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中兽医理论自拟中药方剂对人工感染肉仔鸡大肠杆菌病进行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并选择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对分离株大肠杆菌敏感较高的药物丁胺卡那霉素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制剂组的治疗保护率为83.3%,丁胺卡那霉素组为86.6%,结果表明利用中草药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对解决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制剂预防组和丁胺卡那霉素预防组保护率均为93.3%.试验各组间鸡的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防治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有效方剂,研究根据中兽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自拟中药复方制剂3个,从药典查方1个,并用硫酸庆大霉素作对照药物对大肠杆菌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方一预防组、方二预防组、方三预防组、方四预防组、庆大霉素预防组感染大肠杆菌后的存活率分别为63.3%、76.7%、66.7%、73.3%、80.0%;...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实验性禽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中药水煎液对禽大肠杆菌进行试验,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理论结合体外抑菌试验的结果,组成两个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禽大肠杆菌病鸭作治疗及预防保护试验;结果两个复方制剂的治疗保护率为制剂Ⅰ84.8%,制剂Ⅱ87.9%,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为21.2%.两复方制剂的预防保护率分别为93.9%和90.9%,感染对照组的自然保护率为24.2%.试验各组之间鸭的增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人工诱发7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用氟苯尼考琥珀酸钠3个不同剂量对致病鸡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以评价该制剂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效果。结果表明,氟苯尼考琥珀酸钠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防制效果;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保护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硫酸阿米卡星组和头孢噻呋钠组。保护率高达96.7%(P<0.05),治愈率高达93.3%(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人工诱发1周龄艾维茵商品肉仔鸡患上大肠杆菌病,然后用优溴胺3个不同剂量对致病鸡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以硫酸阿米卡星、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和头孢噻呋钠作为对照药物,评价优溴胺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优溴胺对鸡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高、中剂量组的保护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硫酸阿米卡星组、盐酸左旋氧氟沙星组和头孢噻呋钠组;保护率高达93.3%(P〈0.05),治愈率高达90.0%(P〈0.05)。  相似文献   

6.
史书军  赵兴华  杜健 《中国家禽》2012,34(19):13-16
为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大肠杆菌病的机理,采用AA肉仔鸡作为试验动物,胸肌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病理模型,选择两个中药验方做体内和体外抗内毒素试验.结果表明,内毒素对肉仔鸡有显著致热效应(P<0.05),产生典型的双峰状发热曲线;所选中药复方制剂在体内和体外均有抗内毒素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复方发酵黄连膏剂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发酵黄连膏剂组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治愈率为92.4%,死亡率为7.6%;乳酸环丙沙星组治愈率为78.2%,死亡率为21.9%;丁胺卡那霉素组治愈率为69.6%,死亡率为30.4%;对照组76只病鸡自愈,死亡率为78.6%。可以看出复方发酵黄连膏剂组治愈率明显高于乳酸环丙沙星组和丁胺卡那霉素组。说明复方发酵黄连膏剂治疗大肠杆菌病效果明显。本试验为中药增效抗菌复方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香莲芪中药制剂抗鸡体内大肠杆菌的效果,将16日龄雏鸡用O2型大肠杆菌攻毒并开展预防和治疗试验。预防试验是用16日龄雏鸡O2型大肠杆菌攻毒同时口服香莲芪中药制剂0.5m L、1.0m L及2.0m L,1次/天,连用10d,测定发病率、死亡率和保护率;治疗试验是先用O2型大肠杆菌攻毒并建立疾病模型后口服上述药物,2次/天,连用10d;以乳酸环丙沙星作为阳性对照,测定治愈率、有效率和死亡率。预防试验结果表明,香莲芪中药制剂组试验动物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中、高剂量组对试验动物的保护率超过86%;在18日龄时,给药组试验动物发病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香莲芪中药制剂试验组感染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乳酸环丙沙星阳性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治愈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香莲芪中药制剂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给罗非鱼饲喂含中药复方药饵,观察中药复方对罗非鱼温和气单胞菌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治疗组和预防组的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预防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治疗组;乌梅/五倍子组成的复方对罗非鱼温和气单胞菌病的治疗效果最佳,保护率为53.33%;山茱萸/五倍子组成的复方对罗非鱼感染温和气单胞菌的预防效果最佳,保护率为71.43%。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健康1日龄AA肉仔鸡288只,按体重均匀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即每组72只鸡。设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Ⅰ组:日粮中添加0.