲法把湖泊生态威胁特征分为富营养化、湖泊萎缩和水污染,基于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评价湖泊生态安全的35个指标,从而构建了湖泊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计算模型衡量研究区域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以黑龙江省为例,计算了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0~2007年生态足迹均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区域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陕南金丝大峡谷生态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等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其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深化、开发资金缺乏、生态旅游系统和谐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陕南金丝大峡谷生态旅游应创建"四位一体"的生态旅游系统、构建峡谷国家公园开发模式、开发深层次生态旅游产品、实现投资多元化,提高景区服务科技含量等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例,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宣传条例内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完善相关制度等方面总结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城市生态学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学研究内容及进展,提出了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兴起与分化、发展与实践阶段;指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当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动向和热点,生态城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理想模式,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环境学成为各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制定21世纪议程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