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Ⅱ组:日粮中添加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Ⅲ组:日粮中添加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进行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复方中药制剂对肉仔鸡的肉品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够提高肉仔鸡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肉色,并有降低滴水损失的趋势;日粮中添加1%复方中药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药与盐酸恩诺沙星联用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上一种常用药物盐酸恩诺沙星和不同中药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及其联合使用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发现,单味中药水提物中侧柏叶、金樱子和五味子的抑菌效果较好,其MIC值分别为3.91、3.91和7.81 mg/mL;单味中药的醇提物中,侧柏叶、马齿苋抑菌效果较好,其MIC值分别为7.81和3.91 mg/mL。盐酸恩诺沙星分别与五味子和金樱子水提物联合作用后,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MIC值分别降低到0.0078和0.0039 mg/mL;与马齿苋、赤芍、侧柏叶和金樱子的醇提物联合后,对大肠杆菌耐药菌株MIC值均明显降低。盐酸恩诺沙星分别与鱼腥草水提物、赤芍水提物、椿皮水提物、马齿苋醇提物、苍术醇提物、三颗针醇提物、赤芍醇提物、薤白醇提物、拳参醇提物、侧柏叶醇提物、金樱子醇提物和败酱草醇提物联合作用后,对大肠耐药菌株呈现相加或协同抑菌作用,其FIC值分别为0.75、0.62、0.62、0.27、0.75、0.75、0.31、0.62、0.50、0.53、0.28和0.62。初步认为不同中药中含有能有效降低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中药,也含有与盐酸恩诺沙星组合,具有协同或相加作用的中药,为寻找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组合来对抗多重耐药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畜禽泻痢性疾病是畜禽常发病,严重制约着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分别测定了复方中药制剂水提液、药典四黄止痢颗粒水提液和西药对照药物复方阿莫西林溶液对9种畜禽肠道病原菌(猪大肠杆菌K88、K99、987P,猪沙门氏菌SM2和鸡大肠杆菌O18、O37、O39,鸡沙门氏菌SM1、SM503)的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物对9种供试菌均有不同的抑菌效果,对9种畜禽肠道病原菌抑菌直径大小顺序分别是复方阿莫西林溶液、复方中药制剂和药典四黄止痢颗粒水提液。表明复方中药制剂对畜禽肠道致病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治疗该类病原菌引起的下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对大肠杆菌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用27种不同的中草药制剂(煎剂、挥发油、蒸馏液),以平板稀释法和纸片法对同一株肉鸡源的大肠杆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有14种中药对此株大肠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试验还表明中药制剂的配方工艺不同,其抑菌的效果亦有不同.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试管两倍稀释法观察了一种中草药注射液和三种抗菌药物对产毒性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比较了它们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呈中度或高度敏感,中草药注射液几乎没有抑菌作用。但中草药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却极显著地优于抗菌药物(P<0.005)。实验结果表明,该中草药注射液对仔猪黄、白痢的疗效并不依赖其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中草药组成方Ⅰ、方Ⅱ,分别以1%、2%、3%的剂量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两中草药组方治疗人工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均有效,治愈率在76.7%以上。经统计学分析,处方Ⅱ2%添加组,连用5d效果最好,治愈率和增重优于其他治疗组,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中药复方现代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证明,中药复方可以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预防与治疗多种疾病。就中药复方对免疫器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并提出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及经验与现代医药学理论相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挖掘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已成为当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中药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研究中药新促孕液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的机理和改进组方,采集南京地区患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分离及鉴定,并测定了新促孕液及其组分药、其他10味中药及3个复方对主要分离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共分离出葡萄球菌10株、链球菌6株、大肠杆菌8株,溶血性和非溶血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别为O159和O110,O159可在68 h内引起小鼠全部死亡,表明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是主要致病菌,O159具有致病性。新促孕液对6种分离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淫羊藿、黄柏、硼砂发挥主要作用;其他单味药以丹参、复方以方2的抑菌作用最强,这些可以作为改进新促孕液组方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中药复方的筛选(二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人工感染病理模型对由常山、柴胡、青蒿、地榆、黄芪、绞股蓝等6味中草药组成的抗鸡球虫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1%和5%提前3 d给药预防组的抗球虫效果最好,ACI分别达到了144.90和142.70.而该组方用于治疗的效果却较差,即使是5%添加,ACI也只有85.56.  相似文献   

19.
仔猪腹泻是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细菌耐药性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下降。目前,有很多研究报道中草药防治仔猪腹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从中药抗动物腹泻的作用机理、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中兽医辨证、中药抗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作用机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中药防治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为防治仔猪腹泻的中兽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